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時尚 >>正文
地震预警信息服务定制化“护航”精密制造企业
時尚2351人已圍觀
簡介
中新網西安7月4日電 (李一璠)在西安一家高精密生產企業的外圍,一棟由光伏供電的灰色小屋引人駐足,走進細察,埋入地下的地震監測設施正有序運作,進行地震動—速度和地震動—加速度觀測。

近日,中新網記者跟隨中國地震局組織的“防震減災高質量發展進行時”陜西站采訪活動,走進陜西省地震局及相關企業,了解地震預警信息服務如何服務精密制造企業。
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研究員曲哲表示,高精密制造業依賴于先進的加工工藝與自動化處理技術,生產設備的高度精密性和生產流程的復雜性,對地表微小震動極為敏感,對地震安全處置提出了更高的需求。
“半導體行業作為納米級的生產行業,設備儀器精密,對地表震動非常敏感,為了有效過濾掉日常環境的噪聲,我們對廠房都進行了減隔震設計,同時生產設備本身也有減震機構,建廠10年以來我們有效的過濾了環境噪聲對生產的影響,但是仍然有些遠場大震對設備正常運營生產產生一定影響。”三星(中國)半導體有限公司防災部部長宋英華說。
為實現提前感知,2022年至2023年,三星(中國)半導體有限公司聯合陜西省地震局進行實地勘察、地震臺站建設、系統開發等,完成三星地震預警系統的構筑。

陜西省地震局高級工程師趙韜介紹,目前為高精密生產企業提供的“定制化”服務主要包括災前預警、震后災損評估等方面。
“基于微震動指標的定制化地震預警,這個預警信息和公眾預警信息有所不同,更能反映微小地震動對高精密生產的影響等級,實現了在有影響的地震波抵達廠區之前向相關公司提前告知,這樣他們可以提前采取自動處置,目前已經形成了從數據接入、策略判定、自動處置的全鏈條,進一步服務相關公司正常生產。”趙韜稱。
近些年,陜西省地震局監測到對高精密生產企業造成影響的主要為長周期面波,周期、振幅等關鍵信息的獲取,可以進一步提升預警等級劃分的精準度。該局為部分高精密生產企業提供了廠區地震動監測服務,在廠區建設了高靈敏的地震監測站點,有效捕獲了多次對高精密生產企業造成影響的地震事件波形,通過分析波形、數據等,實現地震波抵達廠區后對生產影響進行評估,助力企業快速恢復生產。
記者關注到,雖然中國已建立了較為完善的地震安全法規與標準體系,但針對高精密生產企業的地震安全處置服務方面仍存空白。
為此,中國地震局于2023年通過地震科技星火計劃項目支持高精度芯片產業定制化地震信息服務平臺研發,于2024年印發高精密生產企業地震緊急處置服務技術指南,通過對地震信息、監測站點的數據獲取、分析,地震影響等級的設定和評估,反饋信息和處置等方面實施建議,從而提高緊急地震信息技術的應用水平,優化高精密生產企業地震緊急處置服務流程,提升高精密生產企業應急響應能力。
陜西省地震局表示,未來將持續強化地震預警信息服務社會公眾,擴大預警信息服務覆蓋人群,積極推廣地震預警行業應用,提升高精密生產企業應急響應能力,全力護航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完)
【編輯:胡寒笑】 ...相關文章
“宇宙考古:時空探索”展覽帶觀眾追尋138億年前的第一束光
時尚中新網北京7月2日電 (記者 應妮)由中國國家博物館、瑞士駐華大使館、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主辦,清華大學天文系、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協辦的“宇宙考古:時空探索”展覽開幕式2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
展覽現場。 中新社記者 田雨昊 攝
展覽分為“儀器和技術:繪制宇宙”“大數據的星空”“可持續的太空”“未來:行星之旅”四個部分,融科學探索和藝術詮釋為一體,將宇宙中真實、分散、抽象的數據,通過數字裝置、互動體驗、動態雕塑和前瞻性設計等多種形式呈現出來。這些展品既包含對人類與地球和宇宙關系的思考,又有對宇宙數據和圖像的可視化研究,還有對空間污染治理以及對未來人類太空生存的探索,展示出當代科學研究跨國界、跨學科高度協作的豐碩成果,又從不同維度構建了人類探索宇宙的歷史敘事。
