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是:焦點 >>正文
共建南疆科普文化综合体 中国科技馆与喀什地区签署合作协议
焦點1277人已圍觀
簡介
中新網新疆喀什7月4日電(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技館與喀什地區行政公署近日在喀什疏附縣正式簽署《合作共建南疆科普文化綜合體框架協議》,并同步開展一系列科普文化活動,旨在推動南疆地區科普事業高質量發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構建南疆科普文化新格局
根據協議,簽約雙方將圍繞南疆科普文化綜合體建設展開深度合作,打造集科學教育、文化展示、創新實踐于一體的現代化平臺,涵蓋數字化展廳、流動科普設施、青少年創客空間等核心模塊。

本次合作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一主線,雙方將重點在六大領域開展深度合作,構建南疆科普文化新格局。
一是聯合開展展區功能設計,圍繞航空航天和自然生態兩大主題,提供專家智力支持;二是聯合開展展覽展品內容設計,充分挖掘南疆地域文化和生態特色;三是推動科普資源共建共享,包括專題展覽、流動科普設施、科普劇、特效電影等優質資源;四是支持綜合體運維工作,提供運行維護經驗和專業人才培訓;五是將南疆科普文化綜合體納入現代科技館體系,參與全國聯合行動;六是共建共享對外交流渠道,發揮喀什輻射中亞的獨特優勢。
跨越天山“對話”好奇新疆
本次同步開展的系列科普文化活動中,中國科技館在喀什古城和疏附縣阿亞格曼干村錄制《北辰對話——跨越天山的科學守望》節目。中國科技館館長郭哲與多位嘉賓以“對談+實地走訪”的形式,聚焦喀什科技文化特色展開深度交流,圍繞“科技賦能”“文化根脈”“民族共融”三維視角展開討論。
在展現科學與文化交融魅力的“科學文化入疆”系列活動上,由中國科技館聯合新疆科協歷時兩年打造的科普紀錄片《好奇新疆》正式首映,該片以《阿爾塔什水利樞紐工程》等篇章,用鏡頭講述科技如何改變新疆面貌,讓觀眾感受‘科學無界、文化共融’的力量。
點亮邊疆青少年科技夢想
在首映活動現場,中國科技館還向喀什地區科協贈送158部特效電影資源包,包含17部獲國家電影公映許可證的精品長片,8大系列141集科普微電影,總時長近1000分鐘,內容涵蓋科學家精神、天文探索、航天科技、科幻想象、自然奇觀等多元題材,更有球幕、巨幕、4D等沉浸式觀影體驗。中國科技館希望通過這些優質科普資源,助力喀什地區播撒科學火種,點亮邊疆青少年的科技夢想。

根據規劃,南疆科普文化綜合體擬于2026年建成投用。項目將依托中國科技館資源優勢,開展“科技大篷車進鄉村”等品牌活動,構建“科普+文化”“線上+線下”的創新服務體系,助力南疆形成“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良好氛圍。
此次合作是中國科技館與喀什地區攜手推進“科學文化入疆”系列活動的開篇。未來,雙方將以南疆科普文化綜合體為支點,持續推動科學普及和文化傳承深度融合。(完)
【編輯:張令旗】 ...Tags:
相關文章
中國科技館首部原創沉浸式舞臺劇《文明的燭火》開啟新疆巡演
焦點中新網烏魯木齊7月2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技館首部原創沉浸式舞臺劇《華夏之光——文明的燭火》(簡稱《文明的燭火》)新疆巡演,7月1日晩在烏魯木齊啟幕,以“科學+文化+藝術”的創新形式,為新疆各族民眾獻上一場跨越時空的科學文化“盛宴”。
中國科技館首部原創沉浸式舞臺劇《華夏之光——文明的燭火》新疆巡演海報。中國科技館 供圖
《文明的燭火》舞臺劇以北宋“天關客星”記載與現代大科學裝置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英文縮寫LHAASO,中文昵稱“拉索”)科研突破為敘事雙核,通過宋代水運儀象臺與當代科學裝置的跨時空呼應,構建起古代天文學家蘇頌與當代科研工作者的精神對話,以千年敘事詮釋科學精神傳承。觀眾跟隨劇情穿越時空,見證中國古代科技智慧如何啟迪現代科技創新,深刻感悟“科技自立自強是促進發展大局的根本支撐”的時代主題。
中國科技館首部原創沉浸式舞臺劇《華夏之光——文明的燭火》新疆巡演前進行彩排。中新網記者 孫自法 攝
該舞臺劇全劇融合聲、光、電特效與舞蹈、戲劇表演,拓展科普邊界,打造“人在劇中游”的沉浸式場景。科技再現古風方面,通過全息投影復原水運儀象臺運轉原理,展現宋代科技巔峰;現代科研實景方面,以舞臺裝置模擬“拉索”觀測站捕捉宇宙線的震撼過程;情感共鳴設計方面,設置觀眾互動環節,讓觀眾親手觸碰“古代星圖”與“現代數據”,感受科學傳承的溫度。
為落實《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規劃綱要(2021—2035年)》,2024年10月,中國科技館聯合中國煤礦文工團傾力打造沉浸式舞臺劇《文明的燭火》,旨在以藝術之形傳科學之神,讓‘愛國、創新、求實、奉獻’的科學家精神深入人心。2025年,適逢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70周年、西藏自治區成立60周年以及科普法修訂后首個全國科普月,中國科技館對《文明的燭火》劇目進行全面升級,并策劃推出新疆、北京、西藏三地巡演。其中,新疆巡演7月1日至4日將在烏魯木齊連演6場。
