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休閑 >>正文
东西问丨贾世杰:一块怀表讲述了怎样的南洋华侨抗日救国故事?
休閑2657人已圍觀
簡介
中新社海口7月6日電 題:一塊懷表講述了怎樣的南洋華僑抗日救國故事?
——專訪海南省博物館副研究館員賈世杰
中新社記者 張茜翼

202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海南省博物館珍藏的“1940年南洋華僑贈馮白駒的懷表”,以其深厚的歷史內涵和感人的愛國故事受到矚目。
這塊懷表講述了怎樣的南洋華僑抗日救國故事?海南省博物館陳列部主任、副研究館員賈世杰近日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作出解讀。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這塊懷表為什么會成為海南省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它牽起了南洋華僑與瓊崖革命將士之間怎樣的特殊情感聯系?
賈世杰:南洋華僑贈給馮白駒的懷表看似普通,實際上蘊含著豐富的歷史信息。
這塊懷表由南洋瓊僑于1939年至1940年間贈予馮白駒,當時正值瓊崖抗戰最艱難時期。1939年日軍侵瓊后,國民黨駐軍潰退,海南逐漸成為一座“孤島”,瓊崖人民陷入生死存亡的關頭。這時,南洋瓊僑青年組成“回鄉服務團”,在符克團長帶領下回瓊,深入敵后宣傳抗日、輸送藥品,犧牲百余人,書寫了一段可歌可泣的歷史。
這塊懷表還有很高的文化價值。作為南洋瓊僑捐贈的實物遺存,它蘊含著鮮明的異域風格與時代特色。早期的懷表屬于奢侈品,南洋華僑購買這塊懷表的價格不菲。這塊懷表屬于“獵殼”懷表,表殼由耐用的彈簧鉸鏈蓋組成,可蓋住懷表的表面,機械制造技藝精湛,蘊含著濃郁的英倫風格。英文Cervine是“鹿”的意思,表蓋內側精雕細刻著一只鹿形圖案,表端配備了一條長鏈表帶,表帶兩端裝飾有小巧的環扣,設計別致。
把這么一塊貴重的懷表贈予馮白駒,可以說是瓊僑與瓊崖軍民“血火同盟”的具體體現。當時,馮白駒領導的獨立隊接連取得潭口阻擊戰、羅板鋪伏擊戰等勝利,成為瓊崖抗戰核心力量。華僑將懷表贈予馮白駒,是對他領導的瓊崖抗戰的支持。

中新社記者:瓊僑回鄉服務團將這塊懷表贈予馮白駒,反映了當時南洋華僑怎樣的抗日救國情懷?
賈世杰:這既反映了南洋華僑濃濃的愛國情懷,也體現了他們救亡圖存的責任與擔當。
1939年日軍侵瓊后,南洋華僑目睹故土淪陷、同胞遭屠戮,救亡圖存的緊迫感更為強烈。他們迅速組建回鄉服務團,毅然投身抗日,體現了“山河破碎,匹夫有責”的擔當。
為支援瓊崖抗日,新加坡瓊僑曾一天制花30萬朵籌款,南洋華僑機工回國服務團在滇緬公路運輸物資、犧牲過半。這種跨越山海的支持,充分展現了當年海外華僑勇擔民族大義的愛國主義情懷,彰顯了中華民族偉大的凝聚力。
中新社記者:瓊僑回鄉服務團留下了哪些抗戰足跡?
