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休閑 >>正文
东西问丨保继刚:如何打造持续引人的中国乡村旅游?
休閑296人已圍觀
簡介
中新社廣州7月6日電 題:如何打造持續引人的中國鄉村旅游?
——專訪中山大學旅游發展與規劃研究中心主任保繼剛
中新社記者 許青青

2024年底,聯合國旅游組織執行委員會公布2024年“最佳旅游鄉村”名單,云南阿者科村、安徽小崗村、浙江溪頭村等中國申報的7個鄉村成功入選。至此,中國成為擁有“最佳旅游鄉村”數量最多的國家,總數達15個。
與此同時,隨著中國全面放寬優化過境免簽政策,越來越多外國人來華旅游,而中國鄉村游以其獨特的魅力,成為外國游客體驗中國文化、感受自然風光的重要選項。
中國鄉村旅游有何發展潛力?如何實現可持續發展?第16屆尤利西斯獎獲得者、聯合國旅游組織旅游可持續發展觀測點管理與監測中心主任、中山大學旅游發展與規劃研究中心主任保繼剛日前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對此作出解答。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近年來,中國鄉村旅游蓬勃發展,受到海內外高度關注。中國鄉村旅游的魅力在哪里?
保繼剛:過去提起鄉村,人們普遍認為它是落后的。然而,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不斷推進、城市人口越來越多,鄉村地區逐漸在生態環境等方面顯現出新優勢,比如人們常說“農村山清水秀”“農村的食物更加有機健康”等,鄉村旅游隨之逐漸興起。
中國大力實施的鄉村振興政策也是鄉村旅游蓬勃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以廣東省“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為例,該工程涵蓋了縣、鎮、村三個層級,核心目標之一是改善鄉村人居環境。如村村通公路、垃圾集中處理和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逐步完善,顯著提升了鄉村人居環境,也為鄉村旅游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因此,出現了一種有趣的反差:隨著在城市居住時間延長和收入相對增長,越來越多城市居民渴望外出旅行,其中,不少人選擇周邊鄉村地區短途游,像廣州的居民可能會前往從化、增城、花都,或南昆山等地,這是一種常見的旅行模式。
此外,中國推行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后又延長到240小時,極大便利了外國人來華旅游。中國鄉村游以其獨特的魅力,成為他們欣賞中國自然風光、體驗傳統文化,探索他們心目中“真正的中國”或者中國另一面的重要選擇。
隨著中國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歡迎外國游客,外國游客在中國的支付方式也更加多元化,加之社交媒體上豐富的旅游攻略分享,目前已形成一個越開放影響力越大的良性循環。

中新社記者:中國鄉村旅游發展現狀如何?有何潛力?存在哪些問題?
保繼剛:中國鄉村旅游發展呈現出明顯不平衡態勢。江蘇蘇州、昆山的古鎮水鄉旅游起步較早,屬于鄉村旅游的先行者。浙江的莫干山同樣也屬于鄉村旅游的范疇,其與云南、貴州、青海、新疆、西藏等地的鄉村旅游相比,無論是在發展程度還是規模上都是領先的。
中國鄉村旅游目前依然處于蓬勃發展階段。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和基礎設施的持續改善,中國鄉村旅游規模仍持續擴大,這是一個基本趨勢,未來發展潛力不可估量。
鄉村振興的核心在于產業振興,如果沒有產業支撐,鄉村的空心化和衰落將不可避免。在不改變土地利用和村落整體環境的情況下,旅游是鄉村可以發展的另一產業。但任何產業的興起和發展都會伴隨很多挑戰,我們過去曾利用招商引資的方式發展旅游,尤其是引進較大的資方,這樣的發展方式導致主要利潤流向資方,當地居民受益有限。
我認為,發展鄉村旅游最重要的原則是要確保當地居民能夠從中受益,明確民眾所創造的旅游吸引物的權益歸屬,讓村民分享更多鄉村旅游發展帶來的成果。當前,在鄉村振興戰略下,政府投入大量資金用于基礎設施建設,但當涉及收益分配時,收益應歸誰所有?村民應得多少比例?這些問題是鄉村旅游發展過程中亟待解決的難題。此外,技術性問題也可能成為發展中的障礙。

中新社記者:2024年,云南阿者科村入選聯合國旅游組織“最佳旅游鄉村”名單。您倡導并主持實施了旅游減貧“阿者科計劃”,請您以阿者科村的開發為例,談談如何繼續挖掘、培育中國鄉村旅游的潛力?
保繼剛:越來越多人意識到,如今的“鄉村振興”,除了經濟層面,還包括文化、制度及治理等多個維度。發展鄉村旅游,關鍵是如何通過制度設計,讓更多本地人參與其中并從中獲益。
在“阿者科計劃”的實踐中,我們通過壯大集體經濟并利用旅游產業的分紅,把一些具有現代管理意義的規則嵌入村集體經濟的發展中去,制定了一些新的鄉規民約,將鄉村治理有效融入制度體系中。
同時,“阿者科計劃”模式規定70%的旅游收益歸農民所有,30%歸政府的部分并不被抽走,而是留在村集體經濟公司內部繼續投資發展。這是在分配制度設計上確保農民成為最大的受益者,將鄉村的發展跟當地村民的利益捆綁起來。
這種制度設計意義在于它不僅解決了鄉村脫貧問題,而且鄉村經濟問題的改善也逐步吸引年輕一代回流鄉村發展,從而確保了鄉村發展的可持續,也為鄉村未來的小康生活奠定基礎。從貧困山村到世界“最佳旅游鄉村”之一,阿者科走出了一條文化遺產與經濟社會共生共榮的可持續旅游之路。
值得注意的是,鄉村的發展主要依托于其現有資源,而大資本的介入可能會超出鄉村的承受能力,并且投入產出比相對較低。

