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焦點 >>正文
天津主汛期降水预计增三成 升级防汛体系布防海河“漏斗柄”
焦點43547人已圍觀
簡介
中新網天津6月28日電 (記者 孫玲玲)27日,天津市政府新聞辦舉行2025年天津防汛工作新聞發布會,介紹今年天津市防汛工作的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關心的問題。

天津市政府副秘書長、市應急管理局局長張軍武介紹,近年來,強對流天氣引發的局地強降雨呈現極端性強、致災風險高的特點,天津市境內地勢低洼,極易受降雨影響出現積水和內澇;同時,天津地處海河流域最下游,是眾多河流入海的匯合地,上游來水從北、西、南三面向天津市匯集,如果把海河流域比作一個漏斗,那么天津就位于斗柄,一旦上游發生洪水,就容易引發天津市洪澇災害。因此,天津市防汛工作既要關注本市的降雨過程,還要關注上游的降雨和客水入境情況。
據介紹,天津市的汛期是每年的6月15日至9月15日,汛期降雨量約占全年的80%,其中七月中下旬到八月上中旬是主汛期,幾乎每年主汛期的這段時間,都會有多次集中的降雨過程。據氣象部門預測,今年汛期天津市平均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多二至三成,短時強降水、雷雨大風、冰雹等強對流天氣多,氣象災害影響偏重。今年1至4月,全市降雨量較常年同期偏少,5月份開始顯著增多,全市共出現4次明顯降雨過程,且雨量分布不均,局地性、分散性、極端性特征明顯。前期,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會同全市各區各部門聚焦防汛風險,超前謀劃、聚力攻堅,從“防、減、救”全鏈條做好了應對準備。
據了解,天津市深入復盤總結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應對成功經驗,啟動預案體系重構工作,修訂《天津市防汛抗旱應急預案》,補齊超標洪水、極端強降雨內澇、群眾轉移等領域的預案短板,制定《重點河段防汛物資保障方案》,會同水務、財政部門印發《天津市防汛抗旱物資儲備管理辦法》,形成全市“平戰結合、常非一體”的防汛預案體系。
與此同時,天津與京冀兩省市深化雨水情共享、搶險救援協同、信息平臺互通機制,進一步提升流域聯防聯控合力。提前與天津警備區對接部隊及基干民兵8930人,落實駐津央企、水務、消防等專業搶險救援隊伍147支3180人,指導各區組建區、街鎮、村居搶險力量10萬余人,構建區級快速處置、市級統籌支援的協同作戰模式,全面增強防汛搶險能力。(完)
【編輯:史詞】...Tags:
上一篇:曼城爆冷出局 國米慘遭淘汰
下一篇:趕時間的人,權益保障如何跟得上?
相關文章
海南嚴管墾區個人建房 禁止以任何形式向私人賣地
焦點中新網???月3日電(尹建軍 姚鑫)海南省自然資源和規劃廳2日發布消息稱,《海南省墾區建房審批管理辦法》(簡稱《辦法》)于近日印發,明令禁止以任何形式向私人賣地、買賣墾區自建住房和用地,嚴禁個人買地建房、建別墅及私家莊園。
《辦法》提出“構建墾地融合的住房保障體系”,將墾區職工、居民逐步納入海南全省統一的住房保障對象,明確市縣人民政府為墾區建房的管理主體。落實節約集約用地政策,明確墾區建房以集中建房為主,個人建房為輔。
《辦法》嚴管墾區個人建房,明確墾區個人建房用地為劃撥方式供應的土地,非出讓方式供應土地,不能上市交易。
根據《辦法》,海南將墾區納入全省住房保障體系管理。墾區集中建設的保障房按照海南省現行規定管理,符合條件的墾區職工、居民可按規定申請由屬地政府籌集建設的保障房。
《辦法》要求嚴格執行“一戶一宅”制度,實施住房全生命周期管理。墾區職工、居民申請新建住房、分配新房時應當按約定騰退原有住房,并規定墾區個人建設的住房不得對外轉讓。墾區建設的住房由市縣政府指定的單位統一管理、統一分配。
為解決并場隊和歸難僑隊以外的墾區生產隊C、D級危房居住安全問題,《辦法》規定,符合條件的允許其在中心居民點按照“三統一”模式自建唯一住房。個人建房用地面積原則上不得超過120平方米,并場隊可視情況最多不超過175平方米。(完) 【編輯:田博群】 ...
