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娛樂 >>正文
特斯拉降价,比亚迪涨价!新能源汽车价格何去何从?
娛樂1441人已圍觀
簡介從來沒有見過如此割裂的市場!當我采訪一位認識多年的新能源汽車品牌市場戰略工作人員時,他發出了如上的感慨。最近兩年,新能源汽車不論市場規模還是銷量數據,都迎來高速增長,這背后離不開政策的大力扶持和自主品 ...
從來沒有見過如此割裂的市場!
當我采訪一位認識多年的新能源汽車品牌市場戰略工作人員時,他發出了如上的感慨。
最近兩年,新能源汽車不論市場規模還是銷量數據,都迎來高速增長,這背后離不開政策的大力扶持和自主品牌的不斷探索。然而進入2023年,新能源汽車國家補貼正式取消,失去助力的新能源汽車行業將迎來一輪全新的洗牌,對補貼依賴嚴重的車企,即將面臨不小的挑戰!
與此同時,芯片短缺、原材料價格暴漲,導致了造車成本的進一步上浮。供應商、主機廠、消費者,新能源汽車產銷鏈路中三個最重要的角色在高壓下成了一塊“奧利奧餅干”,而中間的夾心就是主機廠。到底是將成本上漲傳遞給消費者,還是自己壓縮利潤默默承擔?這個問題成了擺在每一位主機廠CEO面前的大問題。
降價!擴市場
就在1月6日,特斯拉打響了新能源汽車市場在2023年的第一槍。當天,特斯拉官方宣布國產車型大幅降價:
Model 3后輪驅動版從26.59萬元降至22.99萬元,降幅為3.6萬元;Model 3高性能版從34.99萬元降至32.99萬元,降幅為2萬元。
Model Y后輪驅動版從28.89萬元降到25.99萬元,降幅為2.9萬元;Model Y長續航版從35.79萬元降至30.99萬元,降幅為4.8萬元;
Model Y高性能版由39.79萬元降至35.99萬元,降幅為3.8萬元。
其中,降幅最大的一款車型為Model Y長續航版,降幅高達4.8萬元。
要知道,這已經是特斯拉在短短兩個月中的第二次大幅降價,很多在今年10月份第一次官方降價時購車的車主都蒙圈了,提車一個多月,虧損2-5萬,特斯拉過去1年多極度保值的神話瞬間覆滅。
然而,降價之后原本的價格與銷量平衡被打破,天平逐漸向“供不應求”一側傾斜。據悉,特斯拉在1月6日宣布降價后,短短3天就收獲了3萬輛新車訂單,雖然特斯拉官方對此消息“不予置評”,但親眼看到門店半小時銷售10臺和特斯拉官網交付時間從原來的1-2周變為2-5周,已經能預感到訂單量的大幅提升。
跟隨特斯拉降價潮的第一個新能源汽車品牌是AITO 問界。1月13日,該品牌宣布自2023年1月13日8點30分開始,問界系列部分車型將進行降價。其中,問界M5 EV調整后售價為25.98萬元起,問界M7調整后售價為28.98萬元起,降幅在3萬元左右。
但是,模仿特斯拉降價操作,卻沒有得到特斯拉的降價效果。宣布降價消息之后,AITO并未迎來消費者涌進門店瘋狂下單的場景,在上海南京東路的華為旗艦店內,前來咨詢體驗新車的消費者沒有幾個,而下單的更是寥寥無幾,降價操作反倒是讓之前購車的老車主心生不悅。
所以,降價一定對消費者有利,但對主機廠是否有利,還需要對自身消費群體以及生產盈利能力有一個精準的評判才能給出準確結論。
漲價!保利潤
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公布,特斯拉137萬輛屈居第二,比亞迪186萬輛位列第一。作為最暢銷的新能源汽車品牌,比亞迪面對補貼取消的價格策略對行業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而在2022年最后一天,比亞迪終于出牌了——2023年1月1日起將實行價格上調的政策,相關車型指導價上調幅度2000-6000元不等。
