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的新能源汽車,為了標新立異,很多都采用非常規的門把手,什么隱藏式、嵌入式,總之就三個字“不好用”。 在小米汽車發布會上,雷軍公開了這種設計的痛點,并決心通過半隱藏式門把手,來徹底解決使用過程中的問題。 
不過,半隱藏式門把手雖然好用,但也有個問題,那就是日常工作時需要用電。以采用這種門把手的大眾ID.系列為例,由于運動部件行程不夠,半隱藏式門把手在內部隱藏了微動開關,手伸進去觸摸到微動開關,輕輕一碰,車輛接收到開門信號,就能通過車門上的電機,實現車輛的開門解鎖。 
日前,小米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則宣布,他們獲得一項“隱藏式車門把手、車門及車輛”的專利近日獲得授權。專利摘要顯示,該專利的隱藏式車門把手無需電驅動組件,能夠實現手柄組件的隱藏位置的自動復位,結構簡單,在減輕重量的同時還能夠降低成本,且操作更便捷。 相關技術中,隱藏式內收門把手為了容納手柄的內收需要設置一個空間,在手柄內收后設置了另外一個與手柄內收包絡完全獨立的空間,該空間內設置了打開車門的相關結構,人手處在該空間內操作對應的機構可實現將車門打開,即該隱藏內收門把手方案需設置兩個獨立的空間,且該設計方案必須做成電動方案來驅動手柄內收,使得整體結構復雜、成本高、重量較大。 
而小米汽車的門把手則非常巧妙地設計了一個“行程放大機構”,指尖運動幾毫米,末端則有著幾厘米的運動距離,非常適合用在半隱藏式門把手上。更重要的是,這種設計不需要用電,降低成本的同時,也提升了產品的可靠性,可謂一舉多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