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文章
東西問|宋獨:“中文熱”在全球升溫彰顯中國文化獨特魅力
綜合中新社金邊7月1日電 題:“中文熱”在全球升溫彰顯中國文化獨特魅力
——專訪柬埔寨王家研究院院長宋獨
中新社記者 楊強
“中文熱”在全球持續升溫,不僅彰顯中國文化的獨特魅力,更為深化中外文明交流互鑒、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增進各地人民對中國的理解與認同搭建了橋梁。近日,柬埔寨王家研究院院長兼柬埔寨院士理事會常務副主席宋獨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介紹中文傳播在柬埔寨的發展歷程,探析新形勢下中文國際傳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中文傳播在柬埔寨經歷了怎樣的發展歷程?
宋獨:柬埔寨中文傳播迄今已有超百年歷史。早期的中文傳播主要是在華僑華人社群中進行。20世紀50至60年代是柬埔寨中文傳播的黃金時代,但在1970年至1990年間一度陷入沉寂。此后,隨著柬埔寨逐步融入全球化進程,與中國經濟、文化等各領域交流合作日益深化,中文傳播實現快速復興。進入21世紀,柬埔寨中文傳播事業更是形成前所未有的新熱潮。
需指出的是,這里所提及的中文國際傳播主要包含語言教學(中文教育)和文化傳播兩個方面。在過去的幾年中,柬埔寨的中文傳播呈現以下鮮明特征:
跨領域多元化發展。中文在柬埔寨普及程度近年來顯著提升,不僅是華裔群體在學習中文,越來越多的非華裔柬埔寨人也加入其中,尤其是政府官員、企業職員等。掌握中文能力逐漸成為各類人群提升社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
應用性與實用性更強。中文教育不僅僅停留在語言學習層面,更多的是在為柬中兩國經貿合作、文化交流等實際需求提供支持。
中文傳播力度更大。以華文學校、孔子學院、各高等院校自主建設的中文院系以及新興華文傳媒等為代表,多方力量推動柬埔寨中文傳播蓬勃發展,中文已成為促進柬中兩國以及東盟—中國文化和經濟互動的重要工具。
當地時間2024年4月2日,柬埔寨國立馬德望大學孔子學院舉辦“體驗少數民族之美,中文增進文明對話”國際中文日系列活動。圖為中國廣西壯族“竹竿舞”表演現場。 中新社發 趙君庭 攝
中新社記者:在您看來,中文國際傳播在促進中外文明交流和民心相通方面發揮了哪些積極作用?
宋獨:毋庸置疑,中文正在成為促進柬中兩國乃至世界各國與中國互動的重要工具。事實上,我們也看到,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推動下,中文國際傳播拉近了柬中兩國以及世界各國同中國之間的關系和距離,加深了世界人民對中國語言文化的了解,有力地促進了中外文明交流互鑒和民心相通。
許多時候,我們可能會由于對個人或國家、組織層面的片面認知,產生一種并非客觀真實的看法。但是通過學習對方的語言,了解對方的文化和歷史,我們就會逐漸改變原來的偏見,繼而學會尊重彼此,融洽相處。
近年來,軟實力的概念在國際關系中越來越被重視。面對當今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中國通過積極開展中文教育及相關國際傳播活動,增進跨文化理解,有利于促進全球對話與融合。
當地時間2024年5月11日,第23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柬埔寨賽區決賽在金邊舉行。圖為比賽現場舉行的才藝表演。 中新社記者 楊強 攝
中新社記者:目前,中文教育在世界各地蓬勃發展,許多國家每年都會舉辦一系列中國文化活動。您怎樣看待這種全球“中文熱”現象?
宋獨:中文教育在全球各地掀起熱潮,其實是全球經濟文化發展趨勢的一個縮影。隨著中國在國際舞臺上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中文作為全球主要語言之一,其學習需求顯著增加,國際傳播范圍也逐漸擴大。這背后有幾個深層次的動因:
首先是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文成為各國政府及民間了解中國市場、文化和政策的鑰匙;其次是中國文化在全球范圍內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吸引著更多國家的人們學習中文,了解中國文化底蘊;第三是許多國家意識到學習中文可以提升其在國際領域的競爭力和合作能力,尤其是在與中國的商業和文化合作中,中文成為雙方交流的橋梁。
“中文熱”在全球持續升溫的背后是“中國熱”,不僅彰顯中國文化的獨特魅力,更折射世界各國對中國式現代化發展成就進行探索和認知的積極態度。
當地時間2025年3月14日,“渝見柬埔寨——‘渝味360碗·沙坪壩火鍋嘉年華’”活動在金邊和重慶同步舉行。圖為金邊活動主會場開幕式。 中新社記者 楊強 攝
中新社記者:從當前世界發展形勢來看,您認為中文國際傳播面臨哪些機遇和挑戰?
