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覺得小米產品物超所值,其實我們沒有什么秘訣,因為我們克制了貪婪,只掙一點點。”
這是近日雷軍在回到母校武漢大學時雷軍獎學金頒獎會演講上所說的話。
在演講上,雷軍聊到“2018年我們專門辦了一次發布會,我們永久性的承諾了,做的所有硬件產品綜合毛利率不超過5個點”。
“今天小米產品大家都覺得物超所值,很多人家里用了整套的小米,其實我們沒有什么秘訣,就是我們克制了自己的貪婪,我們就是只掙一點點。”
而這樣的言論再次在網上引起了大家的爭議,有些網友覺得小米并非如此,比如高端的小米手機,列如小米15 Ultra,硬件利潤怎么可能不超過5%?
也有些網友覺得,就是因為國內廠商在瘋狂的打價格戰,導致利潤率收縮,沒有更多的資金去研發投入,只能淪落到為組裝廠,核心配件只能由海外提供,而大部分錢都被國外企業賺走了。
當然也有不少網友力挺,表示小米讓科技平權,讓更多人能夠以更低的價格享受到科技的福利。
而網友對于小米看法的不同,其實也是反映了中國科技發展的矛盾點。
我們既希望中國科技能夠內卷,帶來更多物美價優的產品,普惠消費者。但是又希望能夠帶來技術上的創新,減少對海外核心技術的依賴,實現自主創新。
而這本來就是兩難的事情,如何平衡之間的關系,是現在國內科技企業需要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