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探索 >>正文
中国圆号重奏团德国巡演奏响东方旋律
探索8人已圍觀
簡介
中新網柏林7月6電(記者 馬秀秀)當地時間5日晚,中國圓號重奏團在德國柏林愛樂樂團室內樂音樂廳舉辦成立十周年歐洲紀念巡演專場音樂會。此次演出是繼法國巴黎之后的第二場,受到柏林當地觀眾和業內專家的關注。

中國圓號重奏團成立于2015年,由幾位中國青年圓號演奏家共同發起。十年來,重奏團持續亮相國內外重要音樂節和演出場館,成為近年來中國銅管樂發展的代表性團體。多位團員目前在各大音樂院校從事教學工作,既是演奏者,也是致力于培養青年音樂人才的教育者。
當晚演出曲目包括《蝙蝠幻想曲》《鄉村騎士》《阿依達》等歐洲經典歌劇選段,以及《梁祝》《在那遙遠的地方》《瑤族舞曲》《茉莉花》等中國作品,展現中西方音樂的融合與圓號重奏的多樣魅力。演出現場氣氛熱烈,觀眾反響熱情。
柏林愛樂樂團前圓號首席克勞斯·瓦倫多夫(Klaus Wallendorf)全程參與排練并到場觀演。他表示,中國圓號重奏團“用圓號講述自己的文化故事,是當代世界音樂中值得尊重的聲音”。

圓號演奏家們在演出結束后表示,十年來,團隊成員從青年學生成長為成熟的演奏者和教育工作者,“能夠在柏林這樣的國際舞臺演出,是對過去十年堅持最有意義的肯定。”
據介紹,近年來,隨著中國音樂教育和演出水準不斷提升,華人圓號演奏家在國際銅管樂領域的影響力日益增強。業內人士認為,中國圓號重奏團的國際巡演不僅展示了精湛的專業水準,也為中國圓號藝術在世界范圍內贏得更多關注和認可。
中央音樂學院教授、中國圓號重奏團團長滿燚表示,未來,重奏團將繼續開展更多國際交流演出,用圓號演繹屬于中國、也屬于全球華人的音樂故事。(完)
【編輯:付子豪】 ...Tags:
相關文章
中外對話丨中國引領智能綠色轉型,合作是唯一通路
探索中新網北京6月29日電 題:中國引領智能綠色轉型,合作是唯一通路
作者 林卓瑋
“人類正向可持續發展轉型……我們需要用智能化、綠色化驅動新一輪技術演進。”南開大學前校長、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龔克教授在2025年夏季達沃斯論壇期間,向“中外對話”欄目表示。
本次論壇于6月24日至26日在天津舉行,世界經濟論壇《2025十大新興技術報告》也在其間發布。協同感知、綠色固氮、結構電池復合材料等多項前沿技術入選榜單,令“新興技術”再度成為全球關注焦點。
“中外對話”欄目特別邀請龔克教授、澳大利亞國立大學賽博研究院院長凱瑟琳·丹尼爾教授及瑞士《前沿(Frontiers)》期刊首席執行總編弗雷德里克·芬特,共論技術趨勢與全球協作。
視頻:【中外對話】十大新興技術引熱議,在2025夏季達沃斯看未來變革引擎來源:中國新聞網
技術融合:智能與綠色的雙重變奏
專家們觀察到,人工智能正深度融入產業肌理,并與綠色技術加速融合。
龔克教授指出,“這類技術不僅強調智能化,更注重綠色化。”在納米材料、生物酶、鈣鈦礦等前沿交叉領域,一場以低碳高效為導向的技術革命正在推進。
作為本屆世界經濟論壇《2025十大新興技術報告》的核心編寫團隊成員之一,芬特博士對此深表認同,并以綠色固氮技術為例,指出推動相關技術落地的緊迫性:“目前全球約1.7%的能源消耗用于合成氨生產,每生產一噸氨,將排放約2.4噸二氧化碳。” 他認為,利用生物或電化學路徑替代傳統高耗能工藝,可顯著降低農業領域的碳足跡。“諸如此類的跨領域技術的碰撞融合,是本次報告的一大關注焦點。”
協同與賦能:感知網絡與材料革命
協同感知技術便是這種技術融合創新趨勢的一大典型例證。
“協同感知將變得非常重要,因為它能夠促成我們看到的這些不同類別技術的融合,比如實現機器人、物聯網設備與數字終端之間的信息共享,為整體智能決策奠定基礎,更有助于我們在充滿不確定性的領域開展工作。” 丹尼爾教授對中新網介紹說。
