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休閑 >>正文
新疆哈密原创大型乐舞诗剧《惟舞伊州》在重庆上演
休閑59462人已圍觀
簡介圖為演出現場。楊夢逸 攝
圖為演出現場。楊夢逸 攝
圖為演出現場。楊夢逸 攝
圖為演出現場。楊夢逸 攝
圖為演出現場。楊夢逸 攝 【編輯:姜媛媛】
...
Tags:
相關文章
東西問|柳華文:人權是人類文明的共同追求
休閑中新社北京7月2日電 題:人權是人類文明的共同追求
作者 柳華文 中國社會科學院人權研究中心執行主任
當全球人權話語屢屢陷入喧囂與指責,我們是否遺忘了一個樸素真理——通往人類文明的道路不應只有一條。
近日,中國在聯合國人權舞臺上的發聲,再次強調了這一點。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59屆會議上,中國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和瑞士其他國際組織代表陳旭指出:世界上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人權發展道路,任何國家都不應將自身模式強加于人。這番發言恰逢今年6月10日首個聯合國文明對話國際日之后,陳旭借此契機,旨在呼吁各方應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以安全守護人權、以發展促進人權、以合作推進人權,促進國際人權事業健康發展。
當地時間2025年6月9日,中國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舉辦“文明對話國際日”主題活動。中新社記者廖攀攝
在變亂交織的國際背景下,這一發言明確對話合作促人權的主張,是對堅持人權普遍性原則與各國國情相結合,積極維護聯合國多邊合作中心地位和權威,有效推動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礎上開展建設性對話、交流與合作的立場重申。今年是聯合國成立80周年。此次發言亦可視為在人權國際保護立場問題上的一次正本清源和守正創新。和平、發展、人權是聯合國改革發展的三大支柱,中國將三者融為一體,在國際人權領域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
中國文化跟西方文化的一個顯著區別是中國人的整體性思維,在宏觀角度和系統論指引下,關注事物的整體聯系及規律。反映到人權觀上,西方國家往往執著于個案和細節上,中國則更注重把握整體觀和大局觀。
不過,筆者看來,不論東西方在具體的文化和制度上差異如何,法治、發展和人權是現代國家發展模式中的三個基本維度,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法治是人類社會治理的一個基本經驗,它是一個中性詞,無褒無貶。只有良法才能促成善治,才是好的法治。什么是良法善治?就是尊重和保障人權的法治。法治不能自顧自地發展,只能根據本國實際,與發展階段和發展水平相適應,才能確保制定出來的法律有可行性,實現立法以及治理的目標。
發展是人類社會永恒的主題,最好的發展是可持續發展,是以人為本的發展。不能見物不見人。可持續的發展是追求人與自然、人與人和諧互動的發展。法治可以鞏固發展經驗,保障和引領可持續發展。
2025年6月5日,廣西南寧市邕江沿岸植被茂密。(無人機照片) 中新社記者 陳冠言 攝
人權是人本思想進化和發展的產物,不能簡單化、口號化。依法推進是人權的基礎和根據,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為人權提供條件和保障。一些西方國家政客的做法往往口惠而實不至,將人權作為政治裝點和粉飾。而真正有效的人權發展之路,必然要摒棄這種政治操弄,回歸到平等和相互尊重的軌道上。
總體來看,人權是一個重要的社會現象,是特定國家和地區社會發展的基本維度。不能就事論事,簡單地討論和考察人權,必須將其置于特定的歷史階段和社會環境中,運用整體性思維進行綜合分析。
條條道路通羅馬。對國際社會來說,人權是價值,是理念,是目標。各國通向人權的路徑各異,具體的法治構建、發展戰略和人權保障制度,都需要因時、因地制宜。在這方面,美國自我賦權,動輒簡單粗暴地以“有沒有”“好不好”來評價和指責其他國家的人權狀況,這是政治化和簡單化的做法,是借人權搞政治操弄,缺少建設性,甚至破壞人權領域在平等和互相尊重的基礎上開展對話和合作的可能性。
