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探索 >>正文
对话“野猪猎人”:一个退役军人和他的"汪汪特攻队"
探索7868人已圍觀
簡介
晚上十一點,劉軍強的無人機從山腳下起飛,淅淅瀝瀝的小雨下了很久,但他決定不等了。
無人機畫面里,兩頭野豬正慢慢悠悠在遠處山坡的林子里溜達。鎖定位置后,劉軍強和兩位同伴開著皮卡車來到附近的大路上,幾條健壯的獵犬從車里一躍而下,挺著高高的胸膛,準備開始戰斗。
在寧夏固原這個小村莊里,一場野豬狩獵即將開始。
近年來,隨著生態環境持續改善,野豬種群規模不斷膨脹,對多地居民的生產生活構成嚴重威脅,部分地區號召有能力的獵手組建護農捕獵隊獵捕,像劉軍強一樣的“野豬獵人”群體,引發全網關注。
追捕
聽到無人機的動靜,警覺的野豬立刻跑了起來,一頭豬轉頭鉆進更深更密的林子里,一頭豬向著另一個山頭狂奔,消失在畫面中。
劉軍強在車里操作無人機,用對講機指揮隊友的前進方向,“機油手”帶著汪汪隊開始追蹤。
此時,“六盤強子護農隊”的快手直播間,四千多位觀眾也陸續聚齊,遠程追蹤這場刺激的“戰爭片”。
在抓捕野豬的大戰中,人與狗需要密切配合。汪汪隊通常有三種分工:“頭狗”沖在最前,和“騷狗”一起在黑暗中循著“騷”氣追上逃亡的野豬,它們把野豬團團圍住,等待體型更大更兇猛的“咬狗”撲身上前,對豬耳朵或豬腿進行撕咬。“機油手”最后趕到,用手里的匕首或長矛給野豬致命一擊。
“佩奇”“機油手”“下貨”,都是護農隊直播間的專屬用語,“佩奇”代指野豬,“下貨”是完成目標,如果把野豬心臟比作發動機,鮮血比作機油,最后捕殺野豬的獵手就是“機油手”。
從十一點到凌晨兩點半,野豬一會兒鉆進密林,一會兒在田間停留,與它相距很遠的地方,有只狗狗始終在奔跑。雨夜“騷”氣被沖散、道路濕滑難追蹤,這是抓捕野豬最不利的環境,但狗狗們不想放棄。
由于繁殖力強、成活率高、適應性廣,虎豹熊等天敵種群數量相對較少,近年來野豬的種群數量劇增,開始從深山闖入農田覓食,給莊稼和農田造成破壞。
去年9月,寧夏固原市西吉縣一則公開招募,讓“野豬獵人”這一群體走到大眾面前。
早在2021年,國家林草局在山西、四川、福建、江西、陜西、寧夏等14個省(區)啟動防控野豬危害綜合試點,試點各地開始組建狩獵野豬護農隊。31歲的退役軍人劉軍強,就是固原市最早一批“持證上崗”的護農捕獵手。
“作為一個農村人,一年就靠辛辛苦苦種地來支撐家里的生活”,他看不慣野豬對老鄉田地的糟蹋,它們食量大又愛集體行動,會啃倒玉米稈,專挑嫩又甜的苞谷吃,“四五個豬,從十來畝的玉米地里進去,可能一晚上就嚯嚯差不多了”。
一踏進“六盤強子護農隊”的小院,守在門口的幾十只獵犬開始集體狂吠,發出警覺的怒吼。優秀的獵犬難遇,劉軍強一開始花了十幾萬購買專業獵犬,后來自己繁育,培養成現在的汪汪工作隊。他給每只狗狗都取了名字,給它們安排“四班倒”上崗。
汪汪隊自有一套運轉的秩序,劉軍強記得,有次出去抓豬,一只狗悄悄開小差,半路先跑回了車里,等最后收隊時,其他狗狗集體撲上來就要揍它,勸也勸不住,劉軍強只得先把它隔離開,過了好長一段時間,它才正常融入隊伍。
一天晚上,有老鄉告訴劉軍強,附近地里可能有七八只野豬,等他到現場用無人機看才發現,“一串串”野豬大搖大擺下山闖向麥田,數量有好幾十只,13只獵犬迅速一擁而上展開混戰,抓完一個又去撲另一個,那晚,他們一口氣驅趕了21只野豬。
