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時尚 >>正文
祝贺萤石Y3000FVS极光人脸视频锁荣获:年度优秀产品奖
時尚3人已圍觀
簡介2022年是充滿挑戰的一年,大家面對了一種全新的形勢,但是在種種困難下,家電、手機、影像、PC、健康、汽車、影音各個行業依然為消費者帶來一波又一波的新品,繼續服務消費者,為消費者帶來更好的體驗。在如此 ...
2022年是充滿挑戰的一年,大家面對了一種全新的形勢,但是在種種困難下,家電、手機、影像、PC、健康、汽車、影音各個行業依然為消費者帶來一波又一波的新品,繼續服務消費者,為消費者帶來更好的體驗。在如此之多新品當中,蘊含一些有意思,飽含黑科技,影響行業的發展的產品,在2022年末、2023年初之際,熱點科技2022年度五星獎再次開啟了遴選,經過資深編輯及科技達人嚴格甄選和深度體驗,評出了“年度風云”“年度先鋒產品”“年度杰出性能”“年度創新設計獎”和“年度優秀產品”等多項大獎。
《熱點科技2022年度卓越科技產品五星獎頒獎盛典專題》
獲獎產品介紹及獲獎理由:
螢石Y3000FVS極光人臉視頻鎖,采用螢石自研的3D人臉識別解鎖方案,集合了3D人臉識別技術、攝像頭視頻模組以及視覺算法,人臉解鎖更安全,而且自適應、自學習的人臉識別算法,以及850nm紅外補光燈,在化妝、戴眼鏡、換發型以及昏暗的環境下,也可做到人臉識別解鎖。
同時螢石Y3000FVS極光人臉視頻鎖內置了105°超廣角攝像頭,4英寸的可視大屏,從而可以幫助老人、小孩在家安全識別門外情況,配備的5.8厘米波雷達偵測,還能夠智能抓拍門外異常情況,發出警告聲。除了人臉解鎖以外,還可通過密碼、可視遠程、臨時密碼、鑰匙等多種解鎖方式。
綜上所述,最終經熱點科技的資深編輯及科技達人評審團決定,螢石Y3000FVS極光人臉視頻鎖在《熱點科技2022年度卓越科技產品五星獎頒獎盛典專題》中榮獲2022年度優秀產品獎。
Tags:
相關文章
《我心中的那座城——阿勒泰》首映禮在京舉辦
時尚中新網北京7月3日電 (記者 高凱)電影《我心中的那座城——阿勒泰》首映禮暨“全球青年多維對話”專場活動日前在北京華夏電影中心舉行。
《我心中的那座城》系列電影是中國影協獵鷹計劃重點項目,旨在著力打造青年電影人創作扶持品牌平臺,引領青年電影人激發創作活力,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我心中的那座城》第一季選擇新疆阿勒泰。《我心中的那座城——阿勒泰》是中國文學藝術發展專項基金資助項目、北京市廣電局重點資助項目、北京大視聽重點文藝項目。該項目由田壯壯擔任藝術總監、梅峰擔任文學總監、王景春擔任藝術顧問、周新霞擔任剪輯指導、郝為擔任總制片人,自2022年啟動歷時近三年,經過青年編劇導演招募選拔、劇本創作打磨、實地采風、取景拍攝、后期制作完成。
影片最終由5部青年創作短片組合而成,風格清新,蘊含深厚的人文底蘊,被認為充分反映了新疆阿勒泰地區各民族融合共生、團結互助的精神面貌,展現了新時代新疆的發展之變、幸福之果。
《我心中的那座城——阿勒泰》海報。主辦方供圖
中國影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鄧光輝在首映禮現場,接受由北京靳尚誼藝術基金會青年畫家傅察丹青為電影創作并捐贈的五幅影片主題油畫。由五幅油畫拼合而成的電影官方海報也在首映禮上發布。
青年舞蹈家李響、中央民族歌舞團舞者葉爾麥克、影片演員代表阿來·阿依達爾汗與知名演員吳軍等,當日分別就阿勒泰地區非遺代表性項目呼麥、哈薩克族傳統舞蹈“黑走馬”以及北疆最美公路“阿禾公路”、特色美食進行推介。由中國外文局文化傳播中心邀請的來自埃及、斯里蘭卡、馬來西亞、約旦、肯尼亞等國的6名青年網絡達人、留學生代表現場學習呼麥和舞蹈、品嘗美食,與中國藝術家互動交流。(完)