而除了比亞迪之外,新能源市場的另一匹黑馬長安深藍SL03也通過官方渠道宣布漲價,漲幅3000-6000元。作為比亞迪純電車型的競爭對手,如此任性地漲價,也凸顯了對自己產品和未來預期銷量的自信。
此次漲價的陣營中,除了上述兩個品牌,還有奇瑞小螞蟻、零跑汽車、大眾ID.等等,這些品牌基本都將因為國家補貼取消導致的成本上升都轉嫁給了消費者。
對比亞迪來說,一方面是銷量的暴漲導致產能不足,交付期延長,另一方面則是成本的大幅上漲。在銷量不愁的情況下,通過漲價降低銷量,提升更高的產品利潤率,是比較合理的策略。但對其他新能源汽車品牌來說,本身就陷入銷量不足的泥淖,還想學比亞迪將成本進行轉嫁,最終導致的結果只有銷量大幅下跌這一條路。
白熱化競爭 剛剛開始
面對國家新能源補貼的取消,不論廠商做出漲價還是降價的策略,都是針對自身實際狀況的一種抉擇。但這種決策方向并非一成不變,在暗流涌動的2023年,這些廠家很有可能會突然轉向,讓用戶和經銷商感到措手不及。
目前,放眼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市占率相比燃油車依舊不高,而傳統汽車廠商也在努力加速轉型,推出更強的新能源車型。一線豪華品牌BBA,傳統造車巨頭豐田、本田、通用,都在推出自己的純電車型,并給足資源大力推廣。
價格戰并非只有特斯拉一家會打,在去年12月,寶馬i3打出了落地25萬的驚人低價;2年前上市的奔馳EQC,指導價接近50萬,實際落地價30萬出頭···在實力派面前,補貼早已不是影響車輛價格的主要因素,核心產品力才是。
我們可以把之前有國家補貼的時代看成短暫的紅利時期,它的作用只是引導一個新興市場度過幼兒期。當市場真正成熟后,短兵相接、赤身肉搏才是常態,最終會誕生數個巨頭,和今天發展了百年的燃油車市場一樣。
寫在最后
回到消費者的維度,新能源廠家之間的競爭其實是一件好事,因為預算不足的朋友可以買到更便宜的車,而預算充足的朋友則可以買到產品力更強的車。
在中學政治課上,老師把汽車和房產放在一起,歸納為高檔耐用品,但隨著技術和生產力的發展,未來的汽車可能和手機、電腦一樣,成為日常消費品。
到那時候,你還會為一臺新能源車5%的價格上下浮動,而花費如此多的精力嗎?
Tags:
相關文章
這種綠葉膳食纖維是芹菜4倍,鈣是牛奶2倍!吃一口嘴里像是“開了空調”
娛樂如果說夏天有屬于自己的味道,那一定是薄荷味的。炎熱的天氣里,一杯冰鎮的薄荷檸檬水,或是一塊清涼的薄荷糖,都能瞬間趕走悶熱,帶來一絲沁人心脾的涼意。
社交平臺上各種薄荷系列的飲品,比如薄荷拿鐵、輕椰薄荷冰奶、薄荷奶綠、薄荷冰沙等,都很受歡迎,每一款光聽名字就很清涼。薄荷為啥吃上就感覺涼涼的,營養價值又怎么樣呢?
口腔里的“清涼魔法”
源于這種成分
薄荷也叫番荷菜、升陽菜,為唇形科薄荷屬的植物,平時在冷飲、菜肴、口香糖中,時常會看到薄荷的身影,甚至它還是牙膏的“最佳配角”。只要是有薄荷的東西,入口后都會感到一陣明顯的清涼,就好像在嘴里“開了空調”。
薄荷的特殊味道和滋味主要來自它含有的薄荷醇、薄荷酮、百里香酚、香芹酚等揮發性成分,其中“薄荷醇”與我們感受到的清涼感關系密切。
薄荷醇也叫薄荷腦,是一種單萜類有機化合物,分布于薄荷的莖和葉中,約占62%~87%。它能通過“控制”神經系統,讓我們感覺到涼爽。
“涼”是對溫度的一種感覺,在我們的皮膚和黏膜上,分布著一類特殊的蛋白質,它們像是身體的“溫度傳感器”,負責感知外界的冷熱變化。其中,有一種名為“瞬時受體電位(TRP)通道亞家族M成員8(TRPM8)”的受體,它就像一個對“冷”特別敏感的警報器。在生理條件下,當溫度下降到約25~28℃以下時,TRPM8受體就會被激活,產生構象變化,形成一個允許鈣離子等陽離子內流的通道,從而使神經元去極化,向大腦發送“冷”的信號,于是我們便感覺到了涼意。
