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知識 >>正文
风往哪里吹?暴走3天CES 2024,看AI如何改变千行百业
知識5人已圍觀
簡介CES,全稱international 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作為全球最大的消費電子品展覽,不僅是消費電子“春晚”,還有“全球消費電子風向標”之 ...
CES,全稱international 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國際消費類電子產品展覽會),作為全球最大的消費電子品展覽,不僅是消費電子“春晚”,還有“全球消費電子風向標”之稱。今年隨著AI從誕生轉向應用,各家參會企業紛紛拿出看家本領,前沿產品琳瑯滿目。縱觀整個展會我們不難看出,這些產品的創新絕大部分都離不開AI,正如英偉達創始人兼CEO黃仁勛所說:“生成式AI是計算史上最重要的平臺轉變,它將改變所有行業。”
熱點科技編輯部此次也專程遠赴美國拉斯維加斯現場,經歷了日均微信步數3W以上的三天“暴走”,逛遍了這個全球最大的消費電子展,帶來大量最新鮮的一手信息,讓我們一起從這場全球消費電子“風向標”開始,來看看AI究竟正在以怎樣的姿態改變我們的生活。
AI,重塑內容與形式
首先,在數字顯示產品方面,三星表示AI正在改變視覺顯示產品和數字家電的使用方式。現場為我們展示了內置AI芯片NQ8 AI Gen3的三星Neo QLED 8K QN900D,據稱該產品具有業界首創的AI圖像升級功能,據稱能將標清內容直接升級到8K分辨率顯示,通過AI讓“渣畫質”升級成8K。
在AI增強內容方面,同為顯示巨頭的LG也帶來了新產品——77英寸的4K透明OLED電視LG Signature OLED T。該產品搭載了升級版的Alpha 11人工智能處理器和LG webOS智能電視操作系統,能夠通過逐幀像素細節分析和色彩校正來提升畫質,現場展示中我們既可以看到電視的畫面,也可以看到屏幕后面經過的行人,顯示效果非常不錯。
如果說這些還只是讓畫面更清楚更鮮艷,那么三星為我們展示的三星光場顯示技術則是直接讓畫面從2D變成3D,三星表示通過Neo QLED顯示屏,三星將專有屏幕技術、人工智能視覺識別和更高的追蹤精度結合在一起,通過在RGB面板上添加光學器件,如屏障或透鏡,來控制光的強度和方向,根據觀眾的視角,呈現出物體的深度和側面,創造出自然的3D效果,帶來更好的沉浸感,被稱為是下一代的顯示技術之一,獲得了此次CES 2024創新獎。
三星光場顯示
AI不僅重塑著顯示的內容,也極有可能會在未來重塑我們的電子產品的形態。今年CES展會上,還有一個首次發布的“AI小硬件”可謂一炮而紅,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那就是只有115克重,能夠輕松揣進口袋的Rabbit R1。這款產品搭載了基于脫胎于大語言模型的Rabbit OS系統,能夠通過不斷地學習和模仿用戶來理解人的復雜意圖,并代表用戶操作系統完成任務。
用R1查詢旅行建議,圖片來自Rabbit
研發團隊表示,制作這款產品的目標是“創造出世界上最簡單的計算機,讓人人不需要學習就可以直接使用它”。更重要的是,這款產品雖然功能強大,但價格卻不到1500元人民幣,讓不少網友直呼“夢中情機”。
圖片來自Devin Coldewey/TechCrunch
芯片豪門與造車老炮雙雙“奔赴”AI
盡管CES以消費電子產品貿易展著稱,但近年來,它已逐漸演變成一個車展,但這一情況在今年發生了改變。相比之前很多車企會亮出極具科幻色彩的概念車而言,這次很多企業并沒有把硬件放在首位,而是更加著重展示了軟件,AI、大模型上車也成為了很多車企的方向,無論是車載AI技術,還是概念車的發展理念,都非常契合本屆CES“AI FOR ALL”的主題。
