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知識 >>正文
首款“3D打印”Apple Watch或将登场,未来将用于更多产品线
知識19人已圍觀
簡介根據郭明錤發布的最新研究報告,蘋果目前正在積極嘗試將3D打印技術用于自身產品線,預計將于今年秋季發布的新款Apple Watch Ultra中首先采用。研究報告顯示,今年秋季的新款Apple Watc ...
根據郭明錤發布的最新研究報告,蘋果目前正在積極嘗試將3D打印技術用于自身產品線,預計將于今年秋季發布的新款Apple Watch Ultra中首先采用。
研究報告顯示,今年秋季的新款Apple Watch Ultra中,將有部分鈦金屬構件采用3D打印技術制造。雖然目前通過3D打印的鈦金屬構件仍需要通過CNC工藝(數控加工工藝)進行精密處理,但這種方式依然可以縮短生產時間,并有效控制成本。
同時,郭明錤還認為,如果采用3D打印構件的Apple Watch Ultra出貨順利,那么將會有更多蘋果產品將會采用這一技術生產部件,這將幫助蘋果改善供應鏈的生產成本和ESG表現(即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標準)。
此前還有報道稱,蘋果已在產品研發階段使用3D打印技術制造樣機,并且如果3D打印技術展現出在生產中的潛力,蘋果有可能收購一家主營金屬及電路產品的3D打印技術的美國公司Optomec。
Tags:
下一篇:外媒記者訪青海“問”綠色發展
相關文章
燙傷后,可用白糖急救?丨中新真探
知識中新網7月1日電 燙傷后用白糖急救完全沒有科學依據,不僅無效,反而可能導致皮膚感染。白糖顆粒較粗糙,容易刺激或刮傷燙傷后脆弱的皮膚。此外,白糖溶于水,直接涂抹在傷口上可能導致創面高滲脫水,從而引發感染。(來源:@科學辟謠 中國新聞網微博)
【編輯:劉歡】 ...
【知識】
閱讀更多東西問|皮特·赫爾曼:人工智能,是人權進步的助推器還是絆腳石?
知識中新社北京6月29日電 題:人工智能,是人權進步的助推器還是絆腳石?
作者 皮特·赫爾曼(Peter Herrmann)中南大學人權研究中心研究員、歐洲科學與藝術院院士
一般而言,法律的核心,在于設定抽象的規則,提供普遍適用的解決方案。它試圖用概括性的語言,回應紛繁復雜的現實問題。這一點在人權領域尤為突出,因為人權所關涉的對象,規模龐大、背景多元。
2020年1月10日,以“有家·有愛·有夢想”為主題的2020年“夢想驛站”活動在重慶火車北站開啟。圖為法律服務機器人為春運旅客提供咨詢服務。中新社記者 陳超 攝
理解人權及人權法,不能脫離社會經濟基礎與歷史脈絡。但我們必須承認,物質條件的保障是基石,人首先要解決溫飽,才能考慮其他權利,這些因素相互關聯,并非孤立存在。放眼全球,不同國家、地區和大陸之間,物質發展水平差異顯著。有些地區高度發達,有些則連基本生存需求都難以滿足。然而,物質條件相對落后的地方,或許在其他方面擁有極其寶貴的特質,這些特質深刻影響著當地人權的解讀與實踐。
顯然,各方都有所長,亦有所短。關鍵在于,各國、各地區應攜手合作,共同制定具體的規則。中歐在人權領域設定共同目標,這很重要,但我們應該看得更遠,將其視為關乎人類共同未來的議題。眾說紛紜中,“合作”尤為關鍵。我們必須摒棄為一己私利而進行的無謂競爭。“一帶一路”倡議和“金磚國家”合作,正是朝此方向邁出的堅實步伐。歐洲尤其需要認識到,生活絕非魯莽的個人冒險,而是與社會責任息息相關。
2025年6月11日,第二屆“一帶一路”科技交流大會開幕式暨全體大會在四川省成都市開幕。圖為會場外數智四川蜀里安逸會客廳的“大熊貓”吸引外國嘉賓合影拍照。 中新社記者 劉忠俊 攝
