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熱點 >>正文
绝地翻盘还是彻底下台?泰国总理佩通坦政治命运待定|国际识局
熱點61人已圍觀
簡介
視頻:佩通坦站在懸崖邊,或難翻盤 專家解析泰國政局兩種走向|國際識局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7月4日電 (記者 管娜)執政未滿一年,泰國史上最年輕的總理佩通坦,正面臨政治生涯中最嚴峻的一次挑戰。
“錄音事件使得泰國內部原本存在的各種對立或分歧,一下子爆發出來,佩通坦繼續擔任總理的可能性并不大。”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國際戰略研究所副研究員唐奇芳在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指出。

錄音事件,打開“潘多拉魔盒”
泰國憲法法院7月1日宣布,受理有關調查總理佩通坦是否存在違憲行為的請愿書,并決定即日起暫停佩通坦行使總理職權,泰國政壇再生波瀾。
而這一切的導火索,是一段電話錄音。
6月18日,柬埔寨方面流出一段佩通坦和柬埔寨參議院主席洪森的通話錄音,引發巨大爭議。泰國執政聯盟第二大黨自豪泰黨宣布退出執政聯盟,其黨首、副總理兼內政部長阿努廷等多名自豪泰黨內閣成員辭職。
佩通坦很快對此道歉,但風波仍持續發酵。
6月28日,大批反對者在曼谷市中心舉行大規模集會,要求佩通坦下臺。這位年輕女總理的支持率,也暴跌至9.2%。
唐奇芳指出,錄音事件好似“打開了潘多拉魔盒”,引發了一系列反應。
“而此事發生的深層原因,最主要的還是泰國不同的政治力量之間長期斗爭和矛盾爆發的結果。”唐奇芳說。
唐奇芳認為,目前泰國的執政聯盟“危如累卵”,錄音事件使得2024年8月以來達到的脆弱平衡開始崩潰,泰國內部的各種對立和分歧,一下子全部爆發出來。
保住總理之位,并非當務之急
遭到暫時停職后,佩通坦當天表示,將在憲法法院規定的15天內,準備好辯護材料,并稱將在停職期間將繼續為國家工作。
佩通坦能否挺過這一關?
唐奇芳從兩個角度進行了分析。
首先,從執政聯盟內部看,由于自豪泰黨已宣布退出執政聯盟,議會席位減少,而聯盟內部出現分裂跡象,各黨已經開始動搖。
另一方面,根據泰國最新民調,為泰黨的支持率僅有10%左右,而反對黨人民黨超過40%。民意對為泰黨十分不利。
由此,唐奇芳認為,“如果佩通坦想辯護成功繼續擔任總理,難度會非常大,這種可能性并不高。”
“佩通坦的當務之急,是思考如何采取有效手段,保住為泰黨以及自己將來從政的空間和前途。”唐奇芳表示。
她進一步說,“佩通坦能否繼續擔任總理并非最重要的,如何在一定程度上,挽回民眾對為泰黨、包括西那瓦家族的好感或支持,不要讓目前的不利情況進一步惡化,才最重要。”
未來泰國政局,可能有哪些走向?
新加坡《聯合早報》稱,佩通坦和其執政聯盟未來的不確定性,影響了泰國政局的穩定性,以及政府促進經濟增長的努力。
沉重壓力之下,他信家族的政治命運再次陷入撲朔迷離的狀態。

“此次事件嚴重沖擊了他信家族,使其元氣大傷。”唐奇芳說道。
唐奇芳表示,“近20年來,為泰黨在整個泰國政治中,是最重要的政治力量之一,他信家族也是最有影響的一個政治家族。但隨著泰國社會和政治的變化,為泰黨的執政基礎,也隨著時間流逝不斷削弱。”
在她看來,佩通坦繼續擔任總理的可能性非常小,而泰國政局,也隨之迎來兩種走向。
第一,不提前大選,維持目前的執政聯盟。
唐奇芳說,如果不提前大選,不解散下議院,維持現在的以為泰黨為首的執政聯盟的話,為泰黨將提名新的總理人選。
第二,解散下議院,提前舉行大選。
如果佩通坦下臺后,很快舉行大選,唐奇芳表示,按照目前的民意,結果會對為泰黨不利。風頭正盛的人民黨,很有可能組閣。
“佩通坦的政治前途很可能在兩個月內終結。”新加坡《聯合早報》援引泰國政治學家的話稱。與此同時,輿論認為,目前泰國低迷的經濟,恐怕承受不起這場政治巨變。(完)
【編輯:黃鈺涵】 ...Tags:
相關文章
黑龍江出臺17條政策措施 支持航空航天產業高質量發展
熱點中新網哈爾濱7月4日電 (記者 姜輝)4日,記者從黑龍江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獲悉,近期,黑龍江省圍繞加快航空裝備“整機+配套”協同發展、推動航天產業研發制造服務一體化發展、強化產業創新發展、促進市場主體量質齊升、支持創新拓展應用場景等5個方面,制定出臺17條政策措施,著力打造一批航空航天領域新增長點,加快構建擴增航空航天裝備產品譜系,持續提升航空航天產業核心競爭能力。
黑龍江省是國內航空航天產業發展較早、基礎較好的省份之一。多年來,黑龍江省航空航天產業龍頭企業和重點大學、院所踐行國防安全和產業安全的使命,主動融入和服務國家大局,承接國家航空航天研發和生產力布局,在整機研制、核心部件、關鍵材料等領域形成了具有龍江特色和較強競爭力的航空航天上下游產業鏈,擁有中航工業哈飛、廣聯航空等整機企業和以中國航發東安為代表的50余家配套企業,產品包括AC312系列直升機、Y12系列渦槳通用飛機、固定翼和旋翼無人機、航空發動機、精密航空傳動系統以及各類航空航天零部件及材料,已發展成為國內最大的民用直升機制造基地、航空鋁鎂合金加工基地和航空復合材料生產基地,具備雄厚的創新研發能力、技術人才儲備及豐富的應用場景。
近年來,黑龍江省大力實施產業振興行動計劃,將航空航天產業作為構建“4567”現代化產業體系中的重點之一,搶抓航空航天產業加快民用化、商業化、規模化轉型重大機遇,以擴大消費需求為牽引,以強化提升綜合服務能力為保障,加快“整機+配套+服務”一體化推進,重點發展面向民用領域和商業化應用的航空航天系列產品,加快打造航空航天產業大省強省。(完) 【編輯:黃鈺涵】 ...