作為老牌芯片制造商,Intel就在本屆CES 2024上分享了一系列汽車芯片發展戰略,目標是將人工智能擴展到汽車市場,推出了全新AI增強型軟件定義車載SoC系列。據了解,新的車載SoC能夠使用一個基板來連接Intel Soc和其他廠商的芯片,在實現開放共享的同時,也提升了芯片良率、解決了不同芯片制程兼容性等問題。
英特爾副總裁兼總經理Jack Weast介紹第一代汽車軟件定義車輛SoC,圖片來自Intel
吉利旗下極氪品牌將成為首家采用英特爾全新軟件定義SoC系列的整車廠,展會現場吉利控股集團總裁兼極氪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安聰慧闡述了,英特爾系統的前向兼容性與英特爾 AI 加速技術相結合,以實現如生成式AI語音助手等滿足客戶需求的下一代體驗。
極氪宣布將在下一代新車中使用英特爾車用SoC,圖片來自Intel
相比英特爾加緊布局汽車SoC的措施,英偉達似乎更沉不住氣,選擇了“提前搶跑”。在北京時間周二凌晨0點,推出了NVIDIA DRIVE Thor超級芯片,這款產品將廣泛的智能功能集成到一個單一的人工智能計算平臺中,算力更是達到了2000TFLOP,約為目前主流英偉達Orin芯片的8倍,可以說是代表了汽車電子電氣架構從分布式向集中式演進的趨勢。
NVIDIA DRIVE Thor超級芯片
NVIDIA的老對手AMD也不甘人后,在CES 2024上推出了兩款車規級芯片Versal Edge和Ryzen V2000A。AMD表示,搭載AI引擎的Versal Edge可以為AI計算、視覺和信號處理提供諸多優勢,還能夠處理不同類型的AI模型,并且擁有可擴展的特性,設計人員能夠使用不同的工具、生態系統和安全認證移植設計。
AMD Versal Edge和Ryzen V2000A
作為芯片和智能座艙的老牌解決方案公司,高通也在CES 2024展示了其在汽車行業中的領先地位和發展勢頭。在本次CES大會上展示了在2023年推出的行業首款同時支持數字座艙和先進駕駛輔助系統的可擴展系列SoC——Snapdragon Ride Flex,展示艙駕融合、智能座艙新成果。
據了解,這款Snapdragon Ride Flex SoC基于高通技術公司在數字座艙和ADAS計算平臺的優勢打造,能夠在單顆SoC上協同部署數字座艙、ADAS和自動駕駛(AD)功能,讓制造商能夠實現涵蓋各個車型的可擴展統一中央計算與軟件定義汽車架構,實現更豐富的用戶體驗。
高通面向兩輪車和新型車輛細分市場的全新SoC
除了這些廠商以外,各大車企也是越來越重視AI技術的應用,大模型上車已經成為了各大廠商共同關注的形勢所趨。尤其眾多老牌德國車企開始發力,希望在AI時代捍衛自己傳統豪門的地位。梅賽德斯-奔馳發布了全新的MBUX虛擬助理,還推出了一款CLA級概念車,展示了品牌新生代家族的全新面貌。
寶馬則在 CES 2024 上為我們展示了寶馬全新的數字化科技以及人機交互發展方向,基于亞馬遜Alexa 大語言模型提供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打造出了全新一代寶馬智能個人助理,寶馬還特別指出,未來這一技術或將還會針對中國用戶需求打造出專屬功能。
大眾也是直接下猛料,將ChatGPT集成到了其車輛中,IDA語音助手不僅可用于控制信息、導航或空調,還能回答一些問題,遠遠超出了常規的語音控制的范圍。
日韓也不甘落后,在今年CES 2024上表現亮眼。起亞宣布推出了名為Platform Beyond Vehicles(簡稱PBV)的新型模塊化電動汽車平臺。本田發布了兩款“Honda 0”系列純電動概念車“SALOON”和“SPACE-HUB”,LG也推出了概念電車,無論是造型還是設計都非常獨特。
