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百科 >>正文
正青春!百年大党带领全国人民阔步新征程
百科4人已圍觀
簡介
焦點訪談|正青春!百年大黨帶領全國人民闊步新征程
央視網消息(焦點訪談):潮涌東方起宏圖,百年大黨正青春。今天(2025年7月1日),我們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104周年,最新中國共產黨黨內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24年底,中國共產黨黨員總數為10027.1萬名。從50多人發展到了過億人,一百多年來,中國共產黨始終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帶領人民乘風破浪、披荊斬棘,創造了一個個人間奇跡,從不斷磨礪中逐漸壯大成為世界最大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
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一批新黨員正在參加入黨宣誓儀式。從誕生之初僅50多人發展到如今擁有一億多名黨員,每十幾人中就有一名黨員,中國共產黨實現了“星星之火”的“燎原之勢”,創造了政黨組織發展的奇跡。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郝棟:“黨的事業基礎更加牢固,不斷有新鮮血液中堅力量加入到中國共產黨,使我們的事業更加具有朝氣,黨員規模數量不斷擴大,說明我們黨的隊伍在不斷擴大,我們的事業更加有生機和活力。”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回顧一百多年的歷史,中國共產黨在磨礪中不斷成長壯大,黨團結帶領人民經過頑強奮斗,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帶領人民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
郝棟:“中國共產黨始終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流砥柱,在每一個時代的發展過程當中,中國共產黨人始終都是勇立潮頭,以自我革命的精神狀態引領著偉大的社會革命,鑄造起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樹立起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豐碑。”
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這一億多名黨員都是哪些人,什么樣的人才能加入中國共產黨?答案正是先鋒。回溯歷史,一百多年來,黨在不同時期吸收黨員的重點有所不同,但他們始終沖在最前,勇當先鋒。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由于中國社會性質的特殊性,黨員成分絕大多數是農民和知識分子。作為先鋒隊,建黨初期,像李大釗、方志敏這樣的一批優秀分子聚集在黨旗之下,他們為了真理,為了尋求中國道路,不惜獻出生命。抗日戰爭時期,民族危亡之際,他們舍生忘死、沖鋒陷陣,經受了血與火的洗禮。
楊靖宇,東北抗日聯軍主要創建者和領導人之一。1905年2月,楊靖宇出生于河南省確山縣一個農民家庭。1927年,楊靖宇加入中國共產黨,1929年被黨組織派到東北。九一八事變后,他率領抗日聯軍在吉林和遼東等地區展開抗日游擊戰,全力牽制日軍兵力,屢建戰功,令日軍聞風喪膽。1940年2月23日,楊靖宇被敵人層層包圍在冰天雪地中,完全斷糧6天的情況下,他堅決不投降,最終寡不敵眾,壯烈犧牲,年僅35歲。楊靖宇犧牲后,日軍將他的遺體剖開,發現他的胃里盡是枯草、樹皮和棉絮,竟沒有一粒糧食。
楊靖宇、趙尚志、左權等無數大義凜然、臨危不懼的共產黨員,他們的無畏奉獻和黨的正確政治路線,使得中國共產黨成為了全國抗日救國的核心,并帶領人民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黨在群眾中的號召力與影響力不斷增強。
郝棟:“抗日戰爭時期,我們面臨著民族存亡,需要有人站出來,共產黨人義無反顧扛起了民族復興的大旗,帶領著中國人民實現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為世界人民贏得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也讓我們黨走得更加堅實、更加成熟。”
經歷了革命時期的淬煉,黨的隊伍逐漸發展壯大。1949年新中國成立時,黨員人數達到440多萬,此時中國共產黨的工作重心從農村轉移到城市,其歷史角色也從領導中國人民進行革命斗爭向領導人民進行國家建設轉變。國家建設方面的人才不斷地加入到黨的隊伍中來,他們吃苦在前,在急難險重任務面前勇挑重擔。
