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探索 >>正文
我国建立完善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内部报告奖励机制
探索537人已圍觀
簡介
中新網7月7日電(記者 左雨晴) 記者從市場監管總局了解到,近日,國務院食安委發布《關于推動建立完善生產經營單位食品安全風險隱患內部報告獎勵機制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旨在發揮食品從業人員“內部吹哨人”作用,鼓勵其主動參與監督,推動生產經營單位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有效防范風險隱患。
《意見》堅持問題導向、預防為主原則,促進生產經營單位全面開展風險隱患自查自糾。按照部署,2025年12月底前,重點領域及較大生產經營單位將率先建立實施該機制;2026年12月底前,機制將覆蓋至其他食用農產品和食品生產經營單位、進口食品進口商及代理人、出口食品生產企業等。
《意見》明確了報告內容和報告途徑,報告內容涵蓋人的不安全行為、物的不安全狀態、環境的不安全因素以及食品安全管理問題。《意見》還指出,從業人員可通過“全國食品安全內部知情人舉報系統”,選擇向所在單位或市場監管部門報告風險隱患;生產經營單位相關負責人收到報告后,需及時組織核查,核查屬實的要盡快整改到位,不斷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水平;鼓勵單位堅持物質獎勵和精神激勵相結合,依據隱患大小給予報告人員不同程度的獎勵,對報告重大隱患的予以重獎。
《意見》要求各地區食安委和有關部門加強協調配合,采取有效措施,有力推動生產經營單位建立完善食品安全風險隱患內部報告獎勵機制,及時開展報告問題隱患核查處置。鼓勵生產經營單位設立專項獎勵資金,支持從業人員報告隱患,引導知情群眾反映身邊風險,確保取得實效。(完) 【編輯:曹子健】 ...
相關文章
中國牽頭制定 又一國際標準正式發布
探索中新網7月4日電 據市場監管總局官方微信消息,近日,我國牽頭制定的漁業和水產養殖領域碳足跡國際標準《水產品碳足跡 大型藻類產品種類規則》(ISO 20423:2025)正式發布。
大型藻類作為海洋碳循環的重要參與者,可通過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并釋放氧氣實現光合固碳,不僅產生“可移出碳匯”,還向海洋釋放大量的溶解有機碳、顆粒有機碳,形成“海洋碳匯”。該標準由中國、意大利、挪威、冰島、荷蘭、印度、摩洛哥、韓國、伊朗九國專家共同參與研制,規定了大型藻類產品相關的碳足跡計算要求,適用于大型藻類全價值鏈碳足跡的評價,能夠為大型藻類對氣候影響的研究提供可靠和準確信息,為減少大型藻類產品全價值鏈中各環節能源消耗提供改進方向,也是落實聯合國海洋負排放國際大科學計劃的有力實踐。
中國正與各國攜手,共同推動制定多項漁業及水產養殖領域“雙碳”國際標準,通過深化國際合作、凝聚各方共識,為全球漁業綠色低碳發展提供重要支撐,推動構建人海和諧的全球海洋生態環境。
【編輯:劉湃】 ...【探索】
閱讀更多上半年中國重要礦種找礦取得重大突破
探索中新社北京7月10日電 中國自然資源部10日消息,上半年中國重要礦種找礦取得重大突破。
據中國自然資源部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辦公室介紹,今年上半年,全國新發現礦產地38處,同比增長31%。其中大中型25處。重要礦種找礦取得重大突破,在黑龍江省發現全省首個特大型鈾礦;在河北省興隆縣,新增銣資源量337萬噸,達到特大型規模,進一步鞏固中國銣礦優勢地位;在河北省隆化縣,新增鈷資源量2.7萬噸,達到大型規模;在貴州省松桃縣,新增錳資源量2285萬噸,達到大型規模;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特克斯縣,新增金資源量81噸,累計查明近百噸,達到超大型規模。截至目前,絕大多數礦種已提前完成“十四五”找礦目標任務。
全國找礦勘查投入也顯著增長。經初步統計,2025年上半年,中國非油氣礦產勘查投入資金69.93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23.9%,保持了快速增長勢頭,同比增幅持續擴大。其中,社會資金33.59億元,同比增長28.2%,占礦產勘查總投入的48.0%,表明企業投入礦產勘查的積極性不斷增強;中央和地方財政資金36.34億元,同比增長20.1%。
從礦種來看,上半年,錫礦、鋁土礦、鎢礦、銅礦、磷礦等礦種勘查投入同比增長50%以上,煤炭、鉛鋅礦、鉬礦、金礦、石墨等礦種勘查投入也有不同程度增長。此外,自然資源部門加大了探礦權供給,2024年戰略性礦產探礦權投放581個,創十年新高。2025年上半年,戰略性礦產探礦權投放318個。(完) 【編輯:張令旗】 ...
