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時尚 >>正文
星链不“渡”无缘人,马斯克想用来救加沙,恐怕难度很大
時尚36人已圍觀
簡介近日,馬斯克發文稱將使用“星鏈”為加沙提供人道主義幫助,一時引起了軒然大波,引來了大量的關注和討論,也讓不少人重新關注到了馬斯克這項號稱“移民火星”的項目。那么,星鏈現在發展到哪一步了?距離完全成功還 ...
近日,馬斯克發文稱將使用“星鏈”為加沙提供人道主義幫助,一時引起了軒然大波,引來了大量的關注和討論,也讓不少人重新關注到了馬斯克這項號稱“移民火星”的項目。那么,星鏈現在發展到哪一步了?距離完全成功還有多遠?當肉眼可見的星鏈“列車”在我們的頭頂呼嘯而過時,對我們而言意味著什么呢?我們一起來聊一聊……
肉眼可見的星鏈“列車”
什么是星鏈?現在發展到哪一步了?
“從技術的角度來看,星鏈中部署的技術是非常先進的,我們一直在嘗試著不同的做法,比傳統的保守企業更敢于創新和冒險,甚至我們擁有的技術連軍隊層面都沒有。”馬斯克曾這樣評價星鏈。
事實上關于這一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2015年,當時SpaceX的CEO埃隆·馬斯克在西雅圖的一次演講中透露,公司已經向國際監管機構提交文件,要將大約4000顆衛星送入近地軌道,“我們在規劃一些從長計議的事,比如在太空重構互聯網”。
星鏈地圖——來自星鏈官網
在他的觀念中,星鏈計劃不僅可以改善地球上數十億人的網絡狀況,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和教育水平,還可以為下一步的火星殖民計劃提供必要的通信基礎設施,他曾經說過,他的終極目標是讓人類成為一個多行星物種,而星鏈計劃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步。
根據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批準的方案,SpaceX將于2019年至2024年間發射約12000顆衛星到近地軌道,這些衛星將會分布在距離地面336-1325公里的近地軌道范圍內,其中4425顆位于約1126km的高空運行、7518顆在約322km的高度運行,由此構建起一個巨型多層衛星網絡,最終使所有衛星聯成一個巨大的“星座”,提供覆蓋全球的全天候、高速率、低成本衛星互聯網服務。
2018年2月,SpaceX首先發射了兩顆實驗性的通信衛星,正式開啟了星鏈的實踐階段;2019年5月,將首批60顆衛星發射到450km的軌道,標志著星鏈計劃正式啟動;2020年11月,SpaceX開始首先向美國和加拿大的用戶提供星鏈的公測服務并在次年將服務擴展到英國;2021年7月,星鏈在軌衛星數量超過了1600顆,覆蓋36個國家和地區。
60顆星鏈衛星連在一起
根據天文學家喬納森·麥克道爾在其網站上追蹤的數據,截至2023年7月,已經共有4519顆星鏈衛星在軌道上運行,其中4487顆處于正常工作的狀態。作為對比,根據UCS衛星數據庫2022年5月更新的數據顯示,當時全球在軌傳統衛星數量也才只有5465顆。不難看出馬斯克星鏈計劃正在迅速推進,目前已經進入到穩步推進的階段。
突出一個量大管飽
事實上,延遲問題一直是阻礙衛星互聯網發展的一大難題,這也是傳統地球同步軌道衛星難以服務于普通大眾的重要問題。我們日常使用的普通光纖延遲普遍在20-50毫秒之間,但傳統衛星的延遲卻可能達到600毫秒,比光纖的延遲要大很多,不過星鏈卻與傳統衛星互聯網有著非常大的區別。
首先,很多傳統衛星互聯網服務使用的都是靜止軌道衛星,也就是相對于地球自轉相對靜止且與地面的距離在3.5萬公里以外的軌道上,但星鏈采用了近地軌道衛星,距離地面僅有約550公里,不僅具有更高的穩定性,也降低了時延,解決了傳統衛星時延高的問題。
