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探索 >>正文
涨价2000元!26.19万元的Model Y是否值得入手?
探索86人已圍觀
簡介2月10日,特斯拉官網悄悄調整了Model Y后驅版車型的價格,從25.99萬元變成26.19萬元,上調2000元。而Model Y長續航和高性能車型的價格并未改變。就是這一小小的舉動引發了廣泛的熱議 ...
2月10日,特斯拉官網悄悄調整了Model Y后驅版車型的價格,從25.99萬元變成26.19萬元,上調2000元。而Model Y長續航和高性能車型的價格并未改變。
就是這一小小的舉動引發了廣泛的熱議,有人認為這是特斯拉大幅漲價前的信號,提醒持幣待購的消費者趕緊下手買單;而也有人認為這是特斯拉故意做出的一個假動作,刺激那些還在等待更低價格的待消費群體趕緊下手。
不論哪一種認知方向,特斯拉想要靠漲價刺激銷量是大家的共識,因為在訂購網頁右上角的預計交付周期中,依然顯示2-5周,說明Model Y后驅版這款車型已經積累的較多的訂單儲備。
特斯拉的定價機制是什么?
和傳統汽車上市之后一般不會改變官方指導價的策略不同,特斯拉采用浮動定價機制,這在眾多汽車公司中獨一無二。那么問題來了,它的定價是如何計算得出的呢?
根據美國新聞媒體的報道,當Model 3在2017年投產時,埃隆·馬斯克設定了3.5萬美元的起價,幾乎完全反映了當時新車的平均成本34,944美元。五年后,美國社會經歷了一輪通脹,一輛Model 3的售價變為46,990美元,而如今在美國,一輛新車的平均價格是47,692美元。
究其原因,實際上是特斯拉在不斷對旗下生產的車型進行成本核算。汽車廠家生產一臺車,成本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例如在新產品投放初期,供應商提供原材料和零部件的價格較高,而生產線由于磨合的問題,產能并不能完全發揮,導致生產成本進一步提升。當1-2年之后,生產部門和原材料供應部門逐漸順暢,成本逐漸降低趨于穩定,此時造一臺車的利潤更高。
上述只是理想模型, 但實際上電動汽車接近一半的成本都來自電池,而電池成本又被鋰礦石的價格左右,這就導致電動車的價格與鋰礦石價格呈現強相關。所以,不單單是特斯拉,很多利潤率不高的走量車型都更愿意采用浮動定價的方式,這樣才能確保企業生產風險的最小化。
當然,確保利潤只是一方面,穩定的生產節奏也非常重要。所以,當手中的訂單充足時,特斯拉會適當調高定價,以降低新下單用戶的涌入,維持較高利潤的同時穩定生產速度,實現平穩過渡。而當訂單量不足時,特斯拉又會降低產品定價,刺激消費者不斷涌入,以增加訂單的儲備,最近兩次降價的原因其實都是如此。
國產特斯拉價格是漲是跌?
目前,Model Y的入門價格為26.19萬元,而Model 3的入門價格為22.99萬元,從兩款車分別是2-5周與1-4周的交期來看,短期內 Model Y的價格依舊存在上漲的可能,而Model 3的價格上漲可能性較低,這也是為何此次價格調整只涉及Model Y而不是兩款車同步的原因之一。
不過根據乘聯會公布的2023年1月銷量數據統計顯示,不論整體汽車銷量還是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與環比數據都下滑非常厲害,因此如果今年2月或3月依舊沒有恢復,不排除汽車行業迎來大幅降價促銷的可能,在此背景下,特斯拉的售價也將大幅承壓。
再看今年1月具體車型的銷量,Model Y在1月份的銷量為14,184輛,Model 3 在1月份的銷量為12,659輛,兩款車型合計26,843輛,只有“SUV銷冠”比亞迪宋的一半。就算按照平均3萬輛/月來計算,Model 3與Model Y兩款車型的年總銷量在40萬輛左右。但是,經過兩個階段的擴建,目前特斯拉上海工廠的產能已經達到100萬輛,而今年中旬第三次擴建之后,該工廠的年產能將達到200萬輛。
與此同時,美國和德國超級工廠的產能也不斷提升,出口數量不斷降低,導致海外市場對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的產能依賴度下降。雖然東南亞等國家的兩款特斯拉產品也來自上海超級工廠,但由于需求總量不大,因此中期來看,市場依舊呈現供大于求的局面。
以此來判斷,特斯拉在2023年還將會有1-2次幅度較大的降價行為,來刺激國內相對疲軟的消費市場。
至于更長時間的價格預期,那就要和全球范圍內的戰爭、地震、颶風等不可抗力相結合了,只要制造電動汽車所需要的各種礦石供應穩定,那么特斯拉的價格也將不會出現大幅波動。
現在入手是否合適?
