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綜合 >>正文
iPhone 17 Air续航不给力:苹果考虑推出电池保护壳
綜合383人已圍觀
簡介蘋果將會在今年推出號稱是史上最輕薄iPhone的iPhone 17 Air手機,在性能上與iPhone 17等手機相差不大,包括照相等功能也是處于同一水平,然而由于蘋果在電池選擇上偏向于保守,因此作為 ...
蘋果將會在今年推出號稱是史上最輕薄iPhone的iPhone 17 Air手機,在性能上與iPhone 17等手機相差不大,包括照相等功能也是處于同一水平,然而由于蘋果在電池選擇上偏向于保守,因此作為輕薄的代價,iPhone 17 Air在續航表現上將會有很大的妥協,因此現在有消息稱蘋果考慮為這款手機準備充電保護殼,以提升iPhonne 17 Air的續航時間。
據悉蘋果內部對iPhone 17 Air以及其他的手機進行了測試,蘋果的測試標準是,讓測試人員日常使用一整天,如果能撐過一天的時間,那么就算測試成功,而根據相關的統計,使用iPhone 17 Air的測試人員中,只有60%-70%的用戶能夠完整地使用一整天,至于其他的iPhone 17手機,使用一整天消費者的比例超過了80%。顯然iPhone 17 Air在續航表現上是遠遠不如iPhone 17 Pro等手機的,畢竟在不使用最為先進的材料的前提下,iPhone 17 Air的電池容量明顯要小得多。
估計蘋果也在內部看到了iPhone 17 Air在續航上的糟糕表現,因此計劃為其打造一款專屬的充電保護殼,能夠額外延長手機的續航時間,來讓這款手機滿足一天的日常使用。當然消息還稱iPhone 17 Air將會在全球采用統一標準,那就是取消實體SIM卡,僅保留eSIM接口,考慮到聯通已經在進行eSIM卡的測試,估計是提前得到的消息,屆時三大運營商應該會同步開發eSIM卡給用戶使用。
Tags:
相關文章
新疆哈密原創大型樂舞詩劇《惟舞伊州》在重慶上演
綜合圖為演出現場。楊夢逸 攝
圖為演出現場。楊夢逸 攝
圖為演出現場。楊夢逸 攝
圖為演出現場。楊夢逸 攝
圖為演出現場。楊夢逸 攝 【編輯:姜媛媛】 ...
【綜合】
閱讀更多灣區速評丨向深藍再出發 海洋大省如何重塑“海上朋友圈”?
綜合海洋的優勢,從未式微。于海洋經濟大省廣東而言,海洋經濟的重要性更顯突出:前不久,廣東召開了一場事關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高規格會議——全省海洋經濟工作會議,加快打造“海上新廣東”,再次被提及。
經略海洋,廣東“家底豐厚”:去年廣東海洋生產總值超過2萬億元,占全國海洋生產總值的19%,連續30年位居全國第一,對地區經濟名義增長貢獻率達到27.3%。
塑造“海上新優勢”,廣東從“海洋大省”邁向“海洋強省”仍有“后勁”可期:2024年,廣東海洋經濟中,第二產業產值僅占比31.0%,低于全國35.8%的平均水平。如何更好發揮海洋經濟資源開發型產業和制造業龍頭牽引作用,一定程度上影響廣東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前景。
開放,是廣東給出的新答案。塑造新優勢,廣東就要“跳出海洋看海洋”。7月1日,《廣東省促進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條例》正式施行,這是廣東首部關于促進海洋經濟發展的地方性法規,標志著以制度保障推動海洋經濟領域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格局將更加清晰。
而在前不久召開的廣東全省海洋經濟工作會議上,強調拓展對內對外向海開放,這是廣東為不斷擴大海洋經濟“朋友圈”釋放的明顯信號。
對內,泛珠三角區位優勢為廣東打造海洋強省提供了戰略縱深、資源整合與協同創新的核心支撐。加強與周邊省份合作,既是粵港澳大灣區持續服務做好國內大循環的題中之義,更是廣東突破海洋經濟發展要素瓶頸,從“單打冠軍”到“全域共贏”的筑基之舉。
作為港口大省,6個億噸大港奠定了廣東港口運輸和外貿經濟的厚實家底。而聯通港口與廣闊腹地的是479.4公里的疏港鐵路和1619公里的內河高等級航道。這些年,廣東將大灣區內外星羅棋布的大小港口重新“排列組合”,通過“一港通”“組合港”“并行港”等多種模式,為航運經濟提供更多新動能。