不過最受關注的無疑還是索尼和本田的合資企業Sony Honda Mobility在今年帶來的更接近量產版本的AFEELA。這款車搭載了高通開發的Snapdragon Ride底盤移動平臺,四驅雙電機版本前后軸的電機可分別輸出241馬力,支持最高150千瓦的直流快充,內部則設計了一個超長的集成式中控屏,繼承了索尼影視、音樂、游戲等娛樂全家桶,用戶可以使用PS5手柄在車機屏幕上玩游戲,甚至能用PS5手柄駕駛這輛車。
AFEELA概念車
事實上,不僅是汽車,AI PC也是今年的一大熱門話題,英偉達推出了三款基于Ada Lovelace架構的產品,包括宏碁、華碩、戴爾、惠普、聯想、微星、雷蛇和三星等一眾廠商也隨機推出帶有新卡的筆記本電腦,正如英偉達的全球GeForce營銷副總裁Matt Wuebbling表示,“英偉達即將與各大PC生產商一起推出人工智能電腦(AI-Ready),而個人電腦也將從此迎來新的時代。”
“科技向善”新奇好物層數不窮
CES作為消費電子產品創新的大本營,每一年都會展出許多酷炫的科技新物種,今年也不例外,讓我們看到了科技的更多可能性。2023年蘋果新發布的頭戴式顯示器Vision Pro為日漸陷入平靜的XR領域注入了新的活力,今年CES也出現了很多頭戴式顯示產品。
這其中索尼最新公布的XR頭顯非常引人矚目。這款產品包含一個頭顯主體與一個控制手柄,以及一個造型酷似戒指的配件。產品外觀與已發售的PSVR2很相似,主屏配備了單片4K級別微型OLED顯示,覆蓋96%DCI-P3色域,6個高性能相機傳感器,搭載有驍龍XR2+Gen2處理器,將是一款面向專業人士的設備,具有清晰的觀看體驗和直觀的3D交互設計。
科技除了能將我們帶入“新世界”,也能讓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取得更好、更安全的體驗。Livall在CES 2024為我們展示了智能化的騎行頭盔。輕量化的頭盔內置重力剎車燈,能夠在剎車的時候及時為后方行人及車輛起到提醒的作用,還能以重力感應智能識別摔倒并報警,并內置提示燈、藍牙耳機、行車記錄儀等多種設備。
Livall智能頭盔
在CES這樣的國際展會上,常常會出現多種語言交流的場景,這個時候翻譯就顯得非常重要,在這方面我們也戴上了自己的裝備,那就是這款星紀魅族的AR眼鏡MYVU,43g的重量戴久了也不會太難受,搭載了驍龍W5 Gen1芯片、MicroLED屏幕、Flyme AR系統,在AI大模型的加持下具有更好的實時語音轉文字功能,方便我們與其他國家友人的溝通,使用起來非常方便。
在家庭場景及智能助手等AI的“傳統強項”,今年也有一些發展。三星對此前在CES 2020上首次推出的滾動AI機器人Ballie進行了重大升級,使其成為用戶的AI伴侶,能夠與其他智能設備進行互動控制家電,處理繁瑣任務或投屏等定制化服務,還能提供查看天氣等日常生活信息。
三星全新升級的滾動機器人Ballie
LG推出的Q9智能家庭人工智能助手,可通過語音和圖像識別與人類互動,還可以根據檢測到的情緒播放音樂,或者監控寵物,還能對室內溫度、濕度和空氣質量進行檢測,與智能家電和物聯網設備互動。
LG推出的智能家庭人工助手Q9
本次CES 2024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主題就是“科技向善”,即展示科技給生活帶來的全新變化,而這對于很多人而言才是科技發展的初衷。其中很多產品獨具新意,在健康等領域也有很多獨具新意的應用,為我們看到了通過AI的力量帶來更好生活的潛力。
Phantom是一款為XR設計的輔助操控裝置,通過Phantom可直接與神經系統連接,能夠在XR使用的過程中提供精度極高的觸覺反饋。指環能夠為用戶提供一個透明的操作界面,使用戶在數字世界和物理世界之間實現無縫轉換,為空間計算耳機、眼鏡或移動設備提供了更便利的操作方式,在XR設備走向應用的背景下,無疑能夠為用戶帶來不少便利。
Phantom XR輔助操控裝置