中新社記者:您和您的團隊未來將如何推進中國鄉村旅游的發展?
保繼剛:我認為,中國發展鄉村旅游最大的優勢在于我們的社會制度——社會主義制度。中國能夠將稅收集中起來,從中撥出一部分反哺農村,并且反哺的力度在其他國家是較為少見的。
例如,當前正在推進的鄉村振興、希望工程等項目,政府在農村不征收農業稅的情況下,依然大力投資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這是中國相較于其他國家在發展鄉村旅游方面的優勢。
除了人居環境,發展鄉村旅游的必要條件是景觀必須優美,能夠吸引游客。以云南省元陽縣為例,元陽縣梯田核心區擁有82個自然村,這82個村落并非都具備發展旅游業的條件,但適合發展旅游業的,算起來至少有20個。
目前,前往這些村落的近距離交通已較為便利,但遠距離交通仍需改善,例如機場和高速公路的建設。上述約20個村落中,目前已有幾個獲得了發展機會,通過開設餐館和民宿增加經濟收入。
我們完成阿者科計劃后,一直在致力于復制推廣這一模式,目前已經在云南和新疆開展了相關工作。如果有幾十個示范村作為案例,后續的復制推廣將會更加順利。
基于阿者科計劃,中國教育部成立了高校旅游幫扶聯盟,由中山大學擔任理事長單位。目前,已有30多所高校加入該聯盟,全國有數百所高校開設了旅游本科專業,許多學校都表現出參與鄉村旅游建設的意愿。(完)
受訪者簡介:

保繼剛,中山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部副主任、中山大學旅游發展與規劃研究中心主任、聯合國旅游組織旅游可持續發展觀測點管理與監測中心主任等職務。2023 年被聯合國旅游組織授予第16屆“尤利西斯獎”。
【編輯:張令旗】 ...Tags:
相關文章
聚焦科技成果轉化與區域創新協同 朝陽區技術經理人聯盟成立
休閑中新網北京7月3日電 7月3日,2025全球數字經濟大會“技轉人才生態與區域產業創新協同”專題論壇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論壇中,朝陽區技術經理人聯盟正式啟動。
2025全球數字經濟大會“技轉人才生態與區域產業創新協同”專題論壇現場。(主辦方供圖)
據介紹,朝陽區技術經理人聯盟將通過實施科研資源共享、產學研信息融通、應用場景開放、政策精準引導、金融服務支撐等五大舉措,構建“需求挖掘—技術匹配—中試加速—產業落地”的全周期服務體系,提升科技成果本地轉化率和產業化效能。來自首都醫科大學、中國技術創業協會、北京工業軟件產業創新中心、伽利略資本的多位資深專家受邀成為該聯盟首批成員。
論壇上,朝陽北部科創帶運營中心正式揭牌。該運營中心將建立概念驗證中心、垂直創新孵化中心、青年科學家會客廳、技術經理人聯盟、產業創新空間矩陣及多元公共服務空間,推進朝陽北部科創帶打造世界級科技成果轉化創新街區新地標,為朝陽區科技創新發展提供新動能。
朝陽區委常委、副區長舒畢磊在致辭中表示,近年來,朝陽區深入實施“商務+科技”雙輪驅動發展戰略,與高校共建北工大山河灣谷創新區、北京理工大學朝陽科技園,以奧運村街道為核心區域打造朝陽北部科技創新發展帶,加快區域科技成果轉化。未來將進一步強化創新政策供給、加大耐心資本供給、補齊創新空間短板、營造包容開放的創新文化生態,構建和完善科技成果轉化和區域協同創新生態體系。
中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協會會長姚為克指出,技術轉移轉化本質上是知識、技術、人才、資本等創新要素在全球范圍內高效流動與優化配置的過程。打造高水平技轉人才生態應在引育國際化技轉人才隊伍、拓展全球技術轉化通道、強化專業服務支撐等方面深化探索。
本次論壇由全球數字經濟大會組委會主辦,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政府、中關村朝陽園管委會(區科信局)、奧運村街道承辦,朝陽北部科創帶運營中心、北京氪星創服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北京技術市場協會協辦。來自政府部門、全球智庫、科研院所、創新企業、投資機構的200余位代表參會。(完)
【編輯:惠小東】 ...【休閑】
閱讀更多廣東省應急航空救援陽江基地投入備戰執勤
休閑中新網廣州7月8日電 (記者 王堅)據廣東省應急管理廳8日消息,隨著2架印有“廣東應急”字樣的高性能應急航空救援直升機(1架Mi-171、1架Ka-32)在該省陽江市陽東區合山機場平穩降落,目前,廣東省應急航空救援陽江基地已正式投入備戰執勤。
直升機降落現場。廣東省應急管理廳 介紹
廣東省應急管理廳介紹,此舉旨在科學應對臺風、強降雨等災害性天氣挑戰,該廳積極統籌優化全省應急航空救援力量部署,動態、科學調整駐防安排。
廣東省應急管理廳表示,立足全省災害風險特點及季節變化,經過科學研判,將應急航空力量向粵西沿海地區傾斜。應急航空救援直升機響應快、航程遠、機動性強且受地形限制小,在極端天氣下陸路交通中斷、災情不明時,第一時間快速抵達目標區域,對重要堤防、水庫、交通干線進行空中偵察巡查,開展人員轉移、緊急搜救、物資運輸等立體救援,特別是在“三斷”地區救援中,發揮“空中硬核”保障作用。
駐防期間,陽江基地駐勤的廣東省防災減災中心(省應急航空救援中心)指揮觀察員將協同駐防機組,與陽江市應急管理、消防救援等部門構建高效聯動響應機制,落實24小時值班備勤制度,做到聞令即動、快速響應,力求最短時間內直抵災害現場核心區域,實現“力量投送快、信息獲取快、生命救援快”目標,極大提升應對極端災害的初期控局能力和黃金時間救援效率。
據悉,廣東省應急管理廳安排應急救援直升機進駐陽江,精準彌補了粵西沿海地區在應對重大氣象災害時地面救援力量的短板,也推動陽江市“空地一體、水陸協同”的現代化立體化應急救援網絡建設邁向新階段。這既是保障陽江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空中生命線”,更是廣東為安全、科學、高效、快速處置汛期各類突發災害風險,硬核護航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
廣東省防災減災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陽江基地駐防的應急航空救援直升機將持續深化與地方救援力量的協同合作,不斷夯實綜合應急救援能力。(完)
【編輯:陳海峰】 ...【休閑】
閱讀更多尼泊爾突發洪水沖毀中尼邊境大橋 多人失蹤
休閑中新社加德滿都7月8日電 (崔楠 拉姆·卡吉·蒂瓦里)受持續強降雨影響,尼泊爾北部拉蘇瓦縣8日凌晨突發洪水,已致多人失蹤。
據拉蘇瓦縣警方介紹,洪水于8日3時許襲來,約1小時后沖毀拉蘇瓦堡口岸的大橋,致人員和車輛無法通行。位于口岸的海關辦公樓和陸路口岸陸港設施受到不同程度損毀,多輛停放在陸港的電動汽車被沖走。
拉蘇瓦口岸警方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其辦公場所亦遭洪水侵襲,電腦、公章等設備被洪水沖走。
據尼泊爾媒體《新興尼泊爾報》援引尼武警部隊消息稱,目前,至少有3名尼泊爾警察和9名在尼泊爾海關工作的尼泊爾人下落不明。
中國駐尼泊爾大使館向中新社證實,截至發稿時,據中方企業核查,中方援建尼方口岸一側設施項目有6名中方員工、8名尼方員工失蹤,目前尼方軍警部門正開展緊急救援。(完) 【編輯:鄭云天】 ...
【休閑】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友情鏈接
- 調查:超九成照片使用手機拍攝 對膠片感興趣人群激增
- 中國電信推出麥芒A20,酷似華為暢享50z,到手價最低1299元
- 三星Galaxy Z Fold5手機外觀曝光:大幅優化折疊間隙
- 掃地機也能高效清潔頑漬?一文讀懂追覓掃地機器人清潔力的秘密
- 蔚來手機獲批無線電核準 有望今年下半年亮相
- 三星7月新品宣傳海報全曝光,包含折疊屏手機、智能手表、平板等
- 中興Axon 50 Ultra 5G手機開啟預約,雙向北斗衛星消息暫未上線
- 2023款路虎發現運動版官圖曝光:外觀變化不大 內飾升級
- 索尼將為手機圖像傳感器品牌LYTIA擴充產品線,并使用全新命名
- 英特爾&ROG訪談 :13代酷睿處理器如何讓筆記本達成性能巔峰
- 定位超邁巴赫!梅賽德斯Mythos系列首款車型即將問世
- MWC2024丨紫光展銳發布V620芯片平臺及產品,更有AI賦能全棧解決方案
-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蘋果取消電動汽車項目
- “不看工資條”出問題了?王自如被曝強制執行3383萬
- 英偉達GeForce RTX 5090性能提升超60%:AMD不玩了,根本沒法打
- realme發布真我12 Pro系列手機:拍照體驗媲美旗艦,1499元起誠意十足
- 百萬懸賞“押注”AI,4999元起的魅族21 Pro,值得買嗎?
- 新年伊始,煥新桌搭,不如從達爾優EK75三模機械鍵盤開始?
- MWC2024丨專訪愛立信高管:5G Advanced與Open RAN兩手抓,同時擁抱生成式AI
- 修不起的小米14Ultra,為什么海外銷量暴漲三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