當然,較低的軌道高度也使其每顆衛星的覆蓋范圍變小,不過對此星鏈采用了“走量”的方式來解決。由于近地軌道衛星數量更多,分布更密集,因此可以覆蓋到全球的更多地區,這其中也包括地形復雜、人口稀少的偏遠地區,根據星鏈官網的介紹,其服務可以覆蓋到北緯53°以南和南緯53°以北的所有地區,也就是說除了地球兩極部分地區以外,理論上來說星鏈的服務可以覆蓋到地球上任何地區。
不僅如此,星鏈組成的衛星基本維持在同一個平面上,而且每一個衛星都具有五個激光通訊組件,使其無論在哪里都能做到與四個衛星形成穩定的線路,比起以往在不同平面之間傳輸信息的傳統衛星而言,星鏈衛星相對會更穩定,也會減少很多延遲。不僅如此,目前星鏈還處于比較早期的階段,隨著星鏈計劃的進一步發展,還會進一步不斷地優化延遲的問題。
當然,比起對延遲的擔憂,關于星鏈更多的質疑聲音還是圍繞衛星互聯網本身的成本和價格的問題,但發射衛星本身的成本仍然是非常昂貴的,更不必說后續還有一系列維護、研發的成本,馬斯克想讓星鏈成為ATM反哺其他公司,如果不能盈利也肯定不行。
星鏈成本估算
據相關部門估算,每顆傳統的地球同步軌道衛星的制造成本約為1億美元,但每次發射只能搭載一到兩顆衛星,這還沒算上每次都要花費的約1億美元發射成本,也就是說每顆傳統地球同步軌道衛星的發射成本就差不多有1到2億美元。
不過由于星鏈衛星體積小、重量輕的特點,每顆星鏈衛星僅有260公斤重,SpaceX的獵鷹9號火箭一次可以搭載60顆,這不僅能夠使其能夠迅速大量部署,還能夠大幅降低發射成本。據估計,SpaceX獵鷹9號每次發射成本約5000萬美元,每顆星鏈衛星的制造成本約25萬美元,折合下來每顆星鏈衛星從制造到發射全算下來成本也不到150萬美元,對比傳統通訊衛星成本幾乎不在一個量級。
單個星鏈衛星
與此同時,馬斯克還表示,SpaceX作為目前唯一具有火箭回收技術的企業,未來還要將發射成本降到NASA每次發射成本的1%。不過目前來看這還只存在于計劃當中,現實情況是每售出一個星鏈終端機都是虧損的,馬斯克曾表示目前每臺終端機的成本已經超過了1000美元,但為了推廣只能將售價降到500美元。
即便如此,這一價格很明顯仍然是非常昂貴的,因為用戶需要支付的不只是設備的費用,每個月還要支付一定的月租費用,從此前公布的價格而言,普通版本就已經達到了99美元,更遑論升級版本或海上、房車等眾多版本。
SpaceX主管展示星鏈終端設備
不過好消息是隨著技術的成熟和規模的擴大,當星鏈的用戶越來越多,收入能夠覆蓋掉固定成本時,產品和服務價格的下降是可以預期的事情,再加上星鏈本身就具有很高的便捷性,而此時也會有更多的用戶加進來,形成良性的循環,價格也會隨之降低,更重要的是星鏈網絡可以不受地理位置限制的特性,使其能夠在偏遠的地區使用,所以擁有很龐大的潛在市場,未來的市場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讓網絡惠及更多人?或只是5G替補?
人們常說“知識改變命運”,互聯網對社會發展的重大影響有目共睹。然而很難想象,在互聯網深刻改變世界的今天,仍有近29億人無法接入互聯網,他們中的很多人生活在地理位置偏遠、傳統互聯網基礎設施覆蓋不到的地方。
星鏈的優勢就在于能夠有效覆蓋這些區域,提供高速、低延遲的互聯網服務。也許星鏈無法為所有人提供服務,但如果這29億人中的幾千萬人能夠通過星鏈接入互聯網,改善生活、改變命運,那么星鏈就無疑是一個偉大的成就。
某網絡博主在野外測試星鏈
此外由于星鏈衛星覆蓋力強的特點而言,無論如何都很難撇開與軍事及政治的聯系,而這也是其自誕生以來就備受各國關注的原因。今年俄烏沖突爆發以來,星鏈這種不依賴地面基站的全新通訊模式展現出了很強的軍事潛力,不僅能夠提供全球范圍內的通信、偵查等功能,為各種軍事行動提供支持,還能利用其數量大、分布廣的優勢,對其他國家的太空活動進行一定程度的干擾,引起了世界的關注。