在瓊州海峽,粵港澳大灣區與海南自貿港聯動發展的生動局面每天都在上演:在“并行港”模式下,湛江港、深圳港和海南洋浦港等多個港口在同一條航線上并集不同類型的貨物,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船舶裝載率,減少了物流成本。不僅促進了區域內貿易的便利化,也為廣東與海南的雙向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對外,打造海洋強省,廣東更要有“全球視野”。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四大合作平臺之一的廣州南沙,地處粵港澳大灣區地理幾何中心,南沙港更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關鍵節點,與全球100多個國家的400多個港口相連,152條外貿航線覆蓋126個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當全球貨物抵達南沙港,被輸送至全國乃至再次出口到其他國家,這條“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更讓千年商都煥發新生。
擴大海洋經濟“朋友圈”,不止于海上。一子落地,滿盤皆活。積極引入社會資本參與海洋經濟發展,正是破解傳統海洋產業融資難、推動產業升級的“活子”。《廣東海洋經濟發展報告(2025)》顯示,廣東涉海企業梯度培育體系持續完善,全省涉海企業總數已突破8萬家。制度創新,為更多專精特新中小科技企業也助力“藍色經濟”掃清了障礙。
在廣東江門,海工裝備“走出去”已經成為共識。政府組織企業聯合打造“江門海工”品牌,積極引進國際先進技術和標準,鼓勵外資參與江門海工裝備項目建設,努力提升產業的國際化水平。這是廣東以開放姿態發展海洋經濟,不僅服務國內市場,更要參與全球競爭的一個縮影,讓廣東造、中國造全面融入全球海洋經濟體系。
經略深藍,其命維新。當“藍色引擎”被激活,驅動廣東駛向深藍之境,那么,每一次向海開放的抉擇都將書寫打造“海上新廣東”的奇跡。
(總臺記者 王志達 孔英璘) 【編輯:胡寒笑】 ...
【綜合】
閱讀更多北京石景山區完成全區橋下空間整治提升
綜合中新網北京7月4日電 (記者 呂少威)記者4日從北京市交通委獲悉,北京市交通部門統籌市規委、市城管委、市園林綠化局、各區政府等多部門綜合施策,持續推進橋下空間整治提升工作。其中,石景山區積極探索“一橋多用、空間善治、生態惠民”模式,目前已完成全區4處橋下空間整治提升工作,實現全年任務半年完成。
蓮芳橋“改”“挖”“繪”組合拳
石景山區共有12座城市道路及公路橋系40處橋下空間,涉及五環路、六環路等重要交通干線及S1線等交通樞紐。按照“交通優先”原則,實施“一橋一策”精細化管理,系統編制布局方案與管理細則,通過交通優化、功能挖潛、生態美化等多舉措,推進橋下空間升級,新增社會停車場17處、車位約750個,實施交通疏堵2處,增設綠化景觀4處,實現區域交通效率與城市出行品質雙提升。
其中,蓮芳橋重點通過“改”“挖”“繪”三大“組合拳”,推進橋下空間改造提升,著力解決橋下公共設施破損銹蝕、私搭管理用房、綠化缺失、飛線交織、廢舊雜物堆積等市容環境問題,打造出集交通優化、便民服務、生態休憩于一體的綜合性公共區域。
交通優化方面,“改”出暢行新速度。蓮芳橋地處蓮石東路快速路,緊鄰五環路,交通流量大。經統計,其西進口高峰小時流量達816輛,掉頭車輛達312輛,常因掉頭車排隊影響道路通行效率。此次改造工程直擊痛點,在橋下原有掉頭口西側開辟限高3米的掉頭新通道,提前分流小型車輛,并實施“借道左轉”,將西進口三車道拓展為四車道,大幅提升交通通行效率。
功能挖潛方面,“挖”出停車新資源。改造工程整合橋下閑置空間、環衛站點等,新增4處社會停車場,2300平方米的場地提供110余個停車位,還推出居民停車錯時共享服務,助力緩解停車難題;增設智慧停車設施,實施人行步道磚鋪、電力通信管道等工程,完善橋下空間照明、監控系統及無障礙設施,增強橋下空間安全便利性能,每一處細節都彰顯著城市的精細化治理。
生態美化方面,“繪”出生態新畫卷。秉持“花園城市”建設理念,蓮芳橋對橋下閑置空間實施見縫插綠、立體綠化,砌筑花池260米,路緣石整齊砌筑1060米,鋪設草坪150平方米。后續還將根據季節栽植不同花卉,四季皆景的生態畫卷徐徐展開,實現交通、服務與環境的融合提升,為城市增添一抹亮麗的色彩。