宋獨: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持續提升,尤其是隨著中國與各方攜手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不斷走深走實,TikTok等媒體平臺和人工智能的發展,以及世界上越來越多國家民眾對“中國理念”的認同,都為中文國際傳播帶來重要機遇和新動力。
挑戰也顯而易見。中文教育的師資培養與儲備不能完全滿足全球中文教育需求,在不同文化社會背景下,教育如何“因地制宜”實現本土化發展,包括課程內容如何進行本土化創新,教學方式如何進行多樣化嘗試等多因素,都會直接影響到中文國際傳播效果。
此外,如何發揮互聯網和人工智能新技術優勢,創新敘事方式,以“生活化細節+共通價值觀”破解中外文化差異和傳統傳播模式的局限,尤其是突破一些西方國家意識形態偏見和文化圍堵,推動中文國際傳播在全球范圍內取得更大的成效,也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課題。
中新社記者:作為柬埔寨王家研究院孔子學院理事長,您如何評價孔子學院在促進中文國際傳播方面的意義?
宋獨:王家研究院孔子學院是柬中共建的第一所孔子學院,自2009年成立以來,不斷探索創新發展路徑,注重結合柬埔寨國情和社會需求,逐步形成一套獨特的中文教育模式。截至2024年,共有超10萬名學生在王家研究院孔子學院注冊學習,為推動柬埔寨中文教育和人文交流作出了重要貢獻。
作為王家研究院孔子學院理事長和一名國際政治學者,我嘗試通過學術研究為柬中文化交流提供理論支持、搭建學術框架,注重從國際視角來思考中文傳播的意義,通過語言教學和文化交流來增進兩國之間的理解與合作。我們每年舉辦數十場中國文化交流活動和學術研討會,助力柬埔寨各界了解中國歷史文化。王家研究院孔子學院不僅傳授中文,更重要的是傳遞中國文化的包容性與開放性,以此增進柬埔寨以及其他國家對中國的理解。(完)
受訪者簡介:
宋獨。受訪者供圖
宋獨(Sok Touch),柬埔寨王家研究院院長,柬埔寨院士理事會常務副主席,柬埔寨王家研究院孔子學院理事長。俄羅斯沃羅涅日國立大學政治史博士。研究領域涵蓋歷史學、文化學、政治學、社會學等多個方面。代表作包括《柬埔寨與美國、中國和越南的關系》《國際關系:大國眼中的柬埔寨》《新世界背景下的東盟-俄羅斯》等。
【編輯:史詞】 ...【綜合】
閱讀更多俄羅斯媒體:魯班工坊成為中俄職業教育交流的重要平臺
綜合近日,由俄羅斯莫斯科國立通訊與信息技術大學與天津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合作共建的俄羅斯魯班工坊揭牌儀式在俄方學校舉行。俄羅斯媒體紛紛關注表示,這標志著中國魯班工坊的全球版圖進一步拓展,為“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青年鋪就了更為廣闊的發展路徑。
據俄羅斯Techbook.ru網站報道,莫斯科國立通訊與信息技術大學魯班工坊是培養信息安全和信息技術領域高素質人才的重要平臺。這場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揭牌儀式,為中俄教育合作開啟了全新篇章,俄羅斯魯班工坊勢必發展成為兩國在職業教育國際交流領域開展合作的重要平臺。
“這一平臺將為我們的學生參與國際合作奠定堅實基礎。我對魯班工坊的未來充滿信心,相信它將吸引更多來自俄羅斯、中國及其他國家的學生投身聯合教育項目。”莫斯科國立通訊與信息技術大學校長謝爾蓋·德米特里耶維奇·葉隆鑫表示。
“魯班工坊之所以成效顯著,關鍵在于‘因地制宜’的發展策略。”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中亞與高加索研究室副主任楊進表示。天津輕工職業技術學院院長李云梅則認為,“全球已成立了30多家魯班工坊,其核心是中國輸出在職業教育領域的經驗和技術。魯班工坊的課程設置根據落地國家需求進行調整。例如,為俄羅斯開發了網絡技術、軟件、人工智能等領域的基礎課程。”
俄羅斯魯班工坊揭牌儀式,也預示著魯班工坊在俄羅斯擁有了更加廣闊發展空間。此前,黑龍江農業工程職業學院已與俄羅斯濱海邊疆區居民職業教育和就業部、烏蘇里斯克農工學院簽署了魯班工坊項目合作協議。烏蘇里斯克農工學院官方網站透露,該工坊計劃為烏蘇里斯克農工學院農業機械與生物技術專業學生引入中國先進技術和現代化設備。
俄羅斯濱海邊疆區居民職業教育和就業部部長謝爾蓋•維克托羅維奇•杜博維茨基表示,“中俄教育領域合作將在俄羅斯濱海邊疆區多點開花,包括創建魯班工坊、組織教師和學生交流活動以及參加職業技能競賽等。”
魯班工坊搭建的前沿技術工程實踐平臺,推動了中俄兩國在教育領域的深度合作。《俄羅斯報》網站報道稱,“以知識、實踐和伙伴關系為基礎的魯班工坊,成為中國與其他國家之間的紐帶之一,正助力塑造全球技術的未來。”(海外網 張英杰) 【編輯:付子豪】 ...