2023年6月,國家林草局公布了新調整的《有重要生態、科學、社會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野豬從“三有”動物名錄中刪除。即便如此,野豬依舊不可以隨意捕殺和食用。野豬的生活環境不可控,易引發各類細菌、病毒感染。劉軍強說,當地林業部門有專門的掩埋坑,被捕殺的野豬必須按照嚴格標準流程進行無害化處理。
“下貨”或“沒下貨”,不意味著一天工作的結束,因為追豬四散在各處的狗狗還需要歸隊,遇到受傷,獵手們還要漫山遍野尋找將其帶回,甚至忙到天亮才能踏上歸途。
“有時候狗一直追豬回不來了,我們也只能等,或者看它GPS信息有沒有出現在大路附近,去路邊去接它,但這幫狗子特別執著,一旦出去以后,它們也不想輕易放棄。”
“戰友”
“來,二大爺,上班了!”院子里,“機油手”邵亞斌正在給一只獵犬穿上護甲,戴上裝有定位器的項圈。
“二大爺”是直播間粉絲們最喜歡的一只狗,它小小年紀卻看起來十分老成,出門前總要給點好吃的,才屁股一扭一扭、慢悠悠地跳上車,但只要一上戰場,立刻火力全開。
個性各異的狗狗們在戰場上如何沖鋒陷陣,和休息時有多大反差,是網友津津樂道的話題。比如,“風馳”是風馳電掣的單挑女王,每次都戴著最重的護甲沖在最前,干活猛快狠;“辣椒”小小的身體有大大的能量,能翻山越嶺一直追豬不放棄。
像游戲里要選擇出戰的英雄,每次出工前,劉軍強會根據當地的地形環境來搭配要帶出去的汪汪隊伍,比較空曠就多帶一些大型犬,樹林密集就帶一些更能靈活鉆進鉆出的小型犬。
但和游戲相比,追捕野豬是一場太危險也太殘酷的實戰。
“一豬二熊三老虎”,野豬體型大、獠牙長,皮糙肉厚攻擊力強。這幾年,劉軍強護農隊捕獲的野豬大多在一兩百斤左右,但也曾捕獲過三只400多斤的野豬,其中最重的達到446斤。黃土高原溝壑縱橫,有垂直的陡坡,林子里還有帶刺的枝條,有時走投無路的野豬會選擇跳崖,對不熟悉地形的人和獵犬來說更是兇險萬分。
2022年7月的一個深夜,劉軍強隨汪汪隊的腳步鉆進了樹林,一群野豬被十幾只獵犬陸續沖散,他只身一人站在林子里,只聽附近隱隱約約傳來“出出”的喘氣聲。突然,身旁的樹梢開始沙沙作響,劉軍強用手電筒一照,面前直沖出一只野豬,咬住他的衣服開始狂甩,長達十幾秒的時間,他只能死死抓住手邊的樹枝拼命掙扎。
這時,附近一只叫“二毛”的狗狗聽到了聲響急忙奔來,飛撲到野豬身上咬住了它的耳朵,野豬這才松了口。盡管見過許多大場面,但想起那天的驚險一刻,劉軍強依然心有余悸。
對他而言,這些朝夕相伴的獵犬不僅是追捕路上的幫手,也是他的好“戰友”。“說白了,抓豬就是人狗配合,狗是人的前盾,人是狗的后盾。”
追捕野豬需要速度,有的人為了讓狗跑得更快,會卸掉它們身上的護甲。關于這一點,劉軍強的護農隊有嚴格的紅線:每只出征的“咬狗”必須穿上護甲。
戰斗結束后,劉軍強會第一時間檢查狗狗的傷情,他的護農隊自帶擔架和急救設備,院子里也有自帶藥品和醫療設備的手術室。
幾年前,一只狗狗在深夜戰斗中腹部受到重創,當地寵物醫院不敢收治,建議他們轉院到西安,最終狗狗在轉院途中不幸去世。自那之后,劉軍強決心自學動物醫學知識,從零開始下苦功,為能在第一時間救治“戰友”。
劉軍強辦公室的上方,掛著五面紅色的錦旗,幾年下來,他已經做過200多臺手術,大部分是為周邊其他護農隊受傷獵犬所做的免費手術。
“看了這么多護農隊,強子是最疼愛狗子的主播。”在他最近更新的一條視頻下,一位快手網友這樣留言。四年多來,“六盤強子護農隊”捕獲過幾百頭野豬,因戰斗去世的狗狗有五六只,他說,這在當地乃至全國范圍內的護農隊里,算是受傷率最低的一檔。
公益
捕獵野豬這幾年,劉軍強護農隊的追蹤對象,一直是出現在農田里和山腳下的野豬,對于懷孕母豬、年幼豬崽以及生活在深山里的野豬,他們不會去捕殺。“盡管野豬從‘三有’里踢出來了,但它還是咱們生態鏈的重要一環,少了它也不行。”
