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2年,相機市場終于回暖了,雖然目前CIPA尚未統計出2022年相機出貨量,但是按照第一大相機制造商佳能預測,2022年可換鏡頭相機市場規模將達到545萬臺,不過即使如此,相機、鏡頭缺貨依然是常態,同時音頻市場也在緩步發展當中,TWS真無線耳機繼續唱主角。
市場回暖 單價上漲
2021年是相機市場波瀾壯闊的一年,索尼A1、佳能R3以及尼康Z9三款旗艦/次旗艦相機在同一年內問世,成功吸引了攝影愛好者、專業用戶的注意。不過有波峰自然有波谷,到了2022年再無旗艦機型,但尼康、佳能發力基于無反系統的長焦鏡頭群,尤其是尼康,共推出了Nikkor Z 400mm f/2.8 TC VR S、Nikkor Z 800mm f/6.3 VR S、Nikkor Z 400mm f/4.5 VR S、Nikkor Z 600mm f/4 TC VR S四支長焦鏡頭迎戰卡塔爾世界杯,其中428TC、640TC是市場上有且僅有內置增倍鏡長焦定焦鏡頭,863重量更是低至2385g,長期一鏡難求。
相比尼康在長焦鏡頭的創新,佳能在新長焦鏡頭RF800mm F5.6 L IS USM、RF1200mm F8 L IS USM上完美展示了牙膏廠本色,RF400mm F2.8 L IS USM、RF600mm F4 L IS USM本就是EF鏡頭的焊馬版本,結果RF856、RF1200這兩支鏡頭是前面兩支RF炮的焊接增倍鏡版本,不得不讓人大寫服字。不過相比佳尼積極對應世界杯,索尼似乎是忽略了世界杯存在,能與世界杯扯上關系新鏡頭只有FE 24-70mm F2.8 GM II、FE 70-200mm F2.8 GM OSS II兩支新大三元了。
不過640 TC畫質再強,RF1200焦距再遠都是大部分消費者無緣的, 一堆新機身出現反而吸引主流消費者目光,佳能有EOS R10、EOS R7、EOS R6 Mark II,再次成功吸引用戶入手,也代表佳能無反相機全面轉向RF系統,相信EF-M系統會在不久將來淘汰,這不禁讓人回想起FD系統;富士有X-H2S、X-H2、X-T5,26MP堆棧式APS-C傳感器與40MP的高像素APS-C傳感器相繼出現,最強APS-C系統在富士手中;索尼年初有A7M4,年底有A7R5,中間還有一臺廉價Vlog機ZV-1F,并在下半年推出了FX3的APS-C——FX30;尼康終于拿出了自己Vlog相機Z30,并給Z fc刷上黑漆,只是用戶期待的Z8、Z6 III、Z7 III均不見蹤影,與鏡頭群強大的聲勢形成了落差。
對于副廠們2022年也有了不少變化,騰龍拿出了20-40mm F/2.8 Di III VXD、50-400mm F/4.5-6.3 Di III VC VXD兩支有趣鏡頭,推出尼康Z卡口首支第三方AF鏡頭——70-300mm F/4.5-6.3 Di III RXD,只是300刀卡口稅實在不便宜,比X卡口的200刀更高,難道全畫幅就得賣貴一點么?適馬困守在E和L卡口上面,但有消息指它2023年可能取得突破。
而一眾國產鏡頭廠商在自動對焦鏡頭上繼續發力,銘匠有XF 27mm F2.8、AF 32mm F2.8;唯卓仕做出了AF 75mm f/1.2 XF,縱使這是一支APS-C鏡頭,但帶上AF與F1.2大光圈仍是意義非凡;永諾集齊了35mm F1.8、50mm F1.8以及85mm F1.8三支常規焦段自動對焦鏡頭。
不過與新品相比,市場回暖可能更加鼓舞人心,第一大相機制造商佳能就在財報中預測,2022年可換鏡頭相機銷量將達到545萬臺,較上年有小幅增加(2021年無反銷量為310萬臺,單反銷量為224萬臺),因此盈利前景良好。在財報中不僅展示了相機市場回暖,也暗示了相機單價提升,比如某品牌在2022年上半年財年相機銷量是減少了,可收入卻增加了,攝影器材漲價是個不爭的事實了。
在2022年還有一個出人意料的狀況,那就是理光宣布啟動膠片相機項目,新相機使用賓得Pentax品牌。目前理光沒有公布新膠片是基于單反還是旁軸相機,什么時候上市,但考慮到在日系相機中僅次于尼康的悠久歷史,基于單反可能性更大,只是不知是否用更古老的潘泰克斯來代替賓得,畢竟復古就是一種情懷。
Z9官司纏身
如果問2022年最受用戶稱贊的相機是什么,那一定是尼康Z9了,在升級2.0版固件后,不僅支持8K60P RAW視頻內錄,而且對焦性能獲得提升,一時間被尼康用戶譽為Z9 Mark II或是Z18。不過到了今年5月份,Z9遇到麻煩了,電影機制造商Red指控尼康Z9侵犯了其專利。
