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焦點 >>正文
打不过中国新势力?奥迪撤销2033年停产内燃机计划
焦點62167人已圍觀
簡介前幾年新能源車剛剛興起的時候,好多廠家都激進的推動電動化轉型,提出在2030-2035年間停產內燃機的目標。不過計劃顯然沒有變化快,近兩年很多海外品牌電動化轉型受阻,紛紛撤銷了停產內燃機的計劃。近日, ...
前幾年新能源車剛剛興起的時候,好多廠家都激進的推動電動化轉型,提出在2030-2035年間停產內燃機的目標。不過計劃顯然沒有變化快,近兩年很多海外品牌電動化轉型受阻,紛紛撤銷了停產內燃機的計劃。近日,奧迪也正式宣布撤銷2033年停產內燃機的決定。
此前奧迪的計劃是在2026年停止推出新款燃油車型,2033年停止內燃發動機的生產。而現在奧迪則是表態,燃油車的生產將會持續到2035年左右甚至更久,奧迪燃油車的未來將取決于用戶需求以及市場發展。
而奧迪也不是第一個撤銷停產內燃機決定的車企,BBA中奔馳早已撤銷類似的決定,而寶馬則是從未提出過停產內燃機的計劃,這一切主要是因為眾多海外汽車品牌在電動化轉型上受阻。在新能源需求量極高的中國市場,面對來勢洶洶的造車新勢力,海外品牌們明顯招架不住。而在海外市場,各個廠商還需要面對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等現實問題,這時候再砍掉傳統燃油車無異于自絕生路。
不過撤銷停產內燃機決定不代表放棄電動化。以奧迪為例,其一方面仍舊堅定的推行自己的電動化戰略,并且和中國本土企業合作,推出全新品牌全新車型。另一方面,現有的燃油車產品線也會向混動化、電氣化轉型,比如說近期發布官圖的新款奧迪Q3就會推出插電混動版本。燃油+電動兩條腿走路,這就是海外汽車品牌面對新能源轉型給出的新答案。
Tags:
上一篇:內地向澳門供電負荷創歷史新高
下一篇:福州羽林軍“王文教杯”奪冠
相關文章
內地向澳門供電負荷創歷史新高
焦點中新社廣州7月3日電 (王華 沈甸)中國南方電網廣東電網公司3日消息,7月2日12時08分,內地向澳門供電負荷創下歷史新高,達103.9萬千瓦,較歷史最高負荷增長0.19%。截至2025年6月30日,內地向澳門累計供電量超過785億千瓦時。
為有效應對澳門持續攀升的電力需求,廣東電網公司不斷優化對澳供電網架結構,今年4月30日完成珠海220千伏琴韻至煙墩雙回線路電纜化改造工程。同時,南方電網廣東珠海供電局聯合當地政府推進珠海220千伏南屏至煙墩雙回線路電纜化改造工程,進一步提高內地對澳門供電能力和防災抗災能力。
近年來,廣東電網在粵澳電力聯網的重要變電站、供電線路走廊等生產場所,廣泛應用機器狗、無人機等多種國產智能化運維設備,實現自主協同智能巡視,全方位實時管控設備運行狀態,確保對澳供電安全可靠。特別是廣東電網在珠海多處變電站、供電線路走廊附近,布點無人機“機場”。電網運維人員在后臺遠程操控“一鍵起飛”,可對包括粵澳聯網線路在內的上百回輸電線路完成精細化巡視、紅外測溫、外力破壞驅離、災后勘察等工作。(完) 【編輯:惠小東】 ...
