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探索 >>正文
河北石家庄:校企合作共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
探索61人已圍觀
簡介 近日,石家莊鐵路職業技術學院與中車石家莊車輛有限公司開展校企合作共建活動,并簽署校企合作框架協議及“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合作協議。 根據協議,合作雙方將 ...
近日,石家莊鐵路職業技術學院與中車石家莊車輛有限公司開展校企合作共建活動,并簽署校企合作框架協議及“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合作協議。
根據協議,合作雙方將以“產教融合、思政鑄魂”為核心,打造“黨建引領、資源共享、雙向賦能”的協同育人體系。雙方將在人才培養、實習實訓、技術研發、員工培訓等多個領域展開全方位合作,助推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的深度融合。
中車石家莊車輛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建武表示,此次合作將企業生產實踐融入思政教育,使高校理論與企業文化傳承形成育人合力,必將推動產教融合深入發展,為國家職業教育事業貢獻力量。
石家莊鐵路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郭社軍表示,學院建校七十多年來為國家鐵路建設輸送了大批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通過與行業領軍企業的合作,學院將進一步優化專業設置,完善人才培養計劃,為推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活動期間,雙方共同參觀了中車石家莊公司的勞模工匠創新聯盟、廠史館和黨史館,并圍繞產教融合發展和“大思政課”建設等話題展開交流。(趙丹、李永生、牛春莉 石家莊鐵路職業技術學院供稿)
Tags:
相關文章
僑力僑智賦能 走出中非經貿合作新路徑
探索中新網深圳7月1日電 題:僑力僑智賦能 走出中非經貿合作新路徑
中新網記者 索有為
在非洲東部,占地數千畝的烏干達國家級工業園——中烏姆巴萊工業園,由烏干達最大的華人企業——天唐集團投資運營,自2018年3月啟動以來,已吸引50多家企業入駐,匯聚家電、日化、建材、醫藥、汽車制造等相關的行業,目前,園區已為當地創造5000多個就業崗位。
烏干達中國社團聯合會會長、烏干達深圳總商會會長、烏干達天唐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張志剛1日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表示,中烏姆巴萊工業園不僅推動了烏干達的經濟發展和工業化進程,還促進了人才培養、基礎設施建設和文化交流。
為響應在非洲建立“魯班工坊”的倡議,中烏姆巴萊工業園成立了烏干達魯班工坊培訓學院。
這座魯班工坊培訓學院由天津工業職業學院、埃爾貢烏干達技術學院、天唐集團共同建設,2020年正式揭牌運行。鉗工、工業仿真、數控加工……學院內設置多個實訓區,為非洲員工提供了不同類型的職業技能培訓,越來越多烏方員工成長為當地技術骨干和技術工人。
中國企業家考察中烏姆巴萊工業園。 受訪者供圖
2020年,天唐集團采用雙總部管理模式,在深圳注冊成立深圳前海益三達投資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作為中國總部,旨在結合其在非洲20余年的發展經驗,幫助更多中國企業,尤其是外向型企業“出海”,在實現產能轉移的同時助力目的國家的工業化建設。
天唐集團舉辦的“烏干達-深圳一帶一路投資合作交流會”2021年12月在深圳舉行,深圳市小商品協會、中國信保等80余家企事業單位負責人出席。五家與天唐集團達成合作共識的企業現場簽約,根據協議,他們將在中烏姆巴萊工業園共建太陽能產品、服裝產業園、裝配式建筑等項目。
深圳市經貿代表團在2023年10月訪問烏干達時,與烏干達深圳總商會舉辦企業座談會與經貿交流會,雙方簽訂友好合作協議。此外,天唐集團與深圳曼哈集團、深圳華瀾集團以及創維廚電有限公司分別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深圳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在創新驅動、產業升級、對外開放等方面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我們一直高度關注深圳的發展變化,并向肯尼亞政府積極介紹深圳這座活力之城。”肯尼亞華僑華人聯合會會長高瑋1日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說。
肯尼亞華僑華人聯合會(下稱“華聯會”)于2005年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成立,是東部非洲國家中成立最早的華人社團。經過近二十年的發展,現有會員300多人,并下設蒙巴薩、納庫魯、基蘇木3個地區分會。還下設華星影庫、華星書屋,編辦華聲報等華文媒體。
于2004年到肯尼亞定居的高瑋成立公司,為肯尼亞商人提供中國商貿資訊,幫助他們尋找中國廠商、參加商貿展覽,同時幫助中國企業開拓肯尼亞市場。
肯尼亞華僑華人聯合會主辦的內羅畢中國春節廟會。 受訪者供圖
“華僑華人具有熟悉當地投資環境和投資政策的優勢。”高瑋表示,華聯會將利用好這一優勢,為中國和肯尼亞尋找更多的合作新路徑,“我的個人企業也多次組織肯尼亞采購商赴深圳參加高交會等,為中非科技、產業合作搭建渠道”。
華聯會計劃推動與深圳商協會建立合作機制,邀請更多深圳優質企業組團訪問肯尼亞,通過共同舉辦中肯經貿對接會等活動幫助企業了解非洲市場,并在智能制造、新能源、綠色建材等領域促進雙邊合作。
高瑋稱,華聯會將探索在肯尼亞建立“深圳產品展示中心”或“深圳企業(非洲)合作服務站”,作為深圳企業走進東非市場的前沿窗口。同時借助深圳在文化創意、教育科技等方面的優勢,推動更多深圳文創、教育品牌在肯尼亞落地合作,豐富兩地人文交流。(完)
【編輯:付子豪】 ...【探索】
閱讀更多民航局:將啟用M503航線W121銜接線
探索中新網7月6日電 據中國民航局網站消息,為進一步優化空域環境、提升運行效率,即日起,民航將啟用M503航線W121銜接線。
圖片來源:中國民航局網站截圖 【編輯:蘇亦瑜】 ...
