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不行了!
就在昨天,日系汽車品牌三大金剛中的日產與本田,公布了2024年全年銷量。
其中,日產包含國內兩家合資企業,分別為東風日產和鄭州日產,生產的乘用車與商用車,全年累計銷量696,631臺,同比下滑12.23%。
本田更慘,包含廣汽本田與東風本田,累計銷量852,269臺,同比下滑30.1%。
銷量只是一方面,營收的下滑更嚴重,因為受到國內汽車價格戰的影響,本田與日產的單車平均售價近乎腰斬,導致整體營收和利潤率的大幅下調。
3-5年前,這兩家合資品牌還如日中天,怎么短短2-3年后,就不行了呢?
核心在于日本人的固執。
兩家汽車品牌,早在20年前就開發了屬于自己的混動技術。但是,本田的i-MMD直到2016年推出九代半雅閣混動才率先搭載,而日產更是到2022年的軒逸大換代,才終于舍得拿出e-Power。
即便相比日產早6年引入混動技術的本田,在最先搭載的車型上也主打高端高價,并沒想著普及這項技術。因此,最終被2021年12月份才發布DMi技術的比亞迪反超,錯失了市場。
之后,國內市場新能源的趨勢很明顯,國家已經出臺了購買新能源汽車免購置稅、送綠牌等政策。但本田和日產就是不跟進,其實在原理上,不論i-MMD還是e-Power,只要加裝容量稍微大一些的電池,并安裝一個充電口,就能享受這些政策,但它們偏不。
此時,不止比亞迪,來自國內的眾多汽車品牌都嘗到了政策帶來的甜頭,唯獨這些守舊固執的日系品牌,失去了市場。
接下來,隨著新能源汽車競爭的越發激烈,日系品牌在競爭中的地位將進一步走低。也就是說,2025年的銷量,相比2024年還有下降空間。
跟不上電動化與智能化的浪潮,那就只能接受市場滑坡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