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iPhone 12被法國國家頻率管理局檢測出手機輻射超標,被緊急下令停止銷售,對于已經發售的iPhone 12,呼吁蘋果采取一切手段修復,否則,可能將會勒令召回已經銷售的相關產品。 
“輻射”,一個可怕的字眼,大家可以說是談“輻”色變,其中極具代表性的就是核輻射,那輻射對于人體有什么危害呢? 輻射對人體有什么危害? 在搜索資料之后發現,輻射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電離輻射,比較有代表性的比如醫院的CT機、X光機以及紫外線、伽馬射線等,這些輻射的能量相對都比較高,容易破壞人體的細胞,電離細胞中的原子,進更容易對人體造成傷害,存在致癌的風險以及不孕、導致胎兒死亡等,危害巨大。 
另外一種叫做非電離輻射,包括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見微波、無線電波等,比如我們的手機、路由器Wi-Fi、微波爐、電腦以及陽光等,這些輻射能量相對比較低,因而一般不會破壞細胞結構,但是會激發足夠的能量,產生熱量,比如我們在太陽下面會感覺到熱。 一般情況下,非電離輻射由于能量低不會對人造成傷害,但是當能量積攢很多時,此時就會對人體造成傷害,比如在太陽下面過渡暴曬,皮膚會曬傷,甚至會引發皮膚癌,其實這個時候陽光就已經對我們人體細胞造成傷害了。 世界衛生組織下設的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將物質致癌性分為了5類,包括1類對人體致癌,2a類對人體可能致癌,2b類對人體可疑致癌,3類不列為對人體致癌,4類對人體不可能致癌。而手機輻射在內的“射頻電磁波”劃定為2b類致癌物,也就是說手機輻射對人體可疑致癌,兩者存在相關性但是證據并不充分。 
除了可能致癌以外,長期受到輻射還可能會造成頭暈、失眠、乏力、耳鳴、免疫力下降,生殖功能障礙等,總之危害頗多。 手機輻射不可避免,那怎么保持安全呢? 為此,各個國家推出了一個“SAR”(Specific Absorbtion Ratio)即“比吸收率”,指人體吸收射頻能量的比率,來對手機輻射進行量化和測量,目前手機SAR一共有兩個標準,一個是歐洲標準,一個是美國標準。 
其中歐洲標準SAR值為2W/kg,美國標準SAR值為1.6W/kg。我國在2007年發布了GB21288-2007《移動電話電磁輻射局部暴露限值》,在2008年8月1日實施,和歐洲標準一樣,即任意10g人體組織,任意6分鐘平均SAR值不得超過2W/kg。 
測試的方法,將手機電磁波的發射功率設置為最高,基于適用條例指定的時間間隔進行實時評估,包括模擬無間距緊貼頭部使用,以及以5mm間距貼近軀體佩戴或攜帶使用。 而iPhone 12這次被法國下架,就是因為SAR值高于標準,法國國家頻譜管理署對包括iPhone 12在內的141款手機進行了測試,在把iPhone 12握在手中或者放在褲兜中時,肢體SAR達到5.74W/kg,超過了歐盟規定安全上限。而手機在衣服口袋,或者像打電話一樣靠近頭部時,測試結果符合標準。 
那如何降低手機SAR值呢?其實通過手機更新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系統更新之后降低手機的功率便可以,所以這也是沒有立刻召回iPhone12的原因之一。 如何減少手機輻射? 雖然手機的輻射比較少,國家也設定了相應的標準,但是手機作為一直陪伴在我們身邊的電子產品,手機的SAR值會隨著使用環境、使用方式而有所不同,積少成多,可能也會造成傷害。所以在日常使用時還需注意,尤其是孕婦,需在懷孕期間盡可能減少手機的使用,前三個月是關鍵點,以防輻射對胎兒造成影響。 
手機在通信時,會向最近的移動通信基站發送電磁波信號,當信號比較弱時,為了與基站保持連線,手機就需要發射出更高的功率,進而輻射可能也會增大,所以信號越差、輻射也越大的說法有一定依據。在信號弱時,盡量別打手機,可以選擇發短信的方式。在撥打電話時,可以采用免提或者耳機的方式,讓手機遠離頭部減少輻射。 另外金屬的手機保護殼,也會對手機天線造成遮擋,建議可以更換為其它材質手機保護殼。 
有些人可能睡覺時習慣把手機放在枕邊,這也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睡覺前可以把手機拿離自己盡量遠一些,雖然我們不知道多遠的距離是輻射的安全距離,但是我們知道,手機的輻射強度是伴隨著距離遞減的,總之遠一點沒有壞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