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百科 >>正文
梅赛德斯
百科4人已圍觀
簡介3月9日消息,日前,有外媒曝光了一組梅賽德斯-AMG CLE敞篷車的測試諜照,據悉,此次曝光的是梅賽德斯-AMG CLE中的頂級版本——CLE 63,新車有望年內亮相。目前測試車輛還覆蓋了一些偽裝,但 ...
3月9日消息,日前,有外媒曝光了一組梅賽德斯-AMG CLE敞篷車的測試諜照,據悉,此次曝光的是梅賽德斯-AMG CLE中的頂級版本——CLE 63,新車有望年內亮相。
目前測試車輛還覆蓋了一些偽裝,但依舊可以透露一些信息。從諜照可以看到,新車采用了軟頂設計,同時還有著更寬的車身設計,而前保險杠和前格柵,也有著更為運動的設計。新車還配備了更大尺寸的剎車,進一步加強力量感。
車尾部分,可以看到新車所采用的四邊形排氣管,這也顯示了其63款精英車型的身份。不過車內部分,暫時沒有更進一步的消息。
動力部分,AMG CLE 63預計會沿用新款梅賽德斯-AMG C63的動力系統,采用由2.0升四缸發動機構成的插混系統,提供500kW的最大動力和1020牛·米的峰值扭矩。比較有意思的是,在C63上,充電接口位于車輛的左后翼子板上,而在這款CLE63敞篷車上,可以看到充電接口被移動到了右后保險杠上。
目前官方還沒有透露新車具體的亮相日期,據外媒猜測,新車預計會在今年年內亮相,并于2024年上市。關于新車的更多消息,我們也會持續關注。
Tags:
相關文章
國內銷售的充電寶必須有3C標志嗎? 市場監管總局回應
百科在國內銷售的充電寶必須要有CCC標志嗎?(服務窗)
——市場監管總局相關司局負責人答記者問
隨著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電子設備的快速普及,消費者對移動電源(充電寶)的使用需求激增。我國作為全世界最大的充電寶生產國、消費國,2024年市場規模已達10.46億美元,占全球市場的30%以上。
今年以來,旅客攜帶的充電寶等鋰電池產品在飛機上起火冒煙事件多發。中國民航局日前發布緊急通知,自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攜帶沒有CCC認證標志(俗稱3C標識)、CCC認證標志不清晰、被召回型號或批次的充電寶乘坐境內航班。
一時間,很多消費者都在查找自己的充電寶是否有CCC認證標志。就大家普遍關心的問題,記者采訪了市場監管總局相關司局負責人。
問:什么是CCC認證?為什么要將充電寶納入CCC認證監管?充電寶CCC認證從何時開始執行,是否有強制性?
答:CCC認證(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ion,中國強制性產品認證)是我國為保護消費者人身安全、國家安全及環境,依法實施的強制性市場準入制度。
近年來,由充電寶引發的火災等事故時有發生,威脅到消費者的人身健康和公共安全。為加強充電寶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市場監管總局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電子電器行業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見》要求,于2023年3月發布《關于對鋰離子電池等產品實施強制性產品認證管理的公告》,將充電寶及其關鍵部件——鋰離子電池(也就是電芯)納入強制性產品認證,也就是CCC認證管理,明確自2024年8月1日起,未獲得CCC認證的充電寶及電芯,不得出廠、銷售、進口或者在其他經營活動中使用。
通過實施CCC認證,按照兩項強制性國家標準《音視頻、信息技術和通信技術設備 第1部分:安全要求》(GB 4943.1—2022)和《便攜式電子產品用鋰離子電池和電池組 安全技術規范》(GB 31241—2022)的規定,對充電寶的充放電溫度控制、高溫外部短路、跌落和擠壓等關鍵安全指標進行嚴格測試,同時對生產企業質量保證能力和產品一致性開展檢查,確保產品持續符合標準和CCC認證要求,切實把好市場準入關。
問:如何辨認真假CCC認證標志?
答:目前充電寶加施CCC認證標志的主要方式為印刷或模壓標志,即產品本體上印制有CCC認證標志圖案。
此外,充電寶也允許粘貼標準規格CCC認證標志。標準規格標志采用全息激光防偽技術制作,對準標志觀察,整體為白色底板,黑色圖案,并含有菱形圖案和中國認證字樣暗紋,有真實感和立體感。如果沒有立體效果,那么可以判斷是仿冒的標志。
市場監管部門也提示廣大消費者,CCC認證標志不能在市場上流通,網上售賣的含有CCC字樣的標志均不合法,請消費者不要購買使用。
問:2024年8月1日起,市面上銷售的充電寶都要有CCC認證標志。在此之前購買的、沒有CCC認證標志且未被召回的充電寶,還能用嗎?
