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造車的消息一經公布,就引發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隨著新車發布的事件越來越近,相關消息也越來越多。近日,有多名從業者自曝降薪加入小米汽車,稱這是“夢想之作”,但也有人表示這只是為小米汽車造噱頭的炒作,背后也有不少利益驅動。

據了解,小米汽車目前已經招募了超過1000名研發人員,其中不乏來自傳統汽車企業、互聯網公司、造車新勢力等領域的精英人才。這些人才中,有的是被小米汽車的愿景和理念所吸引,有的是看中小米汽車的發展潛力和市場機會,有的是為了追隨雷軍這位互聯網大佬的腳步,也有的是為了實現自己的造車夢想。 然而有博主爆料,小米汽車研發團隊中很多人是自愿降薪降職加入其中,并沒有走很多車企常走的“挖人路線”,而是以“兄弟連”的路線。另據一位小米汽車的內部人士透露,小米汽車的薪酬水平并不高,甚至低于一些造車新勢力,因此很多人都需要做出犧牲。 還有一位來自一家知名互聯網公司的高級工程師,為了加入小米汽車,放棄了年薪百萬的待遇,降薪30%。還有一位來自一家傳統汽車企業的技術總監,為了加入小米汽車,降薪40%,并且放棄了原單位的股權和期權。 
不過也有人指出,這些博主只是為小米汽車制造噱頭的炒作而已,小米汽車實際上給予了這些相關人才很多特殊的福利,比如有先購買小米汽車的權利,以及參與小米汽車的股權激勵計劃等。這些福利雖然看似不值一提,但對于很多人而言確是極富吸引力的,因為他們相信,小米造車有望成為下一個造車神話,而他們可以借此機會成為下一個造車富豪。 事實上,小米汽車的人才策略,無疑是一種高風險高回報的模式,小米汽車從立項到如今,各種質疑的聲音就此起彼伏,外觀照片曝光后,“保時泰”的聲音更是甚囂塵上,小米汽車不僅需要吸引足夠的人才,還需要培養和留住這些人才,讓他們能夠在小米汽車的發展過程中發揮出最大的價值。 很明顯,小米汽車亟需一場勝利來證明自己,不久前雷軍在接受央視新聞采訪時表達了自己的“焦慮”:“我特別擔心一上來不火,大家都不買,這個你肯定很擔心;更擔心的是如果大家都來買,這一等要等一兩年,肯定會被罵慘”,并表示小米有足夠的敬畏之心,將會充分尊重汽車行業的規律,確保把第一輛車做好。 
至于小米汽車能否打贏這場“翻身仗”,或許我們很快就會看到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