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焦點 >>正文
港媒探访全国最大冷水鱼生产基地
焦點85人已圍觀
簡介
中新網青海海南7月2日電 (張海雯)“我很喜歡吃三文魚,以為三文魚就是來自挪威、加拿大。但是這次來到青海,去了龍羊峽,我就想到我在香港吃的三文魚可能來自青海。”來自香港的跨媒體傳媒人查小欣告訴中新網記者。
6月30日,香港媒體代表團在青海省商務廳組織下,來到全國最大冷水魚生產基地——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龍羊峽水庫的三文魚養殖基地,探訪了解冷水魚產業發展情況。
龍羊峽水庫平均海拔在2600多米,水源來自冰川、雪山融水,水域面積達383平方公里,年均水溫12攝氏度左右,養殖區平均水深達120米,純凈的水質和適宜的水溫為三文魚養殖提供了理想的自然棲息地。
據記者了解,龍羊峽三文魚是國內唯一獲得ASC和BAP4星國際雙認證的漁場。“2024年獲得了香港STC、CMA認證。”龍洋知鮮(青海)股份有限公司質量部部長薛鑫介紹,龍羊峽養殖的三文魚主要是三倍體虹鱒,年產量超1.5萬噸,出口到新加坡、泰國、西班牙等多個國家。
在參觀了三文魚養殖基地、品嘗過龍羊峽產的三文魚后,查小欣評價:“(三文魚)非常的肥美,油脂多但是不膩,而且我看到養殖場非常的干凈,環境沒有污染,對青海產的三文魚品質非常有信心。”
據悉,龍羊峽養殖的三文魚年產量占國內市場的60%,2024年年出口額達3.5億元,出口量占比是國產三文魚的98%。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五月,青海省凍鱒魚、凍鱒魚魚片等冷水魚相關產品出口2344.7噸,增長1.3倍。(完)
【編輯:曹子健】 ...相關文章
廣州供電跨境服務點亮粵港澳融合之光
焦點中新網廣州7月2日電(王華 龔甸)香港回歸祖國28周年之際,7月1日,南方電網廣東廣州供電局公布,以一項最新跨境服務升級獻上“電力禮物”:通過在香港、澳門部署的南沙政務自助機,港澳用戶通過“人臉識別+電子簽章”可10分鐘內辦結20余項用電業務。
廣州供電局工作人員正為使用香港低壓供電標準的廣州南沙慶盛片區招勝雍尚灣養老院項目送電。廣州供電局 供圖
這標志著粵港澳電力規則銜接從“制度設計”邁向“應用深水區”,為區域深度融合點亮一盞明燈。
據了解,2022年7月,廣州南沙開發區(自貿區南沙片區)管委會在香港設立實體辦事機構“廣州南沙新區香港服務中心”,并增設“南沙政務自助機”。目前,該中心服務范圍已覆蓋中環、尖沙咀等6大核心商務區及新界社區。
今年,政務自助機進行了系統升級,用戶可通過“人臉識別+港澳證件認證+電子簽章”三重核驗體系,在10分鐘內完成電費查詢繳納、用電報裝、電子發票開具及新能源項目申報等20余項用電業務。平臺設置簡繁雙界面智能切換功能,滿足香港用戶操作習慣。該政務機還在澳門完成首次部署。
與此同時,“南網在線”app開設“南沙專區”,實現與香港中華電力、港燈、澳電等大灣區電力企業的互聯互通,標志著港澳用戶無需跨境即可辦理在廣州南沙的用電業務。
“從‘各管一攤’到‘標準互通’,我們讓電力服務像‘灣區一小時生活圈’一樣暢通無阻。”廣州南沙供電局營銷部經理王明春說。
據悉,2024年,中國南方電網公司協助國家能源局南方監管局創新推出穗港澳電力企業資質互認機制,助力3家港澳企業、7名專業工程師成功獲得內地市場準入資格。廣州市南沙區慶盛片區招勝雍尚灣養老院項目率先采用香港低壓供電標準,開創了港澳電力服務標準在內地落地的先河。(完)
【編輯:曹子健】 ...【焦點】
閱讀更多香港特首李家超:香港是兼具安全與發展之地
焦點中新社香港7月8日電(記者 劉大煒)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8日表示,在地緣政治格局劇變、不確定性持續升級的當下,中國兼具發展實力和穩定的可投資性,而香港是連接世界與中國內地增長機遇的“橋梁”,是兼具安全與發展的城市。
當日,李家超出席由香港《南華早報》主辦的“中國年會2025”并致辭時作上述表示。他認為,全球經濟正面臨深刻的不穩定性,地緣政治風險升級,長期存在的貿易體系正在全面重構。
7月8日,由香港《南華早報》主辦的“中國年會2025”在香港舉行,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出席活動并致辭。 (香港特區政府新聞處供圖)
