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探索 >>正文
学习理想比亚迪?网传奔驰将推混动新车,采用大电池设计
探索92416人已圍觀
簡介當全世界在爭論汽車的未來是油還是電的時候,增程/插混車型異軍突起,在國內市場賣得風生水起,理想、比亞迪等中國品牌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也要歸結于增程/插混的動力形式。看到增程/插混車型的爆火,合資品牌們也 ...
當全世界在爭論汽車的未來是油還是電的時候,增程/插混車型異軍突起,在國內市場賣得風生水起,理想、比亞迪等中國品牌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也要歸結于增程/插混的動力形式。
看到增程/插混車型的爆火,合資品牌們也坐不住了。近日有媒體爆出,奔馳計劃在中國推出一款長續航插混車型,相關的預研工作已經啟動。
奔馳目前在國內其實是有投放一些插電混動車型,比如說C350eL和E350eL,不過與理想、比亞迪那些動輒200公里純電續航的大電池插混車型相比,奔馳插混車型的產品力多少有些不夠看,銷量也是相當慘淡。
而傳言中的插電混動新車,將會是一款擁有大電池的新車,預計純電續航里程能有顯著提高,補足產品力上的短板。另外根據網傳消息,這款車目前傾向于采用油電同驅的動力布局,也就是說它不會像增程式車型那樣發動機只用來發電,而是帶有直驅模式,可以直接驅動車輛。
不過根據目前的消息來看,該項目僅僅只是獲得方向性通過,進入預研階段,距離新車落地還很遙遠。當前新能源車市場日新月異,機會稍縱即逝,奔馳你要是不加快進度的話,這一波新能源浪潮還能不能趕上,可就難說了。
Tags:
相關文章
招商難、同質化 明星也救不了的網綜如何突圍?
探索中新網北京7月3日電(記者 郎朗)第三屆北京網絡視聽藝術大會網絡綜藝創作主題研討7月2日在北京舉辦。本次研討以“‘綜’觀萬象,‘藝’啟未來”為主題,專家學者、網絡視聽平臺代表、節目制作人代表等齊聚一堂,直面行業深層矛盾,為當下的網絡綜藝生態把脈開方,共謀網絡綜藝節目的未來發展。
圖為研討會現場。供圖
數據繁榮下的結構性困境:同質化與變現難
“一邊是每年上線超百檔綜藝,市場規模不斷突破新高的繁榮;另一方面是觀眾吐槽沒有新意,制作方難賺錢、平臺留不住人的焦慮。”
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院長鄭月一針見血地指出當前網綜生態現狀。她援引數據佐證:2024年國產季播綜藝上線達392部,視聽總時長同比增18%。但繁榮數據背后,是“綜N代占比高達42%,貢獻了74%的有效播放”,“創新模式占比不足20%”。類型重復缺乏創新,過度依賴“明星+話題”以及小成本綜藝盲目跟風,導致內容同質化嚴重,成為生態失衡的首要癥結。
緊隨其后的是嚴峻的商業變現難題。鄭月表示,網綜對于廣告的依賴遠超于其他的視聽產品。然而,廣告主投放卻高度集中于“綜N代”,導致中小內容的融資難上加難,創新的積極性也會因此而減弱”。
虎鯨文娛集團優酷人文總經理王曉楠印證了這一觀察,指出品牌方的變化:“商業品牌變得更加審慎、冷靜,從追求曝光訴求為主導轉變為更加在意節目內容表達的文化深度和專業度。”
此外,鄭月認為,平臺割據進一步加劇了生態惡化。她引用藝恩數據揭示:2024年各個平臺綜藝獨播比例高達92%,頭部綜藝跨平臺用戶重合率不足15%。”
“用戶不是不愛看優質內容,而是被平臺的數據高墻擋在門外。”
破局之道:內容分眾、場景革命、技術賦能
看清楚當前網絡綜藝困境之后,嘉賓們也提出了清晰的突圍路徑,其核心在于內容邏輯的重構。
鄭月認為,面對不同制作體量的分化,創作者們應該使用不同的生存邏輯。“大制作就是要做文化燈塔,要立高度、有扛鼎的本事,比如強IP的延續、高規格的制作、全鏈路的保駕護航。而小綜藝就是要接地氣,要有‘扎心’的本事,聚焦垂直賽道,拍出真實感,硬氣精準用戶的情感共鳴。”