賈世杰:瓊僑回鄉服務團是抗日戰爭時期由海外瓊籍華僑和港澳同胞組成的抗日救亡團體。它的成立,與宋慶齡等愛國人士的號召密切相關,尤其是1938年香港瓊僑青年率先成立“瓊崖抗日救護隊”。
瓊僑回鄉服務團由瓊崖華僑聯合總會領導,以“救國救鄉”為宗旨,旨在動員華僑力量支援海南抗日斗爭,推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其成員主要是來自中國香港、越南、新加坡、泰國等地的華僑青年,共240余人。
1939年至1940年,服務團分三批突破日軍封鎖渡海回鄉。他們攜帶藥品、醫療器械等物資支援前線,并通過海外瓊僑組織保持國際聯絡,爭取僑胞捐款捐物,直至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后聯系中斷。
他們還深入戰地救治傷員,建立臨時醫療站;通過文藝演出、標語宣傳等方式宣傳抗日,在鄉村組織抗日團體,推動農民、婦女等群體參與抗戰。他們創作的《瓊崖華僑回鄉服務團團歌》成為鼓舞士氣的精神力量。
1940年,瓊僑回鄉服務團推動成立了瓊崖第一個縣級抗日民主政權——文昌縣抗日民主政府,并選派團員擔任政府職務。次年,服務團在中共瓊崖特委領導下,參與籌建瓊崖東北區抗日民主政府,推動地方抗日力量的整合。

中新社記者:追溯歷史,海外華僑為中國抗戰作出了哪些貢獻?
賈世杰:海外華僑從政治、經濟、軍事等多個方面為抗戰提供支持,貢獻巨大。
例如,海外華僑成立了大量抗日團體,包括全歐華僑抗日救國聯合會、南洋華僑籌賑祖國難民總會等。這些團體通過發表宣言、通電,開展抗日救亡宣傳活動,為抗戰提供了重要的政治輿論支持。
海外華僑也通過捐款、購買國債、匯寄僑匯、投資中國、抵制日貨等方式,為前線物資供應與后方生產發展提供堅實后盾。據統計,抗戰期間華僑捐款總計逾13億元,僑匯達95億元以上;還捐獻了大量戰需物資,如飛機、汽車、衣服、藥品等。
大批華僑青年回國參軍參戰,或到后方為抗戰服務。他們組成華僑義勇工程隊、救護隊、戰時服務團、戰地記者團等組織,為抗戰提供人力支持。據廣東省僑務部門統計,僅從東南亞、美洲和澳洲等地回國參戰的粵籍華僑就有4萬人左右。
此外,海外華僑堅決反對分裂、反對內戰,有力維護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鞏固和發展。他們通過發表宣言、通電,開展討汪運動等方式,對投降勢力進行打擊。
海外華僑的這些貢獻,不僅為抗戰提供了重要支持,也展示了華僑的愛國情懷和民族責任感。他們的行動,為中華民族奪取抗戰勝利發揮了重要作用。

中新社記者: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之際,重溫這塊懷表背后的故事,有何現實意義?
賈世杰:如今,這塊懷表陳列在文物展示柜中,但那段瓊崖兒女抗日救亡、熱血報國的故事宛如在眼前。南洋華僑在民族危亡之際毀家紓難、支援抗戰的精神和中華兒女合力抗戰的光輝歷史,在當下依然具有現實意義。
一方面,弘揚愛國主義精神。中華兒女血脈相連,是榮辱與共、生死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南洋華僑在國難當頭時,毅然行動起來支持祖國抗戰,這種愛國主義精神值得當代人學習。今天,我們要傳承華僑“愛國愛鄉”的優良傳統,更加廣泛地凝聚人心、凝聚共識、凝聚智慧、凝聚力量,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另一方面,積極發揮海南僑鄉優勢。海南是中國第三大僑鄉,擁有130多萬歸僑僑眷,還有390多萬瓊籍華僑華人分布在50多個國家和地區。瓊籍華僑華人是海南建設與發展的獨特資源和優勢。今年是海南自貿港封關運作、擴大開放之年,更需以僑為橋、聯通中外,深化國際交流合作,加快建設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完)
