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文章
總臺將推出一批抗戰勝利80周年專題片紀錄片和影視文藝作品
知識中新網北京7月3日電 (記者 國璇 謝雁冰)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副臺長王曉真3日在北京表示,在文藝作品創作方面,總臺緊扣抗戰勝利80周年重大主題精心策劃了一批專題片紀錄片、影視作品和文藝節目等。
當天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就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主題展覽和推出優秀文藝作品、文藝活動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
專題片紀錄片方面,王曉真介紹說,總臺央視綜合頻道、科教頻道將播出十集政論片《勝利》,立足“國際視野、國家立場、當代思考”,全面回顧中國人民艱苦卓絕的抗戰歷程,展現中國共產黨的中流砥柱作用,突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的重要地位。國防軍事頻道將安排播出五集專題片《山河銘記》,重點展示“持久戰”戰略方針指引下中國軍隊與人民所運用的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中文國際頻道將播出六集紀錄片《受降》,展現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浴血奮戰、英勇抗日,奪取勝利并接受日本侵略者投降的歷史歷程;六集紀錄片《烽火僑心》講述的是海外華僑華人通過國際聲援、物資運輸、醫療援助等多種方式融入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故事,展現中華兒女同呼吸、共命運的家國情懷。CGTN中國國際電視臺將推出紀錄片《共同的使命》和《偉大的勝利——蘇聯攝影師鏡頭里的中國抗戰》,向海外受眾闡釋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作為“東方主戰場”的重要貢獻,以及中俄兩國發揮的重要作用。
電視劇方面,總臺將推出兩部重點電視劇作品,一部是《我們的河山》,講述山東地區敵后戰場軍民抗戰的故事;另一部是《歸隊》,展現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東北抗聯和東北人民抗擊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斗爭史。
文藝節目方面,王曉真說,根據中央統一安排,總臺已派出百余人的精銳團隊,配備8K超高清轉播系統,和文化和旅游部等相關單位通力合作,通過創新音頻技術和視頻編輯技術,豐富鏡頭設計,全力做好抗戰勝利80周年文藝晚會報道和視頻制作工作。
此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綜藝頻道將播出十集特別節目《烽火戰歌》,通過《在太行山上》《大刀進行曲》《黃河大合唱》等一批膾炙人口的經典抗戰歌曲,展現中國共產黨領導全民族浴血奮戰的偉大歷程。
經典抗戰題材影視作品重播展映方面,總臺精選了《滹沱兒女》《叛逆者》《太行英雄傳》《東北抗日聯軍》《黃河在咆哮》等多部近年來播出的高品質電視劇,從6月下旬起在中文國際頻道、國防軍事頻道、電視劇頻道、少兒頻道、農業農村頻道等多平臺安排重播。另外,電影頻道7月起推出“銘記歷史·緬懷先烈”主題電影展播,一直持續到年底將陸續安排《地道戰》《平原游擊隊》《八女投江》《狩獵者》《圍剿》《夜襲》等近百部不同歷史時期、不同風格的國產抗戰影片展映。(完) 【編輯:曹子健】 ...
【知識】
閱讀更多申遺成功六周年 良渚展現新氣象
知識中新社杭州7月7日電 題:申遺成功六周年 良渚展現新氣象
中新社記者 王逸飛
2019年7月,位于杭州余杭區的良渚古城遺址成功申報世界文化遺產。6年來,杭州通過做好良渚申遺“后半篇文章”,讓良渚古城遺址及其代表的良渚文化呈現出諸多新氣象。
7月5日,參加“良渚與世界——良渚古城·羅馬古城”對話活動的外國嘉賓體驗“良渚VR大空間·神紋之約”項目。(搖慧敏 供圖)
日前,“良渚與世界——良渚古城·羅馬古城”對話活動在良渚古城遺址公園舉行,來自中國和意大利的110余位嘉賓,圍繞古城營建、遺產保護和價值再生等展開探討。
于良渚而言,這樣的對話已是常態。近年,杭州打造“良渚與世界”對話活動,以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和國際交流合作為主線,先后推動良渚與英國巨石陣、希臘雅典衛城、西班牙托萊多古城等世界文化遺產開展文明對話。
杭州良渚遺址管理區管委會副主任楊曉萍表示,“我們開展文明對話的目的,是讓良渚與世界的聯系更加緊密,不斷擴大良渚‘朋友圈’,并在交流互鑒中推動世界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利用。”