【焦點】
閱讀更多白玉蘭頒獎典禮落幕《是壞情緒啊,沒關系》獲最佳系列紀錄片
焦點中新網6月28日電 第30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綻放”頒獎典禮于6月27日晚落下帷幕,紀錄片《是壞情緒啊,沒關系》獲得最佳系列紀錄片獎項。在該獎項入圍的5部作品中,這是唯一一部由國內獨立出品制作的項目。
海報
紀錄片《是壞情緒啊,沒關系》作為B站首部聚焦心理健康的醫療類紀錄片,敏感捕捉受眾痛點,以恐懼、哀傷、躁動、厭惡、迷茫、焦慮六種情緒為切入點,探討不同生存境遇下的人們所面臨的就業、教育、家庭等人生命題。該片通過細膩的情感共鳴、真實的矛盾沖突和專業的科學解讀,鼓勵人們正視并接納自己的“壞情緒”。
在本屆白玉蘭“紀錄片創制合作”論壇上,嗶哩嗶哩紀錄片內容總監張昊曾表示,“中國紀錄片人很‘卷’,創新和努力程度沒人比得上,內容題材豐富、人性故事深刻”。而《是壞情緒啊,沒關系》的獲獎,不僅是紀錄片在該內容題材創造性的成功探索,更是引導公眾對“心理問題”樹立科學認知、消除對“精神疾病”誤解的大膽嘗試,具有重要而深遠的公益價值。
正如《是壞情緒啊,沒關系》制片人劉璐在頒獎典禮上所說:“拍攝心理題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是每一位勇敢敞開心扉的朋友,讓更多身處情緒漩渦的人們被看見并獲得力量,能夠鼓起勇氣面對自己和人生,這也是項目最大的價值與意義。”
【編輯:付子豪】...【焦點】
閱讀更多東西問丨孫世彥:人類古典文明中蘊藏哪些人權智慧?
焦點中新社北京6月28日電 題:人類古典文明中蘊藏哪些人權智慧?
——專訪中國社會科學院人權研究中心副主任孫世彥
中新社記者 官逸
“古典文明中的人權智慧”國際研討會當地時間6月26日在希臘首都雅典舉行。人類古典文明中蘊藏哪些人權智慧?這些人權智慧對當代人權觀念、制度和文明又有哪些影響?中國社會科學院人權研究中心副主任孫世彥近日就此接受中新社“東西問”專訪。
現將訪談實錄摘要如下:
中新社記者:人權概念是何時產生的?
孫世彥:在人權研究領域,圍繞人權概念具體產生時間的討論一直存在。在人類不同文明的各個歷史階段,其實都曾出現有關人權的某種概念,但這些概念都有一定缺陷。真正具有普遍性、能為所有國家和所有民眾接受的人權概念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產生的,體現在《聯合國憲章》《世界人權宣言》及此后一系列的國際人權公約中。
特別要強調的是,如果僅考察某一地域、某一歷史時期的人權觀念,如啟蒙時代歐洲的人權觀念,就很容易形成人權概念誕生于特定地域的特定歷史時期,因而不具有普遍性的認識。但如果考察人類古典文明就會發現,在所有有資料可查的人類文明中,都有人權萌芽和人權智慧。盡管這些萌芽和智慧并不是以我們目前熟悉的語言來表述的,但這表明,所有人類古典文明都承認人的尊嚴和價值。
2023年12月5日,“紀念《世界人權宣言》發表75周年”國際研討會在北京舉行。 中新社記者 田雨昊 攝
中新社記者:可否請您具體介紹一些不同古典文明中蘊藏的人權智慧?
孫世彥:早在3000多年前,《吠陀經》《奧義書》等古印度經典著作就強調生命是神圣的,并討論了善與惡、寬容與同情等內容。這些著作特別指出虔誠地堅守責任、正義和道德,以及對他人施行良好行為的重要性,并吩咐信徒忠實地履行他們在塵世生活中超越自我的、對他人的道德責任,無私地關心他人的痛苦。
古埃及的訓誡則試圖明確地解決社會正義的問題,并以這樣的戒律來幫助弱者。一位法老指示他的大臣:“確保諸事皆依律法辦理,謹守風俗,尊重各人之權利。”
公元前18世紀,古巴比倫國王漢謨拉比制定頒布《漢謨拉比法典》,其中宣布了一項極其重要的原則,即有些法律非常基本,適用于所有人,包括國王。法律之所以對保護人權如此重要,正是因為它可以制約權力的濫用。
2024年11月,“遇見古埃及:永恒的木乃伊之謎”文物展在遇見博物館·北京798館正式開展。 圖為觀眾觀看刻有王家銘文的浮雕。中新社記者 王紫儒 攝
在其他文明中,美洲原住民長期以來一直認為,易洛魁聯盟制定了一項《大約法》(Great Binding Law),其中包含被統稱為“五族人民之權利”的段落。許多傳統的非洲社會同樣形成了各種關于分配正義、人類尊嚴、自由和防止政治權力濫用的思想。加納的阿坎部落就警告說:“任何人不應以力壓人。”
中新社記者:在您看來,這些人權思想有何共同點?