【編輯:胡寒笑】 ...【時尚】
閱讀更多泰國33個府拉響災情警報
時尚中新社曼谷7月5日電 (記者 李映民)泰國防災減災局5日下午向北部、東北部、中部和南部的33個府發布了緊急災情警報,警告近期可能會發生山洪暴發、森林徑流、山體滑坡和河流水位上漲。
泰國防災減災局敦促高風險地區的政府和民眾要密切監測當地降雨量和河流水位,特別是在24小時內降雨量超過90毫米的地區。呼吁各府采取協調應對措施,強調為社區建立預警系統、加固防洪堤、清除水道堵塞,以確保從上游到下游的有效水務管理。
泰國防災減災局局長帕薩孔·汶雅拉表示,這33府近期可能會出現強降雨。根據評估,出現山洪暴發、山體滑坡和洪水的風險較高的府包括北部的清萊、帕夭、難府和達府;東北部的黎府、廊開府、汶干府、烏隆他尼府、沙功那空府、那空帕農府、也梭通府和烏汶府;中部和東部地區的春武里府、羅勇府、尖竹汶府和達叻府;以及南部的素叻他尼、拉廊、攀牙和普吉島。
泰國防災減災局已指示各府加快水庫檢查,并在必要時釋放多余的水。一些水庫,特別是位于沙功那空府、加拉信府和達叻府的水庫,目前的蓄水量已超過80%,需要立即排水以防止溢流。該局還在監測低洼地區和清萊英河、賽河等主要河流系統沿岸的水位上漲情況,這些地方可能會發生洪水。
泰國防災減災局表示,如果發現瀑布和洞穴等自然旅游景點存在風險,可能會暫時關閉。該局已經在調動應急響應小組和重型機械,以確保在發生災難時能夠迅速部署。(完) 【編輯:李潤澤】 ...
【時尚】
閱讀更多研習路:一份發展戰略的時代回響
時尚中國日報廈門7月4日電(記者徐偉、胡美東)晨曦初露,綠意盎然的筼筜湖畔,晨跑者輕踏步道,新人們在湖岸留下幸福剪影,候鳥掠水而過,泛起陣陣漣漪。如今的筼筜湖,碧波蕩漾、生機勃勃,已然成為廈門這座海濱城市的“會客廳”和綠色地標。
而在四十多年前,這里卻是另一番景象。當時,筼筜湖尚為廈門內灣漁港,各種未經處理的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長期直接排入湖中,湖水發黑發臭、魚蝦絕跡,市民稱其為“死湖”。
1985年,32歲的習近平同志來到廈門擔任市委常委、副市長,履新伊始即著眼長遠。翌年,他領導編制《1985年—2000年廈門經濟社會發展戰略》(以下簡稱《發展戰略》),擘畫廈門未來十五年發展的宏偉藍圖。
這份戰略報告由習近平同志親自牽頭,十幾家單位、100多位專家學者和相關工作人員組成課題組,經過一年半廣泛調研、反復論證,最終形成一部逾20萬字的系統性成果。報告將生態環境保護置于城市發展的重要位置,并對筼筜湖水污染發出明確警示:“必須引起高度重視,急速給予治理。”
《發展戰略》中的一句論述擲地有聲:“本市的生態環境實為優越,在發展特區經濟的同時,一定要防止環境污染,保持生態平衡,為廈門地區人民和子孫后代保護和創造一個美好的生活、生產環境。”
《發展戰略》全面勾畫出廈門未來十五年的發展藍圖,涵蓋經濟建設、產業布局、體制改革、科技創新、生態保護、精神文明建設與教育人才培養等多個領域,提出了自由港的初步設想,開啟了廈門城市現代化建設的新篇章。
“現在回過頭看,《發展戰略》高瞻遠矚,解答了特區怎么發展的問題,”廈門市原計委副主任、參與戰略編制的鄭金沐表示,“習近平同志在上世紀80年代就體現出一種甘于做鋪墊、甘為后人種樹的精神境界,這一點非常了不起。”
廈門大學原副教授劉連支亦參與了《發展戰略》的撰寫。他回憶,當年廈門特區的發展猶如“摸著石頭過河”,“在這個過程中,習近平同志就是帶領廈門人民一起過河的引路人。”
他說:“這份戰略帶給我們最重要的啟示之一是規劃本身的長期性、持續性、可操作性至關重要。規劃必須實事求是、因地制宜。”
