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來很有科技感,用起來一點不方便。 你是不是和我一樣,對隱藏式門把手深惡痛絕?但一直搞不懂,為何這種不方便使用甚至帶點安全隱患的設計,幾乎每家新能源車企都在用。 如今,工信部終于出手了! 
就在昨天,工信部啟動《汽車車門把手安全技術要求》強制性國家標準的意見征集,目的在于解決新能源汽車智能化進程中,隱藏式門把手暴露的安全隱患,并公示截止日期為2025年6月7日。 
該標準的制定是因為,隱藏式門把手因實際使用過程中暴露出斷電失效、碰撞后無法開啟、操作標識不清晰、夾手風險及結構強度不足等問題。尤其在碰撞或起火事故中,有可能因為斷電而完全失效,阻礙逃生與救援。 問題是,國內現行標準主要對傳統機械門把手的耐久性、耐腐蝕性等基礎性能起到規范作用,但未涵蓋電動式、隱藏式門把手的安全功能。此次標準的修訂,將填補行業空白。 
據悉,新標準強制要求車門把手增加機械解鎖或斷電保護機制,確保事故中車門可以通過手動開啟。同時,隱藏式、應急式內把手需要配備統一熒光標識,保證黑暗環境中可見距離≥5米。 
甚至還對門把手的結構強度與動態測試進行了硬性規定,例如在-40℃環境下以及防夾測試中不會夾傷手指。 按照計劃,新的標準將在2026年正式實施,過渡期內,車企需要完成相應的技術適配。長遠來看,可以徹底解決隱藏式門把手不安全、不好用等一系列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