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焦點 >>正文
打开工业革命大门?一文读懂“LK99”是否已验证常温超导
焦點95972人已圍觀
簡介相信大家最近都有關注到一則大新聞,那就是來自韓國的研究團隊在預印本網站arXiv上發表論文稱已經實現了常溫超導。而實現常溫超導的關鍵就是被命名為“LK-99”的超導體,它是改良后的鉛-磷灰石結構,引入 ...
相信大家最近都有關注到一則大新聞,那就是來自韓國的研究團隊在預印本網站arXiv上發表論文稱已經實現了常溫超導。而實現常溫超導的關鍵就是被命名為“LK-99”的超導體,它是改良后的鉛-磷灰石結構,引入了少量的銅取代鉛離子,可在127℃下表現出超導性。
什么是常溫超導呢?其是就是在常溫常壓條件下,材料的電阻為零。如果常溫超導能夠實現電力輸送效率就能夠大大提升,減少資源的消耗。
目前整個科技行業的熱點也從各種GPT轉向了“LK99”。就連郭明錤也發推表示,如果常溫超導能夠商業化,那么未來就不需要散熱系統,先進制程的門檻也會降低,就算是小如iPhone 的設備也能夠擁有與量子計算機匹敵的運算能力。
不過韓國研究團隊的論文可信嗎?“LK99”真的是超導體嗎?
首先我們要知道判斷一個材料是否為超導體有兩個依據,一是材料具備了完全抗磁性;二是材料的電阻消失,具備零電阻效應。
韓國研究團隊的論文給出了一個“LK99”實現磁懸浮實驗結果,證明出現了“邁斯納效應”,從而證明“LK99”是超導體。什么是“邁斯納效應”呢?根據百度百科的介紹,“邁斯納效應”就是超導體從一般狀態相變至超導體的過程中對磁場的排斥現象。
能夠出現“邁斯納效應”,就是需要超導體處于超導態時,在磁場作用下,表面產生了無損耗感應電流。那么如此看來,“LK99”就是超導體嗎?
在論文發表之后,國內外的科學研究團隊,也對“LK99”進行實驗,來看是否能夠復現常溫超導。不過目前來看,大家實驗結果得出的結論不一。
首先是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他們在預印本網站arXiv提交了論文,表示通過計算來看,“LK99”在理論上是存在超溫超導的可能。可能也是受此影響,美股一家名為美國超導的公司股票一度暴漲達到150%……
同樣在arXiv提交驗證論文的,還有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團隊,他們表示根據韓國研究團隊公布的方法成功合成了“LK99”,但實驗中并沒有復現磁懸浮現象,“LK99”存在常溫超導的還需要更多的研究。說白了就是沒有發現“LK99”成為超導體的特征。
相較于上面兩個論文,最震撼的可能還是來自華中科技大學。他們在B站發布了“LK99”驗證視頻,視頻簡介寫到:華中科技大學材料學院博士后武浩、博士生楊麗,在常海欣教授的指導下,成功首次驗證合成了可以磁懸浮的LK-99晶體,該晶體懸浮的角度比Sukbae Lee等人獲得的樣品磁懸浮角度更大,有望實現真正意義的無接觸超導磁懸浮。
是的,華中科技大學復現了韓國研究團隊的實驗,并且效果還更好。目前該視頻在B站已經有600多萬播放,從彈幕來看,大家都覺得自己在“見證歷史”了。
不過視頻作者在評論區也說了,目前只驗證了“邁納斯效應”。那么“邁納斯效應”是否真的就能夠證明“LK99”能夠成為超導體呢?根據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博士后趙康對財聯社記者的回應來看,出現了磁懸浮現象并不能夠證明就是常溫超導,零電阻才是超導的最佳證據。
而就在大家還沉浸在常溫超導大門可能真的會被打開的喜悅時,最先發表論文的韓國研究團隊卻表示論文存在很多缺陷,并且是團隊中一名成員擅自發布的,目前他們已經要求下架論文。難道最后這又是一出鬧劇?