【焦點】
閱讀更多東西問|宋獨:“中文熱”在全球升溫彰顯中國文化獨特魅力
焦點中新社金邊7月1日電 題:“中文熱”在全球升溫彰顯中國文化獨特魅力
——專訪柬埔寨王家研究院院長宋獨
中新社記者 楊強
“中文熱”在全球持續升溫,不僅彰顯中國文化的獨特魅力,更為深化中外文明交流互鑒、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增進各地人民對中國的理解與認同搭建了橋梁。近日,柬埔寨王家研究院院長兼柬埔寨院士理事會常務副主席宋獨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介紹中文傳播在柬埔寨的發展歷程,探析新形勢下中文國際傳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中文傳播在柬埔寨經歷了怎樣的發展歷程?
宋獨:柬埔寨中文傳播迄今已有超百年歷史。早期的中文傳播主要是在華僑華人社群中進行。20世紀50至60年代是柬埔寨中文傳播的黃金時代,但在1970年至1990年間一度陷入沉寂。此后,隨著柬埔寨逐步融入全球化進程,與中國經濟、文化等各領域交流合作日益深化,中文傳播實現快速復興。進入21世紀,柬埔寨中文傳播事業更是形成前所未有的新熱潮。
需指出的是,這里所提及的中文國際傳播主要包含語言教學(中文教育)和文化傳播兩個方面。在過去的幾年中,柬埔寨的中文傳播呈現以下鮮明特征:
跨領域多元化發展。中文在柬埔寨普及程度近年來顯著提升,不僅是華裔群體在學習中文,越來越多的非華裔柬埔寨人也加入其中,尤其是政府官員、企業職員等。掌握中文能力逐漸成為各類人群提升社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
應用性與實用性更強。中文教育不僅僅停留在語言學習層面,更多的是在為柬中兩國經貿合作、文化交流等實際需求提供支持。
中文傳播力度更大。以華文學校、孔子學院、各高等院校自主建設的中文院系以及新興華文傳媒等為代表,多方力量推動柬埔寨中文傳播蓬勃發展,中文已成為促進柬中兩國以及東盟—中國文化和經濟互動的重要工具。
當地時間2024年4月2日,柬埔寨國立馬德望大學孔子學院舉辦“體驗少數民族之美,中文增進文明對話”國際中文日系列活動。圖為中國廣西壯族“竹竿舞”表演現場。 中新社發 趙君庭 攝
中新社記者:在您看來,中文國際傳播在促進中外文明交流和民心相通方面發揮了哪些積極作用?
宋獨:毋庸置疑,中文正在成為促進柬中兩國乃至世界各國與中國互動的重要工具。事實上,我們也看到,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推動下,中文國際傳播拉近了柬中兩國以及世界各國同中國之間的關系和距離,加深了世界人民對中國語言文化的了解,有力地促進了中外文明交流互鑒和民心相通。
許多時候,我們可能會由于對個人或國家、組織層面的片面認知,產生一種并非客觀真實的看法。但是通過學習對方的語言,了解對方的文化和歷史,我們就會逐漸改變原來的偏見,繼而學會尊重彼此,融洽相處。
近年來,軟實力的概念在國際關系中越來越被重視。面對當今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中國通過積極開展中文教育及相關國際傳播活動,增進跨文化理解,有利于促進全球對話與融合。
當地時間2024年5月11日,第23屆“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柬埔寨賽區決賽在金邊舉行。圖為比賽現場舉行的才藝表演。 中新社記者 楊強 攝
中新社記者:目前,中文教育在世界各地蓬勃發展,許多國家每年都會舉辦一系列中國文化活動。您怎樣看待這種全球“中文熱”現象?