但他指出,國家不斷擴大的貿易與資本流動仍有力支撐著區域及世界經濟。內地經濟基礎穩固、市場體量龐大,更有穩健政策應對外部挑戰。而在出口顯著回升及整體投資支出恢復溫和增長支持下,香港2025年首季經濟穩健增長3.1%。特區政府預測今年實際GDP增幅將達2%至3%。
致辭中,李家超還提到日前結束訪問離港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山東艦航母編隊。他說:“這次訪問不僅展示海軍力量,更彰顯國家維護和平與區域穩定的承諾。正如山東艦停靠在香港安全的港灣,香港也是國家信賴的港灣。”
本次中國年會以“資本與創新的交匯”為主題,全球近千名代表通過線上線下方式參加。當日,多位與會者就香港的“超級聯系人”角色、人工智能與科技發展等議題發表看法。
7月8日,由香港《南華早報》主辦的“中國年會2025”在香港舉行。 (香港特區政府新聞處供圖)
香港特區政府投資推廣署署長劉凱旋表示,兩年半以來,投資推廣署已協助超過1300家海外及中國內地企業在港開設或拓展業務。在她看來,幫助企業出海進程中,投資推廣署猶如“導航系統”,聯系各類專業服務提供商,幫助出海企業對接。
宏利亞洲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史蒂夫·芬奇(Steve Finch)指出,香港是全球投資者信賴的基地,其健全的監管體系、國際化的生產力與深厚的資本市場,使之成為對接中國內地及亞太機遇的獨特平臺。今年11月,集團將把旗下的宏利人壽保險(國際)有限公司遷冊至香港,“說明我們對香港、對中國乃至整個行業的未來充滿信心”。
宇樹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兼首席市場官(CMO)王其鑫認為,香港是催化創新的“放大鏡”。借助金融、區位、人才等方面的優勢,香港能通過全球資本來催化科技創新,為科創企業提供穩定高效的融資通道,迅速形成規模化發展。(完)
【編輯:劉歡】 ...【焦點】
閱讀更多廣西玉林通報一作坊非法煉油:已立案查處 未流向食品生產經營領域
焦點中新網玉林7月8日電 (記者 黃艷梅)記者8日從廣西玉林市有關部門獲悉,當地有關部門開展聯合調查,對一作坊非法煉油責令停業,已對涉事人李某涉嫌違法行為進行立案查處,涉案產品未流向食品生產經營領域。
玉林市玉州區市場監督管理局8日發布的情況通報顯示,7月3日晚,玉林市玉州區仁東鎮在排查整治中發現,旺盧村石公嶺有人疑似在臨時鐵棚內非法煉油,排查組要求業主立即停止作業。7月4日上午,玉州區組織公安、市場監管和仁東鎮等單位對該作坊進行聯合調查,并責令停業。
經查,涉事人李某于2025年4月上旬在玉林市玉州區仁東鎮旺盧村石公嶺一處臨時鐵棚內進行豬油煉制并銷售。該作坊無營業執照,屬間歇性生產,累計生產豬油2540公斤,涉案金額1.59萬元人民幣。所煉制豬油均銷售至附近一油脂公司作為工業油脂使用,未流向食品生產經營領域。
目前,相關部門已對李某涉嫌違法行為進行立案查處。(完) 【編輯:王琴】 ...
【焦點】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友情鏈接
- 溫州龍灣國際機場:加速長三角與粵港澳“兩翼齊飛”
- 湖南海聯會客廳“一帶一路”經貿交流會在長沙舉行
- 7月1日央行開展131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
- 臺胞走進浙江杭州藝術展 感知繪畫的意義
- 南非牛油果行業看好中國市場:期待零關稅帶來出口增長
- 在上海繁華商圈打卡“路易號”:國際頂流品牌持續看好中國市場
- 習言道丨力量生于團結,幸福源自奮斗
- 東北地區華北四川盆地等地多降雨 江淮江南等地將有持續性高溫
- 2025年暑運期間 上海機場預計日均客流量近40萬人次
- 全球媒體聚焦丨美媒:關稅政策影響煙花進口 美國獨立日慶典或受影響
- 第八屆“愛·在芒果”活動啟動 50余名臺灣學生湖南廣電實習
- “中華衣經·明韻新生”服飾表演在京亮相 賦能文化遺產傳承
- 英國政府計劃打擊嚴峻的城鎮中心犯罪問題
- 沈陽機場重啟直飛符拉迪沃斯托克國際航線
- 四川會理至云南祿勸高速公路首隧貫通
- 鐵路杭州站迎暑運客流高峰
- 2025中國產業轉移發展對接活動(江西)開幕 簽約超百億元
- 地震預警信息服務定制化“護航”精密制造企業
- 全國“講述我的育人故事”第一片區展示活動在京舉辦
- 全國臺聯第二十二屆臺胞青年千人夏令營開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