新首鋼大橋橋下東部空間改造竣工
近日,新首鋼大橋橋下東部空間改造工程順利通過竣工驗收,這片總面積約2.3萬平方米的城市“灰色空間”,經功能重塑與生態升級,化身集運動、休閑、文化于一體的“活力港灣”,為石景山區建設首都西大門增添民生新亮點。
改造前,該區域存在綠化單一、斑禿嚴重,功能性設施缺失等問題;自發聚集的人群與無序的車輛交織,潛藏安全隱患。居民們對改善空間環境、豐富功能配套的呼聲強烈。
此次改造聚焦民生需求,以“復合、便民、舒適”為核心實現空間蝶變。一方面,充分挖掘“復合空間”價值,引入健身設施等,推動全民健身,填補冬奧公園蔭蔽空間短板;另一方面,打造開放式“城市會客廳”,滿足市民社交、休憩需求。同時,深度踐行“全齡友好”理念,規劃適合各年齡段的活動區域,并以特色場景營造提升場地吸引力,計劃通過舉辦多元戶外文化活動,打造網紅打卡地與城市文化展示窗口。
改造后的新首鋼大橋橋下空間,不僅緩解了城市公共空間資源緊張的矛盾,也為居民提供了全天候、多功能的戶外休閑場所,實現了從“消極空間”到“活力地標”的華麗轉型,切實提升了城市發展水平與民生服務質量。
北京高標準整治提升橋下空間
自2024年起,北京市啟動橋下空間整治提升三年行動,印發《北京市橋下空間建設和使用技術導則》,以高標準推進兼具交通保障與生態景觀功能的復合型城市空間建設,讓橋下“灰色空間”煥發新活力。
在交通功能優化方面,針對交通流量大的橋區,利用橋下空間增設掉頭、左轉車道等,提升通行效率;對慢行系統有待完善的區域,通過橋下空間改善慢行出行環境。科學調整交通組織后,橋區交通聯通性顯著增強,擁堵狀況有效緩解。靜態交通改善同步推進,結合周邊停車需求,盤活橋下存量空間并適度增量,推進停車場公共屬性升級與智慧化管理,切實緩解停車難題。
在景觀打造上,中心城及重點橋系橋下拆除管理用房及護欄設置,以花池、花箱等實現通透美觀,與臨近公園景觀融合,并對閑置空間實施見縫插綠、立體綠化,讓橋下成為市民漫步休憩的好去處。此外,對于有城市運行保障需求的,兼顧養護應急、公交及環衛功能,合理利用橋梁邊角空間存放應急物資,助力城市平穩運行。
目前,北京已完成城市道路、公路、軌道交通234座橋系的環境整治,榴鄉橋、通惠河匝道橋等14座重點橋系完成提升,燕莎橋、黃康橋、北苑橋等重點橋系提升工程正在推進。通過橋下空間治理和提升工程,首都人居環境得到改善,城市功能不斷豐富完善,未來更多橋下空間將持續“蝶變”,為市民帶來更多驚喜。(完) 【編輯:胡寒笑】 ...
【綜合】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友情鏈接
- 格局打開!庫克居然去了三星S24發布會?打探敵營內幕?
- 小米14 Ultra影像規格曝光,或于3月份發布,還能保持領先嗎?
- 永諾YN 35mm f/2海外發售 竟支持佳能RF卡口
- CES2024丨九州風神大殺器水冷新品、數顯機箱新品齊齊亮相!
- 加價買iPhone的人哭了,iPhone 15價格跌至史上最低,不到5000元
- 未來我們會看向哪里?9大屏廠在CES 2024或許已經給了答案
- 風往哪里吹?暴走3天CES 2024,看AI如何改變千行百業
- CES2024丨AJAZZ黑爵“出海”CES,大秀客制化鍵盤實力
- realme真我Note 1或于1月24日發布 疑似是Q系列的新馬甲
- 史詩級更新!iPhone 16終于要上8GB“大”內存了,還有Wi
- 影像旗艦小米14 Ultra發布,6499元起,同時還有新平板、新電腦
- 卷瘋了!大波新機正在路上,華為小米vivo多款新機節后發布
- 別吹Sora了,影視行業死得沒那么快
- iPhone 16 Pro渲染圖曝光 沙漠鈦、鈦灰新配色、外觀無大變化
- 雪佛蘭探界者EV 25.17萬起,國外電車價格有多離譜?
- 比亞迪降價,多家跟進 長安啟源7.39萬元起售
- 英偉達預熱GTC 2024大會:重回線下,AI優先,Blackwell架構將現身
- 英偉達RTX 50系顯卡計劃采用新接口:功耗提升,臺積電3nm還壓不住?
- 配置很強但價格或將暴漲,小米14 Ultra渲染圖來了
- 配置升級,中配落地不到30萬?新款捷豹XFL正式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