其實總的來看,目前無論是韓國,還是中美的研究團隊,都沒有證明“LK99”具備零電阻。華中科技大學和韓國研究團隊只是實驗出“LK99”能夠出現“邁納斯效應”,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甚至連實驗都沒有,只是單純的計算推斷出“LK99”理論上具備常溫超導的可能。
從韓國研究團隊公布論文到現在還不過一周的時間,相信后面關于“LK99”常溫超導的實驗還會有很多,“LK99”是否真的具備零電阻也許不久之后便會水落石出,我們還是靜待各大科學研究團隊的實驗結果吧!
Tags:
下一篇:“廣東書屋”落戶尼泊爾
相關文章
這種綠葉膳食纖維是芹菜4倍,鈣是牛奶2倍!吃一口嘴里像是“開了空調”
焦點如果說夏天有屬于自己的味道,那一定是薄荷味的。炎熱的天氣里,一杯冰鎮的薄荷檸檬水,或是一塊清涼的薄荷糖,都能瞬間趕走悶熱,帶來一絲沁人心脾的涼意。
社交平臺上各種薄荷系列的飲品,比如薄荷拿鐵、輕椰薄荷冰奶、薄荷奶綠、薄荷冰沙等,都很受歡迎,每一款光聽名字就很清涼。薄荷為啥吃上就感覺涼涼的,營養價值又怎么樣呢?
口腔里的“清涼魔法”
源于這種成分
薄荷也叫番荷菜、升陽菜,為唇形科薄荷屬的植物,平時在冷飲、菜肴、口香糖中,時常會看到薄荷的身影,甚至它還是牙膏的“最佳配角”。只要是有薄荷的東西,入口后都會感到一陣明顯的清涼,就好像在嘴里“開了空調”。
薄荷的特殊味道和滋味主要來自它含有的薄荷醇、薄荷酮、百里香酚、香芹酚等揮發性成分,其中“薄荷醇”與我們感受到的清涼感關系密切。
薄荷醇也叫薄荷腦,是一種單萜類有機化合物,分布于薄荷的莖和葉中,約占 62%~87%。它能通過“控制”神經系統,讓我們感覺到涼爽。
“涼”是對溫度的一種感覺,在我們的皮膚和黏膜上,分布著一類特殊的蛋白質,它們像是身體的“溫度傳感器”,負責感知外界的冷熱變化。其中,有一種名為“瞬時受體電位(TRP)通道亞家族M成員8(TRPM8)”的受體,它就像一個對“冷”特別敏感的警報器。在生理條件下,當溫度下降到約25~28℃以下時,TRPM8 受體就會被激活,產生構象變化,形成一個允許鈣離子等陽離子內流的通道,從而使神經元去極化,向大腦發送“冷”的信號,于是我們便感覺到了涼意。
而薄荷中的薄荷醇,同樣具有激活 TRPM8 受體的作用,也可讓我們感受到涼意。低濃度的薄荷醇可通過作用于TRPM8,快速增加細胞內鈣離子濃度,誘導接觸部位產生冷感。
因此薄荷給我們帶來的涼意,并不是它真的具有帶走熱量、降低溫度的功效,而是薄荷醇帶來的感官上的“欺騙”,即便周圍環境溫度并未改變,也能讓我們感受到一股清涼之感。
并且,有研究發現,薄荷醇無論是內用還是外用,都能讓人“涼快”!但如果使用過多可能會產生刺激或灼熱感,還可能會出現過敏反應。
被忽視的“營養尖子生”
多種營養超越常見蔬菜
在餐桌上,薄荷葉很少會納入常規菜肴食譜中,大多用作點綴或調味。其實,薄荷對菜肴的貢獻不僅在于增色、增香,營養上更是“碾壓”了許多常見蔬菜。
