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08-02 03:24:40 來源:奉天承運網 作者:休閑
今年10月,小米SU7 Ultra就將挑戰紐北賽道,近期雷軍也已經抵達紐博格小鎮,進行最后的動員,順便還跑了一圈紐北。實際上我們也發現,隨著近年來國產汽車的不斷發展,也日漸熱衷于去各大賽道刷圈,而紐北賽道也越來越高頻地出現在大眾的視線之中。那紐北究竟是怎樣的一條賽道?已有近百年歷史的它,會不會成為國產車圈的DXO呢?
從紐博格林到“綠色地獄”
如果是對于汽車有一定了解的朋友,想必對于紐北已經非常熟悉了。但對于更廣大的普通人來說,這個名字或許就會有那么一些陌生了。那紐北究竟是怎樣的一條賽道,對于車企或者說整個汽車行業來說,為何會這么特殊呢?這得從紐北賽的誕生說起。
紐北的全程,是紐博格林賽道北環,字面來看也是非常直觀,就是紐博格林賽道的北圈賽道,與之對應的,還有南圈。賽道位于德國科隆南部的紐博格小鎮上。其實看德語就非常直觀了,就是位于紐博格(Nürburg)小鎮上的一條環形賽道(ring)。
紐博格林賽道的誕生,要追溯到上世紀20年代,源自于ADAC的Eifelrennenn賽事,至于ADAC,這是另外一個故事了,就不展開了。Eifelrennenn在1907就已經具備了第一屆比賽,不過由于比賽一直是在沒有防護的山路中進行,存在一定的危險性,于是ADAC就萌生了修建一條封閉式賽道的念頭。
正是在這樣一個大前提下,1925年,紐博格林賽道開始建設,到1927年賽道竣工。紐博格林賽道包含了22.8公里長的北環,以及7.7公里長的南環賽道。整個賽道包括了一條長達2.6公里的直道,以及89個左彎和84個右彎,最大下坡坡度11%,最大上坡坡度17%,高差300米,平均路寬8米。
從建成至今,整個賽道的路面、設施都經歷了不斷地變更。比如北環,經過不斷修改,如今長度也縮短到了20.8公里,彎道也縮減到了154個,而始終沒有改變的就是賽道兩邊的森林,就像它的另外一個名字——綠色地獄。
作為一條賽道,足夠的長度、彎道、坡度,這已經可以令它傲視其他賽道了,要知道最長的F1賽道,斯帕賽道也就7公里長。同時,整個賽道也是圍繞山體而建,整個賽道被豐富的植被所覆蓋,整個道路狹窄、險峻,并擁有大量的盲區。特別是因為位于山區的原因,加上足夠大的覆蓋面積,使得整條賽道的天氣也是變幻莫測,可能在跑完一圈的過程中,晴天說變就變的成為了雨天,甚至雪天,這也極大地提高了車手挑戰的難度。所以綠色地獄也算是實至名歸了。
實際上,在整個紐北的歷史上,它也承辦過不少的賽事,其中就包括F1。在紐博格林賽道1929年建成之后,北環就作為F1的專用賽道。二戰期間紐博格林關閉,1951年再次成為德國F1大獎賽的比賽地。但在上世紀60年代,由于比賽中事故頻發,1970年,紐北被暫停作為F1賽場使用,并開始了賽道的整改,綠色地獄的名號,就是在這一時期獲得的。經過整改,1971年重新開始作為F1賽場使用。盡管做了調整,但依舊難以適應F1賽事的發展,最終在1976年永久被取消了F1賽事資格,并交由南環賽道承辦后續F1比賽。
上世紀80年代,一條新的賽道被修建起來,作為一個現代化F1賽道,如今承擔著F1、WEC等國際賽季。而原本的紐博格林南環則逐步消失了。
緣何成為車企的刷圈圣地?