其中,中國國家博物館藏《南宋天文圖碑拓片》呈現了這塊碑的原狀:碑面上半部刻星圖,下半部刻釋文,闡釋天體運行、四季更替、歷法推算等理論。星圖共刻1434顆恒星,還繪有赤道、黃道、二十八宿區線以及銀河的界線。此圖遠比歐洲同時期的星圖更為系統和完整,現代天文學家通過計算機比對,確認其星位與現代星表高度吻合。
展覽現場。 中新社記者 田雨昊 攝
交互裝置《宇宙碰撞》是一套交互式天體物理可視化系統,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望遠鏡采集的約500幅深空影像為數據基礎,借助碟形頂投影、光學增強模塊等技術,使螺旋星云結構、星系碰撞過程等天體現象可視化呈現。觀眾沉浸于重構的天幕空間中,既是一種信息體驗,也是一種沉思,將人類與宇宙更緊密地聯系在一起。
影像《光的考古學》數據取自“虛擬現實宇宙項目”天文數據庫,帶觀眾從地球開始,穿越時空,回到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產生之時,直至138億年前神秘的宇宙起點。各種宇宙天體、大尺度的片狀宇宙結構、星星在這里誕生和消亡,刷新觀眾對宇宙歷史的深度理解。
展覽現場。 中新社記者 田雨昊 攝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帶來的影像裝置《星際時鐘》,通過計算地球、空間站、月球、火星與太陽的相對位置關系,模擬同一束陽光,在不同天體上呈現的光影變化,構成一系列“星際時鐘”,讓觀眾感受星際旅行中的時間流逝。
據悉,展覽將于7月3日起對公眾開放,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三個月。(完)
【編輯:胡寒笑】 ...【時尚】
閱讀更多英偉達宣布云游戲服務將登陸汽車平臺,可提供1000多部游戲
時尚以前玩大型游戲只能在電腦上或者手機上,以后在車上就可以玩這些游戲了。近日,英偉達NVIDIA)宣布云游戲服務將登陸汽車平臺,而首批支持汽車品牌包括比亞迪、現代、起亞、捷尼賽思以及Polestar極星。 ...
【時尚】
閱讀更多祝賀Meta Quest Pro VR頭顯在2022五星獎頒獎盛典中榮獲:年度先鋒產品獎
時尚2022年是充滿挑戰的一年,大家面對了一種全新的形勢,但是在種種困難下,家電、手機、影像、PC、健康、汽車、影音各個行業依然為消費者帶來一波又一波的新品,繼續服務消費者,為消費者帶來更好的體驗。在如此 ...
【時尚】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友情鏈接
- 中國足協:超2.5萬人注冊“中國足協球員自薦系統” 303人進入備選庫
- 美國得克薩斯州洪災已致24人死亡
- 追憶民進先賢嚴景耀:以赤子之心照亮法治中國之路
- 晶采觀察丨青春力量 賦能新征程
- 普氏原羚與黑頸鶴在青海湖北岸“同框”覓食
- 四川丹巴縣境內突發泥石流災害 暫無人員傷亡報告
- 行進中國|念好文旅經 鄉村正振興
- 香港藝人探索廣州文旅:在時光交錯里讀懂灣區共鳴
- “百年中國漫畫——從傳統連環畫到當代漫畫” 展覽在法國開幕
- 千年佛光寺發現88周年 中國專家學者“對話”大唐遺構
- 瞄準中低位直腸癌治療難點,中山醫院許劍民團隊重大研究成果發布
- 湖南:創建精品航線 交旅融合發展
- 湖南校企合作“雙進雙轉”持續升溫
- 上海交響樂團舉辦建團145周年音樂會
- 聚焦“稅收·法治·公平” 湖南啟動第34個稅收宣傳月
- 岳陽市博物館重新開放
- “小修小補”需求升級,從業者如何抓住新機遇?
- 藍山:集中評查把牢基層案件質量“生命線”
- 國家發展改革委:7月將下達今年第三批消費品以舊換新資金
- 這20個城市實施城市更新,中央財政擬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