“兩彈元勛”鄧稼先,為我國原子彈、氫彈的發展作出了杰出貢獻。1950年,26歲的鄧稼先在美國獲得了物理學博士學位。他帶著當時最先進的物理學知識,涉洋歸來報效祖國,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把自己的青春之光融進了中國核防御力量的“鐵脊梁”之中。在生命的最后一個月里,他28年的秘密工作經歷才得以披露。
帶領中國人民從站起來走向富起來的過程中,共產黨員總是沖鋒在前,涌現出了錢學森、焦裕祿、王進喜、雷鋒等一大批優秀黨員,為新中國建設甘于奉獻、甘于犧牲。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帶領人民朝著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不斷邁進。這一時期,黨員數量穩步增長,黨員的結構不斷優化,黨員隊伍中涵蓋了各個行業、各個領域的優秀人才,青年越來越多,每年新發展35歲及以下黨員占比超過80%,為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提供了堅實的組織保障。
“哪里有貧困,哪里就是主戰場”。2020年,中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一場與貧困的鏖戰在神州大地上決出了勝負。黃文秀就是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中,青年黨員的優秀代表。她出生于1989年,是廣西百色人。2016年,她研究生畢業后返回百色工作。2018年3月,她主動申請到樂業縣的貧困村百坭村任駐村第一書記。她和村“兩委”干部一起帶領群眾發展特色產業,提高村民收入。經過努力,2018年百坭村脫貧88戶418人,貧困發生率降至2.71%。2019年6月的一天深夜,她冒雨奔向受災群眾,不幸遭遇突如其來的山洪,30歲的年輕生命定格在扶貧路上。她用美好青春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
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只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斗,才能讓中國共產黨永遠年輕。”一百多年來,中國共產黨堅持圍繞不同歷史時期的中心任務,加強組織建設、發揮組織優勢,確保黨的事業發展到哪里,組織建設就跟進到哪里,黨組織和黨員的作用就發揮到哪里。在抗震救災、防汛抗洪、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等急難險重任務中,鮮紅的黨旗始終在重大斗爭主陣地和基層一線高高飄揚。
2024年8月20日凌晨兩點多,葫蘆島市建昌縣黑山科鄉小臺子村突降暴雨,村黨支部書記李清學和村干部臧春英一邊巡查水情,一邊通知低洼地區的村民轉移。這時他們接到了村民田百鳳的求助電話,因為河水暴漲,她和三個孩子被困車中。到達出事地點后,李清學毫不猶豫蹚過沒過膝的洪水營救村民,然而水位越來越高。
就在李清學再次返回營救最后一名被困孩子時,一個順激流而下的鐵皮箱子將體力不支的李清學砸入水底,當趕來的村民將他從洪水中拽出時,李清學已經停止了呼吸。50歲的他用生命踐行了一名共產黨員的無悔承諾。
郝棟:“每一次面對重大選擇,面對偉大斗爭,面對復雜局面,總有中國共產黨人挺身而出,我覺得就是真金不怕火煉。也更能讓群眾、讓世界看到中國共產黨人是一種用特殊材料做成的人,這種特殊材料來自于我們有堅定的信仰,我們有為人民服務的情懷,我們有自我革命的精神狀態,這些構成了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身上的一種群像,也讓中國共產黨人更具時代的號召力和感染力。”
走過百年風雨歷程,中國共產黨從稚嫩走向成熟、從弱小走向強大。如今大專及以上學歷黨員5778.6萬名,超過半數,職業遍布各行各業。黨的凝聚力和戰斗力不斷增強,黨的組織體系更加健全,執政根基進一步夯實。正是風霜的洗禮,烈火的淬煉,才鑄就了中國共產黨超凡的革命意志和堅定的理想信念,在奉獻與奮斗的澆灌中成長為庇護中華民族的參天大樹。
郝棟:“中國共產黨在歷經磨難當中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在歷經磨難當中不斷深化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創造了經濟長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的兩大奇跡,越來越成為維護世界和平、貢獻人類文明新秩序的重要構建者。中國共產黨人以我將無我、無愧于人民的情懷,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視野,為人類的發展提供了中國共產黨人的智慧和方案。”