【探索】
閱讀更多廣州口岸開啟暑運模式 出入境客流持續攀升
探索中新網廣州7月10日電(方偉彬 徐旭宇 梁漢文)廣州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以下簡稱:廣州邊檢總站)10日發布消息,隨著大中小學校陸續放暑假,廣州邊檢總站下轄各旅檢口岸迎來出入境客流高峰。
據廣州邊檢總站統計,自高考結束以來,所屬旅檢口岸出入境人員總量已超140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17.3%。進入7月,客流熱度持續,白云機場口岸單日峰值突破5萬人次,南沙客運港口岸、琶洲港澳客運口岸客流也呈現明顯增長。
白云機場口岸客流持續攀升。黎鋒俊 攝
值得關注的是,東南亞國家成出境游熱點。廣州邊檢總站分析指出,當前中國公民出境目的以休閑旅游、探親訪友、研學交流為主。中、高考結束疊加暑期效應,進一步推高了出境游熱度。近一個月數據顯示,從廣州口岸出境的中國公民最青睞的前五個目的地國家依次為泰國、馬來西亞、越南、日本、印度尼西亞。
同時,出入境客流數據顯著增長。數據顯示,6月份白云機場口岸日均出入境客流約為4.5萬人次,同比增長20.9%。進入7月,客流增長趨勢更加明顯,白云機場口岸日均客流上升至約4.8萬人次,并創下單日突破5萬人次的峰值;南沙客運港口岸、琶洲港澳客運口岸日均客流分別增長至約650人次、600人次,高峰期客流可分別達到800人次、1000人次。
面對持續增長的客流壓力,廣州邊檢總站啟動動態警力支援機制,科學研判出入境客流變化,持續優化中外旅客通道配置,推行邊檢通關“便捷辦”、中轉過境手續“自助辦”、機組快捷備采“現場辦”等多項舉措。同時,在出入境大廳現場部署“大屏幕數字人”AI智能交互平臺、AR通關指引等多場景服務,提供多語種翻譯、暖心幫助等通關保障,確保口岸通關順暢有序。
白云機場口岸客流持續攀升。黎鋒俊攝
廣州邊檢總站特別提醒廣大出入境旅客:務必確保護照、簽證(簽注)在有效期內;出行前密切關注前往國家(地區)的安全形勢、免簽政策適用范圍及相關政策變化,留意航班動態。特別是參加出境游學的年輕旅客,需提高安全防范意識,務必通過正規渠道辦理出入境證件,提前準備好所需材料清單,了解目的地法律法規,妥善保管個人財物,謹防電信詐騙。(完)
【編輯:王琴】 ...【探索】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友情鏈接
- (活力中國調研行)從“沉睡”到“生長” 江西金溪古村煥新生
- 盛世修典—“中國歷代繪畫大系”成果展·陜西特展開幕
- 第十一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今天在山東曲阜開幕
- 河南鄭州:游客海洋公園覓清涼
- (活力中國調研行)農文旅融合催生多元業態 江西吉安釣源古村煥新生
- 粵港澳大灣區體育文化研究院在廣州成立
- 十五運會廣州賽區首個群眾賽事將于8月舉行
- 2025年寧夏青少年舉重、馬術、摔跤錦標賽將在賀蘭開賽
- 李強會見阿拉伯國家聯盟秘書長蓋特
- 時政微紀錄丨表里山河寫華章——習近平總書記赴山西考察紀實
- 寧夏加速推進自然資源遙感應用能力建設
- 國家網絡安全通報中心通報一批境外惡意網址和惡意IP
- 警方通報杭州南站一男子墜樓:自行跳下 已送醫搶救
- 走近“火車裁縫”:我為列車補“鎧甲”
- 天津港干散貨、件雜貨碼頭短倒運輸車輛100%新能源化
- 國務院食安委:推動建立完善生產經營單位食品安全風險隱患內部報告獎勵機制
- 飛機起飛滑跑出現機械故障 首都航空回應
- 我國建立完善食品安全風險隱患內部報告獎勵機制
- 2025年上海市小學生愛心暑托班開班
- 中領館提醒領區中國公民關注印尼火山噴發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