事實上,星鏈拓展了國家信息和網絡安全的內涵,讓很多問題變得更加復雜。不過正如我們常說的“發展的問題要用發展去解決”,隨著星鏈的發展,相關的法規、策略也會進一步完善。
如果說這些安全層面的問題目前還不太尖銳,那星鏈作為一項新的通訊技術,與傳統通訊電信運營商爭利,這可是實打實的砸人飯碗行為,遭到傳統通訊巨頭的反對是不可避免的。還有很多人將星鏈與5G放在一起作對比,認為兩者存在很大的競爭關系,但事實上兩者也有相互提升和融合發展的潛力,5G在應用場景上有明顯的優勢,而星鏈則有覆蓋范圍廣等優勢,如果可以互補與融合,不僅可以實現5G的全球覆蓋,還可以通過5G網絡混惡化應用提升星鏈的傳輸速率和用戶體驗,對于普通消費者而言無疑是一件好事。
在馬斯克的計劃中,星鏈計劃將會發射4.2萬顆衛星,也就意味著將在本就已經擁擠不堪的太空中增加4.2萬個運行單位,由于國際電信聯盟對于軌道頻譜采取的“先到先得”原則,這無疑將會大大影響近地軌道的資源利用效率,使軌道資源越來越稀缺,無形上用技術優勢影響到了其他國家和平利用太空的發展權。
不僅如此,星鏈計劃龐大的衛星數量無疑也會給相應的太空安全、天文探索帶來挑戰。在天文領域有這樣一個現象——凱斯勒現象,認為當在近地軌道運轉的物體的密度達到一定程度時,將讓這些物體在碰撞后產生的碎片形成更多的新撞擊,不可避免地將會產生大量的太空垃圾。
廢棄星鏈衛星從空中墜落
不少人認為,星鏈計劃一旦完成部署,將會讓整個低軌道區域布滿太空垃圾,從而威脅其他衛星的生存,甚至影響人類向太空發射更高軌道衛星的計劃,其最嚴重的后果是直接影響到未來世界各國探索太空的能力,把人類徹底“鎖死”在地球上幾百年。
事實上,早在2019年5月,星鏈計劃的第一批60顆衛星發射后,就引發了一場全球關于商業倫理的討論,眾多天文學家和天文觀測者批評,不少人指出,如此繁多的衛星數量也會極大地影響天文學界的研究活動,產生光污染,由此帶來的自然災害防御、氣象觀測等次生隱患也是不可忽視的。
天文觀測的星系群圖像出現星鏈干擾條紋
如何進入加沙或是最大難點——但難點不止于此
聊了這么多星鏈是什么的問題,讓我們回歸到問題——馬斯克能用星鏈幫助到加沙嗎?
事實上,馬斯克想要在加沙推廣星鏈系統,最首要的問題就是怎么將終端運進去。畢竟早在這一輪巴以沖突開戰后不久,以色列就宣布全面封鎖加沙,無論是日常的供水還是電力、燃料等資源供應都已經全面中斷,更不必說星鏈的終端設備。
當然,不排除還有走私相關通道,但如果只是通過走私進入加沙恐怕很難大規模使用,想要利用星鏈來恢復通訊功能也只能是捉襟見肘。那么,如果加沙地區能夠得到大量星鏈設備,能否通過星鏈恢復通訊呢?
星鏈追蹤移動設備
答案恐怕也是很難,事實上即使是在進入之后,星鏈在加沙的運行仍然要面對很多問題。首先就是能源的問題,加沙在封鎖后就出現了停水停電的問題,很多醫院、民居等場所都出現了大面積停電的狀況,隨著戰事的惡化或許這一狀況也將繼續惡化,很難直接提供穩定的電源,難以支持星鏈的運行。
除此之外,雖然在此前俄烏戰場上星鏈體現出了非常不錯的抗干擾能力,但不得不提的是俄烏戰場綿延上千公里,不僅面積更廣,戰場情況也更為復雜,這就導致俄軍很難對星鏈進行有效的干擾,也無法對區域內的星鏈終端設備進行有效打擊。
但作為對比的加沙地區則是一個面積僅有300多平方公里的地區,并且從目前公開的信息來看,巴勒斯坦完全沒有防空能力,以軍可以說是充分掌握著制空權,對這一區域進行密集監控也是更容易,一旦發現“星鏈”地面終端發出信號,完全可以直接進行火力摧毀。所以很明顯哪怕星鏈能夠突破重重阻礙進入加沙地帶,仍然很難在其中發揮作用。
總體而言,星鏈作為一項新興技術,展現出了馬斯克沖向星辰的勃勃雄心,如果一切順利,它不僅可以為全球數十億人提供更便捷和更平等的網絡接入,促進數字鴻溝的縮小,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和教育水平,影響到很多人的生活和命運。但不得不說的是,它在很多方面也面臨著挑戰和隱患,不過盡管星鏈的未來還有很多的不確定性,我們仍然有理由相信,只要有人類的智慧和創造力,星鏈一定能夠為人類帶來更美好的明天。