從地區定價角度來看,特斯拉在中國的售價已經遠遠低于全球其他國家和地區,成為“全球最劃算”。而當前在國內的定價也已經跌破當初的上市發行價,除了Model Y漲價2000元讓人感覺“吃了蒼蠅”之外,整體性價比依舊非常高。對于三個月內有購車計劃的小伙伴來說,現在入手并不虧!
如果購車計劃是整個2023年,并不著急,那么建議再等一等,主要緊盯2月和3月特斯拉兩款車型的銷量。假設銷量繼續1字開頭,那么放心大膽等待特斯拉的下一次大降價;而如果銷量飆升到2字開頭,那么2023年大降價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當然,如果銷量全面回升,飆升至3字開頭,不要等待趕緊下手,不然就漲價了。
不過關于Model 3這款車,還有一個影響價格的“黑天鵝”,那就是即將公布的新款車型。媒體預計這款車的上市時間在2023年下旬,而在新款上市之前,老款清庫存可能會有一波降價操作,借此機會可能會實現價格的真正抄底。
總結
影響特斯拉的售價因素太多,并且很多具有不可預估性,因此即便專業人士也無法做出精準預測。但當前3和Y兩款車型的價格已經非常低,就算入手吃虧也不會折價太多。
或許在2023年入手一臺特斯拉,是非常明智的選擇,至少在全球任何其他國家或地區的特斯拉用戶面前,他們都會投來羨慕的目光。
Tags:
上一篇:日本吐噶喇列島附近海域地震頻發
相關文章
可能增加真菌感染風險!這種鞋不要長期穿
探索夏天到了洞洞鞋因其柔軟、舒適等特點
成為不少人的“心頭好”
然而,近日一些網友穿洞洞鞋
卻發現患上腳氣↓↓↓
看著透氣的洞洞鞋
為何會引發腳氣?
洞洞鞋還存在哪些安全隱患?
穿洞洞鞋
會增加腳部真菌感染的風險
廣州市皮膚病醫院真菌專病門診負責人高愛莉介紹,洞洞鞋如果在高溫潮濕的環境下長期穿著,會增加腳部真菌感染的風險,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腳氣”“腳癬”。
她表示,比起網面鞋、布鞋來說,洞洞鞋吸汗性不強,而對比同樣以塑料材質為主的拖鞋,整體透氣性更弱。這兩方面都可能讓洞洞鞋更容易產生潮濕的環境。
腳氣的高發部位之一是腳趾縫間,洞洞鞋則以塑料材質緊緊“包”住了腳趾前和兩側,因此,腳趾縫難以干燥通風。一些洞洞鞋的柔韌度不夠,長期與足部摩擦容易導致皮膚屏障的受損,也為真菌感染提供了機會?!叭绻┑脑?,首先要盡可能保證寬松;其次,可以穿吸水性好的襪子,一方面可以把腳汗吸到襪子上,另外一方面也可以減少腳和鞋子的摩擦;也可以用一些爽身粉保持腳部干燥。”高愛莉建議。
穿洞洞鞋乘坐扶梯
易發生危險
近些年,在社交平臺上有不少網友分享自己穿洞洞鞋的驚險經歷:穿洞洞鞋坐扶梯時,洞洞鞋被卷入電梯,腳趾嚴重受傷。
專家介紹,由于洞洞鞋鞋頭寬大(比正常的鞋子約寬20%)、鞋面很高,所以即使是站在正常位置,鞋頭距離兩個電梯臺階之間的鋸齒部位也比正常的鞋子近很多。
同時,由于塑料鞋底與腳之間摩擦力不夠,人平時站立的習慣會導致鞋體前移,加上塑料與電梯之間摩擦力比較大,夾入時不易被察覺,等腳有感覺時已經拔不出來了,很容易造成事故。
當洞洞鞋與扶梯邊緣發生摩擦時,一瞬間就被吸進縫隙擠壓變形,消防員用實驗帶你看↓↓↓
增加崴腳風險
不利于兒童足部發育
此外,一些增高洞洞鞋成爆款單品,它顯高顯瘦,能拉長身材比例,但鞋底是弧度明顯的半球形,穿上會讓踝關節穩定性減弱,又軟又厚的鞋底無法給腳部提供穩定支撐,也就無法讓腳找準走路的著力點,增加崴腳風險。
