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百科 >>正文
聚焦变革共探未来 专家把脉艺术品市场未来趋势
百科47916人已圍觀
簡介
中新網北京7月2日電 (記者 應妮)作為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成立十周年的系列活動之一,《2025藝術品市場趨勢報告》(簡稱“《報告》”)研討會日前在京舉行。
《報告》由中央美術學院藝術市場分析中心(AMRT)與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藝術品金融研究中心聯合出品。出品團隊分享了《報告》的核心成果,以深度剖析藝術市場關鍵議題、研判市場發展方向為主旨,內容涵蓋核心交易市場、新興板塊動態、技術革新、產業生態、政策制度及社會文化變遷等層面,引發了專家們的高度共識與積極肯定。
中國拍賣行業協會藝委會秘書長劉聰、嘉德投資副總裁馬學東和原北京畫廊協會秘書長池剛在發言中指出,全球藝術品市場正處于深度調整期:我國拍賣市場呈現“減量提質”趨勢,資源向頭部集中,中小拍企謀求差異化;專業化、多元化藏家群體推動市場轉向學術深耕。同時,國際市場分化明顯,全球經營主體變動值得關注:歐美拍賣行母公司負債影響運作效率,轉推品牌升級和交易分散化策略;亞洲市場多中心化發展,香港主導地位面臨首爾、新加坡等新興市場挑戰。三位專家一致認為,未來藝術品市場將經歷“去偽存真”的沉淀過程,需加強學術研究與市場實務合作,助力行業穿越周期、縱深發展。
在“藝術品資產化與金融創新”議題研討中,中國人民大學應用經濟學院教授黃雋提出了對新消費市場的觀察,“情緒消費”成為市場新動能,技術進步全方位沖擊藝術產業鏈,新世代品味偏好引導市場供給變化。
技術革新對藝術生態的影響也成為專家熱議的焦點。中央美術學院王子琪副教授從關鍵詞“新生態”“新生代”出發,指出數字技術顛覆了藝術生態的底層邏輯,引發社會文化深層變遷。中央美術學院谷赟教授從教學角度強調了動態數據在藝術研究中的重要性,藝術管理學科需回應媒介演進與文化轉型的挑戰。
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副院長趙力教授在總結發言中指出,本次研討會既聚焦現實,又保持開放視野,明確指出當前藝術市場正經歷變革與轉型。《報告》堅持“真問題、為未來”的原則,強調以探索和追問強化藝術市場研究的學術價值,并為市場應對波動提供有力支持。(完) 【編輯:付子豪】 ...
Tags:
相關文章
東西問|柳華文:人權是人類文明的共同追求
百科中新社北京7月2日電 題:人權是人類文明的共同追求
作者 柳華文 中國社會科學院人權研究中心執行主任
當全球人權話語屢屢陷入喧囂與指責,我們是否遺忘了一個樸素真理——通往人類文明的道路不應只有一條。
近日,中國在聯合國人權舞臺上的發聲,再次強調了這一點。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59屆會議上,中國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和瑞士其他國際組織代表陳旭指出:世界上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人權發展道路,任何國家都不應將自身模式強加于人。這番發言恰逢今年6月10日首個聯合國文明對話國際日之后,陳旭借此契機,旨在呼吁各方應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以安全守護人權、以發展促進人權、以合作推進人權,促進國際人權事業健康發展。
當地時間2025年6月9日,中國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舉辦“文明對話國際日”主題活動。中新社記者廖攀攝
在變亂交織的國際背景下,這一發言明確對話合作促人權的主張,是對堅持人權普遍性原則與各國國情相結合,積極維護聯合國多邊合作中心地位和權威,有效推動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礎上開展建設性對話、交流與合作的立場重申。今年是聯合國成立80周年。此次發言亦可視為在人權國際保護立場問題上的一次正本清源和守正創新。和平、發展、人權是聯合國改革發展的三大支柱,中國將三者融為一體,在國際人權領域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
中國文化跟西方文化的一個顯著區別是中國人的整體性思維,在宏觀角度和系統論指引下,關注事物的整體聯系及規律。反映到人權觀上,西方國家往往執著于個案和細節上,中國則更注重把握整體觀和大局觀。