不僅是手部控制,腳步也被AI安排得明明白白,Shift Robotics在CES 2024期間為我們展示了其芯片月球漫步者鞋Moonwalker X。這款鞋底部有6個換輪,通過整合AI技術,能夠更加貼合用戶的日常行走習慣,在上下樓梯時還會自動卡住輪子,整體重量也有所減輕,據稱能夠實現2.5倍的步行速度,最高7英里/小時,對于經常需要步行的外賣、快遞、倉儲人員等工作人員而言無疑是非常有用。
月球漫步者鞋Moonwalker X
Mand.ro Mark 7D是一款適應性很強的模塊化機器人手指,通過系統化的設計,可同時適應部分手部損傷和多種上肢截肢的情況,滿足殘疾人士的需求,完美契合了“科技向善”的主題。
Mand.ro Mark 7D
AirFarm是世界上第一個可隨時隨地生產食品的充氣農場,它設計堅固而輕巧,能將空氣中的水分實時轉化為水,并將作物產生的水分再循環到根部,是世界上第一個無需水利基礎設施的農場,據稱與傳統農業相比能夠減少99%的用水需求,開創了以可持續和效率為核心的未來糧食安全,尤其對貧困地區、受災地區、難民營甚至是太空糧食安全提供了新的解決思路。
可隨時隨地生產食品的充氣農場AirFarm
Fintin V1是一款開創性的迷你QWERTY交流器,專為視障人士打造,使視障人士能夠通過智能手機獲取數字信息的能力。作為母親啊世界上第一款僅用六個觸覺可識別的按鍵模塊就能處理36鍵輸入的設備,為視障人士提供了更好的交流體驗。
專為視障人士打造的Fintin V1迷你交流器
由香港初創企業AI Guided Limited推出的AI智能腰帶GUIDi同樣體現出了對視障人士的關懷,它配備了雙廣角攝像頭、集成傳感器的定制邊緣AI模塊,能夠使用激光雷達幫助視障人士檢測到周圍的各種物體,最大檢測范圍達5米。
AI智能腰帶GUIDi
Silk Charge&Go IX是世界上首款也是唯一一款可充電、即時配戴的完全耳道式(CIC)助聽器,其外形小巧、不顯眼,在噪聲環境下具有卓越的語音性能。這款小巧的處方助聽器基于 Signia 全新的Integrated Xperience助聽器平臺打造,提供了隨身充電的便利性,并配備了先進的拾音功能,能夠在嘈雜環境中保證對話的清晰度。
Silk Charge&Go IX
Bosch打造的槍支探測系統則將視頻和音頻人工智能相結合,通過視覺、聽覺兩個系統檢測違禁槍支,還能通過人工智能檢測槍支并對其分類,估算聲音來源,提供主動安保,為校園等場所提供更加具有穩定性的安全保障。
Bosch打造的槍支探測系統
AUO發明的可交互透明顯示窗為我們展示了另一種車內屏幕使用的可能,該產品通過將透明顯示屏集成到車輛側窗和中控當中的方式,為智能汽車帶來全新的視覺體驗。不僅如此,該窗口還能利用與側后視鏡攝像頭的連接,在乘客下車時發出警告,主動提高安全性。
可交互車載透明顯示屏
ITEN推出的型號ITX181225微型電池,體積僅有4,5 x 3,2 x 2,3mm,是一款體積極小的能提供高功率的微型環保可充電固態電池。產品據介紹對外界溫度具有很強的適應性,壽命長達10-20年,擁有150余項科技專利,實現了能量微存儲領域的重大革新,在物聯網、耳機等可佩戴設備及微型醫療植入物等領域有著很多潛在的應用。
ITX181225微型電池
事實上,不僅是人,科技也給動物帶來福音,意大利物聯網公司Domethics開發了一款智能地毯Carepet,通過收集心率、呼吸、睡眠數據和溫度、濕度等環境信息,全面檢測寵物的健康狀況。它還提供24小時全天候的獸醫援助服務,將監測到的信息實時共享給獸醫以獲得及時的反饋。
智能地毯Carepet
CES 2024上的中國面孔真不少
CES 2024作為全球最大的消費電子展,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科技企業和創新者,中國品牌也不甘示弱,官方數據顯示,今年一共有1000多家中國企業來到CES,占比接近四分之一。首先就是占據最大展區面積的TCL,帶來了115吋的QD-Mini LED高端巨幕電視,這款電視搭載了TCL AIPQ Ultra旗艦AI芯片,擁有20000+獨立背光分區,現場看到確實很震撼。