野豬喜歡晝伏夜出,他和兩位隊友的作息也因為捕獵發生了改變:下午起床,傍晚六七點出發,八九點到達,然后追蹤到夜色褪去,迎著清晨的陽光而歸。
抓野豬、拍視頻、飛無人機、管理照顧幾十只獵犬、給受傷狗狗做手術……每天循環往復,劉軍強幾乎沒有休息的時間。“連續幾年這樣熬,實在熬不動了。”他計劃著,等忙過夏天這一陣,帶著家人自駕去東北玩一圈。
但打開手機,幾乎每天都能收到各地農戶給他留言:附近的田里又有野豬來鬧了,強子什么時候能來咱這兒。
對于很多“野豬獵人”來說,捕野豬兇險,外出成本更高,而助農基本屬于公益性質,只要老鄉有事留言,就會盡量奔赴現場,這些年除了寧夏,他們也前去陜西、甘肅、山西助農。
他算過一筆賬,去年捕獲了大約230頭野豬,每只野豬當地能補貼1600元,去除各種開支和給隊員的工資,自己能拿到手的約有7萬元。退役后的這幾年,他花完了自己的退伍費,還搭進去一個修理廠,目前也還在負債中。
“感覺壓力太大了,有時候也在想為啥堅持,唯一的目的,真的就是看不慣那些野豬把老鄉的地毀得慘不忍睹。”
在成為公益狩獵人的那段時間,劉軍強入駐快手,將野豬的捕獵過程剪輯成短視頻,幾年下來,陸續收獲了一波粉絲的支持,會有忠實觀眾給他直播打賞,還會寄來給狗狗們吃的罐頭。這部分收益也可以勉強覆蓋一部分支出。
此外,一個快手賬號也是一個活生生的護農熱線,也給了周遭的老鄉一個提供線索的渠道。
在劉軍強看來,比起抓豬,護農才是他的首要任務,這些年,他和隊員經常參與公益行動。去年冬天,他們完成野豬無害化處理后返程,發現前面有一輛車正在著火,周圍司機無人敢上前,他和同伴拿起附近車上的滅火器沖上前救火,直到消防隊趕來。
還有一次,一位老人上山摘野桃野杏時失蹤,整整一天都沒找到。得知消息后,劉軍強連夜驅車160多公里趕到村子里,用無人機五分鐘就確定了老人的位置,“這個社會就是人人都有點兒正能量,咱們的大家庭才能好起來。”
隨著近年來調控行動持續展開,各地野豬的種群控制逐漸趨于平衡,狩獵人該何去何從?劉軍強目前的想法是,用好手里的裝備和技能,慢慢將方向轉為民間救助和公益服務。他想再開一家寵物醫院,前段時間他還去了幾家犬舍考察,研究搜救犬的培養與訓練知識,也許在未來,可以讓它們在搜救工作中發揮所長。
也有人問他,怎么不試著在短視頻平臺帶貨,他希望能幫助家鄉的農產品,“比如我們涇源縣的黃牛肉特別出名,老鄉們養牛特別辛苦,如果今年短視頻流量大了,我想幫助這些農產品走得更遠。”
目前,“護農狩獵人賞金大賽”已經告一段落,但他和團隊伙伴的護農行動還在路上。
他每更新一個視頻,總有網友寫下相似的留言:“大家在路上真不容易,下完貨看著狗子一身血乖乖坐在那有點難受,心疼它們的辛苦,也感慨護農的不易!希望汪汪們每次平安歸來,也祝愿護農隊越來越好!”(完)
【編輯:劉歡】 ...相關文章
僑胞助力中智兩國交往日益深厚
探索中新社北京6月30日電 (記者 金旭)2025年是中國和智利建交55周年。多年來,智利僑胞積極參與公益捐贈、經貿交往、文化交流等活動,為兩國交流交往牽線搭橋。近日,智利僑胞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在新的機遇下,他們將進一步發揮自身優勢,助力兩國友好交往。
智京中華會館成立于1893年,是智利歷史最悠久的華人社團。該社團主席曾錦和告訴記者,《智利智京中華會館130年簡史》于2024年正式出版,這部智利僑界的首部僑史記錄了華僑華人支持祖(籍)國發展,積極融入住在國的故事。