而薄荷中的薄荷醇,同樣具有激活TRPM8受體的作用,也可讓我們感受到涼意。低濃度的薄荷醇可通過作用于TRPM8,快速增加細胞內鈣離子濃度,誘導接觸部位產生冷感。
因此薄荷給我們帶來的涼意,并不是它真的具有帶走熱量、降低溫度的功效,而是薄荷醇帶來的感官上的“欺騙”,即便周圍環境溫度并未改變,也能讓我們感受到一股清涼之感。
并且,有研究發現,薄荷醇無論是內用還是外用,都能讓人“涼快”!但如果使用過多可能會產生刺激或灼熱感,還可能會出現過敏反應。
被忽視的“營養尖子生”
多種營養超越常見蔬菜
在餐桌上,薄荷葉很少會納入常規菜肴食譜中,大多用作點綴或調味。其實,薄荷對菜肴的貢獻不僅在于增色、增香,營養上更是“碾壓”了許多常見蔬菜。
薄荷的品種很多,我們日常食用和烹飪中最常見的主要有兩個品種:胡椒薄荷(Peppermint,也叫辣薄荷、椒樣薄荷)和綠薄荷(Spearmint,也叫留蘭香、香薄荷)。前者薄荷醇含量較高,有胡椒風味、香氣濃而不烈、涼感更強;后者味道更清甜、柔和,常用于菜肴和口香糖。
1蔬菜中“高膳食纖維”的榜樣
膳食纖維是腸道健康的“守護神”,提到補膳食纖維,很多人會傾向于選擇芹菜、韭菜、羽衣甘藍這類口感略糙的蔬菜,它們的總膳食纖維含量分別為1.6克/100克、2.5 克/100克、4.1克/100克。
而新鮮綠薄荷的總膳食纖維含量高達6.8克/100克,是芹菜的近4倍,胡椒薄荷的膳食纖維含量更高,為8克/100克。充足的膳食纖維有助于促進腸道蠕動,增強飽腹感,并對維持血糖穩定有積極作用。
2“高鉀食物”隱藏王者
說到補鉀的食物,香蕉是大家的心頭好,而薄荷的鉀含量一點也不遜色于香蕉,也是補鉀的推薦選擇。每100克新鮮綠薄荷和胡椒薄荷分別含有高達458毫克、569毫克的鉀,而同等重量的香蕉鉀含量為256毫克,薄荷的鉀含量幾乎是香蕉的近2倍。
飲食中多補鉀對于維持人體體液平衡、神經傳導和正常的血壓水平至關重要。
3高鈣食物,遠超牛奶
提到補鈣,牛奶是大家公認的標桿,市面上的牛奶鈣含量多為100~120毫克/100克。然而,新鮮綠薄荷的鈣含量高達199毫克/100克,胡椒薄荷的鈣含量更是優秀,為243毫克/100克。
由此可見,同等重量下薄荷的鈣含量幾乎是牛奶的兩倍。雖然在吸收率上薄荷比不上牛奶,但勝在含量高,也是補鈣的極佳選擇。
4葉酸含量豐富
葉酸在細胞的生長和分裂方面至關重要,特別是對孕期女性尤其關鍵,如果備孕和孕期缺葉酸,會增加胎盤發育不良、胎兒畸形以及流產的風險;不僅如此,對于一般人群而言,葉酸也同樣重要,能降低同型半脫氨酸水平,進而減少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
胡椒薄荷和綠薄荷都是葉酸的良好來源,每100克含有105~114微克的葉酸。這個含量比小白菜、生菜、韭菜、蒜苗、圓白菜等都要高,是它們的2~5倍,也比很多常見水果都高。
5豐富的維生素C
每100克新鮮綠薄荷含有13.3毫克維生素C,這比很多常見綠葉菜都高,比如油麥菜、穿心蓮、大白菜;胡椒薄荷的維生素C更高一些,為31.8毫克/100克,雖然這個含量不如獼猴桃,但也相當可觀,與柑橘類水果相當。
維生素C是強大的抗氧化劑,能維持身體抵抗力、利于骨骼健康、保護皮膚健康、促進膠原蛋白的合成,還能改善鈣、鐵、葉酸等營養的吸收利用率。
除了以上營養,薄荷中的薄荷多糖、黃酮類、黃酮烷類以及多酚類可發揮抗氧化作用。作為深色綠葉菜,薄荷的β-胡蘿卜素含量也很豐富,比如每100克胡椒薄荷的β-胡蘿卜素含量高達6290微克,比胡蘿卜還高。這種成分不僅能對眼部健康有益,也能預防很多疾病。有一些流行病學研究表明,食物中的 β-胡蘿卜素與心血管疾病和一些癌癥風險之間存在負相關關系。
由此可見,薄荷在鉀、鈣、膳食纖維、葉酸、β-胡蘿卜素等關鍵營養上,其含量不僅豐富,甚至遠超很多常見蔬菜,真是日常被忽視的“營養尖子生”啊!
