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能源汽車不斷發(fā)展,終于對傳統(tǒng)車企帶來了實質性的影響。就在當?shù)貢r間本周一,大眾汽車工會主席Daniela Cavallo在德國沃爾夫斯堡演講時就表示,為應對不斷增大的壓力,大眾將縮減歐洲工廠規(guī)模,其中就包括計劃關閉至少三家德國工廠,以及裁員數(shù)萬名員工。 
如果這一計劃最終被確定,那就意味著,在經歷八十余年的歷史之后,大眾將首次關閉德國本土工廠。除了關閉工廠之外,Daniela Cavallo還透露對于員工的一些調整政策,包括裁員,以及降薪。大眾將計劃全員降薪10%,并凍結未來兩輪的薪資,這意味著2025和2026年將不會上調薪資。 同時,大眾還將優(yōu)化一些制造成本,比如將計劃剝離本土的裝配部分,整體轉移到成本更低的海外,或者直接外包給第三方服務商。 
針對如此激進的政策,大眾集團德國工人也在當?shù)貢r間10月28日進行了罷工。相關工會成員表示,大眾之所以出現(xiàn)當下的困境,實際上是集團在面向電動汽車轉型的過程中決策失誤,而現(xiàn)在關閉工廠、裁撤員工,實際是讓員工來為這一錯誤買單。 當然,對于大眾來說,當前的狀況確實不容小視。根據(jù)其10月份公布的三季度數(shù)據(jù)顯示,今年第三季度,大眾全球市場銷量為217.6萬輛,同比下降了7.1%;而純電汽車這部分銷量下降更多,達到了9.8%,將近一成。 
而作為大眾汽車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中國這邊的銷量下降更加迅猛,三季度大眾在中國的銷量僅為71.15萬輛,同比下降更是達到了15%。 細分的豪華車這部分,大眾集團的降幅則更為明顯。只有蘭博基尼增長了18.7%,其他奧迪、賓利等品牌均有所下降,其中奧迪三季度全球銷量下降16%,賓利更是達到了35.6%,保時捷下滑7%。這些豪車品牌的銷量下滑,更是對大眾集團造成了實質性的影響。 
隨著新能源車進一步發(fā)展,特別是中國新能源汽車對市場的不斷搶占,以及中歐對于汽車貿易的一些分歧,接下來對于大眾這樣的傳統(tǒng)車企只會越來越難,轟然倒下也不是沒有可能。如何快速調整自身,來應對新時代的一些發(fā)展,光靠關閉工廠、裁員顯然是不夠的,接下來就看包括大眾在內的這些車企高層,如何來調整政策,以擺脫當前的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