除了TCL以外,海信也一直在海外市場有著不俗的成績,在本屆CES 2024展會上也舉行了以“看見、連接、體驗”為主題的新品發布會,展示了全新的AR-HUD解決方案。AR HUD采用了行業領先的全息顯示技術,通過AR-HUD與激光技術相結合,帶來了高分辨率、出色的透明度、更遠的投影距離和更廣視角的多方位顯示,獲得了本次CES2024創新獎。
TCL車載顯示解決方案
CES不僅是聯想、海信、TCl這樣的中國大企業出海舞臺,更是諸多中小企業乃至創業公司走向世界的跳板。韶音展示了專為游泳愛好者打造的OpenSwim Pro游泳耳機,PremiumPitch 2.0 Plus技術加持下使用戶在水下也能更好地欣賞音樂,還有著不錯的舒適性,IP68防水性、9小時的續航、快充等也使其更具競爭力。
韶音展示耳機防水性能
來自天津的深之藍(Sublue)展位同樣吸引了不少水上運動愛好者的目光。其水下助推器產品覆蓋了售價300美元的兒童版到7000美元的專業版的不同價位,滿足了從泳池嬉戲到海洋潛水的各種需求,今年還擴大了產品線,發布了全新的泳池清潔機器人。
XREAl也在本屆CES上發布了新款XREAL Air 2 Ultra AR眼鏡。這款產品采用了標志性的Wayfarer式造型,配備了具有計算機視覺功能的雙3D環境傳感器,支持6DoF,可實現手部追蹤、3D網格創建、語音場景理解等功能,還支持蘋果最新的空間視頻功能,對于想提前感受蘋果空間視頻功能的伙伴非常有用。
小鵬匯天陸空一體式汽車亮相后一直以其獨特的造型和新穎的設計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這款一體式汽車采用了可折疊方向盤、透明儀表盤、駕駛艙透明底盤等設計,智能座艙可以在陸地模式和飛行模式之間自由切換,還可將機械臂、旋翼等飛行系統完全折疊收納進車體,能夠實現垂直起降,分體式飛行汽車將在2024年四季度正式開啟預定,并計劃在2025年四季度開始量產交付。
在CES這樣的國際展會上不會外語也不用擔心,來自深圳的同傳設備廠商時空壺也帶來了其新品Timekettle X1,這款產品采用了分體式設計,摁住X1上的按鍵并說話,設備就會自動播報AI譯文,最多支持20人、5種語言的同步互譯,吸引了來自不同國家不同語言的諸多用戶在現場試用。
時空壺Timekettle X1(圖來自雷科技)
此外,石頭科技先后發布了新的掃拖地機器人以及割草機器人等產品,追覓推出了數字馬達掃地機器人產品X30Ultra,九號推出了全球首款混動全地形車Super Villain SX20T Hybrid,以及愛瑪帶來的全新的騎跨產品機甲師以及E-bike新品Santa Monica,都在CES現場引起了不小的反響。
九號全地形車Super Villain SX20T Hybrid
除了這些企業以外,中國供應鏈廠商也在CES 2024上集體發力,推出了不少優秀產品。禾賽在展會中發布了新產品“512線超高清超遠距離激光雷達AT512”,該產品測遠距離達到了300米,擁有全局擁有全局均勻的0.05°x0.05°角分辨率,點云密度相較AT128提升了8倍。速騰聚創發布了面向L3+智能駕駛前裝量產的超長距激光雷達新品——M3;探維科技重點展出了其192線車規旗艦產品Tempo等全系車規高性能激光雷達。
禾賽AT512車載激光雷達
京東方也在CES現場為我們帶來了一系列的顯示解決方案,45英寸的智能座艙能夠為駕駛者提供88°的視場角獲得舒適的駕駛體驗,基于BOE氧化物技術的14.6英寸Oxide LCD屏幕,配備柔性雙滑卷顯示的筆記本以及27英寸的Mini LED曲面屏等系列創新顯示產品,都非常引人矚目。
京東方45英寸智能座艙解決方案
配備柔性雙滑卷顯示的筆記本
總結:AI席卷CES,但這或許只是個開始
