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熱點 >>正文
真的太想进步了!必应搜索改动藏小心机,阻拦用户用谷歌搜索
熱點9人已圍觀
簡介說到全世界最主流的瀏覽器和搜索引擎,那當然是Chrome和Google,這兩位都是谷歌家的搖錢樹,其市占率分別占到6成半和8成。但這并不代表其他瀏覽器和搜索引擎就躺平了,比如微軟,他們可太想進步了。為 ...
說到全世界最主流的瀏覽器和搜索引擎,那當然是Chrome和Google,這兩位都是谷歌家的搖錢樹,其市占率分別占到6成半和8成。但這并不代表其他瀏覽器和搜索引擎就躺平了,比如微軟,他們可太想進步了。
為了讓Edge瀏覽器和必應搜索的市占率能高一些,微軟一直沿用著從96年的IE3.0時代就開始用的套路:將Windows系統與瀏覽器捆綁。新電腦到手后,必須得用自帶瀏覽器來上網,以前是IE,現在則是Edge。
而最近,微軟又悄咪咪地在必應上搞了點手腳:當你在搜Google時,頁面上會跳出一個長得與Google很像的搜索框,但定睛一看,這個框還是必應的。而小編在國內版必應里搜了一下百度,發現同樣也會跳出搜索框。抽象,太抽象了!你想在必應的頁面里搜別家的搜索引擎,結果搜完了還是必應搜索引擎,原來賽博世界里也有“鬼打墻”。
這種魔幻操作的原因也很簡單,Edge首頁目前默認用的是微軟自家必應搜索,但很多人不愛用Bing,更愿意在網址欄直接輸入Google,然后再從谷歌搜索里搜東西。為了讓用戶減少使用其他搜索引擎,微軟的領導們大概是“靈機一動”,選擇了這種方式來拉高使用率。
不過,對于老中的大齡網民群體來說,這個套路可太熟悉了。在流氓網站肆虐的年代,曾經的3某0、23某5等一大堆網站,就是靠著“貍貓換太子”的套路來打入用戶瀏覽器,強行修改了用戶的瀏覽器首頁或者默認搜索引擎的,這招他們可太熟了!相比他們,微軟你還嫩著呢。
Tags:
相關文章
助力實現個性化健康需求 推動食藥同源產業新發展
熱點中新網北京6月30日電 近年來,在國家大健康戰略的推動下,食藥同源市場規模逐漸擴大,不僅是養生品增速最快的細分行業之一,也成為大健康產業最具發展潛力的領域。
食藥同源主題研討會暨中國食品報社食藥同源研究院啟動儀式29日在京舉行。中國食品報社社長黃國勝在開場致辭中強調,食藥同源食品的崛起,既呼應了公眾“治未病”的健康訴求,亦彰顯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活力。在產業勃興之際,概念濫用、標準缺位、品質參差等問題亟待破解,全產業鏈同仁既要賡續古方智慧,更需以生物技術、智能制造等創新引擎賦能產業躍升。
作為中醫藥文化與現代健康產業的交匯點,食藥同源理念不僅是“寓醫于食、藥食互濟”的哲學實踐,更是國家推動大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
“截至2024年,國家食藥物質目錄總數已達到106種。”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司原司長高延敏在研討會上指出,要把品質作為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主要抓手,精益求精,通過數字智能制造技術,以高品質供給推動食藥同源企業及產業邁向新高度。
“構建食品和保健食品質量標準體系,有助于推動食藥同源產業質量水平提升,優化供給、擴大內需、鞏固外貿,充分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在更好滿足我國消費者多層次、多樣化市場需求的基礎上,助力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原副主任、黨組成員陳洪俊在演講中提出,要強化標準引領助力食藥同源產業穩健前行。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營養科主任醫師馬方表示,盡管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存在差異,但二者共同的目的都是糾偏、糾亂以達到平衡代謝,傳統醫學與現代營養學融合下的食補可以減少身體傷害和對藥物的依賴,修復或改善人體功能。
江南大學食品學院教授、食品營養與功能食品研究中心主任范柳萍認為,食藥同源與傳統食品的融合發展,既是中醫藥文化傳承創新的重要突破口,也是大健康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機遇。通過構建“傳統智慧+現代科技”的雙輪驅動模式,可以實現從原料開發到產品創新的全鏈條價值提升。
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副主任藥師高峰指出,我國自古重視“藥”和“食”的結合,中醫理論基礎為食藥同源提供了理論支撐,他表示,目前,我國食藥同源產業尚面臨沖擊農產品重復、技術投入不夠、專利意識不足等問題,未來應從松綁功能聲稱、增加科技投入、提升營銷品味、加強中醫藥科普宣傳等方面入手,助力食藥同源產業高質量發展。(完) 【編輯:胡寒笑】 ...