受訪者簡介:

賈世杰,海南省博物館陳列部主任、副研究館員,海南自由貿易港E類人才,海南省人才團隊“南海文博創新團隊”核心成員。參與“海南東坡文化遺址遺跡現狀與改造提升研究”“博物館如何講好中國故事——紅色展覽策展人的角色擔當研究”等多個專項課題和科研項目,也參與策劃“金犬望福——狗年犬文物展”“漲海推舟 千帆競渡——南海水下文化遺產大展”等多個陳列展覽。
【編輯:李巖】 ...Tags:
下一篇:內地向澳門供電負荷創歷史新高
相關文章
吹爆這種烹飪方式!雞胸肉也能柔軟多汁,后悔現在才知道
休閑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健身減重時節,在運動的同時,雞胸肉也成為飲食里不可或缺的選項。雞胸肉雖好,但總擺脫不了又干又柴的口感,讓本就辛苦的減重事業更加雪上加霜。但有一種方法,可以讓雞胸肉“煥發新生”,變得柔嫩多汁,這種方法就是——低溫慢煮。
“低溫慢煮”來源和歷史
所謂“低溫慢煮”并不是什么新奇的烹調方式,這種烹調方式也叫“真空低溫烹調”,本質上是將食材在烹調之前密封在一個柔軟耐高溫的塑料袋中,并抽真空排凈袋子里的空氣,然后在水浴鍋、萬能蒸烤箱、或其他允許精準調節溫度的加熱系統中烹調,溫度一般在50℃到80℃間,時間則長達幾個小時甚至十幾個小時或更久,這種方式從20世紀 60年代就已經開始萌芽了。
20世紀60年代,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在為宇航員提供食物這件事上遇到難題。在航天器中瓶瓶罐罐地存放食物比較難搞,所以就嘗試使用高溫塑料袋來儲存食物,這是與“真空低溫烹調”相近的烹調方式的最初探索。同一時期,瑞典有醫院也在嘗試將傳統制作好的還很燙的食物立即密封在塑料袋里,然后繼續煮3~10分鐘,再冷卻,并用這種方式為病人提供了至少500萬份食物,這種方法已經接近“真空低溫烹調”。
同為20世紀60年代,安布羅斯·T.麥肯基(Ambrose T.McGuckian)發明了一種新方法,將未經過加工的食材進行真空密封,再通過控制合適的時間和溫度進行烹調。這被稱作“真空低溫烹調”,也是為了提高醫院的食物質量。后來麥基肯作為酒店技術顧問,又把這種方法用在了所在酒店的食物供應上。
到了20世紀70年代早期,喬治·普阿魯斯通過“真空低溫烹調”解決了陶罐鵝肝醬烹調過程中湯汁和油脂流失的問題,將鵝肝醬的損失率從40%降低到了5% 。這件事也促成了他和快爾衛公司的合作,最終生產出了多層抗高溫塑料,用于烹調的時候為食物保存更多的湯汁。喬治·普阿魯斯也被人稱為“真空低溫烹調法之父”。20世紀70年代末,“真空低溫烹調”則開始應用于英法航空和鐵路系統,旨在為乘客提供更好的餐飲體驗。
再后來,“真空低溫烹調”一直在慢慢發展,后來很多家電廠商也為此開發出了適合商用或家用的設備。
從發展歷程和應用場景來看,低溫慢煮主打一個美味+方便,那么這樣的廚具產品,到底該不該買呢?讓我們了解一下它的優缺點再做決定吧。
低溫慢煮的優點
低溫慢煮有很多優點,主要包括下面這些:
避免有害物質的產生:低溫慢煮烹調溫度一般只有50℃到80℃,不用擔心會產生致癌物;同時也幾乎沒有烹調油煙,不僅降低了致癌風險,也避免了油煙對呼吸道健康的影響。
像我們平時煎魚或者煎牛排,在食物逐漸加熱的過程中,一方面當食物中心熟了的時候,外層的肉質必然會熟過勁兒,導致肉質變柴、營養流失、甚至還會產生致癌物,而低溫慢煮就能解決這個問題。
烹調時更少操心:低溫慢煮可以“定時后放著”,既不用費心控制火候,也很難出現因為粗心忘記導致的燒鍋、糊鍋,烹調超時一些也不會嚴重影響食物品質,非常適合沒空鉆研廚藝的朋友,比如用低溫慢煮法做溫泉蛋、做牛排是很難失敗的。而且低溫慢煮足夠穩定,可以保證口味的一致性。
