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娛樂 >>正文
西安女子潜心钻研细金工艺 将“金丝化为绕指柔”
娛樂2人已圍觀
簡介
中新網西安7月8日電 (記者 黨田野)“我出生于西安一個工藝美術家庭,從小就在城墻底下看別人做手工。十幾年前第一次接觸到金銀細工制作技藝(簡稱細金工藝),一下就被驚艷到了,從此這門技藝就扎入了我的心中。”近日,西安女子趙琳靜向記者講起了她與細金工藝結緣的故事。

走進趙琳靜的工作室,記者看到四周的墻上擺放著各種工具和細金工藝作品,室內的工作臺前,幾位手藝人正在趙琳靜的指導下,反復打磨作品。
趙琳靜介紹,細金工藝源于兩漢,興盛于唐宋,其工藝復雜、精細,在古代主要用于皇家飾品的制作。生長于西安這座千年古城,自己對充滿詩意和豪情的唐代金銀器尤為喜愛。
“我最喜歡的是唐代的金銀器制作技藝,為此我也復刻了陜西歷史博物館的金梳背,上面用到最細的絲,直徑約為0.15毫米,需要非常小心才能保證不斷裂。”趙琳靜稱,為了復刻金梳背等唐代文物,她會通過參觀博物館、查閱文獻等方式確定制作方案。在趙琳靜的手中,原本雜亂的金絲等材料經過不斷變化和重組,最終形成一個個精美的唐代文物復刻手工藝品。
記者了解到,在不斷摸索傳統工藝的同時,趙琳靜也在嘗試突破。她耗時一年多時間制作的“鳳求凰”團扇作品,以唐代詩人杜甫的《秋興八首》為靈感,設計融入了中國傳統文化中鳳凰與梧桐的元素,實現了工藝設計與中國詩詞意境的巧妙融合。
“這個扇子的難點在于脫胎琺瑯跟花絲鑲嵌的結合,因為琺瑯釉料和金屬的收縮膨脹比不同,燒制時極易造成開裂,僅中間的這兩片脫胎琺瑯我就燒制了兩個多月。”趙琳靜稱,當時自己每天需要守在火爐旁十幾個小時,經過無數次失敗,最終才完成了這件作品。
趙琳靜稱,隨著中國傳統文化不斷“出圈”,穿漢服通勤、辦朝代婚禮等已成為一種潮流。她也時常走進校園或邀請民眾來工作室,為他們講解古人如何搭配服飾,以及細金工藝的歷史、技藝等。“有時候我在街頭會看到有游客身穿明代衣服,頭上卻插著一根唐代的發簪,這種‘張冠李戴’的現象,讓我萌生了為人們講解古代首飾搭配的想法。”
近年來,不斷有學員從各地來到西安向趙琳靜學習細金工藝,來自四川省的羌族女孩徐縣美便是其中的一員,目前她學習已有三個月,非常刻苦。
“我在這里不僅想掌握一些細金工藝的技術,更想學會如何去創新,將我們羌族的文化融入作品當中。”徐縣美告訴記者,學成之后,她想通過細金工藝,在羌族的銀飾之中加入一些潮流元素,吸引更多年輕人關注。
如今,趙琳靜已培養了數百位學員,在他們的努力推廣下,這門古老的技藝逐漸被人們所熟知接受。趙琳靜稱,希望通過一件件不同風格的細金工藝作品讓人們看到歷史的痕跡,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完)
【編輯:曹子健】 ...Tags:
相關文章
中外對話丨中國引領智能綠色轉型,合作是唯一通路
娛樂中新網北京6月29日電 題:中國引領智能綠色轉型,合作是唯一通路
作者 林卓瑋
“人類正向可持續發展轉型……我們需要用智能化、綠色化驅動新一輪技術演進。”南開大學前校長、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戰略研究院執行院長龔克教授在2025年夏季達沃斯論壇期間,向“中外對話”欄目表示。
本次論壇于6月24日至26日在天津舉行,世界經濟論壇《2025十大新興技術報告》也在其間發布。協同感知、綠色固氮、結構電池復合材料等多項前沿技術入選榜單,令“新興技術”再度成為全球關注焦點。
“中外對話”欄目特別邀請龔克教授、澳大利亞國立大學賽博研究院院長凱瑟琳·丹尼爾教授及瑞士《前沿(Frontiers)》期刊首席執行總編弗雷德里克·芬特,共論技術趨勢與全球協作。
視頻:【中外對話】十大新興技術引熱議,在2025夏季達沃斯看未來變革引擎來源:中國新聞網
技術融合:智能與綠色的雙重變奏
專家們觀察到,人工智能正深度融入產業肌理,并與綠色技術加速融合。
龔克教授指出,“這類技術不僅強調智能化,更注重綠色化。”在納米材料、生物酶、鈣鈦礦等前沿交叉領域,一場以低碳高效為導向的技術革命正在推進。