孫世彥:不同古典文明中的人權萌芽和智慧都強調人的尊嚴和價值、法律的公平和公正、對權力的限制及對弱者的幫扶。但是,這些萌芽和智慧與現代人權思想相比,在體系性、廣泛性方面還有一定差距。
在人權歷史的討論中,古希伯來、古希臘及后來的古羅馬文明往往是一個重點,但這恰恰可能給人一種人權思想的起源在西方的印象。其實不然。關于一般人權的早期觀念來自許多地方,在許多充滿智慧的文化中都有所體現,是所有古典文明共享的,對當代人權觀念、制度和文明都產生了一定的影響。
中新社記者:人類古典文明時期的人權智慧是如何對當代人權觀念、制度和文明施加影響的?
孫世彥:從人類古典文明時期的人權萌芽和智慧到當代人權觀念、制度和文明的發展是一個連綿不斷、海納百川的過程,許多對人的尊嚴和價值的認識存在于幾乎所有古典文明中,因此也體現在當代人權文明中。
例如,1948年通過的《世界人權宣言》第一條規定:“人皆生而自由;在尊嚴及權利上均各平等。人各賦有理性良知,誠應和睦相處,情同手足。”從“人皆生而自由”中我們能瞥見西方自然法思想的影子,而“人各賦有理性良知”及“情同手足”能讓我們聯想起孟子所說的“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及孔子所說的“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2024年11月7日,首屆世界古典學大會在北京開幕。圖為外籍嘉賓在體驗木板水印技藝。 中新社記者 張祥毅 攝
當然,人類各個階段的文明,包括古典文明中的人權觀念對當代人權觀念、制度和文明的貢獻得益于聯合國的成立及其不斷提升的普遍代表性,這種普遍代表性保證了,體現當代人權觀念和文明的國際人權標準與制度能夠反映和容納來自豐富多樣的人類文明且能夠為當今國際社會所接受的人權思想和規則。(完)
受訪者簡介:
孫世彥。受訪者供圖
孫世彥,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法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人權研究中心副主任、《國際法研究》副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法學院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國際人權法、國際法基本理論、人權教育。
【編輯:付子豪】...【焦點】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友情鏈接
- 第三屆絲路舞蹈節舉辦“中國傳統文化展”
- 水利部:將推進母親河復蘇行動取得更多成效
- 俄羅斯發射“進步MS-31”貨運飛船 已成功進入預定軌道
- 商務部:支持自貿試驗區開展更高水平制度型開放試驗
- 《我心中的那座城——阿勒泰》首映禮在京舉辦
- 話劇《四世同堂》將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上演
- 減輕基層負擔 增加干事熱情
- 加沙人道主義危機升級 聯合國秘書長深感震驚
- 法治在線丨重疾險遭拒賠,附加條款“坑”在哪?
- 今年來中國累計329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
- 聊天軟件鼻祖ICQ正式停止運營,曾啟發馬化騰開發QQ
- 屏幕大改支持超聲波指紋,內置6000mAh電池,vivo X200 Pro或10月登場
- 良率僅20%遭嫌棄,三星Exynos 2500或無緣三星Galaxy S25系列
- 2024MWC上海華為展臺,5.5G來了,人流不停!
- “意念控制”照進現實,我用腦電波控制了小車前進!
- 華為展示5G
- 618榜單公布,國產品牌占比提升的當下,TCL是如何再度奪冠的?
- 蘋果生態再進一步:不同設備之間的算力將會“互聯互通”
- 梅雨季,帶上vivo X100 Ultra出來掃街啊
- AMD銳龍AI筆記本7月15日開賣:預計華碩限時獨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