在此背景下探討人工智能在人權法律領域的作用,需區分立法系統的不同視角、角色與功能。從法理學角度看,人工智能的抽象性似乎為理解抽象的人權概念提供了完美工具。作為工具,它并不會取代傳統的制衡機制,但能提升效率,讓某些應用在技術上更便捷。然而,人權發展的歷史告訴我們,其真正意義源于具體實踐和“客觀共情”,必須將其置于具體的社會歷史條件和獨特性中考量。
我們面臨的問題在于,如今的人力資源問題被越來越傾向于從制度和程序層面審視。人工智能或許有助于解決這類技術性問題,比如確保制度連貫性、優化管理流程。但風險也隨之而來:它可能將我們進一步推向形式主義的法律實證主義深淵,從而忽視最核心的問題——正義本身。
2025年4月30日,在福建福州舉行的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現場,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展位的人形機器人模擬自主完成變電站巡檢情景。 中新社記者 張斌 攝
人工智能可以成為推動合作的重要工具,但關鍵在于,它只應作為技術手段和工具使用。當下,隱私保護、數字鴻溝等問題同樣緊迫。只要全球尚未形成統一、清晰的現實圖景,而階級與權力結構又不斷分化著現實認知,我們就必須慎用普遍性概念,同時嚴格管控AI的應用。
人工智能的發展,正對通常被稱為“第四代人權”的數字人權構成潛在威脅。這一代人權的核心,是將人權視為保障人類“社會性存在”的維度。世界并非非黑即白,但可以說,歐洲文明在某種程度上偏離了社會責任和社會性,轉向了對個體和利益的過分強調。而在中國,“和諧”哲學仍占主導地位。
這意味著人與自然被視為一體,同屬宇宙不可分割的部分。兩者密不可分,不存在單方面的剝削。人工智能作用的關鍵,在于其背后的應用哲學。它能解答問題,但人類仍需要提出、設計問題,這正是人工智能無法代勞的。因此,諸如“2025·中歐人權研討會”這樣的交流平臺,能夠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我認為,雙方可以在此領域相互借鑒。在增進共同理解的基礎上,將AI發展為追求正義的工具,并探索善用之策。但必須清醒認識到:機器不會主動發問。就我個人教學經驗而言,培養學生“提問”的能力,恰恰是核心目標,盡管這比單純講授法律條文和行為規范耗時更多。
人工智能的積極意義,應在于彌合社會鴻溝,促進對“第四代人權”的共識。合作需要通過不斷提問和深化理解來實現。當AI在這方面尚力有不逮時,“金磚國家”、共建“一帶一路”等合作機制或能扮演關鍵角色。(完)
作者簡介:
皮特•赫爾曼。作者供圖
皮特•赫爾曼(Peter Herrmann),現任中南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南大學人權研究中心全職研究員、歐洲科學與藝術院院士,2023年中國政府友誼獎獲得者。曾任職于愛爾蘭國立科克大學、浙江大學等高校,在德國柏林批判理論研究所等若干歐洲學術機構兼任學術職務,任多家國際學術期刊學術委員會委員。參加歐盟委員會、經合組織等主辦的研討會30余次,十余次參加聯合國人權理事會會議、國內人權學術會議并做主旨發言。出版Human Rights-Looking for the Future系列叢書。依托中南大學人權研究中心創辦“HRUG”(Human Rights: Universal and Global) 人權學術小組和“HRUG”人權研究網站,迄今已發起、組織數十次學術交流活動。
【編輯:黃鈺涵】 ...【知識】
閱讀更多“騎行熱”帶動相關產業發展,推動文體旅融合
知識“騎行熱”帶動相關產業發展,推動文體旅融合
探尋車輪上的騎行故事(體育大看臺)
夏日炎炎,不少人乘風而起,享受騎行的快樂。近年來,隨著“騎行熱”持續升溫,相關產業在高速增長后進入提質升級階段。有的店鋪主動把握市場變化,有的景區不斷優化車友體驗,有的賽事持續涵養騎行文化……本報記者近日走訪北京、廣西、四川等地,探尋那些車輪上的故事。
——編 者
一家“自行車4S店”
如何更好服務車友?