不過,筆者看來,不論東西方在具體的文化和制度上差異如何,法治、發展和人權是現代國家發展模式中的三個基本維度,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法治是人類社會治理的一個基本經驗,它是一個中性詞,無褒無貶。只有良法才能促成善治,才是好的法治。什么是良法善治?就是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法治。法治不能自顧自地發展,只能根據本國實際,與發展階段和發展水平相適應,才能確保制定出來的法律有可行性,實現立法以及治理的目標。
發展是人類社會永恒的主題,最好的發展是可持續發展,是以人為本的發展。不能見物不見人。可持續的發展是追求人與自然、人與人和諧互動的發展。法治可以鞏固發展經驗,保障和引領可持續發展。
2025年6月5日,廣西南寧市邕江沿岸植被茂密。(無人機照片) 中新社記者 陳冠言 攝
人權是人本思想進化和發展的產物,不能簡單化、口號化。依法推進是人權的基礎和根據,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為人權提供條件和保障。一些西方國家政客的做法往往口惠而實不至,將人權作為政治裝點和粉飾。而真正有效的人權發展之路,必然要摒棄這種政治操弄,回歸到平等和相互尊重的軌道上。
總體來看,人權是一個重要的社會現象,是特定國家和地區社會發展的基本維度。不能就事論事,簡單地討論和考察人權,必須將其置于特定的歷史階段和社會環境中,運用整體性思維進行綜合分析。
條條道路通羅馬。對國際社會來說,人權是價值,是理念,是目標。各國通向人權的路徑各異,具體的法治構建、發展戰略和人權保障制度,都需要因時、因地制宜。在這方面,美國自我賦權,動輒簡單粗暴地以“有沒有”“好不好”來評價和指責其他國家的人權狀況,這是政治化和簡單化的做法,是借人權搞政治操弄,缺少建設性,甚至破壞人權領域在平等和互相尊重的基礎上開展對話和合作的可能性。
回顧歷史,2006年聯合國改革的一個重要成就,是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撤銷因政治對抗嚴重而飽受詬病的人權委員會,新設立追求非政治性、非選擇性、非對抗性的人權理事會。這是國際人權治理的一個重要進步。對此,美國政府很不滿意,當年就退出了首屆人權理事會成員國的選舉,展現出我行我素和單邊主義的一貫做派。予取予求、時而加入、時而退出的美國,在今年不是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成員國的情況下,宣稱與人權理事會“停止聯系”,這是對多邊主義的否定和逆反。
客觀地說,這個世界不存在“救世主”。一個國家的社會繁榮發展,根本上依賴本國人民在特定社會環境下發揮聰明才智并付出腳踏實地的努力,需要通過不斷提升生產力和調整優化生產關系來共同驅動。內因始終是關鍵和決定性力量。正因如此,人權保障本質上屬于國家內部治理范疇,單純依靠他國的援助,無法直接提升一國的發展水平,更無法從根本上改變其發展面貌并實現人權目標。這也意味著,國際交流與合作中,應該尊重特定國家和人民求生存、謀發展的實際需求和真實愿望,尊重他們的意愿和選擇,尊重他們的智慧、勞動和付出。
人民是歷史發展的推動者。重視人、促進人的解放和發展,追求人類團結和進步的思想,在世界各地都是自始存在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經典理念,在世界范圍來看,也是基督教、伊斯蘭教、印度教等宗教思想的基本信條,被稱為世界性的“黃金規則”。
當今的國際人權法和中國國內法律制度都在倡導全面的、嶄新的人權理念和人權觀。這意味著必須破除阻礙人權發展的陳規陋習,比如重男輕女、歧視特定人群等陳舊的文化觀念和做法。文化傳統有其復雜性,無論東方還是西方,都存在如何興利除弊、繼承優秀傳統和文化的課題。整體上說,尊重和保障人權的理念和實踐是人類文明的共同成就,不同文明之間可以相互啟迪、相互借鑒。
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發展遠非同步,差距巨大,常常出現國家間人權對抗的情形。在聯合國這一最具普遍性和代表性的多邊舞臺上,東西方的差異、分歧因政治因素可能被放大。西方國家強調公民和政治權利,刻意忽視、貶低發展中國家、社會主義國家對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的重視。比如,美國至今不承認發展權是一個法律概念,多次在聯合國對發展權相關決議投出反對票。
基于不同的民族特性、歷史、政治和社會發展模式,人權領域的東西方文化觀念、主張之間的分歧、爭論和交鋒,現在來看,仍難以消除。意識形態的對壘和政治上的對立,往往是形成國際舞臺上爭議的癥結所在。而在聯合國的體系下,國際人權法構成一個具有法律規范性特征的工作框架。開展基于國際法的交流與合作,可以團結越來越多的國家,應對人類面臨的種種風險和挑戰,推動形成公平、包容、合理的全球人權治理,在相當程度上能夠避免將人權工具化、武器化等偏頗做法。