早在預熱期中,官方就曾指出AI將會是絕對主題。而從這幾天的展覽中我們不難看出,AI大模型上車、智能生活正在成為趨勢,不僅有英偉達、英特爾、高通等一眾大廠積極布局車載芯片或解決方案,還有大眾、寶馬、奔馳等車企將AI語音助手帶到了車上實現了與AI的“雙向奔赴”。
而家電等CES傳統強勢品類也出現了不少創新產品,例如三星和LG都帶來了透明電視,TCL展示了115英寸的OD-Mini LED高端巨幕電視。還有更多新鮮好物,例如Rabbit R1等結合了AI的新形態智能終端,AI賦能下的科技產品也為殘障人士帶來了更加智能化的體驗。
顯然AI正在為各類消費電子產品帶來巨大的改變,大有席卷一切的態勢,而這事實上距離2023年AI爆發式發展也才僅僅不到一年。我們有理由相信,AI將會在未來的日子里,繼續給我們帶來更多驚喜,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為我們創造更多的價值和意義,讓我們共同期待。
你最感興趣的是哪個產品?歡迎一起來聊一聊
Tags:
相關文章
貴州:走出一條“高顏值”與“高質量”齊頭并進的綠色發展之路
知識中新網貴陽7月4日電 (記者 張偉)綠色經濟占比48%左右、磷石膏綜合利用率保持全國前列、世界自然遺產地數量居全國第1、全國率先實行項目環境影響預評估、貴陽和赤水入選聯合國“自然城市”……
作為中國首批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貴州近年來始終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一項重大任務、重大民生工程和重大發展問題來抓,以“試驗”示范的氣魄開拓創新,以“先行”引領的姿態改革實踐,在實現“后發趕超”的同時,生態環境質量持續保持優良、穩居全國前列,切實走出了一條“高顏值”與“高質量”齊頭并進的綠色發展之路。
7月2日,航拍貴陽市觀山湖公園樹木蔥郁、景色宜人。 記者 瞿宏倫 攝
得益于貴州在生態文明建設中不斷出新績,中國唯一以生態文明為主題的國家級、國際性高端峰會——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自2009年起在貴州成功舉辦了12屆。10余年來,論壇積極回應國際社會對生態文明建設熱點問題的關切,搭建了全球生態文明國際交流合作橋梁,打開了全球綠色低碳轉型機遇門戶,開辟了全球環境治理體系共贏路徑,成為推動全球生態文明轉型的重要平臺和窗口。
綠色發展方式加快形成。貴州穩妥推進“碳達峰十大行動”,堅決遏制“兩高一低”項目盲目發展;積極推進“富礦精開”和“電動貴州”建設,深入開展減污降碳協同創新試點,加快推進工業綠色低碳轉型;大力發展生態利用型、循環高效型、低碳清潔型、環境治理型產業,綠色經濟占比48%左右;深入實施旅游產業化“四大行動”,推進旅游與生態產業融合;持續推進數字產業化,數字經濟增速連續9年位居全國前列。
7月2日,在貴州省貴安新區一家新能源汽車制造企業總裝車間,工人安裝新能源輕卡車零部件。 記者 瞿宏倫 攝
污染防治攻堅深入推進。貴州深化大氣、水、土壤、固廢和環境風險防控攻堅;大力實施城鄉生態環保設施補短板、工業固廢綜合治理、重點河湖污染治理和秸稈綜合利用“四大攻堅突破”;地下水污染修復治理2項治理工程成為生態環境部優秀案例;研究制定磷石膏無害化用于礦山生態修復、煤矸石填溝造地等技術規范指南,磷石膏綜合利用率保持全國前列;建立“八體系一平臺”環境風險防控體系,多部門聯合深入開展打擊環境違法犯罪利劍專項行動,推進環境風險防控常態化管理。
生態保護與修復持續加強。貴州持續開展“綠盾”自然保護地強化監督,建立自然保護地生態保護紅線生態破壞問題線索處理處置工作機制,被生態環境部作為典型經驗;推進梵凈山國家公園創建,世界自然遺產地達4處、居全國第1;積極開展生態示范創建,累計創成國家級生態文明示范區13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8個;協同推進武陵山區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經驗做法被列入《國家生態保護修復公報2024》向全球推廣;強化生物多樣性保護,全省動植物物種數量和生物豐富度均排名全國第4,貴陽市、赤水市入選聯合國“自然城市”。