答:2024年8月1日起,如果商家銷售了沒有CCC認證的充電寶,就違反了產品質量法等法律法規。對于消費者來說,未被召回的充電寶能夠使用。但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要遵守相應規定。
問:夏季到了,對于安全使用充電寶有哪些建議?
答:一是消費者不要隨意將充電寶放置在車內等太陽直射、高溫、不利于散熱的環境中使用。因為充電寶內部溫度超過一定限度時,就可能發生“熱失控”,引發著火或冒煙。
二是充電寶產品內部的鋰電池使用的是易燃電解液,相對不穩定,一旦出現嚴重磕碰、擠壓變形、鼓包漏液等情形,請消費者及時停止使用并淘汰、更換。
三是消費者在購買充電寶產品時,請認準產品上加施的CCC認證標志,也可以通過“全國認證認可信息公共服務平臺”,查驗該產品的獲認證情況以及CCC認證證書是否有效。
本報記者 林麗鸝
《人民日報》(2025年07月03日 第 14 版) 【編輯:劉湃】 ...
【百科】
閱讀更多25萬人凌晨4點蹲守直播等地震 預言時間點已過:沒震
百科截至日本當地時間7月5日13時,預言中所稱的“毀滅性大地震”并未發生。日本氣象廳監測顯示,僅鹿兒島海域有持續兩周的群震余波——這些活動在板塊交界地帶屬于正常的地質現象。然而,關于日本即將發生大規模地震的預言引發了廣泛關注,日本全國緊急地震速報的視頻直播在當天凌晨4時吸引了近25萬人觀看。
近25萬人圍觀地震監測直播
當地時間7月5日凌晨4時,針對日本全國緊急地震速報的YouTube直播吸引了接近25萬觀眾的實時關注,等待所謂“大地震預言”是否應驗。然而,截至東京時間上午11時,日本全境未發生任何異常地震活動,僅鹿兒島附近的吐噶喇群島外海上午8時左右出現5.3級的小規模地震。
日本氣象廳當天上午8時30分召開發布會,再次強調“7月5日大地震”純屬謠言,地震無法精確預測,并呼吁民眾回歸理性。
謠言來源于一場夢?
這場關于大地震預言,源于日本漫畫家龍樹諒1999年出版的漫畫《我所看見的未來》。書中記錄了她夢到“2025年7月5日凌晨4時18分,菲律賓海域海底爆炸引發百米海嘯,吞噬日本三分之一國土”。由于該書曾模糊提及“2011年3月大災難”,與東日本大地震時間巧合,部分網民將其視為“神預言”,導致7月5日的預言也被廣泛傳播。
然而,龍樹諒本人已在2025年6月的新書《天使的遺言》中澄清:“7月5日只是記錄夢境的日期,并非災難發生日。”她強調,書中內容被出版社加工炒作,添加具體日期并非其本意。
日本官方和科學屆多次辟謠
日本氣象廳長官野村龍一多次駁斥該預言,稱其“毫無科學依據”,并指出當前技術僅能預警地震(提前數十秒),或評估長期概率(如南海海槽未來30年強震概率80%),但無法精確預測具體日期。
東京大學榮譽退休教授羅伯特·蓋勒也強調:“利用科學手段預測地震的具體時間、地點和規模,目前仍不可能。”地質數據顯示,鹿兒島近期的上千次有感地震均屬正常板塊活動,與大地震前兆無關。
謠言余波:旅游業受創 民眾恐慌性撤離
盡管官方多次辟謠,恐慌情緒仍在日本及全球蔓延。部分民眾因恐懼撤離或推遲出行,部分旅行社赴日團退訂率高達80%,航空公司縮減赴日航班,鹿兒島、熊本等冷門目的地航線被大幅削減,大阪世博會預估游客數量銳減。
日本國內超市出現搶購潮,防災包銷量激增300%,羽田機場出現異常人流,日本氣象廳網站因訪問量暴漲一度崩潰,甚至有寺廟推出“身后事預約”服務。
甚至在一些受影響的地區,居民已開始主動采取行動。7月3日,鹿兒島縣十島村啟動島外避難計劃,首批13名居民已于7月4日凌晨撤離。
加強抗災意識 科學防災才是正解
日本鹿兒島縣吐噶喇列島近期地震頻發,已記錄超1000次有感地震,且強度持續增強。中國駐日本大使館4日特別提醒在日同胞加強安全防范,密切關注災害預警。
正如日本氣象廳反復強調的,地震預警系統雖能實現震后數秒發出警報,但精準預測地震的具體日期和地點仍是人類尚未攻克的難題。值得關注的是,日本防災協會倡導的“3·7·30原則”(儲備3天飲用水、7天食物、30天生活必需品)在預言傳播期間獲得廣泛關注,東京都政府數據顯示,家庭應急包銷量增長45%,其中60%為首次購買,凸顯常態化防災意識仍需提升。
這場關于“大地震”的預言至今未應驗,卻已警醒我們:面對自然災害,科學理性的認知與日常防災準備,遠比輕信謠言更具價值。
監制丨陸毅
制片人丨文凡
編輯丨王瑤
(央視新聞客戶端) 【編輯:付子豪】 ...
