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綜合 >>正文
2025全国竞速小轮车锦标赛暨全国青年竞速小轮车锦标赛在四川营山开幕
綜合6655人已圍觀
簡介圖為選手們正在激烈競賽。四川省營山縣委宣傳部 供圖
圖為選手們正在激烈競賽。四川省營山縣委宣傳部 供圖
圖為選手們正在激烈競賽。四川省營山縣委宣傳部 供圖
圖為選手們正在激烈競賽。四川省營山縣委宣傳部 供圖
圖為選手們正在激烈競賽。四川省營山縣委宣傳部 供圖 【編輯:姜媛媛】
...
Tags:
相關文章
東西問|李嵬:中英教育合作如何“雙向奔赴”?
綜合中新社倫敦6月30日電 題:中英教育合作如何“雙向奔赴”?
——專訪倫敦大學學院教育學院院長、英國國家學術院院士李嵬
作者 歐陽開宇 卞雨晨
中英兩國在教育領域各具特色、各有所長。近年來,雙方合作培養了許多人才,他們不僅是推動經濟科技文化發展的生力軍,更是聯通中英友好的橋梁紐帶。中新社“東西問”近日采訪英國國家學術院院士、歐洲科學院院士、英國倫敦大學學院教育學院院長李嵬,講述中英教育合作如何“雙向奔赴”。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您如何看待中英教育合作的現狀和趨勢?
李嵬:目前,在英中國留學人員已超20萬。過去十年到中國參加學習和實習項目的英國學生累計近7萬人。中英本科以上合作辦學項目和機構達200多個。從我們學院參與的項目看,“中文培優”“中英數學教師交流”和“中英伙伴學校交流計劃”等,受到兩國師生一致好評。
我認為,中英教育合作以多層次、寬領域為導向,發展前景非常廣闊。中英教育合作是務實的互補性韌性合作。在當前國際形勢下,雙方更應利用民間紐帶,深化校際合作、城市間教育伙伴關系。
當地時間2024年5月1日,中英/北愛教育合作論壇在貝爾法斯特市奧斯特大學舉行。 中新社記者 歐陽開宇 攝
中新社記者:在促進中英學生雙向流動過程中,面臨的主要挑戰和機遇是什么?
李嵬:今年4月,英國文化教育協會再度攜手英國大學聯盟國際部(Universities UK International)和英國國家科研與創新署(UK Research and Innovation),組織英國13所大學校長訪華團,到中國實地走訪多所高校、政府機構與科研機構,與企業雇主、招聘及留學機構、留英校友等進行座談交流,對中英教育合作,尤其是促進學生雙向流動方面面臨的挑戰和機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目前,英國官方的一些政策影響了包括中國留學生在內的國際學生的選擇,也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了其他交流項目。英國學費(大學和私立中小學)連年上漲,疊加通脹。加上英鎊和人民幣匯率變化,不僅影響留學預算,增添留學負擔,而且凸顯留學投入與留學生回國就業薪資預期的性價比矛盾。
但同時,英國名校的中國留學生報名人數仍在不斷增加。中英兩國在綠色經濟、低碳技術、數字經濟、創意產業等領域正在加深合作,將培養更多人才。此外,兩國在開展短期交流、暑期學校、企業實習等“微留學”模式的交流合作方面,還有很多新的機遇。
中英教育雙向交流的挑戰多源于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但機遇則根植于雙方教育資源的互補性和產業需求的增長。未來需通過政策靈活性、合作模式創新和文化理解深化,將挑戰轉化為雙方合作發展的可持續動力。
中新社記者:怎樣通過教育和文化交流,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對方國家的學習和生活環境?
李嵬:語言交流方面的障礙是表面現象,更重要的是文化差異。作為教育部門和教育工作者,有責任從教育體系銜接、文化認知提升、社會支持網絡構建等多方面入手,幫助學生適應留學國的學習、生活和文化環境,讓他們有更好的留學體驗。中國已有很多學校和留學中介機構開設英國教育文化導論課和學術英語等課程,幫助學生適應小組討論、論文寫作等教學方式、課堂互動習慣,及考試評價體系。
在此基礎上,還有更多可以開發的課程,比如社會習俗、學術文化,以及生活實用技能及法律常識等。留學生自己的社團也應當多組織些文化比較沙龍之類的活動,讓留學生分享個人經歷和真實案例。
中新社記者:如何利用數字化技術,豐富教育合作的形式和內容,提供更多元的學習選擇?
