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車全新車層出不窮。
但是如果你在社交平臺上關注過一些數碼博主,就會發現他們不斷花錢買車,甚至達到了瘋狂的程度。
某數碼圈博主甚至坦言,自己在2025年購買新車的預算達到1000萬元,現在才購買小米SU7 Ultra和問界M9兩款車型,只花了不到十分之一。
難道做車評這么掙錢?
今天筆者就來告訴大家,他們是怎么靠買車掙錢的。
首先,對于陌生廠家,購買他們的車輛屬于最佳“投名狀”。有了訂單,甚至提了一輛新車,博主們在廠家面前就有了話語權,尤其是“全國第一位車主”這樣的頭銜,更有影響力。
從汽車廠家的角度來看,博主都已經花錢買車了,做幾次商單也合情合理。而博主在完成商單后,立即將手中的車輛轉賣,減少虧損。
其次,如果碰到“不懂事”的廠家,買完了車也沒有合作,那么這些博主就能借助手中的車輛,做一些評測,甚至出一些偏負面的結論,來逼迫廠家投放合作。
鑒于車主的身份,這些博主也不怕所謂律師函警告,因此內容方面更加大膽,有吸引力,影響力也比普通博主更大。
同時,最早提車,率先拿車的優勢,也讓這些博主在內容產出方面具備天生的優勢。即便拍一些普通的外觀內飾性能介紹類視頻,也由于時效性,流量會比其他媒體好很多。
所以,買車千萬別太相信那些博主,他們的內容有多少水分,并不透明。作為普通人,在購車之前一定要仔細對比并親身試駕,這樣才能更有可能買到合適自己的新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