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探索 >>正文
侨青智慧邂逅中国机遇:创新创业重构产业发展“新图谱”
探索8人已圍觀
簡介
中新網溫州7月3日電(周健 黃佳)從科研探索到創業先鋒,從參與中國發展到共享全球機遇……近年來,在全球化浪潮推動下,越來越多的僑界青年積極投身于國家發展的前沿領域,成為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的重要力量,為社會的萬千氣象提供了更多可能。
逐綠前行 僑青技術先鋒引領綠色能源新潮流
從千瓦走向兆瓦,從內陸走向沿海,從國內走向國際,這是僑界青年趙一飛與團隊逐綠前行的軌跡。在國家“雙碳”戰略的引領下,他們從零起步,致力于開發全球領先的零碳綠色發電系統。
“我們研發的整套發電系統前后歷經8年,最初發電僅有非常微弱的幾微伏,后面才有了千瓦到兆瓦的飛躍。”趙一飛介紹,他們的設備持續發電時長達22個小時,同時兼具輕裝備、高效能和兆瓦發電功率,成為綠色能源技術的新潮流。
新型濃差能綠色發電機組、PSK酰胺基納濾離子滲透膜、PLC多模態公控系統……科技創新帶來厚積薄發。隨著一項項技術革新,近年來,趙一飛團隊與國家電網、國機重裝、中國節能、北控水務等大型企業展開合作,年均綠色發電達1.2億千瓦時、減排二氧化碳20萬噸。
科技浪潮下,僑界青年索華也帶來創業項目——基于燃氣低碳催化的粉末噴涂線研發和產業化,順應新能源與“雙碳”目標趨勢。
“我們的項目主研固體噴漆噴粉工藝,通過燃氣低碳催化技術實現粉末噴涂工藝的綠色化升級,能有效降低能耗約30%至50%。”他表示,該技術可廣泛應用于新能源、閥門、家具、建材、汽車制造等多個領域。
中國僑商聯合會相關人員表示,當下年輕一代對世界的了解、對高精尖技術的掌握和過去已不可同日而語,未來大有可為。
破壁攻堅 僑青智造者勇闖生命健康“未知區”
布局全球,攻克人類眼部疑難疾病,這是僑界青年王天放和團隊的創業愿景。他們致力于整合前沿技術,解決臨床需求,為廣大患者帶來光明和希望。
歷經十余年的研發和驗證,團隊在無數次實驗中持續探索,只為在眼科新治療領域開辟出更多可能。目前,團隊研發轉化的首款產品為先天性眼球震顫患者帶來了曙光。
“實驗證明,我們的療法成效顯著,不僅能提升患者視覺質量,更能從根本上控制病情。”王天放介紹,團隊已與北京多家三甲醫院完成臨床實驗,效果得到行業專家和患者的共同認可。
同樣心懷全人類生命健康的追夢者還有很多,他們利用自身優勢,尋找著一個個突破的可能。在生物醫療科技領域,僑界青年孫輝和團隊深耕飛秒激光手術系統的研發,致力于打破國外壟斷,為眼科醫療帶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產替代系統。
“與國外同類產品相比,我們的產品成本整體降低了90%,讓高昂的手術費不再阻礙近視眼患者摘鏡的夢想。”孫輝期待著,在不久的將來能有更多優質的國產化高科技醫療設備走進千家萬戶。
智領未來 僑青開拓者解鎖人工智能新場景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迅猛發展,僑界青年們敏銳捕捉到這一時代發展脈搏,紛紛在各自熟悉的領域里尋找AI技術的落地場景。
“測試驗證是自動駕駛商業化的重要一環。”僑界青年曹鵬創業的初心是希望打造一家能夠為全球車企提供自動駕駛測試驗證的企業。“仿真技術不僅可以幫助車企降本增效,更能夠加速自動駕駛商業化落地。”他認為,在自動駕駛領域,中國的市場要比國外更活躍。
如今,曹鵬團隊研發的產品已與國內外十余家車企和零配件供應商等展開深度合作,為其自動駕駛研發提供測試驗證能力,累計營收近5000萬元。
在智能建造領域,僑界青年李曉龍及其團隊在產業化中看到了建筑機器人的發展前景。區別于市面上已有的機器人企業,他們選擇對機器人應用場景進行定制化開發,開展針對性服務,可應用于能源、碼頭、橋梁、市政等領域。此外,僑界青年王鳳凱帶領團隊研發的工程遙控車帶無人機協同作業系統,也為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了更加高效、智能的解決方案。
從實驗室的微觀探索到創業場的宏觀開拓,一個個僑界青年與中國機遇同頻共振,不斷開辟出多元賽道。即將在浙江溫州啟幕的2025海創論壇·中國(浙江)世界華僑華人新生代創新創業大會,將再次匯聚全球僑界創新力量,共拓中國發展新機遇。(完)
【編輯:付子豪】 ...Tags:
相關文章
?甘肅民勤建“科技小院”守大漠“糧倉”
探索中新網蘭州7月4日電 (馬愛彬)7月初,玉米生長進入大喇叭口期(玉米生長過程中對水肥需求量最大的時期),甘肅省武威市民勤縣薛百鎮田間地頭,在精準供應水肥的前提下,當地種植戶種植的玉米莖稈敦實、葉片油綠。
“配合滴灌分次施肥玉米增密種植技術,既能保障玉米的群體密度合理,還能有效延緩后期早衰發生。”“金倉現代農業科技小院”(以下簡稱“科技小院”)成員呂美萱蹲身檢測土壤墑情,在滴灌帶旁向種植戶講解水肥管理要點。
7月初,甘肅省武威市民勤縣,科技小院成員正在開展玉米密植早衰調控技術研究。馬愛彬 攝
和呂美萱一樣是科技小院成員的賀彬彬扎根西北辣椒試驗田,探究硝化抑制劑在地膜覆蓋與水肥一體化技術下對氧化亞氮(溫室氣體)的抑制效果。
“氮肥增效劑還能同步提升氮肥利用率,為西北農業綠色高產探路,也為國家‘雙碳’目標貢獻農科力量。”她表示,該成果將助力西北農業減排增效、高質量發展。