至于薄荷的熱量,味道清香的綠薄荷為44千卡/100克,在綠葉菜中屬于中上等水平,比大白菜、小白菜、芹菜、菠菜等常見蔬菜都高一些,胡椒薄荷的熱量更高,為70千卡/100 克。即便如此,薄荷通常是作為香料或配菜使用,一次的攝入量有限,不用擔心會影響體重。
薄荷的常見“絕美”吃法
1炒菜做湯
薄荷也能像很多常見綠葉菜一樣炒菜、做湯,比如炒雞蛋、酥炸薄荷葉、薄荷綠豆粥、薄荷炒牛肉等,不過得選對品種。
目前普遍認為中國薄荷屬植物有12種,品種以胡椒薄荷、留蘭香薄荷(綠薄荷)、野薄荷、普列薄荷、水薄荷、巧克力薄荷等為主。其中普列薄荷不能食用,常用于工業薄荷醇的提取及果園驅蟲;野薄荷全株可提制薄荷油、薄荷腦,廣泛用于醫藥、食品及化妝品的芳香劑和調味劑;巧克力薄荷常用于西餐和燒烤,也可用于甜點糖果,奶昔飲料也可適量加入;留蘭香薄荷適合用來做菜;胡椒薄荷或水薄荷適合調味、做湯。需要注意的是,薄荷的部分風味成分受熱易揮發,在烹調過程中建議后期再放薄荷。
2涼拌薄荷
直接涼拌是最能保留薄荷營養和原始風味的吃法。將新鮮的留蘭香薄荷葉洗凈,與黃瓜絲、小番茄、雞絲或蝦仁等食材混合,再配以簡單的油醋汁(橄欖油、檸檬汁、少許鹽和黑胡椒),就是一道完美的夏日沙拉。
3薄荷水
將幾片新鮮薄荷葉和檸檬片一同放入涼白開中,可稍微用勺子背擠壓一下薄荷葉,讓香氣更好地釋放。無需加糖,就能獲得一杯清爽提神的夏季飲品,在補水的同時還有絲絲清涼。
3薄荷綠茶
泡好的綠茶放涼后,加入新鮮薄荷葉浸泡。既能感受薄荷的清涼,又能攝入茶多酚,還能補水,一舉三得!
總結:
綠油油的薄荷是獨屬于夏天的味道,薄荷葉能帶給我們的不只是那一抹清涼,還有豐富的營養。做菜、泡茶、飲水時加上一把,便可瞬間打開味蕾,清爽宜人。
大家還有啥薄荷的“神仙吃法”,歡迎來評論區分享。
策劃制作
作者丨薛慶鑫 注冊營養師 中國營養學會會員
(來源:科普中國微信公眾號) 【編輯:惠小東】 ...
【娛樂】
閱讀更多存在電池起火風險!保時捷Taycan召回2570輛
娛樂汽車越貴,安全性越高?在燃油車領域似乎確實是這樣,但在電動汽車領域還真不一定。最近,保時捷旗下唯一一款純電動跑車Taycan就出事兒了,涉及車輛的動力電池,極端狀況下可能有起火自燃的風險。據保時捷官方 ...
【娛樂】
閱讀更多AMD銳龍線程撕裂者PRO 7995WX將擁有96核心:10月19日和大家見面
娛樂目前對于視頻從業者來說,CPU的性能將會決定視頻渲染的速度快慢,而AMD的線程撕裂者就是為高端視頻從業者,工作站等用戶所打造的處理器終端,目前關于線程撕裂者 Pro 7000系列處理器的消息也是越來越 ...
【娛樂】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友情鏈接
- 云南鐵路迎來暑期客流高峰
- 廣西多地早稻開鐮收割
- 活力中國調研行|調研日記:湖陂村的“三新計劃”
- 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協商一致通過中國主提發展促人權決議
- 探訪四川攀枝花市迤沙拉村
- “丹娜絲”8日晚登陸浙江 未來三天將給福建廣東等地帶來暴雨
- 馬路地釘成“暗器”易絆腳傷人 殘留地釘安全隱患調查
- 安徽黟縣:宏村夏夜奏響“星空樂章”
- 【央視快評】奮力譜寫三晉大地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
- 日本學者:美關稅政策否定全球化 帶來混亂
- 劉詩昆、多明戈同臺 兩位耄耋老人共獻和平之歌
- 加拿大多倫多舉行太平洋鐵路華工紀念活動
- “第31屆香港國際教育及職業展”將于7月5日開幕
- 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協原黨組書記、主席齊同生被提起公訴
- 4場音樂會奏響灣區 粵港青年音樂家展演落幕
- 17年耗資160億卻寸軌未鋪?美國首條高鐵深陷“爛尾”困局
- 中國科學院院士駱清銘團隊繪制出1微米分辨率小鼠三維腦圖譜
- 國家防總針對遼川滇甘青五省啟動防汛四級應急響應
- 泰國新內閣成員宣誓就職
- 觀升旗進展館 香港青年北京觸摸家國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