宋獨:中文教育在全球各地掀起熱潮,其實是全球經濟文化發展趨勢的一個縮影。隨著中國在國際舞臺上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中文作為全球主要語言之一,其學習需求顯著增加,國際傳播范圍也逐漸擴大。這背后有幾個深層次的動因:
首先是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文成為各國政府及民間了解中國市場、文化和政策的鑰匙;其次是中國文化在全球范圍內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吸引著更多國家的人們學習中文,了解中國文化底蘊;第三是許多國家意識到學習中文可以提升其在國際領域的競爭力和合作能力,尤其是在與中國的商業和文化合作中,中文成為雙方交流的橋梁。
“中文熱”在全球持續升溫的背后是“中國熱”,不僅彰顯中國文化的獨特魅力,更折射世界各國對中國式現代化發展成就進行探索和認知的積極態度。
當地時間2025年3月14日,“渝見柬埔寨——‘渝味360碗·沙坪壩火鍋嘉年華’”活動在金邊和重慶同步舉行。圖為金邊活動主會場開幕式。 中新社記者 楊強 攝
中新社記者:從當前世界發展形勢來看,您認為中文國際傳播面臨哪些機遇和挑戰?
宋獨:中國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持續提升,尤其是隨著中國與各方攜手推動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不斷走深走實,TikTok等媒體平臺和人工智能的發展,以及世界上越來越多國家民眾對“中國理念”的認同,都為中文國際傳播帶來重要機遇和新動力。
挑戰也顯而易見。中文教育的師資培養與儲備不能完全滿足全球中文教育需求,在不同文化社會背景下,教育如何“因地制宜”實現本土化發展,包括課程內容如何進行本土化創新,教學方式如何進行多樣化嘗試等多因素,都會直接影響到中文國際傳播效果。
此外,如何發揮互聯網和人工智能新技術優勢,創新敘事方式,以“生活化細節+共通價值觀”破解中外文化差異和傳統傳播模式的局限,尤其是突破一些西方國家意識形態偏見和文化圍堵,推動中文國際傳播在全球范圍內取得更大的成效,也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課題。
中新社記者:作為柬埔寨王家研究院孔子學院理事長,您如何評價孔子學院在促進中文國際傳播方面的意義?
宋獨:王家研究院孔子學院是柬中共建的第一所孔子學院,自2009年成立以來,不斷探索創新發展路徑,注重結合柬埔寨國情和社會需求,逐步形成一套獨特的中文教育模式。截至2024年,共有超10萬名學生在王家研究院孔子學院注冊學習,為推動柬埔寨中文教育和人文交流作出了重要貢獻。
作為王家研究院孔子學院理事長和一名國際政治學者,我嘗試通過學術研究為柬中文化交流提供理論支持、搭建學術框架,注重從國際視角來思考中文傳播的意義,通過語言教學和文化交流來增進兩國之間的理解與合作。我們每年舉辦數十場中國文化交流活動和學術研討會,助力柬埔寨各界了解中國歷史文化。王家研究院孔子學院不僅傳授中文,更重要的是傳遞中國文化的包容性與開放性,以此增進柬埔寨以及其他國家對中國的理解。(完)
受訪者簡介:
宋獨。受訪者供圖
宋獨(Sok Touch),柬埔寨王家研究院院長,柬埔寨院士理事會常務副主席,柬埔寨王家研究院孔子學院理事長。俄羅斯沃羅涅日國立大學政治史博士。研究領域涵蓋歷史學、文化學、政治學、社會學等多個方面。代表作包括《柬埔寨與美國、中國和越南的關系》《國際關系:大國眼中的柬埔寨》《新世界背景下的東盟-俄羅斯》等。
【編輯:史詞】 ...【焦點】
閱讀更多數聚上合 津門共贏——2025上合組織數字經濟論壇即將在津啟幕
焦點中新網北京7月5日電(記者 陳天浩)在國家發展改革委指導下,國家數據局、天津市人民政府將于2025年7月10日至11日聯合舉辦2025上合組織數字經濟論壇,主題為“數字經濟新紐帶 共拓合作新空間”。來自上合組織國家政府、企業、高校、智庫等600余名嘉賓將齊聚一堂,聚焦熱點話題,凝聚共識,共話合作。