夜色漸濃,位于北京市朝陽區的一家自行車店燈火通明。3名維修師傅圍著一輛運動自行車,正合力排查“疑難雜癥”。輪轂、車把、腳踏板……零零散散的零部件挨著墻腳,這是件“大活”。
“我們走的是‘技術流’。”店鋪負責人錢玉柱介紹。他將店鋪定位為“自行車4S店”,致力于一站式解決各類自行車修理難題。在行業摸爬滾打20多年,錢玉柱憑借優質的服務和過硬的技術漸漸有了些名氣。
近年來,騎行運動受到青睞。錢玉柱瞅準商機、加大投入,將店鋪裝飾一新,面積也從原來的70平方米左右擴大至近500平方米。“以前店鋪面積小,我們只能以修車為主。現在寬敞了,顧客選車、購車體驗更佳。”錢玉柱說。
“如今的自行車配置越來越高級了。”錢玉柱將行業的發展趨勢看在眼里。層出不窮的新車,從設計到材料都有了不小的躍升,中高端公路車尤其受歡迎。他隨手提起一輛公路車,車架重量也就在600克左右,加上流線型的氣動架,車子的破風性能大幅提升。
剛入門的車友在意顏值、“發燒友”更注重性能……隨著騎行這項運動融入更多人的生活,國內運動自行車市場大幅擴容,市場競爭愈發激烈。“顧客遇到問題,我會積極解答。”錢玉柱指著店鋪顯眼位置張貼的二維碼說,“只有不斷提升服務水平、打造差異化優勢,才能不斷增強競爭力。”
一個田園風景區
如何提升騎行體驗?
在喀斯特峰林的環抱下,明仕河如玉帶蜿蜒,倒映著翠竹、稻田與村落。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大新縣堪圩鄉的明仕田園風景區,吸引了不少游人。
清晰醒目的騎行標識、造型新穎的騎行雕塑……在明仕田園,騎行是一大特色。據介紹,景區打造了多條各具特色的休閑騎行綠道。來自廣東的游客曹峰和朋友沿著騎行綠道導覽圖,一路飽覽幸福橋、魚鱗壩、龍頭山等美景。“步行太慢,坐車太快,騎行時,微風徐徐,滿眼美景,讓人非常愉悅。”曹峰說。
打造騎行綠道,不只是修建和完善路面。大新縣明仕旅游度假區管理服務中心副主任黃華彬介紹,從線路設計到配套設施服務,景區精益求精,努力提升游客的騎行體驗。“我們將水車、犁耙等農具搬進騎行驛站,既為騎友提供了舒適的休憩點,也為騎行增添了文化味。”黃華彬說。沿著綠道,當地還推進“一村一品”布局,為騎友準備了采摘、民俗體驗等項目,讓騎行更加有滋有味。
這幾年,明仕田園在騎行圈的口碑愈發響亮。在2024環廣西公路自行車世界巡回賽崇左至靖西賽段的比賽中,來自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9支車隊沿著明仕河蜿蜒前行。大新縣文旅體廣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條賽道最大的亮點是將體育與觀光相結合,通過大型賽事平臺,讓更多人欣賞秀麗風景,感受壯鄉的民俗文化。
一項家庭自行車賽
如何堅持數十載?