薄荷的品種很多,我們日常食用和烹飪中最常見的主要有兩個品種:胡椒薄荷(Peppermint,也叫辣薄荷、椒樣薄荷)和綠薄荷(Spearmint,也叫留蘭香、香薄荷)。前者薄荷醇含量較高,有胡椒風味、香氣濃而不烈、涼感更強;后者味道更清甜、柔和,常用于菜肴和口香糖。
1
蔬菜中“高膳食纖維”的榜樣
膳食纖維是腸道健康的“守護神”,提到補膳食纖維,很多人會傾向于選擇芹菜、韭菜、羽衣甘藍這類口感略糙的蔬菜,它們的總膳食纖維含量分別為1.6克/100克、2.5克/100克、4.1克/100克。
而新鮮綠薄荷的總膳食纖維含量高達6.8克/100 克,是芹菜的近4倍,胡椒薄荷的膳食纖維含量更高,為8克/100克。充足的膳食纖維有助于促進腸道蠕動,增強飽腹感,并對維持血糖穩定有積極作用。
2
“高鉀食物”隱藏王者
說到補鉀的食物,香蕉是大家的心頭好,而薄荷的鉀含量一點也不遜色于香蕉,也是補鉀的推薦選擇。每100克新鮮綠薄荷和胡椒薄荷分別含有高達458毫克、569毫克的鉀,而同等重量的香蕉鉀含量為256毫克,薄荷的鉀含量幾乎是香蕉的近2倍。
飲食中多補鉀對于維持人體體液平衡、神經傳導和正常的血壓水平至關重要。
3
高鈣食物,遠超牛奶
提到補鈣,牛奶是大家公認的標桿,市面上的牛奶鈣含量多為100~120毫克/100克。然而,新鮮綠薄荷的鈣含量高達199毫克/100克,胡椒薄荷的鈣含量更是優秀,為243毫克/100 克。
由此可見,同等重量下薄荷的鈣含量幾乎是牛奶的兩倍。雖然在吸收率上薄荷比不上牛奶,但勝在含量高,也是補鈣的極佳選擇。
4
葉酸含量豐富
葉酸在細胞的生長和分裂方面至關重要,特別是對孕期女性尤其關鍵,如果備孕和孕期缺葉酸,會增加胎盤發育不良、胎兒畸形以及流產的風險;不僅如此,對于一般人群而言,葉酸也同樣重要,能降低同型半脫氨酸水平,進而減少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
胡椒薄荷和綠薄荷都是葉酸的良好來源,每100克含有105~114微克的葉酸。這個含量比小白菜、生菜、韭菜、蒜苗、圓白菜等都要高,是它們的2~5倍,也比很多常見水果都高。
5
豐富的維生素C
每100克新鮮綠薄荷含有13.3毫克維生素C,這比很多常見綠葉菜都高,比如油麥菜、穿心蓮、大白菜;胡椒薄荷的維生素C更高一些,為31.8毫克/100克,雖然這個含量不如獼猴桃,但也相當可觀,與柑橘類水果相當。
維生素C是強大的抗氧化劑,能維持身體抵抗力、利于骨骼健康、保護皮膚健康、促進膠原蛋白的合成,還能改善鈣、鐵、葉酸等營養的吸收利用率。
除了以上營養,薄荷中的薄荷多糖、黃酮類、黃酮烷類以及多酚類可發揮抗氧化作用。作為深色綠葉菜,薄荷的β-胡蘿卜素含量也很豐富,比如每100克胡椒薄荷的β-胡蘿卜素含量高達6290微克,比胡蘿卜還高。這種成分不僅能對眼部健康有益,也能預防很多疾病。有一些流行病學研究表明,食物中的β-胡蘿卜素與心血管疾病和一些癌癥風險之間存在負相關關系。
由此可見,薄荷在鉀、鈣、膳食纖維、葉酸、β-胡蘿卜素等關鍵營養上,其含量不僅豐富,甚至遠超很多常見蔬菜,真是日常被忽視的“營養尖子生”啊!
