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比亞迪漢L/唐L正式上市。
其中,對標小米SU7的漢L售價很低,官方指導(dǎo)價21.98萬元至27.98萬元,算上1.5萬元的置換補貼,實際售價為20.48萬元-26.48萬元。
要知道,頂配漢L EV對標的車型為小米SU7 Ultra,零百加速只要2.7秒,相當于加速性能上縮水0.72秒,但價格上便宜26.5萬元,一臺買兩臺!
就在很多人為比亞迪高性能低價格而感到興奮時,有博主發(fā)現(xiàn)了這款車的一個問題,那就是單電機后驅(qū)版車型雖然搭載500kW的大電機,然而零百加速只有5.5秒。
作為對比,智己L6搭載248kW電機,功率只有漢L EV的一半,但依舊做到了4.6秒的零百加速。
難道是車重造成的?
筆者查閱了相關(guān)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漢L EV的裸車重量2283千克,而智己L6的裸車重量為2090公斤,雖然確實相差193公斤,但這點重量并不會對加速產(chǎn)生如此大的影響,問題究竟在哪里?
事實上,核心在于比亞迪這臺大電機的參數(shù)。如果你仔細觀察配置表,就會發(fā)現(xiàn),它的最大功率雖然有500kW,但它的峰值扭矩只有420Nm,和智己L6差不多。
扭矩直接決定加速性能,所以漢L和智己L6的加速性能差不多,也就能夠理解了。
可是,比亞迪為啥要研發(fā)這種奇怪的電機呢?就是為了打破“電車極速不如油車”的定律。
很多開過電車的朋友都知道,電車只在啟動時比較快,但上了高速尤其是100km/h之后再加速,就很慢了,極速也只有170-180km/h。
比亞迪漢L這么一來,直接將極速推到了240km/h,幾乎超過了大多數(shù)燃油車,和大排量豪華車的水平相當。
這也解釋了為何漢L采用245mm“窄胎”的原因。
所以,新的問題又來了,一臺注重家用或商用的中大型轎車,要那么高的極速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