手持話筒、腰間掛著擴音器,56歲的四川省老車迷自行車俱樂部創始人楊艷麗相當干練。“讓我們安全騎行、快樂出發。”在成都市新津區近日舉行的一場群眾騎行賽事中,楊艷麗主持了開賽儀式。
楊艷麗參與自行車辦賽已有40多年。1984年,楊艷麗的父親楊桂林觀看了洛杉磯奧運會,深受體育健兒的鼓舞,自掏腰包舉辦了第一屆楊桂林家庭自行車賽。比賽原本無人問津,父親挨家挨戶做鄰里鄉親工作,才“湊”了100多人參賽。
在父親的帶動下,楊艷麗愛上了騎行,積極參與賽事的籌辦。楊桂林家庭自行車賽迄今已舉辦至第三十四屆,去年吸引超600人參賽。“看著那么多車友參賽,我打心眼兒里高興。”楊艷麗說。
一項家庭自行車賽,如何堅持數十載?在楊艷麗看來,淡化競技、倡導分享健康和歡樂的賽事文化,是騎行愛好者認可這項賽事的重要因素。“許多選手已參賽10多次,每年都盼著開賽。”楊艷麗說,“相關部門也越來越重視騎行賽事,在場地、安保等方面給予很多支持,為騎友帶來了更好的體驗。”
入行越久,楊艷麗越感受到涵養騎行文化的重要性。她回憶,十幾年前,很多選手穿著皮鞋來參賽,還有選手騎不完全程,中途就下賽道了;如今,騎友們變得越來越專業。通過傳播騎行知識、傳遞騎行的快樂,她和家人辦賽越來越有動力。
鏈接
中國自行車運動協會的數據顯示,今年協會計劃內舉辦的賽事達101場,繼續保持上升勢頭,許多自行車賽事活動的單場參與人數正在不斷攀升。“綠色、低碳、時尚、健康的騎行文化受到越來越多健身愛好者的認可。”中國自行車運動協會主席崔大林說。
伴隨騎行熱,多地推出各類精品騎行線路,推動文體旅發展。中國自行車運動協會發布的“中國騎行地圖”,涵蓋了110條精品騎行路線,為廣大騎行愛好者提供了豐富選擇。“騎行等戶外運動可串聯景點、民宿等,實現不同業態優勢互補,既能拓寬市場半徑,又能滿足參與人群的多元化消費需求,更好地釋放集聚效應。”中央財經大學體育經濟研究中心主任王裕雄說。
本報記者 王 亮
《人民日報》(2025年06月30日 第 15 版) 【編輯:陳海峰】 ...
【知識】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友情鏈接
- 中國氣象局調整應急響應為臺風Ⅳ級應急響應
- 江西南昌遇40℃高溫天 梅嶺峽谷漂流迎游客體驗消暑
- 聚焦AI賦能華教 溫州大學2025年海外華校校長研習班開班
- 泰國南通商會成立 華人社團添新軍
- 中新健康丨收藏!被毒蛇咬后保命指南
- 同護一面旗,共唱一首歌 ——山東艦官兵與香港青少年交流互動側記
- 事項如何跨區域通辦 納稅人跨省份遷移便利嗎
- 世界泳聯世錦賽名單公布!全紅嬋因傷缺席 12歲“小孩姐”將出戰
- 江西南昌遇40℃高溫天 梅嶺峽谷漂流迎游客體驗消暑
- 澳門高校持續為中學生宣講“三法”
- 暴跌57.14%,單月銷量才1.5萬?廣汽本田失速了
- 微星開賣MEG VISION X AI幻影:自帶13英寸屏幕,29999元售價太豪
- 高管曬圖露“天機”,比亞迪或推智駕版秦
- 銷量持續下滑,現代汽車停產IONIQ 5和KONA Electric
- 卡點下高速失敗,付費1500元!網友:真有這么笨的人?
- AMD Radeon RX 9070系列顯卡計劃2月底正式發布:主流玩家望眼欲穿
- 索尼全畫幅緊湊型相機RX1R系列有望復活? 新長焦大炮諜照曝光
- 華為第一蘋果第五,小米暴漲42%,國內1月手機市場排名出爐
- 理想汽車力帆造?理想高管回應:這些黑子太壞,理想從未用過代工
- 隔空對話比亞迪?長城魏建軍:智能駕駛不是一場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