《發展戰略》不僅是廈門城市建設的重要起點,更集中體現了習近平同志一以貫之的治國理政理念。早在廈門工作期間,習近平同志就展現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優先的發展思維。
1988年3月,習近平同志主持召開專題會議,著手治理筼筜湖污染問題。面對資金難題,會議明確“市財政今明兩年每年撥給1000萬元”,相當于當年全市基本建設投入的1/10,比之前十幾年的總投入還多。
習近平同志還創造性地提出了系統治理筼筜湖的“20字方針”(依法治湖、截污處理、清淤筑岸、搞活水體、美化環境),為湖泊綜合治理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實踐范式。
“當時廈門發展的底子比較薄,經濟發展非常迫切。部分領導干部選擇把錢投到經濟效益好的地方去。習近平同志卻強調要算‘生態賬’,這是一種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 時任廈門市公用事業局副局長張益河說。
其后,廈門持續推進五期綜合整治,投入資金約19.9億元,一張藍圖繪到底,取得顯著成效。如今的筼筜湖水質顯著改善,生物多樣性持續提升。近年湖區共發現63種游泳生物、約200種浮游動植物,累計發現15目37科98種鳥類。
筼筜湖的蝶變,正是《發展戰略》從藍圖走向現實的生動縮影。
廈門市委書記崔永輝表示:“這部《發展戰略》可以說是體現了習近平同志在廈門工作期間許許多多創新理念和實踐探索的集成式文獻,為廈門波瀾壯闊的改革開放事業提供了源頭活水。”
“在《發展戰略》中,通篇貫穿著‘創新、綠色、開放’等發展理念,不僅科學規劃了經濟建設戰略重點,還前瞻性部署了科技創新、生態保護、精神文明建設、教育人才等方面的工作。這也反映出,早在上世紀80年代,習近平同志就萌發出現代化不只是經濟的現代化,更是科技、文化、社會、生態等各領域協調發展的現代化的重要觀點。”
在《發展戰略》的科學引領下,廈門城市發展取得長足進展。1985年至2024年,廈門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3.8%,分別高出全國和福建省同期增速5.1和2.8個百分點。
其中最具前瞻性的部署之一,是關于“擴大對外開放”的戰略設計。《發展戰略》提出,廈門要“擴大對外開放,抓緊實施自由港的某些政策”,這是廈門對外開放的“關鍵一招”,為后來的自貿試驗區建設提供了思想先導和路徑引領。
廈門自貿片區建設正是在這一戰略指引下破題起勢、蓬勃發展。廈門自貿片區管委會主任何東寧表示:“現在廈門自貿片區的發展就是沿著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堅定高水平開放的信心,以制度創新來推動高水平開放,以制度創新來推動高質量發展。”
數據顯示,廈門自貿片區新增注冊企業已超過4.2萬家,外貿進出口總額年均增長超過12%。2024年,廈門自貿片區以全市2.6%的土地面積,貢獻了全市12.4%的地區生產總值、35.5%的外貿進出口總額和30.6%的實際利用外資。同時,片區還建成了國內最大、全球重要的第三方航空維修基地,成為廈門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的又一重要支撐點。
同時,在《發展戰略》中,產業發展的藍圖也早已繪就。《發展戰略》提出,“用電子技術等高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發展新興產業,形成技術復合體。”40年來,廈門電子信息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產值由1985年的4.87億元躍升至2024年的2279億元,增長466倍,成為廈門第一支柱產業。