至于薄荷的熱量,味道清香的綠薄荷為44千卡/100克,在綠葉菜中屬于中上等水平,比大白菜、小白菜、芹菜、菠菜等常見蔬菜都高一些,胡椒薄荷的熱量更高,為70千卡/100克。即便如此,薄荷通常是作為香料或配菜使用,一次的攝入量有限,不用擔心會影響體重。
薄荷的常見“絕美”吃法
1
炒菜做湯
薄荷也能像很多常見綠葉菜一樣炒菜、做湯,比如炒雞蛋、酥炸薄荷葉、薄荷綠豆粥、薄荷炒牛肉等,不過得選對品種。
目前普遍認為中國薄荷屬植物有12種,品種以胡椒薄荷、留蘭香薄荷(綠薄荷)、野薄荷、普列薄荷、水薄荷、巧克力薄荷等為主。其中普列薄荷不能食用,常用于工業薄荷醇的提取及果園驅蟲;野薄荷全株可提制薄荷油、薄荷腦,廣泛用于醫藥、食品及化妝品的芳香劑和調味劑;巧克力薄荷常用于西餐和燒烤,也可用于甜點糖果,奶昔飲料也可適量加入;留蘭香薄荷適合用來做菜;胡椒薄荷或水薄荷適合調味、做湯。需要注意的是,薄荷的部分風味成分受熱易揮發,在烹調過程中建議后期再放薄荷。
2
涼拌薄荷
直接涼拌是最能保留薄荷營養和原始風味的吃法。將新鮮的留蘭香薄荷葉洗凈,與黃瓜絲、小番茄、雞絲或蝦仁等食材混合,再配以簡單的油醋汁(橄欖油、檸檬汁、少許鹽和黑胡椒),就是一道完美的夏日沙拉。
3
薄荷水
將幾片新鮮薄荷葉和檸檬片一同放入涼白開中,可稍微用勺子背擠壓一下薄荷葉,讓香氣更好地釋放。無需加糖,就能獲得一杯清爽提神的夏季飲品,在補水的同時還有絲絲清涼。
3
薄荷綠茶
泡好的綠茶放涼后,加入新鮮薄荷葉浸泡。既能感受薄荷的清涼,又能攝入茶多酚,還能補水,一舉三得!
總結:
綠油油的薄荷是獨屬于夏天的味道,薄荷葉能帶給我們的不只是那一抹清涼,還有豐富的營養。做菜、泡茶、飲水時加上一把,便可瞬間打開味蕾,清爽宜人。 【編輯:劉陽禾】 ...
【焦點】
閱讀更多萌寵科普課堂|陶慧:科學看待寵物食品熱門賣點
焦點近年來,消費者對寵物食品的營養、安全等問題關注度日益提升。新華網河北頻道推出系列短視頻《萌寵科普課堂》,向公眾普及寵物食品知識,推動形成正確寵物喂養觀念,助力產業健康發展。本期 ...
【焦點】
閱讀更多山西發布10個省級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
焦點為推動產業發展、提升產業技術創新能力,日前,省科技廳公布了2024年度山西省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認定名單。 據了解,此次認定的10 ...
【焦點】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友情鏈接
- 300余位臺商代表隴上行 為隴臺合作按“加速鍵”
- 南非牛油果行業看好中國市場:期待零關稅帶來出口增長
- 歷史的回響|夢想起航的地方
- 等等,等等,腦洞跟不上了……
- 石家莊火車站暑運啟幕 預計發送旅客1091.82萬人次
- 等等,等等,腦洞跟不上了……
- 從東江源到香江:倒流的水 同源的心
- 港理大大亞灣技術創新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中心成立
- 美國一輕型飛機墜毀 6人死亡
- 第八屆“亞文青聯杯”籃球大賽在巴西圣保羅啟幕
- 疑似驍龍8cx Gen 4規格泄漏:臺積電N4工藝,峰值頻率3.4GHz
- 雷蛇上架Leviathan V2 Pro條形音箱 自帶紅外攝像頭支持AI頭部跟蹤
- 13代英特爾酷睿HX處理器加持:23款發燒級游戲筆記本集中上市
- 蘭博基尼Urus PHEV冬測諜照曝光 有望今年上半年亮相
- 比亞迪海鷗最新諜照曝光 特殊涂裝個性鮮明
- 尼康雙鏡頭同發 人像定焦85mm F1.2 S與機身蓋26mm F2.8
- ROG游戲手機7系列或于第三季度亮相 三款手機均搭載驍龍8 Gen 2
- 不考慮收購 比亞迪將在歐洲獨立建廠
- 領克全新SUV冬測諜照曝光 或搭載魅族車機系統
- 佳能將發布RF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