【百科】
閱讀更多中國駐哈薩克斯坦使領館提醒中國公民防范高溫酷暑
百科中新網阿斯塔納7月5日電 據中國駐哈薩克斯坦大使館微信公眾號5日消息,近期哈薩克斯坦氣象部門發布提示,預計7月中下旬、8月上旬該國南部、中部等地可能出現高溫天氣。中國駐哈薩克斯坦使領館提醒廣大在哈中國公民及機構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做好防暑降溫和安全生產。
一、防范高溫天氣,做好安全生產
在高溫時段,建議在哈的中資企業、工程項目和施工單位合理安排室外作業,盡量避免人員在高溫時段長時間戶外作業。對必需作業的,應加強現場監督管理,設立遮陽棚、降溫噴淋等設施,并保障人員足量飲用水,備足藿香正氣水等必要防暑藥品。施工設備應進行防曬加固和散熱檢查,防止高溫引發設備事故。
二、加強消防監管,排查風險隱患
持續高溫可能導致用電負荷加重、設備過熱、電氣故障等問題,應及時開展設備安全檢查,特別注意空調、電風扇、配電箱、電纜線路等高負荷運行設備的維護保養,防止因線路老化、短路等引發安全事故。居住密集區應重點查看消防栓、滅火器等設施是否完好,消防通道是否暢通,防止因溫度升高引發火災等意外事件。
三、注意健康管理,加強個人防護
高溫天氣易誘發中暑、脫水、熱射病、心腦血管疾病等,請科學安排作息,保證充足睡眠,注意飲食衛生,清淡飲食。避免高溫時段外出或劇烈活動,外出時應注意防曬,佩戴帽子、太陽鏡,穿著輕薄、透氣衣物,隨身攜帶飲用水和藿香正氣水、清涼油等常用防暑品。若出現頭暈、乏力、惡心等疑似中暑癥狀,應立即前往陰涼通風處休息并補充水分,必要時盡快就醫。(完) 【編輯:鄭云天】 ...
【百科】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友情鏈接
- 卷王的新一代洗烘一體機要來了!冷凝價格熱泵體驗,誰受得?。?/a>
- 專訪華碩電腦設計總監黃圣杰:無畏系列如何玩轉BAPE潮牌聯名?
- “小折疊,只選OPPO” OPPO Find N3 Flip哪里來的底氣?
- IFA2023前瞻,中國品牌亮相百年展會,將會碰撞出怎樣火花?
- 當貝十周年獻禮帶來X5 Ultra激光投影儀,近萬售價為什么還要說很值?
- 手機何必一年一換 OPPO或推行四年電池免費換新計劃
- IFA2023丨三星推出BESPOKE繽色鉑格AI™洗烘一體機,SmartThings生態擴大
- 英特爾發布雷電5接口:最高120Gbps帶寬,8K與540Hz無壓力
- 庫克是懂配件的,iPhone15根本不是蘋果發布會的重點!
- 華為Mate 60真機曝光,或將與iPhone15同日發布,余承東硬剛庫克勝算有幾分
- 輕量化小模型興起,中小企業也能搭上AI“快車”
- 2025年檢驗檢測機構監督抽查全面啟動 這些領域是重點
- 《惡意》等多部影片滿意度超83分,多元佳作持續為暑期檔注入強勁動能
- 熱門博物館門票“秒光” 是我手速慢嗎?
- 西藏日喀則協助45名因山洪滯留的印度香客安全出境
- 公職人員被境外間諜布局圍獵 國安部公布案例詳情
- 中方代表:對兩艘貨輪在紅海水域遭遇武裝襲擊深表關切
- “蝠桃瓶”文創產品引發“不尊重歷史”爭議?上海博物館回應
- 中國南方電網電力負荷創新高 廣東用電負荷突破1.6億千瓦
- 日本首相回應美國征稅:全力維護國家利益 不會輕易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