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綜合 >>正文
阿根廷遭遇寒流天气冲击
綜合46949人已圍觀
簡介
中新網北京7月3日電 布宜諾斯艾利斯消息:受寒流天氣持續影響,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當地時間2日黎明時分的氣溫降至零下1.9攝氏度,創下該市近34年來最低氣溫。
綜合法新社與阿根廷《號角報》報道,該市曾于1991年8月1日記錄了零下2.1攝氏度的低溫。
報道稱,截至3日,在該國中部和北部,共有至少15個省發布了不同等級的極寒預警。
據法新社3日報道,一個專門幫助無家可歸者的非政府組織“Proyecto 7”表示,自冬季開始以來約10天內,該國已有9人死于寒冷天氣。由于缺乏官方總體統計,這一數字尚未得到當局證實。
另據路透社消息,阿根廷能源國務秘書處2日表示,由于近期遭遇寒流,阿根廷居民使用更多能源進行取暖,該國將限制用于工業的天然氣供應。
報道稱,在阿根廷及其鄰國智利和烏拉圭,寒冷天氣導致部分地區出現意外降雪。(完) 【編輯:張奧林】 ...
Tags:
相關文章
話劇《四世同堂》重臨香港 再述浩繁“平民史詩”
綜合中新社香港7月3日電 題:話劇《四世同堂》重臨香港 再述浩繁“平民史詩”
中新社記者 韓星童
盧溝橋一聲炮響,刺破北平城內小羊圈胡同的平靜生活,祁家、冠家、錢家三戶人家聚集在胡同口,或愁眉不展,或爭論不休,或閑話家常,嘈雜的群像將置身大時代烈風之中的震顫、惶惑、風骨展現得淋漓盡致。
7月3日晚,由中國國家話劇院出品、改編自老舍同名長篇小說的經典話劇《四世同堂》在香港文化中心上演,這是該話劇時隔13年再度來港演出。7月4日和5日,中國國家話劇院還將為香港觀眾帶來兩場《四世同堂》公演。
7月3日,中國國家話劇院院長、話劇《四世同堂》導演田沁鑫(中),話劇《四世同堂》演員陶虹(左)和段奕宏(右)在香港文化中心接受記者采訪。 中新社記者 陳永諾 攝
大幕拉開浩繁的“平民史詩”。這一刻,用演員陶虹(飾演“胖菊子”)的話說,每個人都“拎”起來了。接著,便是等。“大赤包”一身旗袍倚門笑得花枝亂顫,臺下傳來第一次笑聲。演員們等的便是這笑聲。互動中,演員們根據觀眾反應細微調整戲劇節奏、表演尺度等。這部話劇陶虹演了多年,仍然為這種舞臺上下潛移默化的情緒感染、命運仿佛融為一體的溫度所著迷。
顯然,這份舞臺的魔力在香港這一粵語觀眾群中依舊奏效,也印證了演員段奕宏(飾演“說書人”)演出前被問及“語言隔閡會否推遠香港觀眾”時的回答:“我不擔心”。相反,他認為就是要堅持創作的“土壤性”,將這一扎根于老北京的故事原汁原味地帶來香港,呈現其文化靈魂。
段奕宏也提到了“拎著”,“香港這塊地方給我的感覺時刻很緊迫,時刻在‘拎著’,人們努力打拼著自己的生活和理想。”兩種“拎著”,皆是普通人對時代變遷作出的回應,縱有苦難和挑戰,也縱然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大多數人仍憑借可貴的品質和堅持,有滋有味地生活著。
在長達3小時的觀演中,香港市民胡雯倩深刻感受到這種共鳴,步出劇場后對記者連連感嘆:“太精彩了!”“演員用精湛的演技將每個人物性格都塑造得相當鮮明,臺詞看似平靜卻撼動人心,于無聲處起驚雷,讓我也仿佛進入了那個烽火連天、國難當頭的年代,情不自禁地為劇情起伏、人物命運而揪心。”
7月3日,由中國國家話劇院出品、改編自老舍同名長篇小說的經典話劇《四世同堂》在香港文化中心上演。圖為演出劇照。 (中國對外文化集團有限公司供圖)
中國國家話劇院院長、話劇《四世同堂》導演田沁鑫認為,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香港回歸祖國28周年之際,與香港觀眾共同回望經典,別具意義。正是這部話劇所具備的現實意義及愛國精神內核,令其呈現出經久不衰的生命力。自2010年首度登上舞臺,話劇《四世同堂》15年走過70多座城市,涵蓋亞洲、歐洲等,累計演出場次近400場,步履不停地講述著充滿家國情懷的精彩中國故事。
作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香港,常被視作中華文化出海的重要窗口之一。田沁鑫表示,中國國家話劇院未來會繼續深化和香港的文化交流,持續輸送精品劇碼,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講好中國故事。
“文藝出海是我們努力的方向,我們必將出海。”田沁鑫十分篤定,在加快建設文化強國的十年“奔跑期”,中國戲劇不能缺席,“我們要用精湛的舞臺表演、形式創新、藝術與科技的結合,助力中華文化出海。”田沁鑫對此充滿信心。(完)
【編輯:李潤澤】 ...【綜合】
閱讀更多無緣自動駕駛,華為公布ADS 4九月推送,老車不支持高速L3
綜合在今年上海車展前夕,華為正式發布了支持高速L3有限度自動駕駛的乾崑智駕ADS 4,并且預告今年第三季度開始上車。近日,華為乾崑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在社交媒體上正式公布ADS 4預計將在9月底開始推送。不過 ...
【綜合】
閱讀更多DXOMARK新手機影像天梯榜預熱 登頂非蘋果華為?
綜合DXOMARK,相信攝影者對它一點也不會感到陌生,在最初它是一個數碼相機、鏡頭排行榜,后來測試擴展到智能手機領域。不過在近幾年手機影像革新很快,多攝像頭已普及,長焦鏡頭逐步從旗艦機下放,AI技術更是大 ...
【綜合】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友情鏈接
- “玩站匹六”要來了!索尼確認PS6正在開發中,預測2028年前后發布
- 兩億像素長焦HP9的升級版? 三星S5KHPE大底CMOS即將問世
- 為了輕薄犧牲太大:iPhone 17 Air前攝挪位,電池容量暴跌
- 吧唧、冰箱貼、手機殼是怎么生產的?愛普生打印頭告訴你很簡單!
- 徠卡誠意來了 “百年徠卡”主題新品款款理財
- 尊界S800一周賣掉800臺,那些嘲笑它的人去哪兒了?
- 小米MIX Flip2新增AI定制萌寵鎖屏,這也太萌了吧!
- 消息稱華為正在測試eSIM手機,實體手機卡或被淘汰,邁入eSIM時代
- 5萬多買新車,廠家一口價是真的嗎?
- 無緣自動駕駛,華為公布ADS 4九月推送,老車不支持高速L3
- 全運會毽球預賽浙江臨海落幕 傳統民間體育活動展魅力
- 變“廢”為寶!海洋垃圾制衣、“污水”沖咖啡都實現了
- 求職遇到“黑職介”怎么辦?人社部支招
- 中超:戴維森一球制勝 青島西海岸隊贏下“青島德比”
- 廣西海警查獲海上走私案 犯罪嫌疑人沖灘逃逸被抓
- “偽專業”何以潛滋暗長?網上“磚家”誰來管?
- 臺胞內蒙古觀賞“馬之舞” 贊嘆草原文化傳承
- 貿易談判沒了 美加關系再添“新傷”?
- 山洪、暴雨、中小河流洪水,最新多預警齊發,涉及多地!
- 武夷山主景區繼續對海內外游客免門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