為困難僑胞排憂解難、舉辦春節聯歡會、組織華裔青少年尋根研學、舉辦華僑華人運動會……曾錦和說,會館從成立之初一直致力于服務當地華僑華人,推動華文教育發展,“我們會繼續通過多形式的體驗活動延續社團傳統,也會積極參與當地社會公益事業,關愛當地社會弱勢群體。”
曾錦和說,中國是智利在全球的第一大貿易伙伴。近年來,車厘子、牛油果等越來越多的智利農產品進入中國。免簽政策也極大便利了人員往來,“在智僑胞會繼續積極牽線搭橋,推動兩國交流不斷深化”。
智利麗水青田同鄉會會長徐一評在智利首都圣地亞哥生活了19年。2009年,他創辦中國商城,經營者大多來自浙江。他說,現在進貨的客戶有來自阿根廷、智利的,還有中國百貨零售店的店主等。他們將中國商品分銷到智利的城鄉角落,為當地帶去物美價廉的商品。
圣地亞哥首座唐人街牌坊于2024年正式揭牌。徐一評稱,牌坊建成以來,許多當地民眾、游客前往打卡,帶動了餐飲、零售等周邊產業發展。“目前,我們正全力推進中華文化步行街建設項目,將打造一條集美食體驗、中華文化展示于一體的特色餐飲街區。”他說,希望這座文化地標能為當地社會注入更多活力,見證兩國更多的合作與交往。(完) 【編輯:胡寒笑】 ...
【探索】
閱讀更多ChinaJoy 2023丨蓋世小雞多款手柄驚艷亮相,提升游戲體驗好評如潮
探索7月28日,第二十屆中國國際數碼互動娛樂展覽會ChinaJoy在上海正式舉辦。作為游戲手柄行業的領軍品牌,蓋世小雞也攜多款產品亮相,在現場為眾多熱愛手游的觀眾帶來了不一樣的游戲體驗。在蓋世小雞的展區, ...
【探索】
閱讀更多打開工業革命大門?一文讀懂“LK99”是否已驗證常溫超導
探索相信大家最近都有關注到一則大新聞,那就是來自韓國的研究團隊在預印本網站arXiv上發表論文稱已經實現了常溫超導。而實現常溫超導的關鍵就是被命名為“LK-99”的超導體,它是改良后的鉛-磷灰石結構,引入 ...
【探索】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友情鏈接
- 《國際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級標準》實施四周年國際學術會議在韓國仁川舉行
- 文明對話系列活動在巴西舉辦
- 學習手記|領航中國在新時代的征程上
- 歌唱家劉和剛“爸氣全開33”演唱會上演民歌盛宴
- 駐悉尼總領館提醒中國公民特別是留學生謹防“冒充公檢法”詐騙
- 海合安成都極地海洋公園“川溪生態館”正式對外開放
- 斯諾克英國公開賽資格賽:白雨露晉級 周躍龍憾負
- 重慶巫山:民族鄉多元化做好“土文章” 小山村走出致富路
- 2025年青海省青少年(學生)乒乓球單項賽開賽
- 00后小伙做的琉璃鳳冠在國博火了,他卻說創作始于“烏龍”
- 2025年澳門入境旅客累計破兩千萬人次
- 2025第三屆粵港澳大灣區(深圳)青少年匹克球邀請賽舉行
- 江西上饒綜保區正式封關運行 分為五大功能區
- 港科大與清華大學合作推出電子與計算機工程領域“碩博銜接課程”
- 黃浦江上,不同膚色的他們為和平與友誼碰杯
- 與司法行政工作者面對面:讓民眾感受到公平正義的背后
- 甘肅天水幼兒血鉛異常來源查明 系后廚違規添加彩繪顏料制作食品
- 天舟八號“帶貨”能力為啥這么強?未來還有這些力量加入“貨運隊伍”
- “變種”電子煙網絡售賣 專家建議壓實電商平臺責任
- 徒步熱激活香格里拉高原民宿“三級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