【熱點】
閱讀更多廣州地鐵十號線及十二號線東、西段正式開通
熱點6月29日,廣州地鐵十號線(楊箕東至西塱)、十二號線東段(二沙島至大學城南)及西段(潯峰崗至廣州體育館)正式開通初期運營,廣州地鐵線網運營里程達到751.1公里。圖為乘客在十號線東湖站留影。中新社記者 陳驥旻 攝
6月29日,廣州地鐵十號線(楊箕東至西塱)、十二號線東段(二沙島至大學城南)及西段(潯峰崗至廣州體育館)正式開通初期運營,廣州地鐵線網運營里程達到751.1公里。圖為首發列車停靠在十二號線西段廣州體育館站。中新社記者 陳驥旻 攝
6月29日,廣州地鐵十號線(楊箕東至西塱)、十二號線東段(二沙島至大學城南)及西段(潯峰崗至廣州體育館)正式開通初期運營,廣州地鐵線網運營里程達到751.1公里。圖為乘客在十號線東湖站記錄開通時刻。中新社記者 陳驥旻 攝
6月29日,廣州地鐵十號線(楊箕東至西塱)、十二號線東段(二沙島至大學城南)及西段(潯峰崗至廣州體育館)正式開通初期運營,廣州地鐵線網運營里程達到751.1公里。圖為首發列車停靠在十二號線西段廣州體育館站。中新社記者 陳驥旻 攝
6月29日,廣州地鐵十號線(楊箕東至西塱)、十二號線東段(二沙島至大學城南)及西段(潯峰崗至廣州體育館)正式開通初期運營,廣州地鐵線網運營里程達到751.1公里。圖為乘客乘坐十號線出行。中新社記者 陳驥旻 攝
6月29日,廣州地鐵十號線(楊箕東至西塱)、十二號線東段(二沙島至大學城南)及西段(潯峰崗至廣州體育館)正式開通初期運營,廣州地鐵線網運營里程達到751.1公里。圖為十號線東湖站。中新社記者 陳驥旻 攝
6月29日,廣州地鐵十號線(楊箕東至西塱)、十二號線東段(二沙島至大學城南)及西段(潯峰崗至廣州體育館)正式開通初期運營,廣州地鐵線網運營里程達到751.1公里。圖為十二號線西段廣州白云站。中新社記者 陳驥旻 攝
6月29日,廣州地鐵十號線(楊箕東至西塱)、十二號線東段(二沙島至大學城南)及西段(潯峰崗至廣州體育館)正式開通初期運營,廣州地鐵線網運營里程達到751.1公里。圖為乘客在十號線五羊邨站候車。中新社記者 陳驥旻 攝
6月29日,廣州地鐵十號線(楊箕東至西塱)、十二號線東段(二沙島至大學城南)及西段(潯峰崗至廣州體育館)正式開通初期運營,廣州地鐵線網運營里程達到751.1公里。圖為乘客在十號線楊箕東站乘車出行。中新社記者 陳驥旻 攝 【編輯:韋俊龍】 ...
【熱點】
閱讀更多東西問丨孫世彥:人類古典文明中蘊藏哪些人權智慧?
熱點中新社北京6月28日電 題:人類古典文明中蘊藏哪些人權智慧?
——專訪中國社會科學院人權研究中心副主任孫世彥
中新社記者 官逸
“古典文明中的人權智慧”國際研討會當地時間6月26日在希臘首都雅典舉行。人類古典文明中蘊藏哪些人權智慧?這些人權智慧對當代人權觀念、制度和文明又有哪些影響?中國社會科學院人權研究中心副主任孫世彥近日就此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人權概念是何時產生的?
孫世彥:在人權研究領域,圍繞人權概念具體產生時間的討論一直存在。在人類不同文明的各個歷史階段,其實都曾出現有關人權的某種概念,但這些概念都有一定缺陷。真正具有普遍性、能為所有國家和所有民眾接受的人權概念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產生的,體現在《聯合國憲章》《世界人權宣言》及此后一系列的國際人權公約中。
特別要強調的是,如果僅考察某一地域、某一歷史時期的人權觀念,如啟蒙時代歐洲的人權觀念,就很容易形成人權概念誕生于特定地域的特定歷史時期,因而不具有普遍性的認識。但如果考察人類古典文明就會發現,在所有有資料可查的人類文明中,都有人權萌芽和人權智慧。盡管這些萌芽和智慧并不是以我們目前熟悉的語言來表述的,但這表明,所有人類古典文明都承認人的尊嚴和價值。
2023年12月5日,“紀念《世界人權宣言》發表75周年”國際研討會在北京舉行。 中新社記者 田雨昊 攝
中新社記者:可否請您具體介紹一些不同古典文明中蘊藏的人權智慧?