作為本屆世界經濟論壇《2025十大新興技術報告》的核心編寫團隊成員之一,芬特博士對此深表認同,并以綠色固氮技術為例,指出推動相關技術落地的緊迫性:“目前全球約1.7%的能源消耗用于合成氨生產,每生產一噸氨,將排放約2.4噸二氧化碳。” 他認為,利用生物或電化學路徑替代傳統高耗能工藝,可顯著降低農業領域的碳足跡。“諸如此類的跨領域技術的碰撞融合,是本次報告的一大關注焦點。”
協同與賦能:感知網絡與材料革命
協同感知技術便是這種技術融合創新趨勢的一大典型例證。
“協同感知將變得非常重要,因為它能夠促成我們看到的這些不同類別技術的融合,比如實現機器人、物聯網設備與數字終端之間的信息共享,為整體智能決策奠定基礎,更有助于我們在充滿不確定性的領域開展工作。” 丹尼爾教授對中新網介紹說。
她以澳大利亞林火防控系統為例,進行了進一步闡釋。通過應用協同感知技術,將衛星監測、無人機偵察與應急系統整合起來,可以顯著提升應對效率與安全性。
通過技術融合實現突破性創新的例子,還有結構電池復合材料。丹尼爾進一步指出,“這種技術將儲能功能直接嵌入材料結構(如汽車車身),可大幅減輕重量、提升能效。”
2025年夏季達沃斯論壇在天津舉辦期間,《2025十大新興技術報告》正式發布。中新網 林卓瑋 攝
她特別指出,中國在新能源汽車推廣和綠色智慧城市建設方面處于全球領先地位,在推動結構電池等新興技術發展方面具有巨大潛力,也將為全球提供可借鑒的實踐經驗。
中國角色與全球合作的必然性
展望未來,龔克教授認為,中國在光伏裝機量和人工智能創新方面已處于領先地位,但這并不意味著可以獨自應對挑戰。
他強調,技術的復雜性與氣候問題的全球性決定了國際合作不是可選項,而是發展的必由之路。
“即便中國擁有最全工業門類,我們也不是世界的全部。”龔克表示,“智能化、綠色化問題的解決,需要全球共同參與。”
芬特博士也表示認同,認為當前復雜環境雖然帶來挑戰,但也可能催生顛覆性創新。
龔克最后呼吁:“必須打破技術邊界,構建開放、共享、共贏的創新生態系統。”
他堅信,深化國際協作,是引領智能綠色轉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唯一通路。(完)
【編輯:劉陽禾】 ...【娛樂】
閱讀更多達爾優A98Pro三模機械鍵盤,如何兼顧好看與實用?
娛樂...
【娛樂】
閱讀更多2022廣州車展|理想L9和理想L8亮相,L7即將于2月8日正式發布
娛樂12月30日,理想汽車攜理想L9和理想L8亮相2022廣州車展,并正式發布了全系車型OTA新版本,包括針對理想L9和L8的OTA 4.2,以及針對理想ONE的OTA 3.2。此外,發布會上還宣布理想汽 ...
【娛樂】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友情鏈接
- 思銳幻影系列鏡頭亮相P&E,居然可以換卡口
- 滿足各類存儲需求,金士頓在2025P&E 展出全陣容明星產品
- 2025 P&E 尼康Z5II、Z 35 1.2現場體驗
- 老板去世?零跑緊急辟謠,老板和公司都很好
- 華為何剛意外泄露華為Pura 80系列外觀?相機模組比70系列大了一圈
- 問界M9平替?吉利銀河M9實車曝光,門把手不是隱藏的
- 華為折疊屏筆記本真機實拍,無實體鍵盤,23999元起比想象要便宜!
- 2025 P&E 富士GFX100RF現場體驗
- 榮耀400將首發第四代驍龍7:中端小鋼炮,流光織錦工藝打造
- 聯想ThinkVision 27 3D,裸眼3D的顯示器,你見過嗎?
- 降低門檻,推出單電機版?保時捷Macan EV成都車展將推新版本
- 買一臺玩玩?大疆Neo無人機新爆料放出,可以語音控制起降
- 極氪7X內飾細節公布,8月30日成都車展期間全球首秀
- 鼻孔會發光,軸距增加110mm!全新寶馬X3更多消息曝光
- 兩種動力,33.98萬元起!騰勢Z9/Z9GT公布預售價
- PICO 4 Ultra MR混合現實一體機橫空出世,外觀小改,但內核交互有大升級
- AMD銳龍9000X3D預計將于CES 2025期間發布:游戲玩家還得等5個月
- 都是科技的狠活?2024中國國際消費電子博覽會即將全新亮相!
- 蹭悟空流量翻車 瑞幸被指耍猴、CGO表示男性購買力顛覆認識
- 余承東預熱智界R7:鴻蒙智行首款轎跑SUV,8月26日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