除面對面交流,杭州還通過“何以文明·遇見良渚”全球巡展特展、搭建“良渚文化海外玉器數據庫”、良渚文化文藝作品出海等形式,讓良渚文化走進希臘、古巴、巴西等14個國家和地區。
杭州是中國創新活力之城,這成為良渚擁抱科技的“先天優勢”。目前,良渚文化周系列活動正在杭州舉行,文化周期間上線的“良渚VR大空間·神紋之約”,連日來吸引諸多游人體驗。這是全球首個以良渚古城為藍本的全感官沉浸式科技互動體驗,可通過VR大空間技術,帶領訪客走進五千年前良渚先民的世界。
羅馬餐飲與旅游協會主席朱塞佩·布魯諾體驗后稱贊,“這非常神奇,我感受到了歷史穿越的瞬間”。
類似“文化+科技”的嘗試還有很多。良渚博物院應用了AR導覽系統,訪客戴上AR眼鏡能實時看到眼前藏品的空間視頻介紹,甚至可以把藏品“拿”在手上,參觀體驗大幅提升。在良渚古城遺址公園內,無人駕駛的智能網聯車的投用,讓游人有了更具科技感的交通選項。
對良渚而言,文化遺產的保護、傳承、利用要走進公眾。良渚博物院近年推出了針對不同年齡、職業、身體狀況人群的教育活動和出版物。如與合作方共同啟動“觸覺博物館”項目,讓盲人通過觸摸仿制文物直觀感知展品;舉辦“文明之光的折射”展覽,展出來自視覺障礙、心智障礙兩類群體的百余件藝術作品;推出中國國內首本大字盲文繪本《良良的古城世界》,讓盲人孩子更加了解良渚文明。
良渚博物院院長徐天進表示:“落實分眾化教育理念是良渚博物院近年的重要工作,希望把博物院建設成為公眾終身學習的‘學堂’、大家一起共享文化遺產的‘食堂’。”(完)
【編輯:王琴】 ...【知識】
閱讀更多廣湛高鐵站前2標無砟道床施工完成
知識中新網佛山7月7日電 (郭軍 王銳 韋相宇)7月7日,在廣湛高鐵高中立交特大橋21號至23號墩施工現場,隨著最后一塊無砟軌道整體道床板澆筑完成,由廣東鐵投集團所屬廣湛鐵路公司投資建設、中國鐵路設計集團EPC總承包、中鐵二十五局承建的廣湛高鐵站前2標項目無砟道床施工任務全部完成,為后續鋪軌作業的開展奠定堅實基礎。
廣湛高鐵全長401公里,是廣東省自主投資建設線路最長、投資最大的鐵路項目。其中,中鐵二十五局承建的廣湛高鐵站前2標長10.38公里,包含佛山特大橋、高中立交特大橋2座橋梁及兩段路基,其中無砟軌道雙線全長8.2公里。
無砟軌道澆筑施工現場。韋相宇 攝
“在高鐵建設中,無砟軌道施工是對幾何尺寸偏差、精度控制要求最為苛刻的環節,其中軌道板尺寸誤差需控制在2毫米以內。”中鐵二十五局項目技術負責人鄭偉介紹說。
為此,項目建設者運用軌排框架法施工,實現施工工序集成化、參數控制精準化、作業過程機械化,有效提升施工效率,并把施工精度控制在毫米級。
廣湛高鐵高中立交特大橋航拍。韋相宇 攝
廣湛高鐵設計時速350公里,是國家“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沿海鐵路客運大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連接粵港澳大灣區和海南自貿港、北部灣城市群的高速鐵路。項目建成通車后,將大幅縮短粵西地區與粵港澳大灣區的時空距離,廣州中心城區至湛江中心城區可實現90分鐘互達,極大改善粵西地區群眾出行條件,助推粵西沿海地區陽江、茂名、湛江深度融入粵港澳大灣區聯動發展。(完)
【編輯:曹子健】 ...【知識】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友情鏈接
- 祝NVIDIA GeForce RTX 4090在熱點科技2022五星獎頒獎盛典中獲:年度風云獎
- 疑似聯想新旗艦平板配置曝光 14.5英寸屏幕并搭載天璣9000處理器
- 祝AMD 銳龍9 7950X 處理器在熱點科技五星獎頒獎盛典中榮獲:年度先鋒產品獎
- 一加11手機發布,狂堆性能至巔峰,售價3999元起
- 祝賀Steam Deck掌機在熱點科技2022五星獎頒獎盛典中榮獲:年度風云獎
- 特斯拉入門級車型假想圖曝光 有望2024年亮相
- 2022智慧家居行業回顧:清潔家電加速發展,智能家居穩步向前
- 祝賀石頭G10S在熱點科技2022五星獎頒獎盛典中榮獲:年度先鋒產品獎
- AMD推出海量Zen 4架構處理器:筆記本與桌面均有大招
- 終于不擠牙膏了?曝iPhone 15系列影像大升級,Pro實現6倍光學變焦
- 銀川公安全面實施生態警長機制守護黃河
- 俄羅斯發射“進步MS-31”貨運飛船 已成功進入預定軌道
- 上半年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運量同比增長76.9%
- 中新網評:斬斷私域養生直播間 “坑老”黑手需監管加力
- 防詐不“放假” 學生暑期如何關好電話手表“安全閥”?
- 趕時間的人,權益保障如何跟得上?
- 王欣瑜止步溫網女單次輪 中國軍團單打全軍覆沒
- 俄“進步MS-31”貨運飛船發射升空進入預定軌道
- 這種綠葉膳食纖維是芹菜4倍,鈣是牛奶2倍!吃一口嘴里像是“開了空調”
- 關稅升天,煙花墜地 | 新漫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