百年恰是風華正茂,未來仍需風雨兼程。從興業路到復興路,從小小紅船到巍巍巨輪,一個歷經風雨、千錘百煉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初心如磐、信念更堅。如今,中國共產黨意氣風發、朝氣蓬勃,正帶領全國人民向著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新征程上,中國共產黨始終是時代先鋒、民族脊梁。眺望未來,決勝“十四五”、闊步新征程,我們有信心,更有能力實現長期穩定發展、邁向偉大復興。(央視網)
【編輯:張子怡】 ...Tags:
相關文章
南海熱帶低壓生成 將趨向福建至臺灣沿海
百科中新網海口7月4日電(云蓓 吳春娃)海南省氣象臺4日午間發布消息:熱帶低壓今天上午在南海東北部海面生成,將于24小時內加強為今年第4號臺風,5日午后轉偏北方向移動,最強可達臺風級(12~13級,33~38米/秒),并向我國臺灣西南部到福建北部一帶沿海靠近。
氣象監測顯示,南海熱帶低壓4日08時其中心位于北緯19.2度、東經119.6度,也就是在距離海南省三沙市(中沙黃巖島)北偏東方向約500公里的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7級(15米/秒)。預計,低壓中心將以每小時1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偏西方向緩慢移動,強度逐漸增強,將于24小時內加強為今年第4號臺風,5日午后轉向偏北方向移動,強度繼續加強,最強可達臺風級(12~13級,33~38米/秒),并向我國臺灣西南部到福建北部一帶沿海靠近。
三沙市氣象臺4日10時25分繼續發布中沙群島雷雨大風黃色預警信號:受南海熱帶低壓外圍對流云團影響,中沙群島及附近海域已經出現雷雨大風天氣,風力達7~9級并伴有強雷電且將持續。請有關單位和人員做好防范工作。
海南省氣象部門預計,5日~11日,海南島多陣雨或雷陣雨,部分鄉鎮伴有短時強降水、雷雨大風等強對流天氣。另外,隨著熱帶低壓在南海東北部海面生成,南海東北部海域風力將逐漸增大,請海上作業平臺及過往船只做好避風準備;海南省大部分海域雷雨時風力仍較大,過往船只需關注雷雨大風動態,確保航行安全。(完) 【編輯:黃鈺涵】 ...
【百科】
閱讀更多通化市:農煥“新” 地生“金”
百科夏日時節訪鄉村,通化市二道江區二道溝村促地生“金”的農業革新正悄然上演。蹲在田埂上與駐村工作隊、菌業老板、家庭農場負責人攀談,大家討論的不是簡單的“靠天吃飯”,而是菌群活性、土 ...
【百科】
閱讀更多長三角醫學院校研討黨建引領人才培養
百科新華網上海6月22日電記者劉穎)為探索新時代黨建引領醫學教育、科技創新與人才培養深度融合的新路徑,“長三角醫學院校黨建引領教育科技人才一體推進研討會”于日前在上海健康醫學院舉行 ...
【百科】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友情鏈接
- P&E2023回顧:尼康Z8壓陣 創新看本土品牌
- CICE2023丨熱點科技攜手各品牌,打造電博會“不一般的露營體驗”
- 三星Galaxy Z Fold5/Flip5爆7月26日發布,同時還有新款平板與手表
- 美科推推出ETZ轉接環 第二家支持索尼E轉Z
- CICE2023丨眾多品牌加持!熱點科技聯袂呈現消費電子體驗
- 用元宇宙感受金字塔文化魅力 HTC VIVE VR頭顯鼎力相助
- 爆火的“AI孫燕姿”,背后牽扯出來一系列法律問題
- Redmi Book 14筆記本預熱,重約1.37kg主打輕薄,首發價3699元起
- CICE2023丨李未可AR眼鏡,讓運動一“鏡”到底
- 用元宇宙感受金字塔文化魅力 HTC VIVE VR頭顯鼎力相助
- 雄安未來之城場景匯“收官賽事”:助力加速打造低空經濟生態圈
- 深入實施香港國安法 譜寫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 6月30日央行開展3315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
- 暴雨黃色預警:13省區市有大到暴雨 四川重慶部分地區有大暴雨
- 香港特首李家超發表署名文章:全力以高水平安全護航高質量發展
- 貴州省委巡視組原正廳長級巡視專員申勇被“雙開”
- 緊盯國企領域“逃逸式辭職”問題 織密織牢制度防護網
- 走好三個“一公里”,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
- 天津:民眾周末暢享賽車體育嘉年華
- 多國政商人士在西藏林芝參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