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的中國市場,保時捷也迎來了慘敗,銷量對比2023年大幅下降28%,交付僅有5.69萬輛,甚至比十年前的2015年5.8萬銷量還要低。
這也逼迫保時捷不得不做出改變。
由于超豪華的品牌、狂暴的性能加速、速度與時尚感的外觀,保時捷在國內一直深受年輕人喜愛。而如今,面對著電車讓狂暴性能變得“廉價”許多,動輒兩三秒的百公里加速,讓保時捷在速度上優勢被弱化。
而新能源汽車所帶來的“智駕魅惑”,卻是保時捷所欠缺的。如今,保時捷終于也要下身入場,相比自主研發的精力投入以及時間成本、國內智駕政策的審核等,選擇與國內智駕公司合作,顯然更為劃算。
據了解,近日保時捷的高階智駕項目招標即將完成,吸引了國內一眾智駕公司參與,而據知情人士爆料,保時捷的高階智駕被國內的某頭部公司拿下。
不過具體是哪家頭部公司,暫未公布,其中智駕相對更強的華為、小鵬呼聲最高。對于保時捷來說,智駕的引入,預計會重新拉升有錢人購入保時捷的意愿。
畢竟如今這個時代,汽車缺少智駕,就仿佛就是“功能機”與“智能手機”的區別,即便可能很多人喜歡燃油車的引擎聲與粗暴動力美學,但是智駕的引入對于任何一款汽車來說顯然只會是加分項。
但是站在某些網友的角度來看,智駕用了別人家,相當于丟了靈魂,所以,丟了“靈魂”的保時捷,你還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