【綜合】
閱讀更多2025年鐵路暑期運輸 鐵路上海站預計發送旅客2855萬人次
綜合中新網上海7月1日電(記者 殷立勤)記者從鐵路上海站(下轄上海站、上海南站、上海虹橋站、上海松江站、上海西站、南翔北站、安亭北站、安亭西站、金山北站、練塘站)獲悉,2025年鐵路暑期旅客運輸期限自7月1日起至8月31日止,共計62天。鐵路上海站預計發送旅客2855萬人次,日均發送旅客超46萬人次。
旅客在鐵路上海南站有序驗票上車。中新網記者 殷立勤 攝
暑運期間,鐵路客流成分以通勤、旅游、探親、商務出行為主,探親訪友、親子旅游、暑期研學將成為今年暑運核心增長點,學生、兒童出行占比較高。全國鐵路實施第三季度列車運行圖后,滬昆高鐵杭長段實現時速350公里達速運行,上海至長沙、貴陽、重慶、昆明、南寧、廈門等中長途旅游目的地旅時明顯壓縮。首次開行的入川夕發朝至動臥列車、菏澤東站高鐵列車也將亮相暑運。
據悉,暑運期間,鐵路上海站在實施高峰運行的基礎上,增開山東、西北、中原、江西方向列車12對,緩解暑期熱門方向運力緊張的同時,也為旅客暑期出游提供了出行選擇。此外,車站還將根據客流實際,精準實施“一日一圖”,通過動車組重聯、加掛車廂等方式提升運能。
旅客在鐵路上海南站有序前往站臺上車。中新網記者 殷立勤 攝
為給旅客提供安全、有序、溫馨的出行體驗,鐵路上海站深化暢通工程,根據客流變化,靈活設置旅客進出站流線,高峰期開足安檢儀、采用“雙手檢”,盡可能縮短旅客進站時間。進出站口、站臺、候車室、電梯等客流密集處增設工作人員和志愿者,為旅客提供問詢解答、方位指引、重點幫扶等服務。“路地接續”“銀發服務”“一窗通辦”等多元化服務也將持續開展。各站區也同時推出暑期“清涼包”,為旅客免費提供清涼扇、清涼濕紙巾等物品,在應急藥品小藥箱內備足清涼油、人丹、花露水等夏季常備藥品,以備旅客不時之需。(完)
【編輯:張令旗】 ...【綜合】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友情鏈接
- 網傳極氪X運輸中起火,極氪副總裁下場回應
- 小米15 Ultra曝光:2億像素長焦,標配衛星通信
- OPPO Find X8 Ultra已入網,影像主攝、長焦均升級,春節后發布
- 華為帶飛江淮,尊界S800真車實拍,預計售價100萬元起
- 華為全屋智能即將煥新升級,帶來全新智能生活體驗
- 微信即將上線新功能,將節省90%存儲空間,內存空間不足或得以改善
- 微信即將上線新功能,將節省90%存儲空間,內存空間不足或得以改善
- 華為Mate 70系列上手實拍,不同版本有何區別?
- OPPO Find X8 Ultra已入網,影像主攝、長焦均升級,春節后發布
- iPhone不給力,安卓機引領2024年手機市場復蘇
- AMD RDNA 4架構將重新設計光追單元:唯一的好消息,PS5 Pro或將嘗鮮
- 國產手機激活量TOP10榜單發布:小米14排第七,華為僅一款機型上榜
- 33.48萬元起!新款奔馳C級及插混車型上市
- 數量超加油站!深圳已建成362座超充站
- 英特爾Z890主板參數曝光:原生雷電4接口,還要給核顯做手術
- 聯發科天璣9300+芯片發布,啟動AI先鋒計劃,推動生成式AI普及
- 動力不如10萬元電車,本田Prelude概念車即將量產
- 曝華碩ROG攜Ally 2024掌機與雷神1600W電源亮相臺北電腦展:RTX 5090不存在
- 2024款ROG Ally X掌機曝光:核心不變電池更大,續航更給力
- 致態存儲卡現身P&E:為用戶提供專業高效的存儲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