2025上合組織數字經濟論壇新聞發布會于近日舉辦。據介紹,舉辦本次論壇是進一步凝聚“上海精神”共識、展示發展成就、共享數字紅利的重要舉措,具有三大特點:聚焦的議題“新”——將聚焦數字經濟與AI最新應用、技術創新與戰略趨勢;洽談的內容“實”——將推動建立高級別常態化工作機制、現場見證重點項目簽約;合作的形式“多”——產業間、城市間、高校間、智庫間多層次的數字經濟長效合作機制,四大主題論壇與多線路、多場景觀摩對接,共筑長效合作格局。
本次論壇將錨定三個目標——為上合組織峰會籌備成果、展現各國發展成就、并共享數字經濟發展紅利。此外,論壇還將增進四類合作——一是推動數字基礎設施“硬聯通”,二是推動數據治理制度規則“軟聯通”,三是推動數字經濟合作“心聯通”,四是推動數字經濟合作項目務實落地。
舉辦上合組織數字經濟論壇,對于天津加快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深化國際交流合作具有重要意義。天津在發展數字經濟方面優勢比較顯著,數字基礎設施完備,科教人才資源富集,對外開放優勢明顯,數字化應用場景豐富,為天津加強數字經濟對外交流合作奠定堅實基礎。
作為論壇東道主,天津數字經濟發展成效顯著:2025年一季度,全市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實現營收1329億元,同比增長12.2%;平臺經濟營收1578億元,同比增長23%;統籌通算、智算、超算資源,智算規模突破1萬P(FP16格式),利用率達90%。
近年來,中國—上合組織國家之間數字經濟合作取得顯著成效,涌現出了一大批“小而美”的合作項目成果。2025年3月,共收集到100多個中國—上合組織國家數字經濟合作典型案例,覆蓋上合組織所有國家,涵蓋數字科技創新應用、數字基建、產業數字化轉型、數字產業園區、服務民生、數字安全等六大領域,體現了上合組織國家在數字技術領域的合作深度和廣度。
2025上合組織數字經濟論壇不僅是一次高規格的國際交流盛會,更是推動區域數字合作邁向新高度的重要契機。主辦方期待各方在天津共襄盛舉、群策群力、攜手并進,用數字技術和創新精神譜寫合作新篇章,為上合組織“可持續發展年”注入強勁動力,共同開啟數字經濟時代的嶄新未來。 【編輯:鄭云天】 ...
【焦點】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友情鏈接
- 三星蘋果顫抖吧!曝華為正計劃重返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目標重奪第一
- 訂單很多,交付很少?某新勢力內部問題揭秘
- 行業內部消息,Switch 2發布窗口確認,新機能超乎想象?
- 香港最暢銷的5款車曝光!居然有兩款來自比亞迪?
- 2024年度游戲好物推薦:打造極致游戲體驗
- CP+2025前索尼放大招 新超廣、大炮同登場
- iPhone SE 4或將命名為iPhone 16E,配有靈動島設計
- 雷軍邀請粉絲,2025春節工廠過大年!
- 2024年度游戲好物推薦:打造極致游戲體驗
- 在線催收車馬費!汽車媒體這么沒底線?
- CIIE2023丨豪雅光學首赴進博,展示全生命周期眼健康管理方案
- 一加Ace 3現身跑分網站:驍龍8 Gen2+16GB內存,紅米表示不給機會
- 對標索尼A9 III? 尼康或于明年推出全局快門旗艦無反Z9H
- 疑似OPPO Reno11系列外觀配置曝光 設計元素多有華為影子
- 羅德遭起訴 Wireless Go II、Wireless Pro被指侵犯專利
- 改名大法再次降臨:AMD將直接推出銳龍8000處理器,搭載Zen4架構
- 疑似天璣8300跑分架構曝光 激進堆料吊打驍龍7 Gen 3
- 雷軍提問小米15如何做,4萬米粉建議漲價,但這未必是好事
- 定位旗艦轎車與SUV!奇瑞風云亮相A9與T11
- Web Summit 2023丨AI驅動的數字檢測,Xelidoni展示房地產未來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