由中國農業大學、甘肅省農業科學院、武威金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民勤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聯合建設的金倉現代農業科技小院,是民勤縣深化“科技強縣、人才興縣”戰略,推動科技、教育、人才深度融合,賦能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
在薛百鎮,科技小院通過產學研深度融合,不僅為農戶輸送優質品種與先進技術,更構建起覆蓋糧食生產全流程的完整產業鏈條。
同時,它還在農機技術革新、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等方面持續發力。在科技小院的引領帶動下,薛百鎮逐步摒棄傳統“經驗種田”模式,加速邁進“科技種田”新時代,朝著農業現代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穩步邁進,實現農業發展的深刻轉型。
圖為科技小院成員開展研究,探索硝化抑制劑在覆膜與水肥一體化技術下對氧化亞氮的抑制效果。馬愛彬 攝
“科技小院的專家教授、研究生開展科學施肥增效的試驗研究,并圍繞農作物‘耕、種、管、收’的全程提供技術跟蹤服務,幫助當地農民改良技術、提高產量,還吸引更多科研人才與企業前來共探技術改良與產業結構升級。”民勤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段振佼介紹說,產學研模式既為農業科技創新提供了智力支撐,又培養出更多“新農人”。
農技中心本土專家與教授、研究生在田間地頭緊密協作,通過“土洋結合”的傳幫帶與技術碰撞,為鄉村產業發展注入源頭活水與新鮮活力。
民勤縣委組織部副部長邱旭美表示,科技小院不僅是科研基地,更是人才孵化器。其創新構建了“高校科研團隊+企業基地+鄉村實踐”三位一體的產學研深度融合新模式。
民勤縣地處河西走廊東北部,受騰格里沙漠與巴丹吉林沙漠兩大沙漠夾擊,農業發展長期面臨生態約束與技術瓶頸的雙重挑戰。如今,傳統種植模式轉型迫在眉睫,節水技術推廣、沙產業開發等領域人才嚴重短缺。人才引育已成為守護民勤“糧倉”、打破發展困局的關鍵所在。
圖為金倉現代農業科技小院試驗田。馬愛彬 攝
近年來,民勤縣充分發揮人才驅動在鄉村振興、農業現代化和科技創新中的引擎作用,積極引進科研機構落地落戶,先后成立甘肅省民勤沙塵暴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干旱區鹽漬化研究站等科研站所。
邱旭美表示,下一步,民勤將持續拓展科技小院聯通產學研、服務田間的紐帶功能。重點強化“校地企村”聯建深度,打造更多融合示范點;推動人才驅動與科技賦能協同發力,筑牢產業發展根基;加速成果轉化落地見效,構建全域覆蓋的技術推廣網絡。(完)
【編輯:黃鈺涵】 ...【探索】
閱讀更多蔚來李斌:黑蔚來的水軍每月費用3000
探索蔚來,似乎是一個自帶流量的汽車品牌。和小米一樣,只要涉及蔚來的內容,流量數據都會比其他汽車品牌好很多。為什么會這樣?就在昨天,蔚來財報溝通會上,蔚來創始人、董事長李斌在談及汽車行業水軍泛濫的問題時透露 ...
【探索】
閱讀更多魅族也要開始發力影像了? 疑似一英寸底工程手機曝光
探索現在幾個主流的國產手機品牌在影像旗艦上都已推出了一英寸大底的手機,做為珠海小廠的魅族如今在影像方面開始掉隊了,不過最近手機獨立評測up主“6GHz”在網上發布一個疑似是魅族一英寸底工程樣機的開箱視頻, ...
【探索】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友情鏈接
- 外觀酷似華為Pura 70,榮耀400配置曝光,后置2億像素鏡頭
- 誰在說謊?阿維塔將公開測試風阻系數,懸賞500萬打擊“黑公關”
- 蘋果加速印度布局,消息稱印度南部兩家新工廠已啟動生產
- 小米平庸,vivo激進,OPPO撿漏?銳評國產三大Ultra旗艦
- 山寨小米馬桶?李鬼廠商“小米零度”被判賠償3000萬元!
- 風阻系數造假?某博主自費租風洞,結果讓人吃驚
- 安卓16測試機型名單曝光!15都還沒推開,16都要來了
- 保時捷逆行撞摩托?官方:已經刑事拘留
- 9米林肯假期硬闖川藏線?造成數小時大堵車
- 特斯拉急了?Model Y要做加長軸距版?
- 真的夠安全嗎?曝未拆封iPhone免開箱即可更新系統
- iPhone平均壽命達8年,原因在于變化小?安卓機表示望塵莫及
- 存在電池起火風險!保時捷Taycan召回2570輛
- 不到半年發3款折疊屏,榮耀有點瘋!榮耀Magic Vs2官宣10月12日發布
- 小米張峰將離職,新四大小米合伙人僅剩盧偉冰在職
- 一加首款折疊屏手機官宣,將在印度發布,或為OPPO N3海外版?
- 可以征服月球和火星?豐田Baby Lunar Cruiser概念車亮相
- 榮耀新款折疊屏手機Magic Vs2及手表4 Pro配置信息爆料匯總!
- 王石已上手OPPO Find N3? 新款折疊屏有望10月中下旬發布
- iPhone 15系列機型到底賣得怎么樣?看數據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