“廈門城市發展的高素質和高顏值特色給了企業很大的助力,”美圖公司副總裁許俊說,“我們的辦公區臨海而建,設計師們抬頭就能看到海。這是一種‘生態激發靈感’的辦公理念。廈門有一種天然的藝術氣質,是創意人才成長的沃土。”
服務祖國統一大業是廈門的重要使命。《發展戰略》提出:“要把中央對臺的戰略決策貫穿在特區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規劃中,在經濟、技術、文化等方面形成與臺灣有共性發展、互相促進的經濟社會環境。”
習近平同志當年親自推動廈航的組建,推動解決飛機采購、資金周轉等關鍵問題。如今,廈航已成為兩岸交流的重要空中橋梁。截至2025年5月,公司累計聘用的臺灣乘務員達304人,居大陸航空公司首位。
來自臺灣的廈航乘務長陳于萱說:“廈航已經成為我們的‘第二個家’,越來越多臺乘小伙伴在廈門扎下根來、安居樂業。未來,我們將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繼續在萬米高空架設兩岸融合發展的橋梁。”
“使廈門成為經濟繁榮,科技先進,環境優美,城市功能較為齊全,人民生活比較富裕的海港城市”——這是《發展戰略》確立的發展目標。如今,許多設想已成為現實,同時,其所確立的發展理念及其蘊含的“中國之治”的密碼具有深遠意義。
當前,中國“十五五”規劃編制工作正穩步推進,廈門經驗再次受到廣泛關注。
習近平同志在對“十五五”規劃編制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時強調,要堅持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把頂層設計與問計于民統一起來,加強調研論證,廣泛凝聚共識。
鄭金沐回憶,習近平同志在領導編制《發展戰略》過程中,親自率團赴京聽取專家意見,組織國際研討會,赴新加坡考察,廣泛匯聚智慧,科學謀篇布局。
“《發展戰略》描繪了十分科學而有前瞻性的戰略宏圖,為廈門經濟特區發展指明方向,至今仍具有重要指導意義。”鄭金沐說。
(編輯:李雪晴) 【編輯:曹子健】 ...
【時尚】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友情鏈接
- (抗戰勝利80周年)盧溝橋,“獨一無二”的橋
- (友城故事)甘肅與白俄羅斯十八載“友城情”:合作按下“快進鍵”
- 韓國特檢組提請法院對尹錫悅簽發逮捕令
- ?韓媒:韓國內亂獨檢組提請法院對尹錫悅簽發逮捕令
- 馬斯克宣布成立“美國黨” 外媒:成立新政黨阻力重重
- 十五運會群眾比賽足球項目五人制男子老將組比賽 廣東隊晉級八強
- 國航呼和浩特至杭州寬體機航班首航
- 2025中國·雞西興凱湖全國帆板和摩托艇比賽開幕
- 2025年全國少兒乒乓球錦標賽預賽第三站女子組比賽開賽
- 民航局:將啟用M503航線W121銜接線
- 受強降雨影響 云南大臨鐵路線路區間發生水害
- 天津市啟動市防洪四級應急響應
- 中方談蜜雪冰城等海外上市:給全球消費者提供更豐富選擇
- 天津啟動市防洪四級應急響應 全力應對強降雨
- 風雨兼程 初心如磐,祝中國共產黨104歲生日快樂
- 俄媒:俄羅斯一飛船結束任務墜入太平洋
- 百日千萬招聘專項行動推出國企央企等專場
- 吃野草喝河水苦熬6天 78歲阿爾茨海默病老人深山獲救
- 司法部白皮書:2024年全國新收行政復議案件74.96萬件
- 中國聯通原黨組成員、副總經理曹興信被提起公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