她以澳大利亞林火防控系統為例,進行了進一步闡釋。通過應用協同感知技術,將衛星監測、無人機偵察與應急系統整合起來,可以顯著提升應對效率與安全性。
通過技術融合實現突破性創新的例子,還有結構電池復合材料。丹尼爾進一步指出,“這種技術將儲能功能直接嵌入材料結構(如汽車車身),可大幅減輕重量、提升能效。”
2025年夏季達沃斯論壇在天津舉辦期間,《2025十大新興技術報告》正式發布。中新網 林卓瑋 攝
她特別指出,中國在新能源汽車推廣和綠色智慧城市建設方面處于全球領先地位,在推動結構電池等新興技術發展方面具有巨大潛力,也將為全球提供可借鑒的實踐經驗。
中國角色與全球合作的必然性
展望未來,龔克教授認為,中國在光伏裝機量和人工智能創新方面已處于領先地位,但這并不意味著可以獨自應對挑戰。
他強調,技術的復雜性與氣候問題的全球性決定了國際合作不是可選項,而是發展的必由之路。
“即便中國擁有最全工業門類,我們也不是世界的全部。”龔克表示,“智能化、綠色化問題的解決,需要全球共同參與。”
芬特博士也表示認同,認為當前復雜環境雖然帶來挑戰,但也可能催生顛覆性創新。
龔克最后呼吁:“必須打破技術邊界,構建開放、共享、共贏的創新生態系統。”
他堅信,深化國際協作,是引領智能綠色轉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唯一通路。(完)
【編輯:劉陽禾】 ...【探索】
閱讀更多華為Pocket S2與Nova 12有望12月發布 或將配備新麒麟8系芯片
探索華為在今年下半年發布的Mate 60系列對國內智能手機市場造成了不小的沖擊影響,不過Mate 60系列并非是華為今年發布的最后一款產品。有消息透露,華為翻蓋式折疊屏新機Pocket S2和主打線下市場 ...
【探索】
閱讀更多Web Summit 2023丨AI驅動的數字檢測,Xelidoni展示房地產未來科技
探索立足于創新科技前沿,Xelidoni將在Web Summit 2023上推出房地產下個時代的產品。Xelidoni將人工智能、高級三維掃描和區塊鏈等結合在一起,重新定義了全球房地產的檢查、記錄和管理方 ...
【探索】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友情鏈接
- SUV與皮卡自由切換,19.99萬起!長安啟源E07到底是什么車?
- AMD銳龍7 9800X3D處理器參數曝光:104MB緩存,開放超頻
- 明年量產300Wh/kg磷酸鐵鋰!韓國電池產業發展到什么程度了?
- 華為攜海量設備亮相CICE 2024:Mate XT三折屏果斷成C位
- 科技、玄學雙加持 影石Ace Pro 2運動相機搭載徠卡鏡頭與AI芯片
- 蔚來第三品牌螢火蟲年底亮相,專為城市白領打造,或10萬元起售
- 科技、玄學雙加持 影石Ace Pro 2運動相機搭載徠卡鏡頭與AI芯片
- 一鍵拯救廢片!ColorOS 15相冊五大AI功能升級
- OPPO老機型可升級ColorOS 15,但潮汐引擎僅支持高通第三代平臺與天璣9300
- 理財門檻有點高 徠卡M 70周年紀念版相機達2.3萬美元
- 華為P60 Pro 雙色素皮工程機曝光,可能換皮到Mate60系列?
- 原裝第一代iPhone上架拍賣行,預期售價10萬美元
- Redmi Pad2現身Geekbench,跑分數據曝光,搭載驍龍680
- 2023MWC丨聯想展示最新折疊機moto razr 40 還有天禧生態等眾多新品
- 榮耀手表4曝光,外觀一反常態采用圓潤方形表盤,支持eSIM
- 西數推出SN580 PCIe 4.0 SSD:無緩設計,主打低價
- 量產問題難以解決,microLED屏Apple Watch Ultra將延期發布
- Redmi K60 Ultra保護殼流出:基于天璣9200+處理器打造
- 蘋果正開發新款顯示器,或可作為智能家居顯示屏
- 最高降幅7萬元 Jeep牧馬人/角斗士價格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