不同平臺的實踐正在印證這一思路。愛奇藝高級副總裁姜濱以紀實綜藝《種地吧》為例,闡釋其“接受現實,才能超越現實”的理念。節目不僅展現少年農耕成長,更延伸出助農實效。姜濱認為:“優質網絡綜藝創作從來都不是速戰速決、立等可取,需要創作更加深入專業、深入行業。而且,優質網綜更多來自非虛構內容創作,這也意味著創作者要擺脫懸浮套路,真正投入對現實的鉆研和了解,才能基于現實、超越現實,成為現象。”
優酷則通過“綜藝+”實現生態價值裂變。虎鯨文娛集團優酷綜藝合作開發部總經理仇穎舉例,平臺節目《風馳賽車手》與品牌合作,將汽車裝備的選購場景接入節目中,實現了從內容種草到消費轉化的即時閉環。她觀察到行業正經歷深刻變革:“用戶從被動觀看轉向主動共鳴,傳播從單點爆發轉變為多元運營,價值實現從依賴廣告邁向生態化營銷,內容制作從追求大藝人、大制作轉而回歸內容價值本源。”
資深主持人張越以自身實踐證明了深度內容的市場潛力。她制作的嚴肅訪談《她的房間》,長達一小時講述農村婦女劉小樣的故事,播出之后,上了30多個熱搜。張越認為:“創作需‘于低處做,向高處行’。劉小樣的表達言之有物,從生命深處發出來的聲音自有力量。
在內容之外,技術也被寄予厚望。鄭月認為,技術可能是破解生態困局的關鍵鑰匙。AI已經成為內容的共創者,虛擬制作等技術正“擴展舞臺物理空間的時間維度和美感層次”。她呼吁“需要不斷跟蹤思考,以技術賦能拉長綜藝產品的生命周期”。
告別流量焦慮的短期逐利,走向協同共生的長期主義是網綜生態健康發展的必然選擇。當“大小有別成為共識,橫豎萬象成為常態”,一個多元共融、韌性強健的“綜藝新宇宙”方能真正啟航。(完)
【編輯:田博群】 ...【探索】
閱讀更多英特爾發布至強6性能核處理器:打造新一代算力之王
探索如今我們已經進入到AI的時代,而想要讓AI發揮更大的作用,強大的算力將會成為行業的必需品,因此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像英特爾至強6一樣的處理器作為未來服務器的基礎硬件。目前英特爾已經發布了至強6能效核處理 ...
【探索】
閱讀更多蘋果Vision Pro 2曝光,搭載M5芯片,明年下半年量產
探索根據此前IDC的數據,蘋果自2月份在美國市場發售Vision Pro以來,當季銷量未達到10萬臺。而在7月份時,由于市場需求下降熱度銳減,蘋果下調了Vision Pro的出貨目標,預計2024年Vis ...
【探索】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友情鏈接
- 小米14 Ultra在DXOMARK獲得149分,與華為Mate 50 Pro并列第13名
- 華為與榮耀聯手打趴三星,全球可折疊智能手機市場華為躍居榜首
- 亞馬遜云科技助力德比軟件數智化升級 生成式AI推動旅游業邁向大數據時代
- 國產車賣42萬,買到全靠搶!領克03++再次開啟公售
- 3DMark將大變革:Steel Nomad登場,TimeSpy將淘汰
- 4月份蘋果iPhone國內銷量暴增52%,降價有效但不是長久之計
- ?AMD Zen5桌面處理器跑分首曝:R7單挑i9,最高頻率創新高
- "打折"加送鏡頭 松下新全畫幅無反相機LUMIX S9發布即大招
- 腦洞大開!他們花了15年,模仿蟑螂造了一款機器人
- 電競顯示器哪款香?618必入聯想拯救者LEGION R27qe!
- 海軍山東艦航母編隊在香港舉行甲板招待會
- 粵閩開展2025年第二次海上聯合執法行動
- 印尼客輪沉沒事故:一場本可避免的災難?
- 特朗普回應俄美元首通話:毫無進展,我不高興
- 今年來中國累計329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
- 上半年經青茂口岸出入境旅客量創新高
- 華裔青少年四川尋根:大熊貓故鄉續寫文化鄉愁
- 俄羅斯發射“進步MS-31”貨運飛船 已成功進入預定軌道
- 美國6月非農就業新增14.7萬人 失業率4.1%
- 分歧加深 美國和哥倫比亞各自召回駐對方使館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