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智己舉行新車發布會,正式帶來了旗下新車智己L6,但相比新車本身,在發布會之后,受到更多關注的,是小米針對智己碰瓷式營銷的聲討。
在L6的發布會上,智己將小米SU7作為對標的對象,但在提到小米SU7 Max版時,將小米前后雙SiC碳化硅電機描述成了前IGBT、后SiC的配置出現事實性錯誤。
隨即,小米汽車產品經理潘曉雯表示,“小米SU7全系采用碳化硅,不僅僅是前后電驅,包括車載充電機和熱管理系統的壓縮機都采用了碳化硅”,并敦促智己公開澄清并道歉。隨后,小米公司發言人微博發布長文回應此事,稱智己公司在發布會上對小米SU7 Max關鍵參數進行錯誤標注,造成極其嚴重的負面影響,要求智己道歉。
針對小米的聲明,智己CEO劉濤隨后發布微博表示,由于產品信息的調研結果有誤,發布會上有一處信息錯誤。小米SU7跟智己L6一樣,都是前后電機都使用SIC碳化硅模塊。并表示誠摯地向小米汽車道歉。
不過似乎對此小米并不買賬,小米公司發言人隨后連發兩條微博,“我們不接受個人輕描淡寫的非正式道歉。我們再次敦促智己公司,立即公開澄清,并向被其誤導的公眾正式道歉!”“如果得不到智己公司正式公開道歉,我們會采取法律武器維護自身權益。我們最后一次敦促智己公司立即正式道歉。”
最終,智己官方微博發出正式道歉信,表示由于團隊內容審核疏漏,造成一處關鍵參數的錯誤標注,對此深表歉意。不過比較有意思的是,在道歉微博中,智己加上了一句“在對標近期同級流量熱議的小米SU7產品力介紹過程中中”,不禁讓人覺得,這是真的在道歉,還是繼續“蹭流量”?
實際上,在過往的各類發布會中,對標友商,互蹭流量也是各家常用的手法,小米在過去手機發布會上,對標蘋果也算是基操了。不過,對標的前提是,數據不能出錯。智己這一次標錯數據,不論是無意還是有意,總歸是落下口實,屬實不該。
當下中國汽車市場,品牌間的競爭可謂是到了白熱化的階段,但從用戶的角度來說,我們更期望見到品牌間能夠以更加健康的方式,從技術角度競爭、提升為用戶帶來更多、更優秀的產品,而不是為了爭一些所謂的流量,使出一些不是那么好看的手段。那對于小米和智己這一次的沖突,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