有危險,也就意味著有挑戰,意味著實力。于是,除了車手之外,車企們也開始盯上這條賽道,把這里當作“試車場”,通過不斷地打破紀錄,來證明自己的造車實力,因此紐北也收獲了“真理之環”這個名字。
比如保時捷和梅賽德斯奔馳,或許是近水樓臺的原因,成為了這份榜單上的常客。特別是保時捷,可以是說是紐北最忠實的粉絲了,幾乎每一臺911 GT3 RS都會在紐北刷圈。當然,我們也因此經常會看到新車還在偽裝狀態現身紐北的爆料。
當然,被紐北吸引過來的不僅僅是超跑、性能車,也有很多家用車型,比如福特、大眾、雷諾等。對于這些車型來說,圈速并不是最重要的,更多的是借助紐北賽的復雜路況,來驗證車輛的性能,包括操控、底盤表現等,從而確保車輛能夠為用戶帶來一個更好的體驗。
除了這些刷圈測試,這么多年來,在紐北也涌現了很多非常“奇葩”的刷圈,比如在2014年,豐田就拿普銳斯刷圈,最終取得了20分59秒的成績,雖然圈速不值一提,但為人所樂道的,是它的油耗,在跑完賽道后,它的油耗僅為0.4L/100km。當然,更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它是一臺插混車型。
而且,與其他很多賽道所不同的,是紐北賽道的開放性,開完一圈的價格在20多歐元,因此,我們也經常可以看到在紐北整活的身影。
當然,如果你的駕駛技術不是那么在線的話,要三思了,跟你在國內馬路上出車禍撞護欄一樣,如果你駕駛的賽車沖出賽道,撞了防護欄的話,你也需要支付額外、并且高昂的護欄維護費用。
會不會成為國產車圈的DXO?
而正是這種人人可以去刷圈的特點,隨著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國內車企盯上這條賽道,前去刷圈就變得理所當然了。
那國產車跑紐北,有沒有意義呢?作為一條全球知名、并且難度極高的賽道,在我看來去刷圈,是有必要的。作為一臺需要上路跑的汽車來說,在研發階段,肯定已經經過了嚴苛工況,來進行各種測試。那在定型之后,再把它放到紐北賽道,在這樣一條難度極高的賽道上再跑一跑,看看在各種極端路況下的表現,總歸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至于說最終的圈速是多少,要不要公布,那就是另一件事了。
同時,如今的中國汽車發展得越來越好,雖然老話說,酒香不怕巷子深,但是,該宣傳還是要宣傳。我們的車子,需要站到這樣一條賽道上,來秀一秀自己的肌肉,和國外品牌來拜一拜手腕。
就像這一次小米 SU7 Ultra,無論是對于小米本身來說,還是對于咱們的國產車來說,都是非常有意義的一件事情。并且,我們也非常樂意見到,最后小米能夠在圈速榜上占得一席之地。成為車圈DXO又何妨,最好國產能夠霸榜,才是我們樂意見到的。
寫在最后
就如同DXO剛進入我們視線的時候,確實憑借直觀的分數和排名,引起了消費者以及廠商的注意。盡管如今大家已經不太在意它的排名,但在那一段時間里,無論各家手機廠商出于怎樣的目的,去沖擊DXO排名,但它的的確確地推動了國產手機影像能力的不斷向前,也才有了如今各家旗艦不俗的拍照體驗。
蔚來EP9在紐北
來到車這邊也是一樣的,雖然更早些時候,包括蔚來、領克、仰望,也都現身了紐北賽道。但如今隨著小米把話題帶起,更多的人知道了紐北,這也必然會帶動更多的中國品牌來到這綠色地獄,展現自己的實力。
仰望U9在紐北
雖然,跑賽道展現的不僅僅是一臺車隊的水平,還包括了當時車手,對應的調校,甚至還有在整個刷圈過程中的保障等等,是一個品牌的綜合能力的表現。但越來越多的國產車出現在這條賽道上,就會證明,中國車不僅僅有冰箱、彩電,對于一臺車來說該有的性能、操控,我們也都有。
我們也期待,如果DXO那邊,中國汽車霸榜紐北的那一天。
相關文章
隨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