【探索】
閱讀更多良渚羅馬古城對話 中意人士冀合作共促遺產保護
探索中新社杭州7月6日電 (記者 王逸飛)7月6日,杭州良渚古城遺址迎來申遺成功六周年之際,“良渚與世界——良渚古城·羅馬古城”對話活動在杭州舉行。
中國和意大利是東西方文明的杰出代表。其中,良渚古城遺址是中國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實證,羅馬古城則是意大利古城與文物保護的典范。
“我們有責任保護古老的文化遺產并促進其發展,也需要加強交流以更好了解彼此的文化,為兩個偉大文明的未來發展尋找新機遇。”意大利國家旅游局駐華首席代表克里斯·瓦洛蒂認為,羅馬古城與良渚古城有許多相似之處,都像是“散落的露天博物館”,也都是文化遺產保護的“鮮活實驗室”。如今,在利用技術進行文化推廣、增強文旅體驗等方面可以開展深度合作交流。
意大利駐上海總領事館文化處處長達仁利表示,“文明對話可以促進雙方的相互了解、消除偏見,我們既要保護有形的文化遺產,也要保護無形的文化遺產,特別是針對年輕一代,一定要讓他們理解文化遺產的重要性。”
良渚博物院(良渚研究院)院長、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徐天進表示,展覽是博物館促進文化交流、文明互鑒的有效途徑。例如良渚博物院舉辦了“西班牙世界遺產尋珍——深讀古國文明之托萊多”圖片展、《尋跡羅馬:磚石上的文明史詩》圖片展等。接下來還計劃舉辦希臘考古成果展、埃及文明展等。
羅馬第五區市政議員、考古學家奧爾加·迪·卡格諾倡議意大利與中國共同致力于改善公眾獲取文化遺產和其益處的途徑,通過數字路徑保護文化遺產,推動文化遺產保護領域的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推動社會各界力量參與文化遺產保護。(完) 【編輯:李巖】 ...
【探索】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友情鏈接
- 繼歐盟限制統一采用USB
- 理想汽車2022年全年交付133246臺新車,12月份創下單月最高交付紀錄
- 無線充電普及了?Redmi K60 開箱上手
- 2022廣州車展|全新本田皓影插混版亮相,采用全新設計,純電續航為85km
- 2022年PC硬件回顧:凜冬將至,觀望中等待行業復蘇
- 蔚來汽車全年銷量達到122486臺,同比增長34%,月度交付也創新高
- 蔚來汽車全年銷量達到122486臺,同比增長34%,月度交付也創新高
- 谷歌Pixel 7或存在品控問題 未摔機但攝像頭模組出現破裂現象
- 理想汽車2022年全年交付133246臺新車,12月份創下單月最高交付紀錄
- 英特爾B760系列主板曝光:比B660更便宜
- 助力實現個性化健康需求 推動食藥同源產業新發展
- (話改革·建新功)唐英年:新的改革浪潮下,香港仍可擔當開拓者
- 印尼客輪沉沒事故:一場本可避免的災難?
- 斯諾克冠軍聯賽:中國選手姚朋成率先晉級32強
- (年中經濟觀察)全球最大“電力超市”到來 中國統一電力市場漸近
- 美洲人權法院首次明確各國有義務應對氣候變化
- 航母編隊訪港引關注 輿論稱激勵香港砥礪前行
- 2025年中國原生民歌節在內蒙古啟幕
- 國家統計局:6月下旬流通領域重要生產資料26種產品價格上漲
- 趕時間的人,權益保障如何跟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