2023年11月6日,2023上合組織國家扶貧研修班(江西)開班,來自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三國的政府官員在江西一體育用品生產企業車間了解就業幫扶、技能培訓等情況。中新社記者 劉力鑫 攝
當代中國人權觀的實踐,深深根植于中國的現實土壤,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智慧,也借鑒人類文明的共同成果。在人權事業發展的道路上,中國持續探索、總結符合自身國情的人權實踐。面向未來,中國將繼續致力于和平發展,積極在聯合國框架下,遵循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與世界各國務實合作。我們相信,中國通過一如既往地秉持和平、發展、公正、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能夠為應對共同挑戰開辟道路,推動建立一個更加公平、包容、可持續的全球人權治理格局,讓全人類共享發展的紅利和人權的保障。(完)
作者簡介:
柳華文。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法學院供圖
柳華文,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法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人權研究中心執行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曾任亞洲國際法學會副會長,兼任聯合國禁止酷刑委員會委員,世界醫學會社會醫學事務委員會顧問,中國國際法學會、中國人權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國際法年刊》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法研究所《國際法研究》執行主編。
【編輯:史詞】 ...【百科】
閱讀更多多位企業領袖專家聚香江 共話品牌國際化與香港新角色
百科中新社香港7月8日電 (記者 戴小橦)香港首屆世界品牌大會8日在香港舉行。活動中,多位企業領袖與品牌專家,圍繞中國品牌出海、香港品牌供應鏈中心建設等話題分享經驗,希望為推動品牌國際化進程注入新動能。
7月8日,香港首屆世界品牌大會在香港舉行。(主辦方供圖)
“在全球化時代背景下,打造有世界影響力的中國品牌,是實現品牌強國戰略的關鍵舉措。”全國工商聯紡織服裝業商會理事長、波司登品牌創始人高德康結合品牌出海實踐,剖析國貨借國潮東風拓展全球市場的路徑。
他舉例稱,通過香港的國際化平臺,波司登開展了一系列高勢能的品牌活動。除了在香港國際機場等重要交通樞紐進行品牌展示外,還通過舉辦電車巡游、品牌快閃店等活動,增強消費者對中國品牌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國際品牌專家、龍睿國際品牌咨詢CEO姚承綱則聚焦香港的文化優勢。他指出,作為東西方文化交融樞紐,香港在助力新國潮出海方面潛力顯著。他以M+博物館為例,強調香港設計力量擅長用國際化語言詮釋中國文化,能讓海外受眾產生共情。
他建議,香港可搭建“創意轉化平臺”,為中國老字號、傳統文化IP提供全球化設計翻新支持,挖掘中國文化的現代性表達,助力新國潮以更精準的文化共鳴走向世界。
在食材供應鏈領域,樂禾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寧歡分享了企業以香港為支點探索出海的思路。她表示,香港積淀的國際信譽是重要優勢,企業計劃將這一信譽價值融入食材供應鏈服務,為中國食材供應鏈在海外市場建立信任錨點,助力突破信任壁壘,推動供應鏈更順暢地走向全球。
美中電商貿易協會創會會長謝建華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香港正從“商品流通中心”升級為“價值認證中心”。“香港的品牌基因正在發生質的轉變:從被動接受國際品牌的展示櫥窗,到主動制定全球品牌標準的實驗室。”
國際品牌科學院理事長邱建新認為,香港憑借“購物天堂”的深厚積淀,具備打造世界品牌中心的成熟條件。他建議,可將國際品牌日設立為香港的永久性活動,通過每年匯聚全球城市品牌與企業,為香港會展經濟和旅游經濟注入新活力。
“未來要讓香港成為全球品牌價值的交易中心。”國際品牌科學院董事會主席、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家聯盟主席蔡冠深強調,這種“雙循環”的戰略構想,正推動香港從單純的貿易樞紐升級為全球品牌生態的核心節點。(完)
【編輯:曹子健】 ...【百科】
閱讀更多“想你的風又吹到了XX”……文旅同質化該怎么破?