食物口感更鮮嫩多汁:現在的技術能夠精準地控制低溫慢煮的溫度和時間,讓食物加熱均勻,每個部位都能達到相同的溫度,從而獲得傳統烹調方式幾乎不可能實現的效果,尤其是烹調大塊肉類的時候。
例如低溫慢煮的牛排,能夠擁有入口即化的鮮嫩。60℃下低溫慢煮4小時的牛肉,不僅能降低蒸煮的營養損失,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高溫處理牛肉軟爛干柴的狀態提升口感。
低溫慢煮,也能改善雞胸肉干柴、口感差、營養成分大量流失的問題,并且讓雞肉具有較好的持水能力。還有人研究了低溫慢煮對扇貝肌肉品質特性的影響,發現在70℃和75℃ 煮制30分鐘時扇貝的感官品質最佳,汁液損失率小。
能更好地保存食物:低溫慢煮也能用于保存食物,采用這種方法保存的食物經過再次加熱不易損失風味和質地(知道為什么一開始要用在醫院、鐵路、航空等領域了吧)。采用普通方法保存,魚類脂肪氧化會帶來魚腥味;鮮亮紅肉中的肌紅素被氧化會變成棕色;水果切片被氧化為褐色,但低溫慢煮就能避免這一切。這是因為真空包裝避免了氧氣與食物接觸發生的化學反應。而且由于用塑料袋做了密封,保存期間還能避免食物之間的交叉污染,保證食品安全。
低溫慢煮后冷凍保存的食物,比起直接冷凍保存也具有明顯的優勢。低溫慢煮后冷凍保存能夠更好地阻止細菌的生長,并盡可能地阻止食物汁液的流失和揮發性物質的蒸發,也能夠避免食物在冷凍保存的過程中發生氧化酸敗。不僅如此,它還能延長食品的保存時間,有研究人員發現,將75℃下煮制6小時后的雞腿肉樣品分別置于冷藏(3℃)和常溫(20℃)條件下貯藏,雖然菌落總數、乳酸菌以及蠟樣芽孢桿菌總數均隨貯藏時間的延長而增加,但冷藏條件下貯藏期可超過25天,這已經很長了,打破了常規冷藏保存雞腿肉的時間極限。
另外還有人認為低溫慢煮會減少食物營養流失,這恐怕不能一概而論。因為雖然低溫慢煮確實溫度低,也更能保持“原汁原味”。但營養素的損失同時也跟加熱時間長短有關,部分營養素特別是維生素,在長達數小時的加熱過程中,損耗可能會超過幾十秒的急火快炒。
低溫慢煮的缺點
雖然低溫慢煮頭頂的光環不少,但它也有缺點。
1烹調時間長
從“低溫慢煮”的名字中就能知道,它真的很慢!平時煎或煮雞胸肉10~15分鐘就能解決,如果采用“低溫慢煮”可能需要40分鐘甚至更久。
2對設備要求高
需要滿足真空+低溫+慢煮,三個要素。也就意味著需要準備真空密封設備、精密低溫慢煮設備、盛水的容器,好的機器價格也不便宜,存放起來也很占地方。
3可能導致食物中毒
對低溫慢煮技術應用不嫻熟,可能會導致食物加熱時間不夠,沒有完全殺死病毒和細菌。另外因為低溫慢煮有個抽真空的步驟,真空機的清洗也是個問題。
此外,還有一些食物加熱溫度和時間不夠本身就有中毒風險,不建議低溫慢煮。
1. 菌類:很多菌類都含有一定的毒性,在低溫慢煮的烹飪環境下很難被破壞。
2. 豆類:比如豆角、四季豆、紅蕓豆、豆漿等,它們含有植物紅細胞凝集素或皂甙等,對胃黏膜會有較強刺激作用,還會對細胞有破壞和溶血作用,有一定毒性,要想安全食用需要達到 100℃ 加熱數分鐘,甚至半小時以上才行。
3. 具有結締組織的肉類:一般來說,動物肋骨下的腹部肉富含結締組織,比如均為泡泡狀、多為熬油用的奶脯肉。結締組織在低溫下不能被分解,需要經過高溫處理后方可食用。
低溫慢煮菜譜
綜上所述,低溫慢煮這種烹調方式的確有很多優點,包括風味更好、更耐保存,用來處理大塊的肉或海鮮很有優勢。但這種烹調方式對設備要求高,工序也不很簡單,而且耗時非常長,適合加工的食材也有局限性。
因此大家需要三思后再購買低溫慢煮機。如果你決定購入低溫慢煮機,請保存好下面這份雞胸肉、牛排的簡易菜譜,親測好吃!