不過無論如何,如果想要把它用在當前火熱的加沙地帶恐怕很難取得想要的結果。
Tags:
下一篇:港澳學者杰青考察吉林謀多領域合作
相關文章
澳門高校持續為中學生宣講“三法”
時尚本報澳門7月3日電(記者富子梅)澳門理工大學“一國兩制”研究中心持續開展“憲法與基本法走進校園”講座,助力特區政府加強愛國主義教育。今年上半年先后走進15間中學校園,宣講國家憲法、澳門基本法和維護國家安全法(“三法”),共有約2700名師生參與。
澳門理工大學“一國兩制”研究中心主任冷鐵勛表示,“憲法與基本法走進校園”講座以憲法、基本法維護國家安全法的相關規定為重點,結合澳門回歸祖國以來成功實踐“一國兩制”的生動事例,幫助本地中學生深入了解“三法”在維護澳門祥和穩定和國家總體安全、保障居民權利自由和安居樂業,促進經濟多元化發展及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方面所發揮的重要作用。
現場參與講座的學生表示,講座提升了同學們對國家的認同感,增強了尊法守法的意識,深入了解到憲法和基本法在保障澳門長期繁榮穩定、居民幸福生活中發揮的關鍵作用。
“憲法與基本法走進校園”講座至今已舉辦5年,累計參與的澳門中學師生逾2.4萬人。 【編輯:劉陽禾】 ...
【時尚】
閱讀更多華為孟晚舟:鴻蒙一年走過其它系統十多年之路,紅楓影像源自東北
時尚華為輪值董事長孟晚舟在2024年最后一天發布了新年致辭,她提到2024年是原生鴻蒙關鍵的一年,并且感謝產業鏈伙伴能夠幫助華為攻克三折疊、Mate 70系列紅楓原色影像等關鍵技術。2024華為開發者大會 ...
【時尚】
閱讀更多突發!Cybertruck在特朗普大廈門口爆炸 馬斯克:和車無關
時尚就在幾個小時前,美國特朗普大廈門口發生汽車爆炸事件。事發時,一輛特斯拉皮卡Cybertruck停在特朗普大廈門口,然后這輛皮卡發生爆炸,引起特朗普大廈正門嚴重損壞。路過的行人也不幸波及。據美國警方的初 ...
【時尚】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友情鏈接
- 徠卡再度復刻鋼嘴35 f/1.4 延續半世紀前傳奇
- 微軟與英特爾的AI PC標準公布,支持這三點才算
- 除了放大字體,這些方法也可讓老人使用手機便利
- 研發費用比小米多1500億元,收入超7000億元,華為公布2023年業績報告
- 真我GT Neo6 SE曝光,屏幕峰值亮度6000尼特,搭載驍龍7+Gen 3
- 洗衣“凈”享幸福感?試試洗凈比1.2的TCL超級筒洗衣機T7H!
- 洗衣“凈”享幸福感?試試洗凈比1.2的TCL超級筒洗衣機T7H!
- 無人駕駛還能漂移?吉利展示AI底盤新技術 有望明年量產
- 高效AI與流暢游戲不能兼得?微星筆記本表示我全都要
- 越貴越暢銷!華為與蘋果或將撐起2024年高端手機市場銷量
- 2025款雪佛蘭探界者諜照曝光 或將搭載全新混動系統
- 三星Galaxy S23系列被曝2月1日發布,搭載獨家驍龍8 Gen 2處理器
- 理光宣布開發賓得品牌膠片相機 發售時間未知
- 奧迪A6 E
- 榮耀80 GT手機發布,售價3299元起,一同發布還有榮耀平板V8 Pro
- 英偉達GeForce RTX 40系移動顯卡曝光:共五款,最高200W
- 高合HiPhi Z在鹽城正式量產下線,2023年1月開啟批量交付
- 一加11海外官宣2月7日發布 耳機一加Buds Pro 2將一同亮相
- 疑似小米平板6系列配置曝光 Pro版搭載驍龍8+處理器
- 三星Galaxy S23系列海報曝光,手機外觀再次證實,相比上代有所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