Red在美國加州起訴尼康公司侵犯了其視頻壓縮專利——No. 7,830,967、No. 8,174,560、No. 9,436,976、No. 9,521,384、No. 9,716,866、No. 10,582,168多項專利,這些專利主要是基于RGB三原色彩色濾鏡陣列,實現視覺上無損高度壓縮視頻,簡單來說,就是尼康Z9 RAW視頻侵犯了Red的專利。
這不是Red第一次揮舞專利大棒了,它曾經把大棒揮向Arri、蘋果、DJI、索尼,結果除了Arri外,無一不是敗陣。最近一次就是蘋果,導致了使用蘋果ProRes RAW技術相機、攝像機不得不取消機內錄制ProRes RAW功能——2021年時KINEFINITY直接取消了尚未上市的MAVO Edge 8K上的ProRes RAW編碼功能,今年大疆DJI從2月16日起停止Ronin 4D 6K支持ProRes RAW功能,并用ProRes 4444 XQ代替,同時降價3000元整。
不過按照比利時公司intoPIX說法,尼康Z9新引入的高效率RAW功能是源自其TicoRAW技術,該技術是世界第一個支持照片RAW與視頻RAW的RAW編碼器,能夠在拜爾陣列濾鏡或是其它彩色濾鏡陣列上提供高效壓縮。Red在起訴中強調的Z9 N-RAW正是基于TicoRAW。根據intoPIX所有的專利WO/2021/084118顯示,intoPIX擁有一項壓縮RAW視頻專利,在處理數據時會先把RGB轉換成Y, Cr, Cb,相當于繞開了RGB彩色濾鏡陣列限制,如果TicoRAW是基于這一專利理論上可以擺脫Red的專利大棒。
無論官司判決如何,結果不外乎兩個,1.尼康敗訴,佳能將成為唯一能實現機內RAW視頻相機制造商(佳能與Red有交叉授權);2.尼康勝訴,相機業界終于有一種繞開Red專利,實現機內RAW視頻的方式。希望結局是第二個,天下苦Red久矣。
TWS仍是耳機市場唯一主角
自從蘋果發布初代Airpods以后,音頻市場就拜倒在TWS真無線耳機的石榴裙下,期間能引起消費者只有HomePod為代表的智能音箱們,但是聲勢始終沒法與真無線耳機相比。而在2022年里,真無線耳機迎來了一波小小更新潮。
索尼最著名的真無線耳機一定是降噪豆系列,不過在今年2月份索尼發布了一款非常特殊的真無線耳機——開放式真無線耳機LinkBuds,它采用了12mm環形振膜,佩戴時需要將環形振膜也就是圓孔對準耳道,得益于這樣的,LinkBuds能在聆聽音樂的同時自然地接收周邊環境聲音。無論真無線耳機是否具備降噪功能,大多采用封閉式結構,如果要接收周邊聲音,一般會使用經過處理通透模式,聲音沒有LinkBuds自然。LinkBuds的出現沒有給耳機設計提供了一種新思路,不過能否走向成功實在不好說,因為索尼其后推出了封閉式的、帶主動降噪LinkBuds S。
在9月舉辦的2022蘋果秋季新品發布會上,蘋果發布了第二代AirPods Pro,它雖然是一款例行升級的產品,但全新的H2明顯改善了耳機音質,提升了降噪效果,延長了電池壽命,并加入了“自適應”透明模式,此外新加的U1芯片實現了“精確查找”,再也不必外掛一個AirTag,成功吸引了蘋果用戶進行換代。而在同月,老牌廠商Bose也更新了旗艦真無線降噪耳機——QUIETCOMFORT消噪耳塞 II,它采用了Fit Kit適耳套裝代替了傳統的鯊魚鰭設計,讓耳機更好貼合不同人的耳道,同時加入了通話降噪、CustomTune智能耳內音場調校技術、ActiveSense噪音動態感應技術,進一步提升音質、降噪表現。
不過無論是索尼LinkBuds,還是Bose 的QUIETCOMFORT消噪耳塞 II,都是一些結構上小小改進,沒有帶來全新形態的產品,耳機市場依然是在蘋果AirPods系列領導下,繼續小步向前發展,產品有改進,但是不驚艷。
總結
經歷了近10年的滑坡,數碼相機終于在2022年里站穩了陣腳,也迎來了新的形勢,由于用戶總數下滑,相機、鏡頭制造商勢必會通過提高單價來保持營業收入、利潤率,而這一過程正是通過無反相機替代單反相機實現的,日后市場恐怕難以出現599的人類光學精華或是小痰盂了,漲價已成定數。
相比數碼市場,影音市場雖然不缺新品,但是多少缺少新意,近幾年再次流行的黑膠唱片影響的人群依然很小,發燒時代已是過去,平平淡淡升級才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