雞胸肉:60℃ ,45分鐘。
牛排:
牛排需要看厚度,1cm 以下不用低溫慢煮,1.5cm 厚度需要1.5小時,在此基礎上,厚度每多0.5cm ,時間加0.5小時。
溫度有 3 檔選擇,55℃ 、58℃ 、61℃ ,分別對應三分熟、五分熟和七分熟。(注意:只有原切牛排才可以選擇不同的熟度,如果買的是調理牛排,還是煎到全熟食用,不用這么麻煩地低溫慢煮。)
需要注意的是,低溫慢煮后如果不立刻吃,需要迅速放冰箱冷凍保存,或使用冰水混合物降溫,以免細菌滋生。
本文為科普中國-星空計劃作品
出品|中國科協科普部
監制|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中科星河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作者 | 薛慶鑫 注冊營養師 中國營養學會會員
(來源:科普中國微信公眾號) 【編輯:惠小東】 ...
【休閑】
閱讀更多moto razr 40系列發布,3999元起擊穿折疊屏底價,Ultra版本更瞄準女性用戶
休閑6月1日,聯想舉辦新品發布會正式推出moto razr 40系列。moto razr 40系列包括razr 40以及razr 40 Ultra兩款手機,前者展現極致性價比,將折疊屏手機的價格打到400 ...
【休閑】
閱讀更多吉利銀河L7正式上市:起售價13.87萬元 最高續航1370km
休閑昨晚,吉利銀河首款車型吉利銀河L7正式上市,新車共推出5款車型,售價區間為13.87-17.37萬元。新車基于吉利e-CMA架構打造,提供最高1370km的綜合續航里程。外觀上,新車采用了“銀河之光” ...
【休閑】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友情鏈接
- 感謝王自如?格力公布上半年財報:營收是小米一半,利潤多15億
- 封印開始解除:AMD銳龍9000系處理器將采用新TDP
- 大疆與GoPro運動相機齊曝光,前者續航可達4小時,后者或配電影鏡頭
- AMD Zen 5線程撕裂者現身:共有96顆核心,為工作站打造
- 華為智駕和鴻蒙座艙加持,全新嵐圖夢想家開啟預售,34.99萬元起
- 正式官宣,GoPro或將在9月4日發布Hero 13 Black 運動相機
- 除了手機,還有新品!曝蘋果9月將發布AirPods Pro 3和AirPods 4
- 騰龍發布尼康版50
- 英特爾發布至強W工作站處理器:最高60核,AI性能提升26%
- 告別毛發纏繞清潔困擾 石頭P20 Pro助你享受養寵樂趣
- 字母全部大寫!Redmi變成REDMI,這次不用花200萬
- 帶你逛維信諾屏幕技術發布會,一起看國產屏到底有多厲害!
- 售價不到4000元?曝iPhone SE 4相機模組即將量產,或明年3月發布
- 桌面三腳架也能夾欄桿,Mambapod有點意思
- 比亞迪夏內飾設計圖曝光,將于廣州車展期間首秀
- 收入5.54億歐元,今年是徠卡百年來最賺錢的一年
- 東風日產牽手華為,成首個與華為聯合研發智能座艙的合資品牌
- 小米布局AI眼鏡,明年二季度發布,繼續交個朋友?
- 狂卷能效與實用,三星進博會大秀 AI+冰洗家電全新可能
- 視頻和連拍性能都不變? 索尼A1 II的驚喜或許翻轉屏和定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