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08-02 02:12:26 來源:奉天承運網 作者:時尚
原標題:太原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防范金融廣告風險提示
認準正規機構 主動拉黑投資陷阱
近年來,隨著金融產品日益多樣化,各類違法金融廣告頻繁出現在社交平臺、短視頻、彈窗網頁甚至線下場景中。這些廣告以“高收益”“零風險”為誘餌,誘導投資者踏入陷阱。5月13日,太原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防范金融廣告風險提示。
違法金融廣告瞄準“錢袋子”
2023年4月,一款名為“央行數字理財”的APP在微信群傳播,聲稱由“中國人民銀行監管,年化收益達45%”。經調查,該平臺偽造央行紅頭文件及LOGO,實際為境外團伙操控的詐騙工具,涉案金額逾2億元。此后,案件被查處。監管部門強調,正規金融機構不會通過私人鏈接或非官方渠道推廣產品,公眾可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核查機構資質。
2023年6月,某消費貸平臺在彈窗廣告中標榜“借款1萬元,日息僅1元”,但用戶簽約后發現,除利息外還需支付“審核費”“賬戶管理費”等,實際年化利率高達36%。多地法院已受理多起針對該平臺的集體訴訟。
太原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總結了違法金融廣告存在的幾個特征:無資質經營、虛假承諾、虛構數據、風險誤導和利用權威形象等。
風險提示:提升金融產品鑒別力
面對這些特征,市場監管部門提示,不要輕信沒有金融業務資質的單位發布的金融廣告。不要輕信對未來效果、收益作出保證性承諾的金融廣告,尤其是投資回報明顯高于國家市場利率的金融廣告。不要輕信沒有明確表示出處的數據、統計資料、調查結果等引證內容。不要輕信明示或者暗示保本、無風險或者保收益的金融廣告,尤其是承諾100%本息保障,無征信秒過等內容的。不要輕信利用監管機構、學術機構、行業協會、專業人士、受益者的名義或者形象進行推薦、證明,為產品或服務做增信背書。收到來源不明的金融廣告,切勿盲目相信。
太原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提醒廣大消費者,一定要到正規的金融機構咨詢具備理財銷售資質的專業人員,主動將投資陷阱拒之門外。一旦遭遇金融詐騙要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留存證據,爭取挽回損失。
同時,提升金融產品鑒別力。廣大中老年同志可通過金融監管部門及各大金融機構的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等渠道,學習金融知識,了解常見詐騙手段。同時,多與家人溝通交流投資意向,共同筑牢財產安全防線,安享幸福晚年。
太原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將持續加大金融廣告監測監管和執法力度,嚴肅查處違法違規廣告行為,并對典型案例予以公開曝光。歡迎廣大消費者和社會各界參與監督,如發現違法金融廣告線索,請及時向市場監管部門舉報。舉報電話:12315、12345。(記者 郭衛艷)
相關文章