【熱點】
閱讀更多中國熱帶牧草“草根”逆襲:科技“種”出南方養畜新未來
熱點中新網儋州7月2日電 題:中國熱帶牧草“草根”逆襲:科技“種”出南方養畜新未來
記者 王曉斌
在海南省儋州市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的試驗田里,一片片翠綠的牧草在熱帶陽光下茁壯生長。很難想象,這些看似普通的“草”,卻承載著中國南方畜牧業轉型升級的重要使命,更見證了中國熱帶牧草研究從“零”起步到世界前列的歷史性跨越。
7月1日,位于海南儋州的國家熱帶飼草種質資源圃,“熱研四號王草”高度超過2米。 林紅生 攝
近年來,由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原副院長劉國道主導的“熱帶牧草種質資源收集保存及創新利用”項目不斷取得新進展。這個起點于38年前的科研攻關,成功將中國熱帶牧草種質資源保存量提升至世界第二位,為南方畜牧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從“人畜爭糧”到“藏糧于草”
長期以來,我國南方地區面臨著牧草品種匱乏、草畜配套程度低、人畜爭糧矛盾突出等問題。有統計顯示,我國大部分地區的牲畜冬季缺草。
“飼草是畜牧業發展的物質基礎,沒有好草就養不出好牛好羊。”劉國道介紹,隨著“糧改飼”“藏糧于草”等理念的提出,草牧業在農業系統中的地位日益凸顯,牧草種業已成為關系國家食物供應安全的重要環節。
早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起,劉國道就帶領團隊開始了漫長而艱辛的熱帶牧草種質資源收集保存工作。38年來,他們的足跡遍布我國南方11省區和全球107個國家,累計收集各類熱帶牧草種質資源19422份。
建成世界第二大熱帶牧草“基因庫”
“每一份種質資源都是珍貴的遺傳基因,是未來育種的重要材料。”劉國道介紹,團隊在全球范圍內廣泛收集種質資源的同時,還發現并命名了6個植物新種,發表中國新紀錄屬1個、新紀錄種8個、海南新紀錄種66個。
7月1日,位于海南儋州的國家熱帶飼草種質資源圃內,不同品種的飼草。 記者 王曉斌 攝
更為重要的是,團隊構建了集資源圃、種質庫、離體庫、標本館于一體的熱帶牧草資源保存平臺,資源保存量達到98科598屬1493種共1.94萬余份,規模僅次于國際熱帶農業研究中心,位居世界第二。
在此基礎上,團隊通過系統選育、雜交育種、誘變育種、生物技術育種等方法,成功培育出熱帶牧草新品種25個。其中,“熱研四號王草”年畝產鮮草可達3-5萬斤,是我國目前產量最高的刈割型禾本科牧草;柱花草則成為我國南方最重要的豆科牧草,在林草畜復合經營系統中得到廣泛應用。
科技創新破解產業發展瓶頸
種質資源的豐富為產業化發展奠定了基礎,但要真正實現產業突破,還需要配套的繁育和栽培技術。
劉國道團隊研制了象草快速繁育技術,克服了種苗生產的時空限制,建立良種繁育基地8個,年生產種子(莖)7.8萬噸,實現了我國熱帶牧草種子(莖)生產的國產化。
在栽培技術方面,團隊首創“育苗移栽法”建立柱花草人工刈割草地,除雜成本降低50%以上,增產超過1倍。研發的“柱花草+大翼豆+銀合歡+臂形草”混播組合和免耕法草地建植技術,使草產量提高3-5倍。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團隊在國際上首次闡明了柱花草協同適應鋁脅迫的重要機制,為熱區酸性土壤的高效利用提供了科學依據,解決了南方酸性土壤種草難的技術瓶頸。
125億元效益惠及千萬農戶
科技創新的最終目的是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據統計,該項目成果近三年累計推廣2743萬畝,提供了華南地區85%以上的青飼料,創造經濟效益125億元,惠及千萬農戶。
在云南、廣西、貴州石漠化地區,團隊構建的“果上山—草蓋地—藤蓋石—畜吃草—糞還田”綜合治理模式,實施后水土流失減少40%以上,當地農業增收2-3倍。
項目還深度挖掘“飼草+”功能,研發林下間作牧草技術11項,構建了熱帶經濟林間作豆科牧草模式。“熱帶果園間作柱花草提質增效技術”入選農業農村部主推技術,在四川攀枝花等地大面積推廣,為打造金沙江干熱河谷優質芒果產業提供了科技支撐。