回顧歷史,2006年聯合國改革的一個重要成就,是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撤銷因政治對抗嚴重而飽受詬病的人權委員會,新設立追求非政治性、非選擇性、非對抗性的人權理事會。這是國際人權治理的一個重要進步。對此,美國政府很不滿意,當年就退出了首屆人權理事會成員國的選舉,展現出我行我素和單邊主義的一貫做派。予取予求、時而加入、時而退出的美國,在今年不是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成員國的情況下,宣稱與人權理事會“停止聯系”,這是對多邊主義的否定和逆反。
客觀地說,這個世界不存在“救世主”。一個國家的社會繁榮發展,根本上依賴本國人民在特定社會環境下發揮聰明才智并付出腳踏實地的努力,需要通過不斷提升生產力和調整優化生產關系來共同驅動。內因始終是關鍵和決定性力量。正因如此,人權保障本質上屬于國家內部治理范疇,單純依靠他國的援助,無法直接提升一國的發展水平,更無法從根本上改變其發展面貌并實現人權目標。這也意味著,國際交流與合作中,應該尊重特定國家和人民求生存、謀發展的實際需求和真實愿望,尊重他們的意愿和選擇,尊重他們的智慧、勞動和付出。
人民是歷史發展的推動者。重視人、促進人的解放和發展,追求人類團結和進步的思想,在世界各地都是自始存在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儒家經典理念,在世界范圍來看,也是基督教、伊斯蘭教、印度教等宗教思想的基本信條,被稱為世界性的“黃金規則”。
當今的國際人權法和中國國內法律制度都在倡導全面的、嶄新的人權理念和人權觀。這意味著必須破除阻礙人權發展的陳規陋習,比如重男輕女、歧視特定人群等陳舊的文化觀念和做法。文化傳統有其復雜性,無論東方還是西方,都存在如何興利除弊、繼承優秀傳統和文化的課題。整體上說,尊重和保障人權的理念和實踐是人類文明的共同成就,不同文明之間可以相互啟迪、相互借鑒。
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發展遠非同步,差距巨大,常常出現國家間人權對抗的情形。在聯合國這一最具普遍性和代表性的多邊舞臺上,東西方的差異、分歧因政治因素可能被放大。西方國家強調公民和政治權利,刻意忽視、貶低發展中國家、社會主義國家對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的重視。比如,美國至今不承認發展權是一個法律概念,多次在聯合國對發展權相關決議投出反對票。
基于不同的民族特性、歷史、政治和社會發展模式,人權領域的東西方文化觀念、主張之間的分歧、爭論和交鋒,現在來看,仍難以消除。意識形態的對壘和政治上的對立,往往是形成國際舞臺上爭議的癥結所在。而在聯合國的體系下,國際人權法構成一個具有法律規范性特征的工作框架。開展基于國際法的交流與合作,可以團結越來越多的國家,應對人類面臨的種種風險和挑戰,推動形成公平、包容、合理的全球人權治理,在相當程度上能夠避免將人權工具化、武器化等偏頗做法。
2023年11月6日,2023上合組織國家扶貧研修班(江西)開班,來自烏茲別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斯坦三國的政府官員在江西一體育用品生產企業車間了解就業幫扶、技能培訓等情況。中新社記者 劉力鑫 攝
當代中國人權觀的實踐,深深根植于中國的現實土壤,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智慧,也借鑒人類文明的共同成果。在人權事業發展的道路上,中國持續探索、總結符合自身國情的人權實踐。面向未來,中國將繼續致力于和平發展,積極在聯合國框架下,遵循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與世界各國務實合作。我們相信,中國通過一如既往地秉持和平、發展、公正、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能夠為應對共同挑戰開辟道路,推動建立一個更加公平、包容、可持續的全球人權治理格局,讓全人類共享發展的紅利和人權的保障。(完)
作者簡介:
柳華文。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法學院供圖
柳華文,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法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人權研究中心執行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曾任亞洲國際法學會副會長,兼任聯合國禁止酷刑委員會委員,世界醫學會社會醫學事務委員會顧問,中國國際法學會、中國人權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國際法年刊》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法研究所《國際法研究》執行主編。