李嵬:數字化技術正在重塑全球教育生態,為中英教育合作提供突破時空限制、創新協作模式的契機。中英雙方正攜手利用在科技與教育領域的優勢,深化合作,打造更具包容性和前瞻性的學習體系。如倫敦大學學院已和清華大學等合作開拓雙語“慕課”,聚焦人工智能、低碳經濟等前沿領域。
應該有更多教育機構能投入設計模塊化微證書課程,讓學生靈活組合中英課程獲取專業認證。利用虛擬仿真技術建立跨國實驗共享平臺,如3D解剖模型,模擬考古等。開發行業仿真系統,培養跨境商業實戰能力。
目前已有些中英兩國大學聯合建立的數字化教學平臺,正在支持中英學生聯合組隊完成課題,例如:曼徹斯特大學與華南理工大學學生協作設計“智慧城市交通方案”、愛丁堡藝術學院與中國美院聯合創作數字媒體作品等。
當地時間2024年9月6日,“未來·觀”中英青年數字創意文化交流與國際展覽在倫敦啟動。該活動由上海交通大學文創學院主辦,是推動中英青年數字文化交流與共創,助力中國數字文化出海的國際平臺。 中新社記者 歐陽開宇 攝
中新社記者:從您的專業角度看,中英之間可以開展哪些有針對性的教育合作項目,來提升兩國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就業能力?
李嵬:我是研究雙語教育的,也涉及到跨文化交流。從這一角度講,中英雙方有許多可以合作開發的機會。比如建立“學科內容與語言融合學習”(CLIL)教師聯合培訓和教案開源平臺。我認為,“學科內容與語言融合學習”和其他教育理念相比更有優勢,因為它既可以提高語言能力,深化內容理解,同時又能增強學習動機,培養綜合能力。學生在真實的學科語境中使用語言,語言學習更加自然、有效。而通過語言學習學科內容,學生可從多角度理解知識。學科內容的趣味性和實用性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CLIL在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合作能力和跨文化意識方面也有特別優勢,非常適合中國學生出國留學的準備。
中英雙方教育機構之間還可利用各自優勢建立跨境行業微實習(Micro-internship)平臺,不僅能培養學生的“語言+專業+文化”三維能力,更可塑造具有全球雇主需要的“glocal”(全球本土化)人才,直接提升在中英跨國企業、國際組織中的就業成功率。
當地時間2024年10月17日,紀錄片《你好 大灣區》全球融媒傳播啟動儀式在倫敦舉辦。該片講述英國高校學生前往粵港澳大灣區,與廣東大學生一起開展研學活動,用當代年輕人的視角感知中國文化。 中新社發 楊浩鵬 攝
中新社記者:對于有意向赴英留學的中國學生,以及想到中國交流學習的英國學生,您對他們在學業規劃和跨文化交流方面有何建議?
李嵬:對計劃赴英留學的中國學生,提高學術銜接策略的意識非常重要。同學們要提前適應英式教學,熟悉小組討論、批判性思維、文獻引用規范。在學業規劃上多利用就業導向資源,比如Bright Network之類的實習求職網站,找機會增加本地工作經驗。在跨文化交流方面主動突破社交圈層,多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士接觸,多參加社會活動,多讀歷史、政治、哲學方面的書籍。還有一點同樣重要,那就是應該提升自己的民族文化知識。
對于英國赴華留學生,同樣應該增強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深入了解中國文化價值觀及其歷史成因。到中國后多找機會走訪大城市之外的地方,接觸不同社會階層的人士。這樣不僅能夠提高語言能力,而且對中國多語言、多民族的社會結構和文化環境,會有更直接更深入的了解。
中英兩國留學生完全可以將自己的留學經歷轉化為個人競爭優勢,成為真正具備“雙文化智商”(Bicultural Intelligence)的國際人才。(完)
受訪者簡介:
李嵬。受訪者供圖
李嵬,英國國家學術院院士、歐洲科學院院士、英國倫敦大學學院教育學院院長。曾任英國紐卡斯爾大學教育學院院長、倫敦伯克貝克大學科研及研究生副校長。自2021年以來任倫敦大學學院教育與社會學部主任、QS教育專業連續12年排名世界第一的教育學院院長。他的學術研究包括雙語兒童語言和認知發展及障礙、雙語和多語人才的語言加工和語言學習、語言教育政策等。
【編輯:胡寒笑】 ...【綜合】
閱讀更多法國多地氣溫突破40攝氏度 巴黎遭遇高溫紅色警報
綜合中新社巴黎7月1日電 (記者 李洋)法國大部分地區1日持續高溫天氣,多個地方的氣溫突破40攝氏度,首都巴黎遭遇高溫紅色警報。
