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星紀時代和魅族走到一起的那一刻起,關于魅族的車機Flyme Auto就成為了外界最為關注的一件事情,但一直到今年6月份,正式裝車的Flyme Auto才在領克08上露出真容。而在2023上海MWC上,魅族也帶著Flyme Auto一同亮相,現場觀眾也終于有機會體驗到Flyme Auto。那魅族這樣一個手機廠商,在進入到汽車領域去做車機,會帶來一個怎樣的系統(tǒng)呢?Flyme Auto的優(yōu)勢又在哪里呢?
我們先來看看Flyme Auto,可以說它給到人的第一印象確實就是一款手機廠商打造的車機的感覺,車機整體的布局,比如自定義的dock欄、桌面小組件等,以及操作邏輯,比如邊緣內滑回到上一頁、三指以上捏合返回桌面、頂部下滑打開控制中心等,都非常有手機的感覺。
當然,在此基礎上,魅族也針對車載場景,加入了很多有詩意的內容,比如如然引擎、 壁紙桌面、地圖桌面等。特別是如然引擎,它可以真實展現一天24小時的流逝,將車機中的數字世界和外界的現實世界連接在了一起,很好地展現了魅族車機的無界理念。
當然,之所以可以展現出如此真實的渲染,除了Flyme Auto本身的優(yōu)勢之外,同樣也離不開背后的硬件能力。目前我們所看到的Flyme Auto都是運行在領克08上的,它采用了安托拉1000Pro平臺,兩顆7nm工藝打造的龍鷹一號芯片,提供了1.8 FLOPS的GPU算力,以及16 TOPS的NPU算力。
這里也提到了Flyme Auto無界的理念,不僅僅體現在數字世界與現實世界的連通,也包括了手機與車機兩個場景的連接和切換。Flyme Auto為兩者提供了無感的信息流轉體驗,比如手機上正在聽的歌,在坐到車里后,可以流轉到車機繼續(xù)播放;在車輛抵達目的地后,可以流轉到手機完成最后一公里的步行導航等。
或許這就是手機廠商跨界打造車機時所具備的共同優(yōu)勢,這一切我們都曾經在華為的鴻蒙車機上有所感受。與鴻蒙一樣,魅族也提供了無感的連接體驗,在首次完成確認后,之后每次上車后,手機都會自動和車機連接。并且手機也能調用車上的硬件,比如車載攝像頭來實現視頻通話等。
可以說,在Flyme Auto上,我們可以在各個細節(jié)上看到魅族作為手機廠商而存在的影子,實際上在這些看得見的細節(jié)之外,還有一個看不到的定義,就是魅族提出來的電子電氣架構的第六域——手機域,這是在我們所熟知的動力域、車身域、底盤域、座艙域和自動駕駛域五個域的基礎上,新增的一個類別,這也看出魅族的野心,就是把手機提升到了車輛控制工具的高度,而不僅僅是信息的載體。
而且,魅族也不僅僅是停留在概念上,通過UWB技術,可以在停車后通過手機實現高精度尋車,哪怕是沒有信號的地下車庫,也能幫助用戶快速找到車輛;在娛樂層面,用戶也可以將手機作為手柄,在車機上玩游戲。并且,手機還可以輔助車輛OTA升級,在手機上提前下載更新安裝包,上車后借由手機輔助車輛進行OTA,帶來更加可靠的OTA體驗。
當然,這里我們所說的手機,自然是指魅族手機,這也讓我們看到了魅族的一些野心。當然魅族與星紀時代,或者說吉利走到一起的時候,所謀求的就不僅僅手機這一件事情了。借助星紀時代,魅族可以繼續(xù)他們的手機業(yè)務,而多年來在手機及消費領域積累的經驗,又可以反哺給星紀時代、吉利,為他們打造更為出色的Flyme Auto車機。
在不久前我們也看到了星紀魅族與極星的合作,自此,我們看到了一個隱隱變得更為強大的星紀魅族。它是一家手機廠商,產品包括了魅族,以及將來可能的極星手機;它又是一家軟件廠商,產品就是我們上面提到的Flyme Auto;同時,它還是一家硬件廠商,那就是與星紀時代、億咖通有著千絲萬縷關系的芯擎科技,以其產品龍鷹一號為基礎,我們看到了安托拉1000智能座艙計算平臺、安托拉1000 Pro智能座艙計算平臺、馬卡魯計算平臺等一系列算力平臺;最后,就是在與極星合作之后,星紀魅族同時也成為了一家主機廠,接下來將會主導極星后續(xù)車型的設計。
這個時候,你要再問魅族Flyme Auto的優(yōu)勢在哪里,結果已經非常清晰了:星紀魅族慢慢會成為一個集手機軟硬件、車機軟硬件,以及整車在內的全鏈路企業(yè),這樣一個前提下它所打造的車機系統(tǒng),將會充分考慮所涉及到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它最后所能走到的高端,也將會非常令人期待的。Flyme Auto的前途,真的是難以想象。
在之前,我們看到了華為,萬物互聯(lián)的鴻蒙系統(tǒng)給大家?guī)碜銐虻捏@喜;如今魅族也帶著Flyme Auto,為我們展現了手機廠商在汽車領域的更多可能性;接下來,還有小米,當然,我們也期待更多國產廠商可以進入到各種更新的領域,讓我們感受中國制造的更多魅力。
在汽車電氣化、智能化的當下,作為車內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車機系統(tǒng)變得越來越受到關注。在過去,或者是廠商本身不那么重視、也或者是在這部分經驗的欠缺,我們看到傳統(tǒng)車企在車機上的表現是有所欠缺的。不過好在隨著國產汽車廠商的進入,特別是魅族、華為這樣的手機廠商的加入,這兩年的車機系統(tǒng)有著長足的進步。在將來,車或許不再是一個簡單的代步工具,隨著輔助駕駛、智能駕駛進一步的發(fā)展,如何為用戶呈現一個與眾不同的車內空間也將會變得更為重要,我們也期待在魅族、華為這樣的手機廠商,以及各大汽車廠商的努力下,我們能夠早日看到一個更具科技感、未來感的車內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