隨著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入推進,中國熱帶牧草研究成果也在走向世界。項目培育的部分品種已推廣到世界熱區。項目團隊還編寫出版了《柱花草栽培及利用技術》中、英、法文版本,《南方農區畜牧業發展實用技術叢書》19冊等科普讀物,累計培訓海外學員1900名,培訓國內農技人員和農民2.4萬多人次。(完)
【編輯:劉陽禾】 ...【熱點】
閱讀更多(鄉村行·看振興)貴州沿河:花椒坐上“小火車” 采收省時又省力
熱點中新網貴州沿河7月2日電 (陳晶晶 張洪權)時下,正值花椒成熟采摘時節,在貴州沿河土家族自治縣烏江花椒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花椒種植基地,村民手持電動剪刀將成熟的花椒枝條剪下并整齊碼放后,就坐上單軌“小火車”穿梭于椒林間,被送往基地的烘干加工車間。
圖為在貴州沿河自治縣的花椒種植基地,“小火車”在運輸新鮮花椒。張洪權 攝
“目前基地已建成7條、總長2.8公里的山地單軌運輸軌道,配備了3臺運輸車,每天運輸鮮花椒3500公斤左右。”沿河自治縣烏江花椒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徐飛說,花椒坐上“小火車”,不僅提高采摘效率,還節省30%人工成本。
圖為貴州沿河自治縣,村民在采收新鮮花椒。張洪權 攝
2025年,沿河自治縣種植花椒面積7000余畝,目前花椒已進入全面采摘期,鮮花椒產量預計在3550噸左右。
“小火車”隨山勢高低蜿蜒起伏,能在陡坡和花椒林中載物穿行,牽引機頭可實現無人操作,各種坡度的山坡上下自如,自動將花椒平穩送達烘干車間,以最快速度高效保障新鮮花椒的品質,既節省運送環節的人力,又方便快捷。
圖為村民在采收新鮮花椒。張洪權 攝
“這里的花椒都種植在石旮旯里面,以前采摘后全靠人工肩挑背扛,自從去年用上‘小火車’代替人工搬運后,輕松多了。”徐飛說,山地單軌運輸車由單軌道、汽油機、貨箱等少量機械配件組成,設備操作便捷、穩定可靠。
沿河自治縣投入使用山地單軌運輸車不僅解決了喀斯特山區農業生產中采摘、采收現場運輸難的問題,還提高了農作物采收效率,助力鄉村振興。下一步,沿河自治縣還將采取財政補貼的方式,大力推行喀斯特山區地形適合農機具,幫助基地和種植大戶高效便捷地采摘運輸鮮花椒。(完)
【編輯:曹子健】 ...【熱點】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友情鏈接
- 靜安蘋果店再現人海盛狀,現場觀眾:都瘋了一樣
- AWE驚現163英寸TCL大電視,堪比人高!
- 華為全場景有那么好?沉浸式體驗AWE華為1500+平方米展區
- AWE驚現163英寸TCL大電視,堪比人高!
- 何不食肉糜?蘋果“蝦仁豬心”:125GB的iPhone不夠用就買云存儲
- 華為手機用戶狂喜,雷克沙發布全球首款1TB容量NM Card存儲卡
- 微軟新款Xbox主機獲得認證:為次世代打下基礎
- 蘋果靜安店開業,庫克親臨!現場合影簽名,人太多了
- 顏控黨留步,AWE這個展臺讓我心水了
- 都走“紅米”路線?小鵬將推全新子品牌 預計三季度上市
- 零跑B10預售10.98萬起!LEAP3.5架構重新定義智能SUV市場規則
- 想買SSD要趁早:消息稱四月份廠商將提高閃存報價
- 能裝9200輛車的巨無霸!比亞迪第五艘滾裝船“長沙號”即將下水
- 京東方領銜,中國屏幕技術加速崛起,韓企OLED市場份額承壓
- 丐中丐版特斯拉Model Y曝光!現款車型賣不好時才會推出
- 雷軍公布小米史上最強年報:總營收3659億元,汽車業務收入328億元
- 高通發力“游戲掌機”,推出三款G系列游戲芯片,國產設備搶首發
- 蘋果M3 Ultra擊敗英偉達RTX 5070 Ti,GFXBench跑分成績出爐!
- iPhone 17系列全系機模曝光,新增的Air機型肉眼可見的薄
- 極致輕薄的iPhone 17 Air砍了不少特征:電池和成像成重災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