法國氣象部門當天晚些時候公布了氣溫突破40攝氏度的城鎮名單,其中法國東南部沃克呂茲省城鎮卡德內的氣溫達41.4攝氏度,法國中部謝爾省城鎮沙托梅揚的氣溫達41.2攝氏度,法國南部奧德省城鎮卡斯泰爾諾達里的氣溫為40.3攝氏度。
當地時間7月1日,法國巴黎遭遇高溫紅色警報。圖為一群兒童在巴黎郊外的防暑設施周圍活動。中新社記者 李洋 攝
首都巴黎1日正式進入高溫紅色警報狀態。記者注意到,巴黎很多地鐵站的屏幕都在滾動播放非常顯眼的紅色警報相關信息;地鐵站內廣播用法語、英語、德語和中文等多種語言播放防高溫建議。巴黎公交系統的工作人員在多個車站向民眾分發瓶裝飲用水。
巴黎的氣溫當天下午升至38攝氏度,到晚間氣溫仍維持在30攝氏度左右,人們普遍感到悶熱難耐。巴黎當天的日落時間是晚上10時,接近午夜時分,高溫不適狀況才略有緩解。
巴黎急救部門向法新社透露,1日巴黎急救電話的數量比往常增加30%到40%,其中很多患者在電話中反映的癥狀與高溫不適相關,但目前還沒有收治很多與高溫相關的嚴重病例。巴黎大區1日開放了250個臨時庇護場所,用于婦女和兒童等群體防暑降溫。
法國氣象部門預計,2日全法仍將有68個省份繼續面臨高溫橙色警報,包括巴黎大區在內的16個省份仍將繼續面臨高溫紅色警報。3日起法國部分地區的高溫狀況將會有所緩解。(完)
【編輯:田博群】 ...【綜合】
閱讀更多中央氣象臺:京津冀今日雨較強 四川甘肅警惕持續性降雨
綜合中新網7月1日電 據中央氣象臺網站消息,未來一段時間,我國主要降雨帶將維持在副熱帶高壓邊緣,即四川盆地西部至華北、東北一帶。其中今天,京津冀地區將有較強降雨并需警惕強對流天氣;2日至6日,四川盆地西部、甘肅南部、陜西西南部、云南西部等地有持續性降雨,四川盆地西部累計雨量或可超400毫米,要特別關注局地強降雨或持續降雨可能引發的次生災害。而在副熱帶高壓控制下的地區則以高溫天氣為主,預計黃淮及以南地區本周都將處于炎熱的狀態。
降雨方面,預計未來三天,華北、東北地區、西北地區東部、四川盆地、云南等地部分地區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到大暴雨。其中今天,山西中北部、河北中南部和東北部、北京大部、天津、山東北部、四川盆地西北部、甘肅東南部、陜西西南部、云南西南部、廣西南部沿海、海南島西南部、黑龍江西北部等地部分地區有大到暴雨,河北東北部、天津中東部、四川盆地西北部等局地有大暴雨(100~160毫米),上述部分地區伴有短時強降水。
圖片來源:中央氣象臺網站
此外,今天,東北地區、華北東部等地部分地區將有8級以上雷暴大風或冰雹天氣,其中,黑龍江中西部部分地區將有10級以上雷暴大風,最大風力可達11級以上,局地還可能出現龍卷天氣。強對流的主要影響時段為今天午后至夜間,請公眾注意關注預報、預警信息,避免在強對流活躍時段外出。
圖片來源:中央氣象臺網站
高溫方面,今天中東部地區的高溫范圍將有所擴展,黃淮南部至江南均將有高溫天氣出現,部分地區最高氣溫可達37℃以上。需要注意的是,預計未來一周,黃淮、江淮、江漢、江南等地部分地區高溫范圍廣、持續時間長,局地最高氣溫可超過40℃,公眾需持續做好防暑降溫措施。
圖片來源:中央氣象臺網站 【編輯:葉攀】 ...
【綜合】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友情鏈接
- 全新MR應用場景,空客將定制開發針對客戶的HoloLens 2服務方案
- Redmi Note 12R或首發驍龍4 Gen 2處理器 SoC采用三星4nm制程工藝
- vivo X90s正式發布,加量不加價的旗艦標準款你怎么看?
- 賓利首款純電動車2025年亮相 支持高階自動駕駛
- 萬魔發布S30/S50開放式耳機,采用掛耳式設計,支持通話降噪
- vivo X90s正式發布,加量不加價的旗艦標準款你怎么看?
- 任天堂直面會今晚十點直播,新主機大概率連“餅”也不會畫
- Fotodiox也推ETZ轉接環 承諾全金屬結構不松動
- 同一部手機不同的芯片?消息稱蘋果A17芯片有兩個不同版本
- 疑似一加折疊屏渲染圖曝光 圓形相機模組并加入潛望式長焦
- 外交部:中方愿同歐方一道為全球氣候治理作出積極貢獻
- 津產蔬菜種子首次海運出口
- 廣東電網系統負荷創今年新高 11項重點工程保障迎峰度夏
- 2025年上海市小學生愛心暑托班開班
- 上期所就燃料油等3個期權合約公開征求意見
- (活力中國調研行)探訪江西高安富硒辣椒產業園 鄉村振興如此多 “椒”
- 國務院臺辦對臺灣風災遇難同胞表示哀悼
- 數據“穿針引線” 浙江寧波織就民生服務“智慧網”
- 機票買貴能退差價嗎?多家航司回應
- 第十六屆海峽兩岸中醫藥傳統文化研習營在福州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