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飆》這個劇真的是太火了,干凈利落的劇情、精湛的演技,貼近真實的場景設計,我在被同事“種草”之后,第一晚便直接怒刷6集,觀看到晚上12點。但是,誰能想到,《狂飆》高啟強的崛起、徹底黑化與小靈通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劇中講述的是主線人物高啟強原本是位賣魚佬,轉行賣小靈通掙了一些錢,后來弟弟高啟盛屯了一批小靈通,但是積壓賣不出去,為了彌補小靈通的窟窿,走上販毒的道路,而高啟強也一步步成為黑社會老大。
整部劇主要分為2000年、2006年以及2021年三個時間段,而2000年,正是小靈通崛起的一年。
2000年,高啟強在菜市場賣魚,上大學的弟弟高啟盛看到了“小靈通”的商機,說服哥哥和他一起賣小靈通,劇中提到的“接聽電話免費,資費便宜”確實是小靈通的優勢。劇中,高啟盛還提到了浙江那邊正在試點,這也很貼合現實,因為國內的小靈通確實是率先從浙江推廣。
90年代末,中國移動與中國電信分家,移動有移動通信的業務,但是電信并沒有移動通信牌照,只能看移動發大財。
當時,浙江余杭電信局局長徐福新去日本,看到了PHS技術(手持式無線電話系統),也就是小靈通的前身,既可以無線通訊,又不需要無線通訊牌照,正好適合當時的電信,而且價格便宜,所以在1998年的時候,浙江余杭也就正式引入了小靈通。
與余杭電信合作推出小靈通的是UT斯達康(UTstarcom)公司,創始人吳鷹,當時是他斥巨資將PHS技術引入中國,并且取名為“小靈通”,而小靈通的名字來源于動畫《小靈通漫游未來》,所以在劇中我們也可以看到許多UT斯達康的標識,比如出現的UT118和UTS708-UT88等機型。
到了2000年的時候,原信息產業部下發《關于規范PHS無線市話建設與經營的通知》,明確提出“小靈通”是固定電話的補充和延伸,這也是放開了小靈通在國內的發展,與劇中2000年的劇情也相貼合。
當時手機接不僅打電話的費用十分昂貴,1分鐘0.60元,而且是雙向收費!所以當接聽電話免費、資費更便宜的小靈通出現以后,很快便在國內引爆,而在劇中的店鋪墻壁上也張貼了“單向收費、綠色環保”的小靈通優勢。
正是小靈通的火爆,讓高啟盛與高啟強賺了盆滿缽滿,“自開業到現在所賺的錢,是舊廠街那些工人十年都賺不到的錢”。
難道真的這么掙錢嗎?確實如此!現實生活中,小靈通也是賣的十分火熱,2006年巔峰時候小靈通的用戶達到9341萬,UT斯達康也是成功上市。
所以在2006年,小靈通市場如此火熱,高啟盛以便宜一半還多的價格屯大量的小靈通,也可以理解。但是沒有想到的是,小靈通自2006年之后便慢慢走向沒落之路,屯了幾十萬臺的小靈通,虧損金額巨大,高啟盛只能通過賣毒品的方式,也是逼著高啟強步入黑社會的道路。
雖然小靈通確實很便宜,但是同樣存在一些很明顯的缺點,其中之一就是小靈通相比正常的手機信號差,這點在第八集徐江與高啟強通話時,就被徐江吐槽了小靈通信號差的問題,高啟強連續“喂、喂、喂”就很真實。除此之外,小靈通只能在市區使用,存在局限性。
2008年,國內的運營商第三輪拆分重組,電信獲得了正式的移動通信牌照,降低了小靈通方面的投入,再加上運營商手機資費的下調,小靈通的優勢不再明顯。另外小靈通當時所使用1900-1920MHz的頻段,影響了當時國家很重視的TD-SCDMA(3G)。
2009年,工信部發文表示,明確要求所有小靈通應于2011年底前完成清頻退網工作,以確保不對1880MHz——1900MHz頻段的TD-SCDMA系統產生有害干擾,小靈通退出只能給3G讓路。截至2014年,小靈通基站被關閉,自此,小靈通正式退出通信的舞臺。
而劇中的高啟強、高啟盛也由于小靈通的積壓,徹底黑化,開始販毒走向黑社會的道路,可謂是成也小靈通,敗也小靈通。雖然《狂飆》只是一部電視劇,但是它卻很好的反映了小靈通的發展變化,包括劇中人們使用的三星、摩托羅拉、iPhone手機也是根據時間而變化,這種偏向真實的設定,可能也是令大家沉迷劇中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