資料圖:航拍貴安騰訊七星數據中心。記者 瞿宏倫 攝
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接續深化。貴州在全國率先實行項目環境影響預評估,率先印發實施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案件辦理規程,創新設立省級生態環保基金,率先出臺首部生態文明建設條例,配套出臺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領域地方性法規100余部;率先創建全國首個環保法庭,成立生態環保檢察機構,公檢法配套的環境資源專門機構實現市州全覆蓋。跨省域橫向生態補償、環境污染強制責任保險等多個試點工作走在全國前列。
未來,貴州將始終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事關全局的突出位置,深入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牢牢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堅定不移推動中央關于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各項決策部署在貴州落地見效,持續將生態環境“含綠量”轉化為高質量發展“含金量”,奮力在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進程中走前列作示范。(完)
【編輯:黃鈺涵】 ...【知識】
閱讀更多鄭澤光:希望英方不要在商業領域以意識形態劃線
知識中新網倫敦7月2日電 (記者 歐陽開宇)中國駐英國大使鄭澤光日前應邀出席英國倫敦“金融城之周”凈零金融創新研討會。
鄭澤光在演講中指出,關于中國經濟的討論很多。真實的情況是,盡管外部環境復雜嚴峻,特別是美國大肆推行單邊主義、保護主義,中國經濟仍展現出強大韌性,保持穩定增長勢頭。今年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4%。我們積極采取擴大內需、穩定房地產市場、緩解地方政府債務壓力等系列政策舉措,有信心實現5%左右的全年增長預期目標。與此同時,中國經濟的智能化和綠色化水平不斷提高,開放步伐不斷加快。
他強調,中英經濟關系要進一步發展,關鍵在于英方必須摒棄和抵制將中國視為“挑戰”甚至“威脅”的冷戰思維。要看到,加強與中國在貿易投資、金融服務、科技教育等領域的合作,只會有助于英國實現經濟增長目標,降低民眾生活成本,加快“凈零”轉型。中國企業來到英國,絕不是像一些英國政客鼓噪的那樣,為了摧毀英國經濟或損害英國國家安全;而是為了與英國經濟共同成長,為當地創造就業、貢獻稅收,實現共贏。中方高度贊賞外資企業對中國所作的貢獻,歡迎包括英國在內的各國企業赴華投資興業。英方也應該以公平、公正、非歧視的方式對待中國企業。我們希望英方政策更加清晰透明、前后一致、務實理性,不要在商業領域以意識形態劃線、泛化國家安全概念,或任由第三國干預正常的中英商業合作。
鄭澤光說,近來中英舉行了一系列對話,其中包括中英經濟財金對話、中英能源對話、中英氣候部長對話以及中英環境部長對話。雙方應相向而行,及早將這些對話的共識轉化為具體行動和切實成果。中方愿與英方一道努力,堅持相互尊重、互利共贏,堅持開放包容,充分釋放合作潛力,為中英兩國和世界的可持續發展作出新的貢獻。(完) 【編輯:魏晨曦】 ...