百科隨著暑假來臨、神獸“出籠”,家長帶著孩子外出旅游的場面熱鬧非凡。但半月談記者與一些家長交流時,家長們對旅游出行體驗千篇一律、難出新等文旅同質化現象的吐槽仍然不少。
文旅同質化的現象由來已久。近年來,“想你的風又吹到了XX” 一度成為各地景區跟風模仿的文創標語,如今已泛濫到讓公眾由喜愛轉為厭倦,甚至衍生出“想你的風別吹了”等網絡熱梗,成為文旅同質化現象的一大注腳。從宣傳創意抄襲模仿、“網紅景點”跟風營銷到爭相進行“土味喊麥”,一些地區文旅產業“抄作業”式套路化宣傳,對流量一味盲目追逐,雖帶來一時熱鬧,卻帶不來文旅業的長久興盛。
除宣傳領域以外,部分地區文旅同質化現象也滲透至景區建設、旅游產品、服務體驗等各個環節。在國內部分旅游城市,一些旅游場景總是驚人的相似——仿古商業街區內青石板路、飛檐翹角、紅燈籠高掛成為標配,幾乎相同的“地方特產”和“手工藝品”沿街售賣,水上樂園、漂流等消暑納涼項目遍地開花,親子游等同于游樂園游……千城一面的景象、千篇一律的項目,消解了地域文化的獨特性,讓游客審美疲勞甚至望而卻步。
今年暑期旅游的大幕已經拉開,能否抓住契機,為游客帶來耳目一新的出行體驗,為“夏日經濟”注入新動能,成為擺在地方文旅面前的一道考題。目前,一些地方已做出嘗試:近日,陜西結合夏季旅游特點,一口氣推出1200余項暑期文旅活動,盡可能滿足游客多元化、差異化的旅游需求;云南立足夜間文旅消費,在夜演、夜游、夜購、夜宴等方面不斷豐富旅游產品,點亮“夜經濟”;江西南昌開放贛江“兩灘七灣”天然泳場,吸引市民和游客消暑游玩……面對暑期文旅熱潮,各地在推出不少優惠活動的同時,在文旅產品供應方面可謂用心良苦。
旅游的本質是體驗差異與新奇。暑期旅游不斷升溫,各地文旅要接住這場“潑天富貴”,必須防止同質化問題來“潑冷水”。只有跳出文旅發展的窠臼,打造好自身獨有的文旅IP,與文化、科技、教育、避暑等領域不斷融合創新,才能為游客創造豐富、舒適的出行體驗,真正形成讓游客“不虛此行”的良好口碑。
半月談評論員 胡錦武
(半月談微信公眾號) 【編輯:黃鈺涵】 ...
【百科】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友情鏈接
- 熱點科技直播間雙十一好物特惠來襲,心動爆品搶先睹!
- 理光新三防相機賓得WG
- Web Summit 2023丨ParkUsher推出智能停車應用程序,助力智慧城市建設
- 聯想ThinkVision S25e
- CIIE2023丨宜家“中國新年”系列新品于進博全球首發
- 國產三大OS紐約刷屏!“華小魅”國產3H系統已拉開帷幕!
- 小米華為銷量同比增長超4成,更有“非洲手機之王”異軍突起
- Web Summit 2023隆重開幕,維基百科創始人回應ChatGPT的挑戰
- CIIE2023丨霍尼韋爾發揮專項所長,推動數智低碳發展
- 澎湃OS開發版即日起開始推送!快看有沒有你的小米手機
- 二手房交易保持高活躍度 剛需釋放鞏固市場回穩基礎
- 鑒往知來,跟著總書記學歷史|總書記關注的這場戰役,為何聞名中外?
- 旅游列車加密開行 激活文旅消費潛能
- 全球數字經濟大會知識產權與數字經濟生態建設論壇舉辦
- 海口邊檢總站推出六項便利措施打造口岸通關“快車道”
- 西藏森林消防總隊林芝支隊巴宜區中隊開展水域救援實戰化訓練
- 如何選購安全放心的充電寶?市場監管部門給你支招→
- 東西問丨河村建夫:日中青少年如何以棋會友?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太寶藏了吧!
- 咖啡會“拿”走你身體里的鐵,導致貧血?真相沒那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