孫世彥:早在3000多年前,《吠陀經》《奧義書》等古印度經典著作就強調生命是神圣的,并討論了善與惡、寬容與同情等內容。這些著作特別指出虔誠地堅守責任、正義和道德,以及對他人施行良好行為的重要性,并吩咐信徒忠實地履行他們在塵世生活中超越自我的、對他人的道德責任,無私地關心他人的痛苦。
古埃及的訓誡則試圖明確地解決社會正義的問題,并以這樣的戒律來幫助弱者。一位法老指示他的大臣:“確保諸事皆依律法辦理,謹守風俗,尊重各人之權利。”
公元前18世紀,古巴比倫國王漢謨拉比制定頒布《漢謨拉比法典》,其中宣布了一項極其重要的原則,即有些法律非常基本,適用于所有人,包括國王。法律之所以對保護人權如此重要,正是因為它可以制約權力的濫用。
2024年11月,“遇見古埃及:永恒的木乃伊之謎”文物展在遇見博物館·北京798館正式開展。 圖為觀眾觀看刻有王家銘文的浮雕。中新社記者 王紫儒 攝
在其他文明中,美洲原住民長期以來一直認為,易洛魁聯盟制定了一項《大約法》(Great Binding Law),其中包含被統稱為“五族人民之權利”的段落。許多傳統的非洲社會同樣形成了各種關于分配正義、人類尊嚴、自由和防止政治權力濫用的思想。加納的阿坎部落就警告說:“任何人不應以力壓人。”
中新社記者:在您看來,這些人權思想有何共同點?
孫世彥:不同古典文明中的人權萌芽和智慧都強調人的尊嚴和價值、法律的公平和公正、對權力的限制及對弱者的幫扶。但是,這些萌芽和智慧與現代人權思想相比,在體系性、廣泛性方面還有一定差距。
在人權歷史的討論中,古希伯來、古希臘及后來的古羅馬文明往往是一個重點,但這恰恰可能給人一種人權思想的起源在西方的印象。其實不然。關于一般人權的早期觀念來自許多地方,在許多充滿智慧的文化中都有所體現,是所有古典文明共享的,對當代人權觀念、制度和文明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中新社記者:人類古典文明時期的人權智慧是如何對當代人權觀念、制度和文明施加影響的?
孫世彥:從人類古典文明時期的人權萌芽和智慧到當代人權觀念、制度和文明的發展是一個連綿不斷、海納百川的過程,許多對人的尊嚴和價值的認識存在于幾乎所有古典文明中,因此也體現在當代人權文明中。
例如,1948年通過的《世界人權宣言》第一條規定:“人皆生而自由;在尊嚴及權利上均各平等。人各賦有理性良知,誠應和睦相處,情同手足。”從“人皆生而自由”中我們能瞥見西方自然法思想的影子,而“人各賦有理性良知”及“情同手足”能讓我們聯想起孟子所說的“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及孔子所說的“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2024年11月7日,首屆世界古典學大會在北京開幕。圖為外籍嘉賓在體驗木板水印技藝。 中新社記者 張祥毅 攝
當然,人類各個階段的文明,包括古典文明中的人權觀念對當代人權觀念、制度和文明的貢獻得益于聯合國的成立及其不斷提升的普遍代表性,這種普遍代表性保證了,體現當代人權觀念和文明的國際人權標準與制度能夠反映和容納來自豐富多樣的人類文明且能夠為當今國際社會所接受的人權思想和規則。(完)
受訪者簡介:
孫世彥。受訪者供圖
孫世彥,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法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人權研究中心副主任、《國際法研究》副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法學院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國際人權法、國際法基本理論、人權教育。
【編輯:付子豪】 ...【熱點】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友情鏈接
- “零接待”帶來的清風正氣
- 海峽論壇·兩岸船政文化交流活動在福州舉辦
- 華北地區東北地區四川盆地等地多降雨 江淮江南等地將有持續性高溫
- AIGC檢測新規后的第一個畢業季
- 匯聚起維護國家安全的強大力量——寫在國家安全法頒布實施十周年之際
- 小女兒佩通坦遭停職,他信家族為何逃不開政治風暴? | 國際識局
- 海峽論壇·兩岸船政文化交流活動在福州舉辦
- 推動氣候創新 中國紡織行業加速轉型步伐
- 世衛組織報告聚焦“社會聯結” 天津專家獻策全球抗孤獨行動
- 天津工業大學與天津工業職業學院共啟職普融通改革
- 微信收費沖上熱搜,聊天也要花錢了?別被誤導!
- Nova 12定檔12月26日,不僅麒麟芯片+鴻蒙4系統,還有“驚喜”?
- 還是王自如更貼心?董明珠怒斥孟羽童,稱賺錢不應成為夢想
- 理光:賓得K
- 痛斥友商同質化、只堆料,努比亞Z60 Ultra“全面全能”又卷了什么?
- 專利糾紛回旋鏢打到了蘋果頭上 新款Apple Watch將在美國市場暫停銷售
- 核顯性能暴增,全面擁抱AI:英特爾酷睿Ultra處理器原來是這樣
- 蘋果也做了折疊屏,或在明年發布“0折痕”新品
- 插電式氫燃料系統,續航超過1100公里!Revo Zero發布新車官圖
- 老蛙AF鏡頭10mm f/2.8月底發售 更多信息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