【編輯:史詞】 ...【休閑】
閱讀更多培僑中學喜迎天安門國旗 冀將愛國精神傳揚至香港教育界
休閑中新社香港7月4日電 (記者 韓星童)香港培僑中學4日在校內禮堂舉行莊嚴儀式,迎接2023年7月24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升起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這也是香港教育界獲贈的首面天安門國旗。
培僑中學獲贈的國旗編號為(2023-0205)號。這面國旗在天安門廣場升起的那天,正是國家主席習近平給培僑中學高一年級全體學生回信的日子。
7月4日,香港培僑中學在校內舉行活動,喜迎2023年7月24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升起的國旗。圖為升旗儀式。 中新社記者 陳永諾 攝
培僑中學校長伍煥杰在儀式上致辭表示,培僑中學一定會充分發揮天安門國旗的愛國主義教育作用,在重要的時間節點、在重要的教育場合莊嚴地展示宣傳,不斷增進香港青年學生對國家、對中華民族和中華文化的認同,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我們一定會鼓勵青年學生自覺把對國旗的敬仰轉化為努力學習的強大動力,讓五星紅旗在培僑中學、在香港地區永遠高高飄揚。”
香港特區政府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出席儀式并表示,培僑中學從北京天安門廣場迎回國旗意義重大,期望他們傳承愛國精神并宣揚到香港其他學校,讓更多香港學生在國旗下茁壯成長,為民族復興、建設香港付出青春的力量。
圖為迎國旗儀式。 中新社記者 陳永諾 攝
今年7月1日,培僑中學組織了60名師生代表團到北京參加天安門升旗儀式,并獲北京市人民政府天安門地區管理委員會贈予2023年7月24日在天安門廣場升起的國旗。隨后,培僑中學師生帶著這面國旗赴遼寧游學參訪,重走1950年培僑中學校友響應國家號召、奔赴抗美援朝前線的英雄之路。(完)
【編輯:惠小東】 ...【休閑】
閱讀更多習語|中國人民將堅定不移捍衛用鮮血和生命寫下的歷史
休閑88年前的7月7日,“七七事變”爆發,拉開了中華民族全面抗戰的序幕。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重溫總書記這番話,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愛和平!
【編輯:劉陽禾】 ...【休閑】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友情鏈接
- 售價81.8萬元,過于自信?沃爾沃EM90正式上市
- 小米14 Ultra發布時間預計在明年3月,攝影模組全升級!
- Web Summit 2023丨今年Web Summit哪些投資者值得關注?5個最活躍的投資機構
- 小米14系列上市10天賣了144萬臺,小米周市場份額重返第一
- 又是第一名!DXO公布華為Mate60 Pro+影像得分,排在榜首
- 滬上“最頂”drivepro lab,如何把保時捷電競挑戰賽搬進店里
- 又一蘋果壁壘被突破 Nothing Phone (2)即將兼容iMessage聊天
- 近一半的錢都被蘋果賺走了,蘋果iPhone營收份額創季度新高
- Web Summit 2023隆重開幕,維基百科創始人回應ChatGPT的挑戰
- 御用設計師艾格打造!比亞迪海獅07 EV設計手稿曝光
- 華為MatePad新品,新加入的AI功能也太香了!
- 預售10.28萬元起,五菱星光S開啟預訂
- smart精靈#5官宣:純電大五座SUV,首搭字節豆包AI大模型
- 鎧俠亮相P&I展臺,為影像提供高性能存儲體驗
- Apple Watch SE 3預計9月發布,或采用硬質塑料以降低成本
- 還在更換山寨電池?不要拿安全開玩笑!
- 2024谷歌開發者大會,感受谷歌AI的人文關懷與有趣
- 銷量暴跌41.39%!本田中國7月銷量數據出爐
- 小米SU7 Ultra征戰紐北賽道,這條百年賽道會成為“車圈DXO”嗎?
- 賈躍亭笑到了最后?高合已正式申請破產重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