英特爾目前已經推出了新一代的至強處理器,當然那個是面向服務器以及數據中心用戶,主要還是為云計算所打造,而渲染農場、高性能計算等專業用戶來說,這些至強處理器似乎又用不上。于是至強-W系列應運而生,其中W便是Workstation也就是工作站。這一次英特爾推出了W-3400以及W2400系列處理器,分別面向專家級工作站以及主流工作站,帶給它們強勁而又澎湃的算力與性能。
過去大家可能認為專業應用更多的是在影視創作方面,比如說渲染農場,特效制作,CAD制作等,而現在伴隨著AI、深度學習等領域的不斷深入,專業領域也從影視擴展到工程、生命科學、金融、能源和地球科學等,領域越來越細分,這些領域的專業人群同樣需要至強等高性能處理器。
除此之外,作為行業龍頭,英特爾早已不單單是CPU的制造商,而是和合作伙伴共同搭建專業的生態系統,包括為專業用戶提供細分領域的工作流,并且針對專業的編譯器與工作包進行特別優化,從而大幅提升處理器在這些專業軟件上的使用效率以及性能,提升工作效率。也正是因為如此的使用需求,英特爾推出了W-3400以及W-2400處理器。
強勁的參數表現
首先作為新一代的至強-W系列處理器,大家自然關心的是處理器的參數以及和上代性能的對比。得益于新的制程以及架構設計,至強-W系列處理器在規模和頻率上均有很大的提升。首先是至強W-3400處理器,最高擁有56核處理器,而至強W-2400處理器則擁有24核。從頻率上來看,至強-W系列處理器也擺脫了高核低頻的處境,借助英特爾睿頻MAX 3.0技術可以讓頻率達到4.8GHz,此外還支持最高105MB的英特爾智能緩存,以提供足量的空間以提升數據之間的交換,另外至強-W系列處理器也支持AVX-512和AMX等科學計算特效,從而在AI、深度學習等領域大顯身手,也可以借助它們實現工作效率的成倍提升。
除了CPU之外,對于平臺的強力支持也是至強-W處理器的標配。比如說內存最高便可以支持DDR5-4800內存,還支持ECC功能,確保計算的高精確性,并且為了讓內存能夠提供最高的運行帶寬,至強-W處理器也支持8通道內存,在容量上也支持4TB,完全足夠滿足高性能計算的需求。此外與至強W系列處理器相匹配的則是W790芯片組,可以支持112個PCIe 5.0 CPU通道,為高性能SSD以及計算卡等產品帶來充裕的通道數,從而讓工作站的整體性能再上新的臺階。
讓人驚艷的性能提升
既然至強W系列處理器在規模架構上到達相當高的程度,那么相比較上一代至強相比,性能提升如何?能不能滿足專業用戶尤其是高性能計算用戶的需求,對此英特爾也給出了對比成績,進行比較的是雙路英特爾至強金牌6258R處理器、w9-3495X以及W-3275處理器。當然考慮到處理器的專業性,選擇的是SPECrate 2017中的整數計算,在單線程性能上w9-3495X比W-3275提升了28%,多線程性能更是提升了120%,值得一提的是,即使是面對雙路英特爾至強金牌6258R處理器,w9-3495X仍然能夠保持優勢。
與普適應的游戲應用相比,對于專業應用的優化才是這些處理器最大的優勢,英特爾也給出了幾款處理器在專業應用上的實際表現,比如在媒體和娛樂領域w9-3495X的平均性能比W-3275提升94%,在生命科學以及金融服務領域提升幅度最明顯,達到了140%。而在流行的應用上,w9-3495X比W-3275提升25--45%,同樣比雙路英特爾至強金牌6258R處理器更加出色,更不用說基于雙路w9-3495X下的性能表現。如此強勁的性能也讓從事高性能應用的用戶能夠體驗到超強的計算效率。
除此之外,作為行業龍頭的英特爾也不會忘記與合作伙伴一起共同構建屬于至強-W處理器的生態圈。英特爾已經和諸多國際知名制造伙伴一起,推出超過50款基于英特爾至強-W處理器的終端產品,同時針對至強-W系列處理器強勁的發熱性能,與酷冷至尊、EKWB、貓頭鷹等散熱廠商共同推出LGA 4677散熱解決方案并對其進行壓制。毫無疑問至強-W含著金湯勺出生,未來前途也將一片光明。
精準的產品定位
盡管英特爾推出了W-3400以及W-2400系列處理器,不過英特爾似乎也沒有忘記那些入門級的消費者。事實上英特爾也將消費級的酷睿處理器當成是工作站的一份子,只不過面向的是入門級工作站群體,最高TDP為125W。
而從主流級的工作站群體開始,就應該采用至強W-2400這樣的專業工作站處理器,TDP為225W,而假如你是專家級的用戶,英特爾推薦給你的是W-3400處理器,以滿足重度工作的使用。
假如說你是一名骨灰級的工作站用戶,從事的也是運算壓力巨大的項目,比如說電影級的CG渲染,那么第四代英特爾至強可擴展處理器系列處理器將是你所青睞的對象。毫無疑問英特爾已經將四類處理器的定位分得明明白白,并不排斥酷睿處理器在專業市場上的應用,也為發燒級市場提供適配其定位的產品,讓用戶在選擇的時候不會感到迷惑和困擾。
總結:為專業用戶帶來澎湃動力
目前伴隨著AI、深度學習等領域的不斷興起,對于算力的需求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而像至強-W系列處理器的出現則是給高性能計算領域打下了一枚強心針,借助其強勁的算力以及針對特殊場景進行優化的效率讓用戶在從事生產力的過程中得心應手,如魚得水。畢竟與酷睿處理器偏向于消費級市場相比,至強-W系列處理器面向的是專業應用市場或者說生產力市場,算力就代表著生產力,而至強-W系列處理器讓生產力水平不斷提升,最終獲得物超所值的產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