雖然成年人足弓已發育完全,但是如果長期著力點不正,仍會引起足弓塌陷或足底筋膜炎(也就是跟痛癥),進而導致踝關節力線偏移,引起踝關節退變,甚至引起X型腿、腰椎疼痛、脊柱側彎、骨盆前傾等問題,形成不良體態。
兒童洞洞鞋可愛軟萌、穿脫方便,但骨科醫生卻不建議給兒童穿洞洞鞋。因為人到18歲左右,所有的足部骨骼、韌帶才能發育完全,形成成熟的足弓結構。洞洞鞋材質軟、易變形、承托力不足,可能影響兒童足部發育。
寬大的鞋頭還可能致發力重心外偏,嚴重可能引發足內翻。
醫生建議,不管是兒童還是青少年、成年人,都不宜長期穿洞洞鞋,建議將其作為休閑鞋偶爾穿著,平時多穿有良好支撐和足弓承托的運動鞋或皮鞋。
▌本文來源:央視新聞微信公眾號(ID:cctvnewscenter)綜合科普中國
(央視新聞微信公眾號)
【編輯:張子怡】 ...【探索】
閱讀更多曝華為Mate 70標準版將采用3D人臉識別與側邊指紋,11月發布
探索在2017年時,蘋果將3D人臉識別首次帶到手機上,后來雖然手機行業也掀起過一陣3D人臉識別的潮流,但后來許多手機廠商迫于成本、設計等因素,還是將屏幕指紋識別作為手機的主要解鎖方式。目前行業內,僅有蘋果 ...
【探索】
閱讀更多身價2110億美金富豪,送給老婆一輛卡宴小貨車?
探索日常生活中,身價幾個“小目標”的老板們都喜歡買賓利和勞斯萊斯,這已經是頂級豪車了。但你有沒有想過,身價幾千億美元的全球最頂級富豪們,他們買什么車?這兩天,Meta首席執行官馬克·扎克伯格就向廣大網友們 ...
【探索】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友情鏈接
- B&H為新機準備廣告 尼康Z8或在近期發布
- 三星Galaxy Z Flip 5手機前攝不變,預計7月發布
- 2024款雪佛蘭科羅拉多ZR2野牛確認將于5月31日首次亮相
- 三星Galaxy Z Fold5/Z Flip5通過國家質量認證,支持25W快充
- 2023香港創科展
- 疑似小米Civi 3完成入網工作 支持67W有線充電并支持寵物美顏
- 小米MIX Fold 3的配置信息曝光,預計將于8月發布
- 2023上海車展丨百度Apollo助力車企智駕變革,多款合作車型亮相
- 疑似小米Civi 3完成入網工作 支持67W有線充電并支持寵物美顏
- 谷歌Pixel 8 Pro主攝或升級,采用三星GN2傳感器,1/1.12英寸底
- 涉及超充/500kW超快充樁 蔚來部分充電樁開始收取超時占用費
- iPhone/iPad/Mac可同步車機屏幕 蘋果發布新專利
- 英特爾表示自家18A工藝無敵手:今年將有首個客戶
- 獨此一家!三星Galaxy Tab S9配置曝光,全系搭載雞血版驍龍8 Gen 2
- 你的第一輛TESLA?特斯拉宣布Cyberquad玩具車將在中國市場上市
- Nothing Phone (2)印度市場售價或為4.2萬盧比 約合人民幣3700元
- 終于等到你!據傳華為將于今年重返5G手機市場
- “人工智能泡沫”還是熱度拐點?ChatGPT用戶下降
- 聯發科天璣6000系列發布,或成性價比之選,但有一個致命弱點
- WAIC2023丨商湯科技以豐富大模型解決方案,賦能百業“日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