中國科技館首部原創沉浸式舞臺劇《華夏之光——文明的燭火》新疆巡演前進行彩排。中新網記者 孫自法 攝
據中國科技館介紹,以此次新疆巡演為契機,該館同步啟動科普服務新疆系列行動:科普大篷車“三進”南疆行動,通過滿載科普設備的流動車隊深入南疆鄉村,開展科技、文化、志愿服務一體化活動;“好奇新疆”以“科學視角解碼新疆”為主題,推出系列微視頻全媒體傳播;“北辰對話”將舉辦特別節目《跨越天山的科學守望》;科技館“智能體”等智能設施落地新疆,構建“永不落幕”的科普平臺。(完)
【編輯:曹子健】 ...【焦點】
閱讀更多甘肅天水幼兒血鉛異常來源查明 系后廚違規添加彩繪顏料制作食品
焦點新華社蘭州7月8日電 8日上午,甘肅省天水市聯合調查組公布了當地幼兒血鉛異常事件的調查結果。經公安機關偵查,褐石培心幼兒園園長、法定代表人朱某琳,投資人李某芳,同意該園后廚人員通過網絡平臺購買彩繪顏料,稀釋后用于部分食品制作。
通報稱,3日凌晨,公安部門將其藏匿的剩余顏料查獲。經檢驗,查獲顏料含鉛(包裝明確標識不可食用)。麥積區聯合工作組發現,褐石培心幼兒園兩份留樣的三色紅棗發糕、玉米卷腸包鉛含量分別為1052毫克/千克、1340毫克/千克,均超出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中食品污染物限量0.5毫克/千克的標準。
這家幼兒園位于天水市麥積區褐石小區,2022年6月取得辦學資格證,8月下旬正式招生入園,性質為民辦幼兒園,現就讀幼兒251人。
截至7日晚10時,251名幼兒已全部檢測。經國家、省聯合醫療專家組根據血鉛標準認定,血鉛異常233人、正常18人。
事發后,甘肅省衛生健康委員會派出中毒、重癥、兒科等相關方面專家6人赴天水。4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疾控局調派3名專家赴甘肅開展指導救治。同時,由國家以及甘肅、陜西、湖南、重慶等地相關專家組成的聯合醫療救治專家組開展醫療救治工作。
目前,公安機關以涉嫌生產有毒、有害食品罪,將朱某琳、李某芳等8人依法刑事拘留,對另外兩人依法采取取保候審強制措施。紀檢監察機關已啟動調查程序,對監管失職、瀆職的人員,將依規依紀依法嚴肅追責問責。 【編輯:田博群】 ...
【焦點】
閱讀更多江西上饒綜合保稅區封關運行 重點發展光伏等產業
焦點中新社江西上饒7月8日電 (記者 吳鵬泉)江西上饒綜合保稅區8日封關運行,區內分為口岸作業區、保稅加工區等5大功能區,重點發展光伏、新能源汽車等產業。
上饒綜合保稅區位于上饒經濟技術開發區馬鞍山片區,是江西省第五個綜合保稅區。該項目總規劃面積0.55平方公里,分兩期建設,一期工程已于2025年3月通過國家驗收。
7月8日,江西上饒綜合保稅區封關運行。(上饒海關 供圖)
當天,滿載光伏組件的集裝箱卡車隊列駛入上饒綜合保稅區卡口,車輛經智能卡口系統自動核驗后,依次完成通關流程并平穩駛入園區。這意味著上饒綜合保稅區首單業務正式落地。
開展首單業務的企業是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晶科能源”)。晶科能源將3車價值6.7萬元人民幣的N型光伏組件申報入區,入區即視同出口。
“現在‘家門口’有了綜合保稅區,我們的光伏組件產品可以存放在綜合保稅區內,進區后即可申請退稅,待外銷時再實際出境,為我們靈活調用提供了便利,不僅節約物流成本,更降低了發展風險。”晶科能源相關負責人陳耀說。
眼下,上饒綜合保稅區在籌備一批“保稅+”優強項目。記者了解到,隨著跨境電商、加工制造、物流分撥、保稅倉儲、檢測維修、研發設計等項目陸續進駐,上饒綜合保稅區將加快形成“保稅+”產業生態圈。(完)
【編輯:韋俊龍】 ...【焦點】
閱讀更多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友情鏈接
- 梅賽德斯
- 釣魚佬撈到落水13年奧林巴斯相機 照片安然無恙
- 吉利全新博越COOL內飾官圖曝光 將于4月開啟預售
- 羅永浩將直播售賣人造衛星,最低價200萬元
- 小米Civi 3代號yuechu,現身IMEI產品庫
- 上海車展正式亮相 沃爾沃電動XC90實拍照曝光
- DJI AVATA新套裝? 大疆新款飛行眼鏡與穿越搖桿諜照曝光
- 英特爾下一代GPU計劃提升至64個Xe核心:兩倍于A770
- 蘋果M3處理器性能曝光:多核超M2 Pro 12%
- vivo X Fold2折疊屏真機曝光,紅色后蓋加后置三攝,4月發布
- 中國駐泰國大使館:中國公民衷某已獲救
- 俄“進步MS-31”貨運飛船發射升空進入預定軌道
- 8戶中央企業9名領導人員職務任免
- “異寵”走私是怎么被發現的?海關披露查獲細節
- 中方對俄羅斯和阿富汗臨時政府關系新發展表示歡迎
- 鳩山由紀夫:“特朗普式美國”或長期延續,東亞需調整戰略共同應對 | 世界觀
- AI時代,教師的優勢在哪里?
- 通話近1小時 俄美元首討論中東局勢、俄烏問題等
- 交通運輸部調度六省區 全力抓好強降雨防御應對
- 第二屆粵東西北知識產權創新創業大賽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