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曾想到,蘋果在美國的主戰場也賣不動了,據瑞銀的數據顯示,蘋果iPhone在2月份的銷量同比下降了4%,達到1740萬部,這個數據不僅低于2023年2月的1810萬部,它的主要下降還集中在美國、印度和中國市場。 
報告還顯示,在中國市場內,因為有華為、小米、vivo和OPPO等本土智能手機品牌持續奪取市場份額,iPhone在中國的銷量同比下降16%,而華為的銷售額直接翻了一番。同期,iPhone在印度市場的銷量也同比下降了13%,不知道庫克是否會質疑,當時自己為什么要將蘋果的代工廠搬到印度。 
另外,據第一手機界研究院發布的數據顯示,3月國內市場品牌銷量TOP 10,分別是華為、vivo、OPPO、三星、金立、蘋果、魅族、小米、榮耀、樂視。華為坐穩國內線下市場第一,OPPO掉至國內第三,三星繼續穩住第四名,金立殺入前五。小米與榮耀差距不大,都殺進了前10。 
對此,有分析家表示,今年,華為份額會繼續快速恢復,持續擠壓其他品牌的份額,尤其是蘋果,其他國產品牌的壓力也會更大一些。像近期即將上市的華為P70就擁有著巨大的流量,大家紛紛關注,或又將引起一陣風暴。同時,其他的國產品牌這幾年也是普遍“卷”出了花,從千元到萬元機,各個檔位、各種消費人群的體驗都有著不同的產品線配置,細分市場方面,還得看國產品牌,同時,再加上海外開拓,總體今年國產品牌沒有大的生存危機,國產品牌的份額預估將會繼續提升。而且,在2024年,國產品牌手機的發力重點或為AI、折疊屏,消費者們和市場或將迎來一波新的換機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