【知識】
閱讀更多從一顆荔枝看現代物流體系(市場漫步)
知識從枝頭到舌尖,一顆荔枝的現代旅程,是快遞企業整合陸運、航空冷鏈、倉儲等全鏈條資源進行高效運輸的一個縮影,也成為我國現代流通體系建設成就的生動注腳
眼下,正是南方荔枝豐收時節。前不久,本報刊發了一篇題為《嶺南荔枝北行記》的體驗式報道,講的是廣東茂名的荔枝通過現代物流體系,運到新疆烏魯木齊消費者家里,只花了33小時。“鮮!甜!美!”消費者贊不絕口。
從枝頭到舌尖,一顆荔枝的現代旅程,是順豐等快遞企業整合陸運、航空冷鏈、倉儲等全鏈條資源進行高效運輸的一個縮影,也成為我國現代流通體系建設成就的生動注腳。
在古代,由于保鮮技術有限,運輸艱難,荔枝對遠方來說是不折不扣的“奢侈品”。而在今天,隨著保鮮技術的普及和物流技術的進步,越來越多荔枝走出嶺南,走上北方家庭的餐桌,受到人們的喜愛,成為消費者夏季常見的一種水果。
從“一騎紅塵妃子笑”的古代場景,到“荔枝自由”的現代消費狀態,這種跨越千年的變遷背后,折射出農產品流通體系的深刻變革和不斷涌現的新商機。
我國幅員遼闊,農產品資源豐富,但由于“小生產、大市場” 的特點,農產品流通長期以來面臨諸多難題。尤其是像荔枝這類易腐壞的生鮮產品,如何以更高效率、更低成本送達消費者手中,對流通體系提出了考驗。相關部門陸續出臺多項措施,努力構建高效流通體系聯通生產和消費,加快冷鏈物流體系建設。《“十四五”現代流通體系建設規劃》對完善農產品現代流通網絡作出專門部署,提出“提高農產品冷鏈物流能力和標準化水平”。從田間地頭的預冷,到運輸途中的全程冷鏈,再到銷售終端的冷藏存儲,冷鏈體系日益完善,最大程度保持農產品新鮮度和口感。
如今,新鮮采摘的荔枝從嶺南的荔枝果園出發,通過高速公路、高鐵快運、航空冷鏈等多種運輸方式,能在短時間內運往全國各地,讓曾經需要耗費大量人力、歷經多日才能完成的運輸變得高效、便捷。
流通一頭連著消費,一頭連著生產。冷鏈物流的發展,擴大了農產品的銷售半徑,不僅增加了消費者的優質選擇,讓老百姓的“果盤子”更加豐富多樣,也延長了農產品的銷售周期,為鄉村全面振興注入了強勁動力。一些偏遠地區的特色農產品,由“養在深閨人未識”到“幾乎無人不知”,實現了從“產得出”到“賣得好”的良性循環,給農民帶來真金白銀的收入。
未來,隨著更多新技術加快應用,流通體系將得到持續優化,相信會有更多優質農產品,像荔枝一樣跨越山海,走進千家萬戶,為人們帶來舌尖上的美好享受,帶來更多農產品流通的新商機,書寫更多優質產品供需“雙向奔赴”的新故事。(人民日報 王 珂) 【編輯:張子怡】 ...
【知識】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友情鏈接
- 一加Ace 3V定檔3月21日發布:首發驍龍7+ Gen 3,相機布局向魅族致敬
- “當代賊王”11年偷走866臺蘋果,買房買車!加州快遞不養閑人
- 李想內部信復盤MEGA事件:純電節奏誤判且過分關注銷量
- Redmi與一加互懟!王騰:新8系比7系多花近10億,李杰:性能差不多
- 庫克關鍵時刻現身上海:蘋果不能沒有中國,將加大投資
- 高通驍龍8Gen3上車是種怎樣的體驗?億咖通發布喬戈里計算平臺
- 顏控黨留步,AWE這個展臺讓我心水了
- 燃油版理想L9!全新現代帕里斯帝假想圖曝光
- 英偉達發布GB200計算卡:2080億個晶體管,AI性能提升5倍
- 臻享視聽,創新Aurvana Ace系列新品試聽會上海站完美落幕
- 頭腦風暴元宇宙的未來 HTC VIVE Tech Summit 2023展望XR行業宏偉藍圖
- 定位年輕MPV市場 小鵬X9官圖亮相
- 怕用戶都去買小米14,官方主動曬出iQOO 12真機照,最高支持100倍變焦
- 去掉紅色可樂標 徠卡M11
- 驍龍8 Gen 3為生成式AI舉大旗,性能猛提升,游戲幀率狂飆至240
- 2023淘寶天貓雙十一玩法攻略:低價實惠天天享,5大玩法快人一步
- 疑似天璣9300首個跑分出爐:單核2139,多核7110
- vivo Y100新機也開始卷起來了,玩“越級升級”,刷新輕薄機續航記錄
- 1TB只要479美元 Pergear新CFExpress Type A能讓索粉心動么
- OPPO折疊屏新旗艦Find N3正式發布:影像突出,商務性能很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